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增支部】第17经 八集 第一 慈品 南传增支部 【南传增支部】第18经 八集 第三 居士品

【南传增支部】第17经 八集 第二 大品

第二 大品

十一 鞞兰若1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鞞兰若那邻罗宾洲曼陀罗树下。

173 时,有鞞兰若婆罗门,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与世尊相互庆慰欢喜,感铭

交谈,退坐一面。坐于一面之鞞兰若婆罗门白世尊言:

“尊瞿昙!我闻:沙门瞿昙对于老衰、老羸、老迈、晚年、高龄之婆罗门皆不问

讯、不从座起、不请令坐。尊瞿昙!实是如是,沙门瞿昙对于老衰、老羸、老迈、

晚年、高龄之婆罗门皆不问讯、不从座起、不请令坐。尊瞿昙!此为不可。”

“婆罗门!我不见于天、魔、梵天之世界以及沙门、婆罗门、人、天之众生界能

令我[如来]问讯,而从座起请令坐者。婆罗门!若令如来问讯,而从座起请令坐

者,则彼人必当头破。”

二 “尊瞿昙乃无色味。”

“婆罗门!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乃无色味。’婆罗

门!色味、声味、香味、味味、触味者,此如来已断其根本,如无根多罗树令归灭

于无,而为未来不生之法。婆罗门!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

门瞿昙者乃无色味。’然而,汝之意趣非如所说。”

174 二 “尊瞿昙乃无受用者。”

“婆罗门!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乃无受用者。”婆

罗门!色受用、声受用、香受用、味受用、触受用者,此如来已断其根本,如无根

多罗树令归灭于无,而为未来不生之法。婆罗门!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

者谓我:‘沙门瞿昙乃无受用者。’然而,汝之意趣非如所说。”

四 “尊瞿昙乃非作业论者。”

“婆罗门!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乃非作业论者。’

婆罗门!我说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之非作,说种种恶不善法之非作。婆罗门!

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乃非作业论者。’然而,汝之

意趣非如所说。”

五 “尊瞿昙乃断灭论者。”

“婆罗门!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乃断灭论者。’婆

罗门!我说贪嗔痴之断灭,说种种恶不善法之断灭。婆罗门!有此事由,依此事由

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乃断灭论者。’然而,汝之意趣非如所说。”

六 “尊瞿昙乃厌嫌者。”

175 婆罗门!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乃厌嫌者。’婆罗

门!我厌嫌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厌嫌种种恶不善法之成就。婆罗门!有此事

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乃厌嫌者。’然而,汝之意趣非如所

说。”

七 “尊瞿昙乃调伏者。”

“婆罗门!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乃调伏者。’婆罗

门!我说贪嗔痴调伏之法,说种种恶不善法调伏之法。婆罗门!有此事由,依此事

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乃调伏者。’然而,汝之意趣非如所说。”

八 “尊瞿昙乃苦行者。”

“婆罗门!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乃苦行者。’婆罗

门!我说当烧尽恶不善法,即: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婆罗门!若有人,已断

当烧尽之恶不善法,除根如无本之多罗树,令归灭于无,而为未来不生之法,我称

如是之人为苦行者。婆罗门!如来已断当烧尽之恶不善法,除根如无本之多罗树,

令归灭于无,而为未来不生之法。婆罗门!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

‘沙门瞿昙乃苦行者。’然而,汝之意趣非如所说。”

九 “尊瞿昙乃离胎者。”

“婆罗门!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乃离胎者。’婆罗

门!若有人,已舍未来之后有而断入胎,除根如无木之多罗树,令归灭于无,而为

176 未来不生之法,我称如是之人为离胎者。婆罗门!如来已舍未来之后有而断入胎,

除根如无本之多罗树,令归灭于无,而为未来不生之法。婆罗门!有此事由,依此 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乃离胎者。’然而,汝之意趣非如所说。

婆罗门!譬如有八、十、十二之鸡卵,鸡正抱、正暖、正孵此,其雏子之中,

第一以足爪口嘴而破卵壳,安稳出生者,名为最长者耶?抑为最幼者耶?”

