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增支部】第16经 七集 第六 无记品
第六 无记品
五十一
一 尔时,有某比丘诣世尊之处,至已,问讯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比丘白
68 世尊言:“大德!有何因、何缘,具闻圣弟子于无记事而不生疑耶?”
二 “比丘!具闻圣弟子,于不说之诸事[邪]见灭故,不生疑。如来死后有,比丘!
是邪见;比丘!如来死后是无,是邪见;比丘!如来死后是有或无,是邪见;比丘!
如来死后非有非无,是邪见。比丘!无闻之凡夫不知见、不知见集、不知见灭、不
知至见灭之道,彼见增长,我云彼不能解脱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不能解脱苦。
又,比丘!具闻圣弟子知见、知见集、知见灭、知至见灭之道,彼见灭,我云彼能
解脱生、老死、愁悲苦忧恼,解脱苦。比丘!如是知、如是见之具闻圣弟子,不说
如来死后有,亦不说如来死后无,亦不说如来死后是有或无,亦不说如来死后非有
非无。比丘!如是知、如是见之具闻圣弟子,不著如是无记事之无记法。比丘!如
是知、如是见之具闻圣弟子,于无记事而不怖、不动、不震、不生畏。比丘!如来
死后是有,是属于爱、属于想、属于思惟、是戏论,是属于取,是追悔;比丘!如
69 来死后是无,是追悔;比丘!如来死后有或无,是追悔;比丘!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是追悔。比丘!无闻之凡夫,不知追悔,不知追悔之集,不知追悔之灭,不知追悔
灭之道。我云其追悔不灭,彼不能解脱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不能解脱苦。又,
比丘!具闻圣弟子知追悔,知追悔之集,知追悔之灭,知追悔灭之道,我云其追悔
灭,彼能解脱生、老死、愁悲苦忧恼,解脱苦。比丘!如是知、如是见之具闻圣弟
子,不说如来死后是有,亦不说如来死后是无,亦不说如来死后是有或无,亦不说
如来死后非有非无。比丘!如是知、如是见之具闻圣弟子,不著如是无记事之无记
70 法。比丘!如是知、如是见之具闻圣弟子,于无记事不怖、不动、不震、不生畏。
比丘!依此因、此缘而具闻圣弟子,于无记事不生疑。”
五十二
一 “诸比丘!我当示七种之人趣与无余涅槃,谛听,善思作意!我当说。”彼等诸
比丘应诺世尊:“唯然,大德!”世尊如是言:“诸比丘!如何为七种之人趣耶?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如是了解:非我所作,属我[之业报]应不存在;我将来
不作,又,将来属我[之业报]应不存在;我断舍存在、断舍变化之物。彼于有不
著,于生不著,以正慧观察寂静最上义句,而彼非完全证得其句,彼非完全断灭慢
随眠,非完全断灭有贪随眠,非完全断灭无明随眠,彼尽五顺下分结故,为中间般
涅槃者。诸比丘!譬如敲打长时间加热之铁钵时,铁屑生而消失,如是,诸比丘!
比丘如是了解:非我所作,属我应不存在;我将来不作,又,将来属我应不存在;
我断舍存在、断舍变化之物。彼不著于有,不著于生,以正慧观察寂静最上义句,
71 而彼非完全证得其句,彼非完全断灭慢随眠,非完全断灭有贪随眠,非完全断灭无
明随眠,彼尽五顺下分结故,为中间般涅槃者。
三 诸比丘!复次,于此,有比丘如是了解:非我所作,属我应不存在;我将来不
作,又,将来属我应不存在;我断舍存在、断舍变化之物。彼不著于有,不著于生,
以正慧观察寂静最上义句,彼非完全证得其句,彼非完全断灭慢随眠,彼非完全断
灭贪,彼非完全断灭无明随眠,彼尽五顺下分结故,为中间般涅槃者。诸比丘!譬
如敲打长时间加热之铁钵时,铁屑发生、跳扬已而消失。如是,诸比丘!比丘如是
了解:非我所作,属我应不存在,……乃至……彼尽五顺下分结故,为中间般涅槃
者。
四 诸比丘!复次,于此,比丘如是了解:非我所作,属我应不存在,……乃至……
彼尽五顺下分结故,为中间般涅槃者。诸比丘!譬如敲打长时间加热之铁钵时,铁
72 屑发生、跳扬已,无损害而消失,如是,诸比丘!比丘如是了解:非我所作,属我
应不存在,……乃至……彼尽五顺下分结故,为中间般涅槃者。
五 诸比丘!复次,于此,比丘如是了解:非我所作,属我应不存在,……乃至……
