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6经 不害经 杂阿含经白话文 第1158经 婆肆咤经

第1157经 火与经

一一五七、火与经:火与婆罗门施物起厌心,佛晓之以偈歌。复施食,佛不受,令他投水与地,而水起火,后出家。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

世尊在于早晨着衣持钵,进入王舍城去乞食,次第行乞而至于火与婆罗门之舍宅。

火与婆罗门遥见佛来,就具备众美的饮食,满在钵内呈与佛陀。像如是的经过第二日,第三天又乞食到其舍宅。

火与婆罗门遥见佛来,曾作此念:「这位秃头的沙门为甚么缘故,数数而来呢?(来了好几次呢?)是否贪恋我所给与的美食吗?」

那时,世尊知道火与婆罗门之内心之念后,就说偈而说:

上天日日雨 田夫日夜耕 数数殖种子 是田数数谷 如人数怀妊

乳牛数怀犊 数数有求者 则能数惠施 数数惠施故 常得大名称

数数弃死尸 数数哭悲恋 数数生数死 数数忧悲苦 数数以火烧

数数诸虫食 若得贤圣道 不数受诸有 亦不数生死 不数忧悲苦

不数数火烧 不数诸虫食

(上天如每日都降下甘雨的话,田夫就会日夜耕作。数数〔屡次〕种植种子的话,则田里就能常常丰收谷物。喻如人会常常怀妊那样,母牛也会常常怀犊〔小牛〕。屡次有人求乞的话,就应常常惠施与人。由于屡次惠施给人之故,就能常得大名称〔好名誉〕。)

(如屡次弃死尸的话,就得每次豪哭悲哀,而恋恋不舍。屡次的

生,屡次之死,则会有屡次的忧悲苦恼,屡次死后以火燃烧,或屡次任弃而被诸虫咂食。)

(如果能得贤圣之道的话,就不会屡次受诸有,也不会有屡次的生死,不会有屡次的忧悲苦恼,不会有屡次之被火燃烧。不会有屡次被诸虫所咂食。)

这时,火与婆罗门,听佛所说之偈后,还得信心,就又用种种的饮食盛满于钵内,奉与佛陀。世尊并不接受。因为由于说偈而施之故。世尊又说偈说:

因为说偈法 不应求饮食 常观察自法 说法不受食 婆罗门当知

斯则净命活 应以余供养 纯净大仙人 已尽诸有漏 秽法悉已断

供养以饮食 于其良福田 欲求福德者 则我田为良

(因为说偈法之故,不应该接受饮食之布施。当观察自法时,就知道说法后,不应受布施之食。)

(婆罗门当知!这就是清净的活命〔生活〕。应该以余物去供养那些纯净的大仙人。他们已尽诸有漏,秽法都已断灭了,对于这些人应供养以饮食。在于其良福田里,欲求福德的话,则我的福田为最优良。)

火与婆罗门白佛说:「现在此食物,应该放在何处呢?」

佛陀告诉婆罗门说:「我并不看见过诸天、魔众、梵天、沙门、婆罗门、天神、世人,有能食此信施之物,而能使其身得安乐的。你就持此食物,去弃置于无虫的水中,以及少生的草地上吧!

这时,婆罗门就持其食,放在于无虫的水中,剎时水中,即冒出烟来,其沸声啾啾的情景,乃如将铁丸烧成为火色,然后掷着在于水中,水即起烟,而有啾啾的沸声那样,也是同于如是!婆罗门持此饮食放着于水中时,水即有之冒出,而有啾啾之沸声。这时火与婆罗

门感叹而说:「甚奇哉!瞿昙!有大德大力,能使此食,作此神变。」

这时,火与婆罗门,由于此饮食的神变,而得信敬之心,乃稽首佛足,退住在一边,而白佛说:「世尊!我现在可以在于正法当中出家,受具足戒,修习梵行与否吗?」

佛陀告诉婆罗门说:「你现在可得在于正法当中出家,受具足戒。」

婆罗门就因此而出家。出家后,则作此思惟:何以族姓子,剃除发须,着袈裟衣,由正信而为非家,而出家学道,……乃至得阿罗汉,心善解脱。

上篇主页目录目录字典标记笔记清除导出保存全屏听书下篇
第1156经 不害经 杂阿含经白话文 第1158经 婆肆咤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