“尊瞿昙!此当名为最长者。尊瞿昙!此为彼等之最长者。”

一0 “婆罗门!如是我堕于无明,于有缠众生之中,如卵出生,破无明之卵壳,独

于世间,现等觉无上正等觉。婆罗门!我为世间之最长者、最胜者。

婆罗门!我发精进而不怠,住于念而不忘,身轻安而无暴躁,心入定而为一境。

一一 婆罗门!如是我远离诸欲,远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自离而生喜与乐,

具足初静虑而住。

177 寻伺寂静之故,为内净,为心一趣,无寻、无伺,自三摩地而生喜与乐,具足

第二静虑而住。

离喜之故,为舍而住,正念正知,乐正受于身,如诸圣者之宣说,有舍与念而

乐住,具足第三静虑而住。

断乐断苦之故,及先已灭忧与喜之故,为不苦不乐而舍念清净,具足第四静虑

而住。

一二 如是之心得定,清净、洁白、无污秽,远离烦恼,柔软、堪任而安住,得不

动,于宿住随念智引发其心。如是随念种种之宿住,谓:一生、二生、三生、四生、

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多坏劫、

多成劫、多成坏劫。‘于彼处,我,名如是,姓如是,种姓如是,食如是,受乐苦如

是,寿限如是;从彼处没而往生于彼处,于彼处,名如是,姓如是,种姓如是,食

如是,受乐苦如是,寿限如是。’如是随念种种之宿住与其相状。婆罗门!如是,

我于夜之初更,证得第一之明,破无明而得明,破黑暗而得光明,为不放逸、热诚、

专精而住之故。婆罗门!此为我第一之出生,犹如鸡子之出卵壳。

178 一三 如是之心得定,清净、洁白、无污秽,远离烦恼,柔软、堪忍而安住,得不

动,于有情死生智引发其心。如是,以清净超人之天眼而见有情之死生,了知随著

有情之业而受劣、胜、好色、恶色、善趣、恶趣。‘嗟夫!此诸有情成就身恶行,成

就语恶行,成就意恶行,诽谤圣者,有邪见,取邪见之业,身坏命终而往生于恶生、

恶趣、堕处、地狱。嗟夫!又此诸有情成就身善行,成就语善行,成就意善行,不

诽谤圣者,有正见,取正见之业,身坏命终而往生于善趣、天界。’如是,以清净

超人之天眼而见有情之死生,了知随著有情之业而受劣、胜、好色、恶色、善趣、

恶趣。婆罗门!如是,我于夜之中更,证得第二之明,破无明而得明,破黑暗而得

光明,为不放逸、热诚、专精而住故。婆罗门!此为我第二之出生,犹如鸡子之出

卵壳。

一四 如是之心得定,清净、洁白、无污秽,远离烦恼,柔软、堪忍而安住,得不

动,于漏尽智引发其心。如是而如实知‘此是苦’,如实知‘此是苦之集’,如实知

179‘此是苦之灭’,如实知‘此是顺苦灭之道’,如实知‘此等是漏’,如实知‘此是漏

之集’,如实知‘此是漏之灭’,如实知‘此是顺漏灭之道’。如是,如是知、如是见,

心由欲漏解脱,心由有漏解脱,心由无明漏解脱。解脱而谓‘解脱’之智生,证知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受后有。’婆罗门!如是,于夜之后更,

证得第三之明,破无明而得明,破黑暗而得光明,为不放逸、热诚、专精而住故。

婆罗门!此为我第三之出生,犹如鸡子之出卵壳。”

一五 如是说时,鞞兰若婆罗门白世尊言:

“尊瞿昙是最长者,尊瞿昙是最胜者。尊瞿昙!是殊妙,尊瞿昙!是殊妙。尊瞿

昙!譬如扶起倒者,揭露覆者,教迷者以道,于暗中揭来灯火而令有眼者见色,如

是尊瞿昙乃以种种之方便,而显示其法。我于此处,归依尊瞿昙与法及比丘众。尊

瞿昙!容受我,从今日始,至尽形寿归依为优塞。”

注1 汉译中阿含一五七、黄芦园经(大正藏一、六七九b),律藏原典第三卷一页

十二 师子1

一 一时,世尊住毗舍离城大林之重阁堂。

尔时,有众多著名之隶车人,集合集会于断事堂,以无数之方便赞叹佛,赞叹

法,赞叹僧。

180 二 其时,有师子将军,为尼犍之弟子而坐于众会之中。时,师子将军生思念:

“彼必是世尊、应供、正等觉者!然者,此众多著名之隶车人,集合集会于断事

堂,能以无数之力便,赞叹佛,赞叹法,赞叹僧。我宜往诣,当见彼世尊、应供、

正等觉者。”

三 时,师子将军往诣尼犍亲子之所,至已,言于尼犍亲子曰:

“大德!我欲往诣见沙门瞿昙。”