彼尽五顺下分结故,为损害般涅槃者。诸比丘!譬如敲打长时间加热之铁钵时,铁
屑发生、跳扬已,触地而消灭。如是,诸比丘!比丘如是了解:非我所作,属我应
不存在……乃至……彼尽五顺下分结之故,为损害般涅槃者。
六 诸比丘!复次,世间有比丘如是了解:非我所作,属我应不存在……乃至……
彼尽五顺下分结故,为无行般涅槃者。诸比丘!譬如敲打长时间加热之铁钵时,铁
屑生而跳扬,落于小车堆或薪柴之堆中,于彼生火、亦生烟,生火已,生烟已,其
小草堆或薪柴之堆尽,无材料而消灭。如是,诸比丘!比丘如是了解:非我所作,
属我应不存在……乃至……彼尽五顺下分结故,为无行般涅槃者。
73 七 诸比丘!复次,此处,比丘如是了解:非我所作,属我应不存在……乃至……
彼尽五顺下分结故,为有行般涅槃者。诸比丘!譬如敲打长时间加热之铁钵时,铁
屑生而跳扬,当落于广大草堆或薪柴之堆中,于彼生火、亦生烟,生火已,生烟已,
其广大草堆或薪柴之堆尽,无材料而消灭。如是,诸比丘!比丘如是了解:非我所
作,属我应不存在……乃至……彼尽五顺下分结故,为有行般涅槃者。
八 诸比丘!复次,世间有比丘如是了解:非我所作,属我应不存在;我将来不作,
又,将来属我应不存在:我断舍存在、断舍变化之物。彼于有不著,于生不著,以
正慧观察寂静最上义句,而非完全证得其句,彼非完全断灭慢随眠,非完全断灭有
贪随眠,非完全断灭无明随眠,彼尽五顺下分结故,为上流而行色究竟者。诸比丘!
譬如敲打长时间加热之铁钵时,铁屑生而跳扬,落于大草堆或薪柴之堆中,于彼生
74 火、亦生烟,生火已,生烟已,其大草堆或薪柴之堆尽已,可烧草原,可烧森林,
烧草原已,亦烧森林已,于绿草,或于高原,或于岩石,或于水,或于青翠野地已,
无材料而消灭。如是,诸比丘!比丘如是了解:非我所作,属我应不存在……乃至
……彼尽五顺下分结故,为上流而行色究竟者。
诸比丘!此等,为七种之人趣。诸比丘!又,何等为无余涅槃?
九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如是了解:非我所作,属我应不存在;我将来不作,又,
将来属我应不存在;我断舍存在、断舍变化之物。彼于有而不著,于生而不著,以
正慧而观察寂静最上义句,而非完全证得于其句,彼非完全断灭慢随眠,非完全断
灭有贪随,非完全断灭无明随眠。彼尽诸漏故……乃至……证已,具足而住。诸比
丘!此称之为无余涅槃。诸比丘!此等,为七种之人趣与无余涅槃。”
五十三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王舍城之耆阇崛山。尔时,有二天[人]于后夜,以
75 绝妙之容色,偏照耆阇崛[山]已,诣世尊之处,至已,问讯世尊,立于一面,立
于一面之一天[人],如是白世尊言:“大德!此等之比丘尼为解脱。”另一天[人]
如是白世尊言:“大德!此等之比丘尼为完全妙解脱。”彼等天[人]如是言,大师
赞可。尔时,彼等天人思惟:大师赞可,问讯世尊已,右绕而消失。尔时,世尊于
其夜过时分,告诸比丘:“诸比丘!此夜,有二天[人]于后夜,以绝妙之容色,偏
照耆阇崛[山]已,来诣我处,至已,问讯于我,立于一面。诸比丘!立于一面之
一天[人]对我如是言:‘大德!彼等比丘尼为解脱。’另一天[人]对我如是言:
‘大德!彼等比丘尼为完全妙解脱。’诸比丘!彼等天[人]如是言,如是言已,
问讯我,右绕消失。”
二 复次,尔时具寿摩诃目犍连坐于世尊之近处。其时,具寿摩诃目犍连如是思惟:
“何之天[人]有如是之智 -- 于有余而[知]为有余,或于无余而[知]为无余[之
智]耶?”其时,名为帝须之比丘,于最近死而生于某梵世,众人知彼帝须梵有大神
力、有大威力。尔时,具寿摩诃目犍连譬如有力之人或伸弯屈之臂、或屈伸直之臂,
如是于耆阇崛山消失,出现于彼梵世。帝须梵见从远力而来之具寿摩诃目犍连,见
已,向具寿摩诃目犍连如是言:“来!贤者目犍连!善来,贤者目犍连!卿久违。贤
76 者目犍连!来此处作客。贤者目犍连!请坐!此座为汝所设。”具寿摩诃目犍连坐于
所设之座。帝须梵问讯具寿摩诃目犍连,坐于一面。具寿摩诃目犍连向坐于一面之
帝须梵如是言:“帝须!何天[人]有如是之智 -- 于有余而[知]为有余,或于无
余而[知]为无余[之智]耶?何梵[众]有如是之智 -- 于有余而[知]为有余,
或于无余而[知]为无余[之智]。帝须!一切之梵众、天众有如是之智 -- 于有余
而[知]为有余,或于无余而[知]为无余[之智]耶?”
