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经 三正士经 杂阿含经白话文 第37经 我经

第36经 十六比丘经

三六、十六比丘经:本经乃叙述由于色,而未生之忧悲恼苦会得生,已生之忧悲恼苦会得增长。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摩偷罗国(十六大国之一)的跋提河边之伞盖庵罗树园。

这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要安住于自洲(所依处),安住于自依(自己做为皈依处),安住于法洲(以法作为洲浩),安住于法依(以法作为皈依处)。不住于异洲,不住于异依(洲和依同样。都是所依处)。比丘们!应当要这样的正观察:要住于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住于异洲,不住于异依。由于甚么原因而会生忧悲恼苦呢?为甚么有四种呢?为甚么缘故,而被甚么所系着呢?要怎样去自己观察未生的忧悲恼苦之会发生呢?已生的忧悲恼苦,为甚么会一再的生长增广呢?」诸比丘们仰白佛说:「世尊乃为法根、法眼、法依!唯愿为我们阐说。我们这些比丘们听后,当会如说去奉行!」

佛陀告诉比丘们说:「大众要谛听!听后要善思念。当会为你们讲说。比丘们!都是有了色阴啊!由于色,而系着于色,故应自观察未生之忧悲恼苦,均由之而生,生后又一再的增长广大!受想行识,

也是同一道理。比丘啊!颇有(是否有)色,为常恒不变易,而正住的吗?」大众回答说:「弗也,世尊!」佛陀告诉比丘们说:「善哉!善哉!比丘!色是无常的。如果善男子们觉知色为无常,为苦,会变易,而离欲,而灭,而寂静,而没。从本以来,一切色,均为是无常、苦、变易之法。觉知此事后,如由于色的因缘,而生忧悲恼苦的话,就要把它断灭,断灭后,就已没有所著,不着之故,就能安隐常住,要隐常住后,就名叫做涅盘。受想行识,也是同于这道理。」

佛说此经时,十六位比丘,就不生诸漏,其心都得解脱。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摄颂如下:

竹园毗舍离 清净正观察 无常苦非我 五三与十六

(竹园经,和昆舍离经。清净经,与正观察经。无常经、苦经、非我经。五比丘经、三正士经,与十六比丘经)。

上篇主页目录目录字典标记笔记清除导出保存全屏听书下篇
第35经 三正士经 杂阿含经白话文 第37经 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