“师子!汝为作业论者,云何往诣而见彼非作业论者之沙门瞿昙耶?师子!沙门

瞿昙为非作业论者,而说非作业之法以教弟子。”

时,师子将军则放弃欲诸见世尊之心。

四 复有众多著名之隶车人,集合集会于断事堂,以无数之方便赞叹佛,赞叹法,

赞叹僧。

复次,师子将军生思念:

181 “彼必是世尊、应供、正等觉者!然者,此众多著名之隶车人,集合集会于断事

堂,能以无数之方便,赞叹佛,赞叹法,赞叹僧。我宜往诣,当见彼世尊、应供、

正等觉者。”

时,师子将军往诣尼犍亲子之所,至已,言于尼犍亲子曰:

“大德!我欲诣见沙门瞿昙。”

“师子!汝为作业论者,云何往诣见彼非作业论者之沙门瞿昙耶?师子!沙门瞿

昙为非作业论者,而说非作业之法以教弟子。”

复次,师子将军乃放弃欲诣见世尊之心。

五 三度有众多著名之隶车人,集合集会于断事堂,以无数之方便赞叹佛,赞叹法,

赞叹僧。

三度,师子将军生思念:

“彼必是世尊、应供、正等觉者!然者,此众多著名之隶车人,集合集会于断事

堂,能以无数之方便,赞叹佛,赞叹法,赞叹僧。辞或不辞于尼犍之徒,于我何为

耶?我宜不辞尼犍之徒,往诣见彼世尊、应供、正等觉者。”

时,师子将军随五百之车乘,于日中由毗舍离出发,欲见世尊。车乘通达处,

即以车而往,然后下车乘,步入僧园。时,师子将军往诣世尊之处,至已,礼敬世

尊而退坐一面。坐于一面之师子将军白世尊言:

“大德!我闻:沙门瞿昙为非作业论者,而说非作业之法以教弟子。大德!如是

182 有谓‘沙门瞿昙乃为非作业论者,而说非作业之法以教弟子’之人等,大德!彼等

如世尊所说之说者耶?或以非实毁谤世尊耶?随顺说法随法之论,令同法者无堕于

呵责处耶?大德!我等不欲毁谤世尊。”

六 “师子!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为非作业论者,而说

非作业之法,以教弟子。’

师子!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为作业论者,而说作

业之法,以教弟子。’

师子!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为断灭论者,而说断

灭之法,以教弟子。’

师子!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为厌嫌者,而说厌嫌

之法,以教弟子。’

师子!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为调伏者,而说调伏

之法,以教弟子。’

师子!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为苦行者,而说苦行

之法,以教弟子。’

师子!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为离胎者,而说离胎

之法,以教弟子。’

师子!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为安稳者,而说安稳

之法,以教弟子。’

183 七 师子!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为非作业论者,而说

非作业之法,以教弟子’。云何?师子!我说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之非作,说种

种恶不善法之非作。师子!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为

非作业论者而说非作业之法,以教弟子。’

师子!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为作业论者,而说作

业之法,以教弟子’。云何?师子!我说身善行、语善行、意善行之作,说种种善法

之作。师子!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为作业论者,而

说作业之法,以教弟子。’

师子!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为断灭论者,而说断

灭之法,以教弟子’。云何?师子!我说贪嗔痴之断灭,说种种恶不善法之断灭。师

子!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为断灭论者,而说断灭之

法,以教弟子。’

师子!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为厌嫌者,而说厌嫌

之法,以教弟子’。云何?师子!我厌嫌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厌嫌种种恶不善

法之成就。师子!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为厌嫌者,

而说厌嫌之法,以教弟子。’

184 师子!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为调伏者,而说调伏

之法,以教弟子’。云何?师子!我说贪嗔痴调伏之法,说种种恶不善调伏之法。师

子!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为调伏者,而说调伏之法,

以教弟子。’

师子!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为苦行者,而说苦行

之法,以教弟子’。云何?师子!我说当烧尽恶不善法、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

师子!若有人,已断当烧尽之恶不善法,除根如无本之多罗树,令归灭于无,而为

未来不生之法,我称如是之人为苦行者。师子!如来已断当烧尽之恶不善法,除根

如无本之多罗树,令归灭于无,而为未来不生之法。师子!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

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为苦行者,而说苦行之法,以教弟子。’