三 “贤者目犍连!非一切之梵众、天众有如是之智 -- 于有余而[知]为有余,或
于无余而[知]为无余[之智]。贤者目犍连!凡一切之梵众、天众喜梵寿、喜梵色、
梵乐、梵名声、梵王权,而不如实知其离脱,于彼无有如是之智 -- 于有余而[知]
为有余,或于无余而[知]为无余[之智]。贤者目犍连!又,凡一切之梵众、天众
不喜梵寿、不喜梵色、梵乐、梵名声、梵王权,而能如实知其离脱,于彼等有如是
77 之智- -于有余而[知]为有余,或于无余而[知]为无余[之智]。
四 贤者目犍连!世间有比丘为俱分解脱,彼等诸天如是知彼:此具寿为俱分解
脱,彼身住之间,诸天人见彼,若身坏,则诸天人不见彼。贤者目犍连!彼等诸天
有如是之智,乃于无余而[知]为无余。
五 复次,贤者目犍连!世间有比丘为慧解脱,彼等诸天如是知彼:此具寿为慧解
脱,彼身住之间,诸天人见彼,若身坏,则诸天人不见彼。贤者目犍连!彼等诸天
有如是之智,乃于无余而[知]为无余。
六 复次,贤者目犍连!世间有比丘为身已证,彼等诸天如是知彼:此具寿为身已
证,实则此具寿用适当之床座,与善友交往而制御诸根,诸善男子从家出家以非家
为目的,将无上梵行之究竟于现法自觉已,证已具足而住。贤者目犍连!彼等诸天
有如是智,乃于有余而[知]为有余。
七 复次,贤者目犍连!世间有比丘为见至……乃至……为信解,……为随法行,
78 彼等诸天如是知彼:此具寿是随法行,实则此具寿用适当之床座,交往于善友之中
交,制御诸根。诸男子从家出家以非家为目的,将无上梵行之究竟于现法自觉已,
证已具足而住。贤者目犍连!彼等诸天有如是之智,乃于有余而[知]为有余。”
八 尔时,具寿摩诃目犍连欢喜帝须梵之所说,随喜已,譬如具力之人,或伸弯屈
之臂、或屈伸直之臂,如是于梵世消失,出现于耆阇崛山。其时,具寿摩诃目犍连
诣世尊之处,至已,问讯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寿摩诃目犍连将与帝须梵
谈话之一切告世尊。“目犍连!帝须梵对汝不说第七无相住补特伽罗。”“世尊!是其
时,善逝!是其时。世尊说示第七无相住补特伽罗,闻世尊[之说]已而诸比丘应
受持。”“目犍连!谛听,善思作意!我当说。”具寿摩诃目犍连应诺世尊:“唯然,
大德!”世尊如是言:
九 “目犍连!世间有比丘,从一切诸相之不作意具足无相之心三摩地而住,彼等诸
天如是知彼,此具寿从一切诸相之不作意具足无相之心三摩地而住,实此具寿用适
当之床座,交往于善友之中,制御诸根。诸善男子从家出家以非家为目的,将无上
79 梵行之究竟于现法自觉已,证已具足而住。目犍连!彼等诸天有如是之智,于有余
而[知]为有余。”
五十四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毗舍离大林中之重阁讲堂。尔时,师子将军诣世尊之
处,至已,问讯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师子将军白世尊言:“大德!现实可能
令知布施之果耶?”
