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增支部】第16经 七集 第七 大品 南传增支部 【南传增支部】第17经 八集 第一 慈品

【南传增支部】第16经 七集 第八 律品

第八 律品

七十一

一 “诸比丘!成就七法之比丘,是持律者。以何为七耶?

二 即:知犯、知不犯、知轻犯、知重犯、具戒而护波罗提木叉律仪行、具足行、

亲近、见怖畏于微细之罪。受学学处,四静虑之增上心、现法乐住如实得,得而不

艰难,得而不梗涩,由诸漏尽,得无漏之心解脱、慧解脱,已于现法而自知、作证,

具足而住。

诸比丘!成就此等七法之比丘,是持律者。”

七十二

一 “诸比丘!成就七法之比丘,是持律者。以何为七耶?

二 即:知犯、知不犯、知轻犯、知重犯,又彼之两波罗提木叉者随经,亦随附属

分而能广熟习,善分别,善转,善决定,四静虑之增上心、现法乐住如实得,得而

141 不艰难,得而不梗涩,由诸漏尽,得无漏之心解脱、慧解脱,已于现法而自知,作

证,具足而住。

诸比丘!成就此等七法之比丘,是持律者。”

七十三

一 “诸比丘!成就七法之比丘,是持律者。以何为七耶?

二 即:知犯、知不犯、知轻犯、知重犯,而住律不动1,四静虑之增上心、现法

乐住如实得,得而不艰难,得而不梗涩,由诸漏尽,得无漏之心解脱、慧解脱,已

于现法而自知,作证,具足而住。

诸比丘!成就此等七法之比丘,是持律者。”

注1 原本虽为asamhira依暹罗本改为asamhiro。

七十四

一 “诸比丘!成就七法之比丘,是持律者。以何为七耶?

二 即:知犯、知不犯、知轻犯、知重犯、随念种种宿住,即:一生、二生……乃

至……具备状貌与处所,随念种种宿住,以超越人清净之天眼……因应有情之业,

而知行,由诸漏尽,得无漏之心解脱、慧解脱,已于现法而自知,作证,具足而住。

诸比丘!成就此等七法之比丘,是持律者。”

142 七十五

一 “诸比丘!成就七法之比丘是持律者为光耀。以何为七耶?

二 即:知犯、知不犯、知轻犯、知重犯、具戒……受学学处,四静虑之……乃至

……得而不梗涩,由诸漏尽,而……乃至……作证,具足而住。

诸比丘!成就此等七法之比丘,是持律者为光耀。”

七十六

一 “诸比丘!成就七法之持律者为光耀。以何为七耶?

二 即:知犯、知不犯、知轻犯、知重犯为于彼之两波罗提木叉者随经,亦随附属

分而能广熟习,善分别,善转,善决定,四静虑之……乃至……得而不梗涩,由诸

漏尽,而……乃至……作证,具足而住。

诸比丘!成就此等七法之持律者为光耀。”

七十七

一 “诸比丘!成就七法之持律者为光耀。以何为七耶?

二 即:知犯、知不犯、知轻犯、知重犯,而住律不动,四静虑之……乃至……得

而不梗涩,由诸漏尽,而……乃至……作证,具足而住。

143 诸比丘!成就此等七法之持律者为光耀。”

七十八

一 “诸比丘!成就七法之持律者为光耀。以何为七耶?

二 即:知犯、知不犯、知轻犯、知重犯、随念种种宿住,即:一生、二生……具

备状貌与处所,随念种种宿住,以超越人清净之天眼……乃至……因应有情之业而

知行,由诸漏尽,而……乃至……作证,具足而住。

诸比丘!成就此等七法之持律者为光耀。”

七十九

一 尔时,具寿优波利诣世尊之处,至已,问讯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寿

优波利白世尊言:“善哉,大德!惟愿世尊为我略宣说法,我自世尊听闻其法已,独

自隐遁,炽然不放逸,不惜身命而住。”

二 “优波利!即任何之法,汝若知此等之诸法,如不能引导向厌、离贪、灭、寂静、

证智、正觉、涅槃,优波利!则是非法、非律、非师教,不必持。优波利!又,即

任何之法,汝若知此等之诸法引导向厌、离贪、灭、寂静、证智、正觉、涅槃,优

波利!则是法、是律、是师教,必当持。”

144 八十

一 “诸比丘!此等之七者,是再三生起诤论之止,导引寂静止诤之法。以何为七耶?

二 即现前毗奈耶应予制立、忆念毗奈耶应予制立、不痴毗奈耶应予制立、作自言

者应予制立、多人[语]者应予制立、求彼罪者应予制立、草掩者应予制立。

诸比丘!此等之七者,是再三生起诤论之止,导引寂静止诤之法。”

摄句:

四之持律者、四持律者之光耀

优波利、因止诤于第八品教为十

品 所 不 摄 品

一 “诸比丘!比丘以破坏七法。以何为七耶?