师子!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为离胎者,而说离胎

之法,以教弟子’。云何?师子!若有人,已舍未来之后有而断入胎,除根如无本之

多罗树,令归灭于无,而为未来不生之法,我称如是之人为离胎者。师子!如来已

舍未来之后有而断入胎,除根如无本之多罗树,令归灭于无,而为未来不生之法。

师子!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为离胎者,而说离胎之

法,以教弟子。’

185 师子!有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为安稳者,而说安稳

之法,以教弟子’。云何?师子!我依最胜之安稳为安稳者,而说安稳之法以教弟

子。师子!有此事由,依此事由之故,正说者谓我:‘沙门瞿昙为安稳者,而说安

稳之法,以教弟子。’

八 如是说时,师子将军白世尊言:

“大德!是殊妙,大德!是殊妙。大德!譬如扶起倒者,揭露覆者,教迷者以道,

于暗中揭来灯火而令有眼者见色,如是世尊以种种之方便而显示其法。我于此处,

归依世尊与法及比丘众。大德世尊!容受我从今日始,至尽形寿归依为优婆塞。”

“师子!当审虑!如汝著名人之审虑是善。”

“大德!我因此对世尊更加欢喜信乐。所以世尊对我说:‘师子!当审虑!如汝

著名人之审虑是善。’大德!若外道得我为弟子,则于全毗舍离中持旗回绕而说:

‘师子将军为我等之弟子。’然而,世尊对我说:‘师子!当审虑!如汝著名人之

审虑是善。’我二度归依世尊与法及比丘众。大德!世尊容受我从今日始,至尽形

寿归依为优婆塞。”

“师子!尼犍之徒久于汝家[受供养]如[汲]泉水,故思彼等若至当施与食。”

“大德!我因此对世尊更加欢喜信乐。所以者世尊对我说:‘师子!尼犍之徒久

于汝家[受供养]如[汲]泉水,故思彼等若至当施与食。’大德!我闻:‘沙门

186 瞿昙说:“对我应与布施,对余人不与布施,对我弟子应与布施,对余人之弟子不与

布施,若与我有大果,若与余人无大果,若与我弟子有大果,若与余人之弟子无大

果。”’然而,世尊劝我亦布施于尼犍之徒。我等于此当知时宜。我三度归依世尊与

法及比丘众。大德!世尊容受我,从今日始,至尽形寿归依为优婆塞。”

九 时,世尊为师子将军次第而说,谓:施论、戒论、生天论,说诸欲之过患、邪

害、杂染,出离之功德。

世尊了知师子将军之堪任心、柔软心、离障心、欢喜心、明净心之所生,而说

诸佛本真之说法,谓:苦、集、灭、道。譬如清净而无污点布正之受正色,如是师

子将军即于其座得远离尘垢之法眼,而谓:有集法者,即悉皆有此灭法。

一0 时,师子将军已见法,得法,知法,悟入于法,超越疑惑,除去犹豫,得到

无畏,除师教别无他缘,白世尊言:

187 “大德世尊,唯愿明日与诸比丘俱受我请食。”

世尊默然而许。

时,师子将军知世尊之允许,从座而起,礼敬世尊,右绕而去。

时,师子将军告一男子言:“汝往见有已存之肉耶?”时,师子将军过其夜后,

调备殊妙之啖食嚼食,以告世尊食时:“大德!食时已到,于师子将军之家调备饮

食。”

一一 时,世尊于晨朝时,著下衣,持钵衣而往师子将军之家,至已与诸比丘俱设

座而坐。

其时,有众多尼犍之徒,从毗舍离之道路至道路,从四衢道至四衢道,举手而

号泣,“今日,师子将军杀大牛,为沙门瞿昙设食,沙门瞿昙知为己杀,为己作业而

食肉。”

时,有一男子,来师子将军之处,至已,耳语于师子将军而言:“将军!汝知耶!

此处有众多尼犍之徒,从毗舍离之道路至道路,从四衢道至四衢道,举手号泣:‘今

188 日,师子将军杀大牛,为沙门瞿昙设食,沙门瞿昙知为己杀,为己作业而食肉。’”

“且止!吾友!彼具寿等久欲诽谤佛、欲诽谤法、欲诽谤僧,而彼具寿等以非有、

空虚、虚妄、非实之事,破坏世尊而不厌。然而,我等不为活命,而故杀有情。”

一二 时,师子将军对以佛为上首之诸比丘,亲自供养殊妙之啖食嚼食,至于饱满

而谢。时,师子将军[见]世尊食已,而洗钵与手,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时,世

尊为师子将军说法,教示,劝导,赞励,庆慰而从座起离去。

注1 汉译中阿含一八、师子经(大正藏一、四四0c),律藏原典第一卷二三三页。

十三 良马1

一 “诸比丘!成就八分,王之善良马,乃相应于王,能为王所受用,属于王之财宝。

以何为八耶?