二 “果尔,师子!今我当问,应取汝适当之思惟作答。师子!汝如何思惟耶?若此
处有二丈夫,一丈夫乃无信、悭吝而恶口;一丈夫则有信、喜施而为施主。师子!
汝如何思惟耶?具哀愍之诸阿罗汉,初当哀愍何者耶?或彼无信、悭吝、恶口之丈
夫耶?或彼有信、喜施而为施主之丈夫耶?”“大德!具哀愍之诸阿罗汉,初如何而
哀愍彼无信、悭吝、恶口之丈夫乎!然而,大德!具哀愍之诸阿罗汉,当哀愍彼有
信、喜施而为施主之丈夫。”
三 “师子!汝如何思惟耶?欲亲近之诸阿罗汉,初当接近何者耶?或彼无信、悭
80 吝、恶口之丈夫耶?或彼有信、喜施而为施主之丈夫耶?”“大德!欲亲近之诸阿罗
汉,初如何而接近彼无信、悭吝、恶口之人乎!大德!欲亲近之诸阿罗汉,当接近
彼有信、喜施而为施主之丈夫。”
四 “师子!汝如何思惟耶?欲摄受之诸阿罗汉,初当摄受何者耶?彼无信、悭吝、
恶口之丈夫耶?或彼有信、喜施而为施主之丈夫耶?”“大德!欲摄受之诸阿罗汉,
初当如何而摄受彼无信、悭吝、恶口之丈夫乎!大德!欲摄受之诸阿罗汉,当摄受
彼有信、喜施而为施主之丈夫。”
五 “师子!汝如何思惟耶?欲说法之诸阿罗汉,初当说法于何者耶?或彼无信、悭
吝、恶口之丈夫耶?或彼有信、喜施而为施主之丈夫耶?”“大德!欲说法之诸阿罗
汉,初当如何而说法于彼无信、悭吝、恶口之丈夫乎!大德!欲说法之诸阿罗汉,
当说法彼有信、喜施而为施主之丈夫。”
六 “师子!汝如何思惟耶?善称赞之声当对何者而起耶?或彼无信、悭吝、恶口之
丈夫耶?或彼有信、喜施而为施主之丈夫耶?”“大德!善称赞之声,对于彼无信、
悭吝、恶口之丈夫当如何而起乎!大德!善称赞之声,当对于彼有信、喜施而为施
主之丈夫起。”
七 “师子!汝如何思惟耶?诣任何之众会,若刹帝利之众会、若婆罗门之众会、若
81 居士之众会、若沙门之众会,无畏、无愧堂堂是谁耶?或彼无信、悭吝、恶口之丈
夫耶?或彼有信、喜施而为施主之丈夫耶?大德!彼无信、悭吝、恶口之丈夫,彼
如何诣任何之众会,若刹帝利之众会、若婆罗门之众会、若居士之众会、若沙门之
众会堂堂无畏、无愧乎!大德!彼有信、喜施而为施主者,彼诸任何之众会,若刹
帝利之众会、若婆罗门之众会、若居士之众会、若沙门之众会是堂堂无畏、无愧。”
八 “师子!汝如何思惟?身坏死后,何者当生于善趣、天界耶?或彼无信、悭吝、
恶口之丈夫耶?或彼有信、喜施而为施主之丈夫耶?”“大德!彼无信、悭吝、恶口
之丈夫,身坏死后如何而生于善趣、天界乎!大德!彼有信、喜施而为施主之丈夫,
彼身坏死后当生于善趣、天界。
九 大德!依世尊所说此等之六种现实之布施果,我即使不信世尊,我亦知此等。
大德!我乃施者、施主,哀愍之阿罗汉初哀愍我;大德!我乃施者、施主,亲近之
诸阿罗汉初亲近我;大德!我乃施者、施主,摄受之诸阿罗汉初摄受我;大德!我
乃施者、施主,说法之诸阿罗汉初对我说;大德!我乃施者、施主,善称赞之声者,
82 对我而起;‘师子将军乃施者、行者、僧伽之奉侍者。’大德!我乃施者、施主,
往诣任何之众会,若刹帝利之众会、若婆罗门之众会、若居士之众会、若沙门之众
会,我往诣而堂堂无畏、无愧。大德!依世尊所说此等六种现实之布施果,我即使
不信世尊,我亦知此等。大德!世尊对我如是而语:‘师子乃施者、施主,身坏死
后,生于善趣、天界。’我不知此等,而我信世尊而依之。”
“诚然,师子!诚然,师子!施者、施主之师子即身坏死后,生于善趣、天界。”
五十五
一 “诸比丘!此等,是如来之四不护与依三法而无罪。以何为如来之四不护耶?
