第1329经 酰魔波低经
一三二九、酰魔波低经:酰魔波低天神,被婆多耆利天神所导引,而至佛所,闻法后皈依。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
这时,有娑多耆利天神,和酰魔波低天神,共作誓约而说:「如果其宫中有宝物出现的话,就必须互相告诉对方。假如不相语的话,就得违约之罪。」
这时,酰魔波低天神的宫中,出现有未曾有之宝物──波昙摩华(红莲华)。其华有千叶,其大有如车轮,为金色的宝茎。
这时,酰魔波低天神告诉娑多耆利天神说:「聚落主!现在我的宫中,忽然生起未曾有之宝--波曼摩华,华有千叶,其大有如车轮,为金色的宝茎,你可以来观赏!」
娑多耆利天神则遣使往诣诗酰魔波低之宫舍,告诉他说:「聚落主!你用此波昙摩华,有了百千倍算作甚么?现在我的宫中有未曾有之宝--大波昙摩华之出现,所谓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是。你便可以来这里奉事供养他!」
这时,酰魔波低天神,即和五百名眷属往诣娑多耆利天神之处,说偈而问说:
十五日良时 天夜遇欢会 当说受何斋 从何罗汉受
(在此十五日的良时,郎明的天夜,幸遇此欢聚之会。应该说受甚么斋会呢?要由那一位阿罗汉来纳受呢?)
这时,娑多耆利说偈回答而说:
今日佛世尊 在摩竭胜国 住于王舍城 迦兰陀竹园
演说微妙法 灭除众生苦 苦苦及苦集 苦灭尽作证
八圣出苦道 安隐趣涅盘 当往设供养 我罗汉世尊
(今天佛陀世尊,在于摩竭胜国,住于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演说微妙之法,灭除众生的苦恼。)
(所谓苦苦,以及苦之集,苦之灭尽而作证悟,以八圣道为出苦之
道,而安隐的趣于涅盘之法。因此,应当施设供养,去供养我阿罗汉世尊!)
酰摩波低说偈而问说:
彼妙心愿乐 慈济众生不 彼于受不受 心想平等不
(这位尊者是否有妙心而愿乐慈济众生吗?他对于诸受与不受,其心想是否为平等吗?)
娑多耆利说偈回答而说:
彼妙愿慈心 度一切众生 于诸受不受 心想常平等
(他有微妙而愿乐的慈心,能济度一切众生。对于诸受与不受,其心想都常恒平等。)
这时,酰魔波低说偈而问说:
为具足明达 已行成就不 诸漏永灭尽 不受后有耶
(他是否为具足明达,正行已经成就了吗?诸漏已永远灭尽,已不受后有吗?)
娑多耆利说偈回答而说:
明达善具足 正行已成就 诸漏永已尽 不复受后有
(世尊已善于具足明达,正行已经成就,诸漏已永远灭尽,而不再受后有之身了!)
酰魔波低又说偈而问说:
牟尼意行满 及身口业耶 明行悉具足 以法赞叹耶
(牟尼之意业,以及身、口等业,都行满了吗?明行都具足而以法赞叹吗?)
娑多耆利说偈回答而说:
具足牟尼心 及业身口满 明行悉具足 以法而赞叹
(这位牟尼已经具足而圆满其心,以及身、口等业。明行也都具
足,都以法而赞叹!)
酰魔波低说偈问说:
远离于害生 不与不取不 为远于放荡 不离禅思不
(是否已远离伤害众生?不与的就不取吗?是否远离于放荡?不离开禅思吗?)
娑多耆利又说偈说:
常不害众生 不与不妄取 远离于放荡 日夜常思禅
(常恒不杀害众生。不与时,即不妄取。远离于放荡,而日夜都常在禅思里。)
酰魔波低又说偈而问说:
为不乐五欲 心不浊乱不 有清净法眼 灭尽愚痴不
(是否不喜乐五欲,心里并不浊乱吗?有清净的法眼,而灭尽愚痴了吗?)
