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经 箭经
四七〇、箭经:本经叙述不管是凡愚,是贤圣,一旦为人,会受种种之苦,并没有差别。然而凡夫乃有身受与心受之故,会忧恼狂乱,贤圣唯有身受,故其心能泰然。因为凡夫染于五欲之乐之故,生三毒,贤圣则无。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愚痴无闻的凡夫,会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多闻的圣弟子,也会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诸比丘们!凡夫和圣人,到底有何差别呢?」诸比丘们白佛说:「世尊是法之根,法之眼,法之依。善哉!世尊!唯愿为我们广说,诸比丘听后,当会信受奉行!」
佛陀告诉诸比丘们说:「愚痴无闻的凡夫,由于身触,而生诸受,而被苦痛逼迫,乃至夺去其生命,而忧愁啼哭,而称怨号呼。」
佛陀并告诉诸比丘们说:「你们要谛听!听后要善思念,当会为你们讲说。比丘们!愚痴无闻的凡夫,由于身触而生诸受,而增诸苦痛,乃至被夺其命,而愁忧称怨,啼哭号呼,心生狂乱。当于此时,会增长二受。如身受,如心受是。
喻如士夫,其身被一双毒箭所射,就会极生苦痛。愚痴无闻的凡夫,也是如是。增长身受与心受之二受,而极生苦痛。为甚么呢?因为那些愚痴无闻的凡夫,不能了知之故,对诸五欲,而生乐受之触,
也就是受五欲之乐之故。由于受五欲之乐之故,就会为贪使之所驱使。
由于苦受之触之故,就会生瞋恚,由于生瞋恚之故,就会被恚使之所驱使。对于此二受,不管是集,或者是灭,或者是味,或者是患,或者是离,都不能如实而知。由于不如实而知之故,而生不苦不乐之受,而被痴使所驱使。被乐受所系,终究不离,为苦受所系,终究不离,为不苦不乐受所系,而终究不离。被甚么所系呢?所谓为贪瞋痴所系,为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系是。
多闻的圣弟子,虽然也会由于身触而生苦受,而被大苦所逼迫,乃至被夺命,也不会起忧悲称怨,不会啼哭号呼,心不会发狂乱。因为当于那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而不生心受之故。
喻如士夫,被一毒箭所射中,而不被第二毒箭所射中。当于那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而不生心受。虽会有乐受之触,但是并不会被欲乐所染污。由于不染欲乐之故,对于那乐受,不会被贪使所使。对于苦触之受,不会生瞋恚。由于不生瞋恚之故,不会被恚使所使。对于此二使之集、灭、味、患、离,都能如实而知。由于如实而知之故,不会被不苦不乐受之使所使。
对于那乐受已解脱而不会被系,对于苦受,以及不苦不乐受,已经解脱,而不会被系。对于甚么而不被系缚呢?所谓不被贪、恚、痴所系,不被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系!」
那时,世尊即说偈而说:
多闻于苦乐 非不受觉知 彼于凡夫人 其实大有闻
乐受不放逸 苦触不增忧 苦乐二俱舍 不顺亦不违
比丘勤方便 正智不倾动 于此一切受 黠慧能了知
了知诸受故 现法尽诸漏 身死不堕数 永处般涅盘
(多闻的圣弟子,对于苦乐受来说,并不是不受其觉知〔也就是同样会有觉触感觉〕。他们比较那些凡夫之人来说,其实是大大的有所觉闻〔大有感觉〕。但是因为对于乐受时,并不会起放逸之心,遇到苦触之时,也不会增忧愁。对于苦与乐之二受,均于以舍离,已不会随顺,也不必违弃。)
(比丘们!应该要勤于方便,要以正智而不倾动。对于这些一切之触受,都以黠慧而能了知。由于了知诸受之故,在于现法,就能尽诸有漏。到了命终身死之后,也不会堕入于众生之数,而永恒的处于般涅盘。)
佛说此经后,诸比丘们,听佛所说,欢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