二 诸比丘!如来之身行清净,如来不思:‘他勿觉知我行此’,于如来无有所藏护
身之恶行者。- -诸比丘!如来之语行清净,如来不思:‘他勿觉知我行此’,于如
来无有所藏护语之恶行者。- -诸比丘!如来之意行清净,如来不思:“他勿觉知
我行此”,于如来无有所藏护意之恶行者。- -诸比丘!如来之活命清净,如来不
思:‘他勿觉知我行此’,于如来无有所藏护邪命者。
此等是如来之四不护。如何是依三法而无罪耶?
83 三 诸比丘!如来是善说法者,就此而言,实则沙门、或婆罗门、或天、或魔、或
梵天、或谁于世间具备条理,欲反征我:‘如是,仁者之法亦非善说。’诸比丘!
我不见此因。诸比丘!我若不见此因,则得安稳,得无怖畏,得无所畏而住。诸比
丘!又,我之诸声闻,尽诸漏而无漏之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觉已、证已具足
而住,彼等依我而至诸声闻涅槃之道,能予显示。- -就此而言,实则沙门、或婆
罗门、或天、或魔、或梵天、或谁于世间具备条理,欲反征我:‘如是,仁者之诸
声闻,尽诸漏……乃至……证已具足而住。依仁者而至诸声闻涅槃之道,不能显示。’
诸比丘!我不见此因。诸比丘!我若不见此因,则得安稳,得无怖,得无所畏而住。
诸比丘!又,我之数百声闻众会,尽诸漏……乃至……证已具足而住。- -就此而
言,实则沙门、或婆罗门、或天、或魔、或梵天、或谁于世间具备条理,欲反征我:
‘如是,仁者之数百声闻众会,未尽诸漏而无漏之心解脱、慧解脱,未于现法自觉
已、证已具足而住。’诸比丘!我不见此因,我若不见此因,则得安稳,得无怖,
84 得无所畏而住。依此等三法而无罪。
诸比丘!此等为如来之四不藏护与依三法而无罪。”
五十六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金毗罗之竹林。尔时,具寿金毗罗诣世尊之处,至已,
问讯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寿金毗罗向世尊如是言:“大德!有何因、何缘,
于如来般涅槃之时,正法不得久住耶?”“金毗罗!此处于如来般涅槃之时,比丘、
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不恭敬不尊崇师而住,不恭敬不尊崇法而住,不恭敬不
尊崇僧伽而住,不恭敬不尊崇学而住,不恭敬不尊崇三摩地而住,不恭敬不尊崇不
放逸而住,不恭敬不尊崇承迎而住。金毗罗!依此因、此缘而于如来般涅槃之时,
正法乃不久住。”
二 “大德!有何因、何缘,于如来般涅槃之时,正法得久住耶?”“金毗罗!此处于
如来般涅槃之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恭敬尊崇师而住,恭敬尊崇法而
住,恭敬尊崇僧伽而住,恭敬尊崇学而住,恭敬尊崇三摩地而住,恭敬尊崇不放逸
而住,恭敬尊崇承迎而住。金毗罗!依此因、此缘而于如来般涅槃之时,正法得久
住。”
85 五十七
一 “诸比丘!成就七法之比丘,不久而尽诸漏……乃至……证已具足而住。以何为
七耶?
二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是有信、具戒、多闻、宴默、发勤精进、具念、具慧。
诸比丘!成就此等七法之比丘,不久而尽诸漏……乃至……证已具足而住。”
五十八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婆只尸收摩罗山之恐布鹿林。尔时,具寿摩诃目犍连
于摩揭陀之迦罗拉姆村,瞌睡而坐。世尊以超人清净之天眼,见于摩揭陀迦罗拉姆
村瞌睡而坐之具寿摩诃目犍连。见已,譬如具力之人伸弯屈之臂,屈伸直之臂,如
是,于婆只尸收摩罗山之恐怖鹿林消失,出现于摩揭陀迦罗拉姆村具寿摩诃目犍连
之面前。世尊坐于设座,世尊坐已,向具寿摩诃目犍连如是言:“汝目犍连!瞌睡耶?
汝目犍连!瞌睡耶?”“唯然,大德!”