娑多耆利说偈回答而说:
心常不乐欲 亦无浊乱心 佛法眼清净 愚痴尽无余
(他的心恒常不喜乐欲,也没有浊乱之心。具有了佛的法眼而清净,已灭愚痴而没有余遗。)
酝魔波低又说偈而问说:
至诚不妄语 粗涩言无有 得无别离说 无不诚说不
(是否至诚而不妄语?也没有粗涩之语〔不恶口〕吗?得无别离之说〔不两舌〕?没有不诚之说〔不绮语〕吗?)
娑多耆利说偈回答而说:
至诚不妄语 亦无粗涩言 不离他亲厚 常说如法言
(他是一位讲至诚之语,而绝不会讲妄语的圣者。也不讲粗涩令人难堪之言。不说离开他人的亲厚之语。都常说如法之言,而不讲绮语
的!)
酰魔波低又说偈而问说:
为持清净戒 正念寂灭不 具足等解脱 如来大智不
(是否受持清净之戒,正念而寂灭吗?是否具足了等解脱,以及如来的大智吗?)
娑多耆利说偈回答而说:
净戒悉具足 正念常寂静 等解脱成就 得如来大智
(他对于清净的戒律都已具足,都正念而常在寂静之中。也成就等解脱,而得证如来的大智!)
酰魔波低又说偈而问说:
明达悉具足 正行已清净 所有诸漏尽 不复受后有
(明达是否都已具足了吗?正行已清净了吗?所有的诸漏已尽了吗?不再受后有了吗?)
娑多耆利说偈回答而说:
明达悉具足 正行已清净 一切诸漏尽 无复后生有
(他对于明达,都已具足,正行也已清净,一切诸漏都已灭尽,不会再有后有之生的了。)
酰魔波低又说偈而.问说:
牟尼善心具 及身口业迹 明行悉成就 故赞叹其法
(是否具足牟尼的善心,以及身和口的业迹吗?是否明行都成就之故,而能赞叹其法吗?)
娑多耆利说偈回答而说:
牟尼善心具 乃身口业迹 明行悉成就 赞叹于其法
(已具足了牟尼的善心,以及身口的业迹。明行也都成就,故能赞叹其法!)
酰魔波低,在这时,则又说偈,对其眷属说:
伊足延鹿 仙人之胜相 少食舍身贪 牟尼处林禅
汝今当共行 敬礼彼瞿昙
(如伊尼延鹿〔鹿子名。腨形牅纤,长短均匀,三十二相之一〕之 ,为仙人之胜相!少食而舍弃身心之贪欲。牟尼乃处于禅林里,你们应该和我同到那边,去敬礼那位得道的瞿昙!)
这时,有百千的鬼神,都被眷属围绕,娑多耆利和酰魔波低,带着这群鬼神,速至佛前,去礼拜供养。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敬礼,而说偈说:
伊尼延鹿 仙人之胜相 少食无贪嗜 牟尼乐林禅
我等今故来 请问于瞿昙 师子独游步 大龙无恐畏
今故来请问 牟尼愿决疑 云何得出苦 云何苦解脱
唯愿说解脱 苦于何所灭
(听说您乃具有了伊尼廷鹿之 的仙人之胜相,平时都少食而没有贪嗜的牟尼您,现在安乐在于林中而入于禅定之中。)
(我们现在因此而来请问瞿昙您!狮子乃得独于自在而游步,大龙则没有甚么恐畏。现在因此之故,而来请问您,愿牟尼能够决断我们之疑。)
(到底要怎么样才能超出苦恼?要怎么样苦恼才能得以解脱?唯愿您,阐说解脱之法,苦恼到底要如何才能灭尽呢?)
那时,世尊说偈回答而说:
世五欲功德 及说第六意 于彼欲无贪 解脱一切苦
如是从苦出 如是解脱苦 今答汝所问 苦从此而灭
(我说世间的五欲的功德〔眼等五根之本能〕,以及第六之心意。如果对于此六欲的本能,能够没有贪欲的话,就能解脱一切的苦
恼!)