二 即:破坏有身见、破坏疑、破坏戒禁取、破坏贪、破坏嗔、破坏痴、破坏慢。

诸比丘!比丘破坏此等之七法。”

一 “诸比丘!沙门以止息七法为……婆罗门者除外……吉祥者令消灭……洗浴者

145 洗浴……极智者了知……圣者破敌……阿罗汉者拒绝。以何为七耶?

二 即:拒绝有身见、拒绝疑、拒绝戒禁取、拒绝贪、拒绝嗔、拒绝痴、拒绝慢。

诸比丘!阿罗汉者拒绝此等之七法。”

一 “诸比丘!此等为七不正法。以何为七耶?

二 即:无信、无惭、无愧、少闻、懈怠、失念、无慧。

诸比丘!此等为七不正法。”

一 “诸比丘!此等为七正法。以何为七耶?

二 即:有信、有惭、有愧、多闻、发勤精进、具念、具慧。

诸比丘!此等为七正法。”

一 “诸比丘!此等七种补特伽罗,是应请、极应请、应施、应合掌、是世间无上福

田。以何为七耶?

二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补特伽罗,于眼观察无常,思惟无常。觉悟无常,常恒不

绝,以心胜解,依慧洞察而住。彼由诸漏尽,得无漏之心解脱、慧解脱,已于现法

146 自了知,作证,其足而住。诸比丘!此乃第一之应请……是世间无上福田之补特伽

罗。

三 诸比丘!又,于此有一类补特伽罗,于眼观察无常,思惟无常,觉悟无常,常

恒不绝,以心胜解,依慧洞察而住。彼于非前非后,漏之永尽,以及命之永尽。诸

比丘!此乃第二之应请……是世间无上福田之补特伽罗。

四 诸比丘!又,世间有一类补特伽罗,于眼观察无常,思惟无常,觉悟无常,常

恒不绝,以心胜解,依慧洞察而住。彼由五顺下分结之尽,而中间般涅槃……损害

般涅槃……无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上流而行色究竟。诸比丘!此乃第七之

应请……是世间无上福田之补特伽罗。

诸比丘!此等七种补特伽罗,是应请、极应请、应施、应合掌、是世间无上福

田。”

一 “诸比丘!此等七种补特伽罗,是应请……是世间无上福田。以何为七耶?

二 诸比丘!于此有一类补特伽罗,于眼观察苦而住……于眼观察无我而住……于

眼观察尽而住……于眼观察衰而住……于眼观察离贪而住……于眼观察灭而住……

于眼观察弃而住……于耳……于鼻……于舌……于身……于意……于色……于声

……于香……于味……于所触……于诸法……于眼识……于耳识……于鼻识……于

舌识……于身识……于意识……于眼触……于耳触……于鼻触……于舌触……于身

147 触……于意触……于眼触所生之受……于耳触所生之受……于鼻触所生之受……于

舌触所生之受……于身触所生之受……于意触所生之受……于色想……于声想……

于香想……于味想……于所触想……于法想……于色思……于声思……于香思……

于味思……于所触思……于法思……于色爱……于声爱……于香爱……于味爱……

于所触爱……于法爱……于色寻……于声寻……于香寻……于味寻……于所触寻

……于法寻……于色伺……于声伺……于香伺……于味伺……于所触伺……于法伺

……于色蕴……于受蕴……于想蕴……于行蕴……于识蕴观察无常而住……观察苦

而住……观察无我而住……观察尽而住……观察衰而住……观察离贪而住……观察

灭而住……观察弃而住。”

148 一 “诸比丘!为了知贪,当修七法。以何为七耶?

二 即:念觉支……乃至……舍觉支。诸比丘!为了知贪,当修此等之七法。”

一 “诸比丘!为了知贪,当修七法。以何为七耶?

二 即:无常想、无我想、不净想、过患想、断想、离贪想、灭想。

诸比丘!为了知贪,当修此等之七法。

一 “诸比丘!为了知贪,当修七法。以何为七耶?

二 即:不净想、死想、食不净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

我想。

诸比丘!为了知贪,当修此等之七法。

一 “诸比丘!为贪之偏知……乃至……为究尽……为断……为尽……为衰……为

离贪……为灭……为舍……为弃……当修此等之七法。

二 [为]嗔之[了知]……痴之……忿之……恨之……覆之……恼之……嫉之

悭之……诳之……谄之……傲之……愤激之……慢之……增上慢之……憍之……放

逸之……为[嗔]之偏知……为究尽……为断……为尽……为衰……为离贪……为

灭……为舍……为嗔之弃,当修此等之七法。

149 世尊如是说,彼等诸比丘,闻世尊之所说,皆大欢喜。

上篇主页目录目录字典标记笔记清除导出保存全屏听书下篇
【南传增支部】第16经 七集 第七 大品 南传增支部 【南传增支部】第17经 八集 第一 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