二 “果尔,汝目犍连!汝住于有想之时,其睡眠如出去,当作意其想!当再三作
86 意其想!实则如是而住之汝,其睡眠有应断之理。
三 若如是而住之汝,其睡眠不断,果尔,目犍连!汝如闻,如通达,则依心而随
寻、随伺法,以意当思惟,如是而住之汝,其睡眠有应断之理。
四 若如是而住之汝,其睡眠不断,果尔,目犍连!汝如闻,如所念,当广思惟法,
如是而住之汝,其睡眠有应断之理。
五 若如是而住之汝,其睡眠不断,果尔,目犍连!汝当搓拉两耳,以掌摩擦身体,
如是而住之汝,其睡眠有应断之理。
六 若如是而住之汝,其睡眠不断,果尔,目犍连!从座而起,以水摩擦两眼已,
环视诸方,当瞻仰诸星、恒星之光,如是而住之汝,其睡眠有应断之理。
七 若如是而住之汝,其睡眠不断,果尔,目犍连!汝作意光明想,当练日中之想,
夜如于日中,于日中如于夜,如是依无所覆之心而修有光之心,如是而住之汝,其
睡眠有应断之理。
87 八 若如是而住之汝,其睡眠不断,果尔,目犍连!汝当作前后想,诸根向内,心
不向外,而为经行,如是而住之汝,其睡眠有应断之理。
九 若如是而住之汝,其睡眠不断,果尔,目犍连!汝以右协作师子卧,足与足重
叠,为具念、正知,作意起立之想已,以觉醒,目犍连!汝速当起立,不受卧床之
乐、胁之乐、睡眠之乐,而当住,如是,目犍连!汝当修学。
一0 果尔,目犍连!如是,当修学,我应不醉于高慢而趣良家,目犍连!汝应如
是学习。目犍连!若比丘醉于高慢,而趣于良家,目犍连!于良家有多应为之诸事,
因此而人人不欢迎前来之比丘。于是比丘当如是思惟:‘今此良家妨碍我耶?今此
等之诸人不喜欢于我。’如是,彼因无利养而有愧赧,于愧赧者有掉悔,于掉悔者
有不律仪,不律仪者之心远离三摩地。目犍连!当如是学习:我当不作诤论。目犍
连!汝当如是修学。目犍连!于诤论者期待多辩,于多辩有掉悔,于掉悔者有不律
仪,不律仪者之心远离三摩地。目犍连!我不称赞一切之杂居;又,目犍连!我不
88 仅不称赞一切之杂居,目犍连!我不称赞在家出家之杂居。然一切少杂音、寂静、
孤独而适于人独居之卧处、隐遁之床座,于如是床座之杂居者我皆称赞。”
一一 如是而闻之具寿摩诃目犍连向世尊如是言:“大德!略说之,如何比丘尽渴爱
而解脱,为究竟决定,得究竟安稳,修究竟净行,以究竟尽而为天人中之最胜者耶?”
“目犍连!此处,比丘闻已,一切之诸法决不可贪著。目犍连!又,比丘如是闻已,
一切之诸法决不可贪著,彼觉知一切法;觉知一切法已,而知悉一切法;知悉一切
法已,而感一切或乐、或苦、或不苦不乐之受。彼于此等之诸受,观察无常而住,
观察离贪而住,观察灭而住,观察弃舍而住。彼于此等之诸受,观察无常而住,观
察离贪而住,观察灭而住,观察弃舍而住,且于世间之任何者亦不取,无取而无怖,
自无怖而般涅槃,知生已尽,梵行成就,所作已作,无他之存在。目犍连!如是比
丘略尽渴爱而解脱,为究竟决定,得究竟安稳,修究竟净行,以究竟尽而为天人中
之最胜者。”
89 “诸比丘!勿恐诸福业。诸比丘!此乃乐之同义语,此即是福业。
诸比丘!我了知于长时间作诸福业,有长时间之可爱、可乐、愉快之异熟生起。
我修七年间之慈心,修七年间之慈心已,于七成坏劫,不再来此世。诸比丘!世界
坏劫之时,我实生于极光净天,世界成劫之时,我生于空虚之梵宫。诸比丘!于是,
我实为梵、大梵、胜者、无能胜者、普观察者、自在者。诸比丘!又,我为三十六
次帝释天,我为多百次1转轮王。为正法者、法王、四方之征服者、善治国者、七
宝成就者。诸比丘!其我乃有此等之七宝,即: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