(像如是的,能从苦恼中超越出来,像如是的能解脱一切苦恼!我现在已回答你门所问的问题,也就是说:苦恼乃从此而得以灭尽的。)
娑多耆利和酝魔波低们,又说偈问佛而说:
泉从何转还 恶道何不转 世间诸苦乐 于何而灭尽
(源泉从甚么地方得以转还呢?)恶道要怎样才不会辗转呢?世间的诸苦与乐,要怎么才能灭尽呢?)
那时,世尊说偈回答而说:
眼耳鼻舌身 及以意入处 于彼名及色 永灭尽无余
于彼泉转还 于彼道不转 于彼苦及乐 得无余灭尽
(以眼、耳、鼻、舌、身,以及意入处,对于那些、名〔精神〕、以及色〔物体〕,如永远灭尽无余的话,则那些源泉就会转还,就不会在那恶道里辗转不休。这时,对于那些苦,以及乐,都得以无余灭尽!)
娑多者利和酰魔波低,又说偈而问佛说:
世间几法起 几法世和合 几法取世受 几法令世灭
(世间有几法之生起?有几法在世间为和合?有几种法而取世间之受?有几种法会使世间损灭呢?)
那时,世尊说偈回答而说:
六法起世间 六法世和合 六法取世受 六法世损灭
(有六法生起于世间,有六法和合于世间,有六法取于世间之受,有六法会使世间损灭!)
娑多耆利和酰魔波低,又说偈问佛而说:
云何度诸流 日夜勤方便 无攀无住处 而不溺深渊
(要怎样才能度过诸流呢?要怎样日夜精勤方便呢?怎样才能在于无攀无住之处,而不会溺于深渊呢?)
那时,世尊说偈回答而说:
一切戒具足 智慧善正受 如思惟系念 是能度深渊
不乐诸欲想 亦超色诸结 无攀无住处 不溺于深渊
(要具足一切戒,以智慧而善于正受,如是而思惟系念的话,就能度过深渊!不喜乐于诸欲想,也超越对于色等之诸结缚,而无攀着无住处的话,就不会溺于深渊!)
娑多者利和酰魔波低又说偈问佛而说:
何法度诸流 以何度大海 云何舍离苦 云何得清净
(用甚么法而能度诸流呢?要怎么样才能渡过大海呢?如何得以舍离苦恼呢?怎样能得清净呢?)
那时,世尊说偈回答而说:
正信度河流 不放逸度海 精进能断苦 智慧得清净
(以正信就能渡过河流,如不放逸的话,就能渡过大海。精进用功就能断诸苦恼,以智慧而得清净!)
那时,世尊,将开导之偈回答后,又说偈劝说而说:
汝可更问余 沙门梵志法 真实施调伏 除此更无法
(你们可以再问其余的沙门梵志之法,有关于真实之施与调伏等事,除了这些之外,更没有其它之法的了。)
酰魔波低又说偈说:
更余何所问 沙门梵志法 大精进今日 已具善开导
我今当报彼 娑多耆利思 能以导御师 告语于我等
我当诣村村 家家而随佛 承事礼供养 从佛闻正法
此百千鬼神 悉合掌共敬 一切皈依佛 牟尼之大师
得无上之名 必见真实义 成就大智慧 于欲不染着
慧者当观察 救护世间者 得贤圣道迹 是则大仙人
(那里有甚么可更问其余的沙门梵志之法的须要呢?大精进的佛陀您,今天已具足了善于开导的了!)
(我现在应该报答这位娑多耆利之恩德。因为他能将导御师告知于我们,才能诣佛而问法、得法!)
(我当然会往诣每一村落,每一家庭,叫他们跟随佛陀,承事礼拜供养佛陀,从佛之处听闻正法。)
(在此的这些百千位的鬼神,都合掌恭敬,一切都愿皈依于佛,皈依已证牟尼的大师!)
(得证无上之名,必见真实之义,已成就大智慧,对于诸欲都不染着了!)
(有智慧的人,当应观察!能救护世间,能得贤圣的道迹,就是这位大仙人!)
佛说此经后,娑多耆利、酝魔波低,以及诸眷属五百名的鬼神,听佛所说,皆大欢喜,随喜而礼佛后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