居士宝及第七导师宝;又,诸比丘!我更有勇健、雄迈、破敌者之千子,我以无杖、
无刀,乃以法征服海边际之地已而住。”
见于望乐者 善功德异熟
90 诸比丘我七 年修慈心已
于七成坏劫 不再来此世
世界坏劫时 生极光净天
世界成劫时 生空虚梵宫
因此七度我 为大梵自在
三六次天帝 为天之统治
成为转轮王 为阎浮洲王
领纳其灌顶 刹帝利人王
以无杖无刀 征服此地已
无有强制正 平等教诫之2
即依法支配 此之国土已
大财大受用 富为一切欲
具足七之宝 生于此之族
诸佛能摄者 依诸佛善说
此乃大之因 依彼称地王
我多财杂物 为殊胜之王
具神力名称 为阎浮洲王
虽为恶生者 闻之谁不信
91 是故欲义利 依望威力者
正法当尊重 诸佛教忆念
注1 原本虽有anekasatta。取暹罗本及后出之文为anekasata。
2 原本虽有samena manusasiya但依暹罗本为samena-m-anusasi tam。
五十九
一 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于日前时分,著衣持钵,
披衣而往给孤独居士之处,至已,坐于设座。尔时,于给孤独居士之住处有高声、
大声之人群。其时,给孤独居士诣世尊之处,至已,问讯世尊,坐于一面。世尊如
是向坐于一面之给孤独居士言:“居士!于汝住处中,人人如渔师于鱼猎而高声大声
实为何耶?”“大德!是为媳妇善生,生于富贵,彼女不侍奉姑,不侍奉翁,不侍候
主人,不恭敬、不尊重、不尊敬、不供养。”
二 尔时,世尊谓媳妇善生曰:“来!善生!”媳妇善生应诺世尊:“唯然,大德!”
92 乃诣世尊之处,至已,问讯世尊,坐于一面,世尊告坐于一面之媳妇善生言:“善生!
此等,为七种男子之妻。以何等为七耶?即:等同杀人者、等同盗贼者、等同支配
者、等同母亲者、等同姊妹者、等同朋友者、等同奴婢者。善生!此等者,为七种
男子之妻。汝为其中之何者耶?”“大德!我依世尊所略说,不广知此义。善哉,大
德!世尊对我说如实之法,如依世尊所略说,我当广知此义。”“善生!果尔,谛听,
善思作意!我当说。”媳妇善生应诺世尊:“唯然,大德!”世尊如是曰:
“恶心不念夫 著他轻蔑夫
财赎望杀夫 男子如是妻
为杀人者妻
主为妻努力 得财农工商
仅欲从彼取 男子如是妻
为盗贼者妻
不事懈怠食 粗暴语粗语
压服勤夫住 男子如是妻
为支配者妻
93 时常念夫为 如母子护夫
从护彼蓄财 男子如是妻
称母亲者妻
如妹尊敬姊 尊敬己家主
惭心从顺夫 男子如是妻
称姊妹者妻
又友许久来 见友而欢喜
具戒妻喜主 男子如是妻
称友人者妻
仗打胁不怒 无恶对夫忍
不怒顺从夫 男子如是妻
称奴婢者妻
此妻谓杀人 云贼支配者
破戒粗不敬 死后行地狱
谓母姊妹友 称为奴婢妻
住戒时自律 死后行善趣
善生!此等,为七种男子之妻,汝为彼等之何者耶?”
94 “从今日以后,大德!世尊!我等同奴婢,存念为主人之妻。”
六十
一 “诸比丘!此等之七法,对敌而希望,对敌而作,于嗔恚之女人或男子而来。以
何为七耶?
二 诸比丘!此处敌者对敌而如是希望,‘呜呼!愿为丑。’彼为何因耶?诸比丘!
敌者不喜敌之美。诸比丘!此嗔恚之男子补特伽罗,被胜于嗔恚、执著于嗔恚,彼
虽善洗浴,善涂油,剃须发,著白衣,然彼被胜于嗔恚而丑。诸比丘!此乃对敌希
望,对敌而作之第一法,是于嗔恚之女人或男子而来。
三 诸比丘!又,敌者对敌而如是希望,‘呜呼!彼当苦痛而眠。’彼为何因耶?诸比
丘!敌者不喜敌之乐眠。诸比丘!此嗔恚之男子补特伽罗被胜于嗔恚、执著于嗔恚,
彼虽敷毛深之黑毛毡,敷白色之羊毛毯,敷有花纹之羊毛毯,敷迦达里鹿之最胜毛
毯,上具覆帐,坐于两边有丹枕之床铺上,然被胜于嗔恚,彼当苦痛而眠。诸比丘!
此乃对敌而希望,对敌而作之第二法,是于嗔恚之女人或男子而来。
四 诸比丘!又,敌者对敌而如是希望,‘呜呼!彼勿为益利丰富。’彼为何因耶?
95 诸比丘!敌者不喜敌之益利丰富。诸比丘!彼被胜于嗔恚、执著于嗔恚之男子补特
伽罗,受不利益已,彼以为受利益,受利益已,彼以为受不利益,此等之法相违
而解,给予长时间之不利与苦痛。诸比丘!此乃对敌而希望,对敌而作之第三法,
是于嗔恚之女人或男子而来。
五 诸比丘!又,敌者对敌而如是希望,‘呜呼!彼勿为富者。’彼为何因耶?诸比
丘!敌者不喜敌富。诸比丘!彼被胜于嗔恚、执著于嗔恚之男子补特伽罗,凡彼起
精进而得、以臂力所集、汗额而储、如法正当所得之财富,亦为被胜于嗔恚之诸王
令入王库。诸比丘!此乃对敌希望,对敌而作之第四法,是于嗔恚之女人或男子而
来。
六 诸比丘!又,敌者对敌而如是希望,‘呜呼!彼勿为有名声者。’彼为何因耶?
诸比丘!敌者不喜敌之名声。诸比丘!彼被胜于嗔恚、执著于嗔恚之男子补特伽罗,
依彼之不放逸而得、依其名声而战胜于嗔恚者乃不存在。诸比丘!此乃对敌希望,
对敌而作之第五法,是于嗔恚之女人或男子而来。
七 诸比丘!又,敌者对敌而如是希望,‘呜呼!彼勿为朋友者。’彼为何因耶?诸
比丘!敌者不喜敌有友。诸比丘!彼被胜于嗔惹、执著于嗔恚之男子补特伽罗,凡
彼之友人同僚、亲戚血族远离彼嗔恚者而避之。诸比丘!此乃对敌而希望,对敌而
作之第六法,是于嗔恚之女人或男子而来。
96 八 诸比丘!又,敌者对敌而如是希望,‘呜呼!彼于身坏死后当生于恶处、恶趣、
险难、地狱。’彼为何因耶?诸比丘!敌者是不喜敌行于善趣。诸比丘!彼被胜于
嗔恚、执著于嗔恚之男子补特伽罗,以身行恶,以语行恶,以意行恶;彼以身行恶
行已……乃至……彼胜于嗔恚,于身坏死后当生于恶处、恶趣、险难、地狱。诸比
丘!此乃对敌希望,对敌而作之第七法,是于嗔恚之女人或男子而来。
诸比丘!对敌而希望,对敌而作之此等七法,是于嗔恚之女人或男子而来。”
嗔恚即丑陋 彼即苦痛眠
复取得利益 同得不利益
嗔恚即因此 身语作破坏
被胜嗔恚人 领受财亡失
醉嗔恚醉者 领受不名誉
亲戚友同僚 远离嗔恚者
嗔恚生不利 嗔恚心动摇
自内生怖畏 人即不觉彼
嗔恚不生利 嗔恚无见法
嗔恚征服人 时彼为闇冥
97 容易亦困难 嗔恚破坏故
彼离嗔恚时 如火烧苦尽
嗔恚之发生 彼弟子叱责
彼如火示烟 初示不快颜
彼无惭无愧 加之不恭敬
被胜嗔恚人 决无休息所
于远离诸法 当痛惜诸业
我有所谈论 谛听如实语
嗔恚乃杀父 嗔恚乃杀母
嗔杀婆罗门 嗔恚杀凡夫
母亲所养育 出现此世间
给与生命母 嗔恚杀凡夫
彼众生等我 为己最可爱
嗔色失本心 乃杀各自我
以剑杀自己 如愚痴食毒
以绳缚自己 山落洞中死
98 杀他令自死 亦唯为造业
而且无觉悟 生嗔恚者亡
由是嗔恚类 魔捕心覆者
调御慧精进 依见应可断
贤者各如是 乃为断不善
于法应当学 勿作嫌恶事
远离嗔无恼 远离贪无嫉
调御断嗔恚 无漏般涅槃
摄句:
无记、人趣、帝须、师子、第五护
金毗罗、七法、睡眠、七妻、嗔恚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