189 二 诸比丘!此处,王之善良马,其父母皆为善生,前于其他善良马出生之处出生;

若于此给与湿干2之食,食时一心而不散乱;厌坐卧于屎尿;欢喜而易于共住,不

惊怖其他之马;若有恶习、固习、过失、缺失,则如实展现于调马者,调马者设法

予以纠正;负乘而发心:‘其他之马喜好牵与不牵皆可,我于此处当牵!’;往随正

路而往;有坚毅,乃至生死之边际呈现坚毅。

诸比丘!如是成就八分王之善良马,乃相应于王,能为王所受用,属于王之财

宝。

三 诸比丘!如是成就八法之比丘,是应请、[极应请、应供施、应合掌]、是世间

之无上祸田。以何为八耶?

四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持戒,防护于波罗提木叉之律仪而行,所行具足而住,见

怖畏于微小之罪,受持而学于学处。若给与粗妙之食,食时一心而不多言。为厌嫌

者而厌嫌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厌嫌恶不善法之成就。欢喜而易于共住,不惊

190 怖其他之比丘。若有恶习、固习、过失、缺失,则如实展现于有智之同梵行者或师,

师或有智之同梵行者设法予以纠正。学而发心:‘其他之比丘喜好学与不学皆可,

我于此处应当学。’往随正路而往- -此中,正路者即所谓正见、[正思、正语、正

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发勤而住,思:‘善!尽皮、筋、骨,尽身之

肉、血,以人之坚毅、人之精进、人之勇健而可得[涅槃],不得其所则不止精进。’

诸比丘!如是成就八法之比丘,是应请、[极应请、应供施、应合掌]、是世间

之无上福田。”

注1 汉译杂阿含三三、七~八种(大正藏二、二三五b)。

2 “干”。原本Sukka订正为Sukkha。

十四 未调马1

一 “诸比丘!当说八种之未调马、八种马之过失,八种之未调人、八种人之过失。

谛听!善思作意,我当说!”

彼诸比丘回答世尊:“唯然,大德!”世尊说:

二 “诸比丘!以何为八种之未调马、八种马之过失耶?

191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未调之马,调马者言进或促打之时,彼则却行而以后腿捻

车。诸比丘!此处有一类未调之马,具如是相。诸比丘!此为第一种马之过失。

三 诸比丘!复次,此处有一类未调之马,调马者言进或促打之时,彼则蹴后,坏

轴、破三辐。诸比丘!此处有一类未调之马具如是相。诸比丘!此为第二种马之过

失。

四 诸比丘!复次,此处有一类未调之马,调马者言进或促打之时,彼则自车辕离

腿而碎车辕。诸比丘!此处有一类未调之马,具如是相。诸比丘!此为第三种马之

过失。

五 诸比丘!复次,此处有一类未调之马,调马者言进或促打之时,彼则取邪路使

车由道远离。诸比丘!此处有一类未调之马,具如是相。诸比丘!此为第四种马之

过失。

六 诸比丘!复次,此处有一类未调之马,调马者言进或促打之时,彼则跳前身举

前足。诸比丘!此处有一类未调之马,具如是相。诸比丘!此为第五种马之过失。

192 七 诸比丘!复次,此处有一类未调之马,调马者言进或促打之时,彼不顾调马者,

不顾马鞭以齿嚼马衔奔向欲处而去。诸比丘!此处有一类未调之马,具如是相。诸

比丘!此为第六种马之过失。

八 诸比丘!复次,此处有一类未调之马,调马者言进或促打之时,彼则不进不退,

如桩之伫立其处。诸比丘!此处有一类未调之马,具如是相。诸比丘!此为第七种

马之过失。

九 诸比丘!复次,此处有一类未调之马,调马者言进或促打之时,彼则聚前足聚

后足,四足坐于其处。诸比丘!此处有一类未调之马,具如是相。诸比丘!此为第

八种马之过失。

诸比丘!此为八种未调之马、八种马之过失。

一0 诸比丘!以何为八种未调之人、八种人之过失耶?

诸比丘!此处有诸比丘,非难一比丘之罪,彼比丘对诸比丘所非难之罪,曰:

‘我不忆念,我不忆念。’以不忆念故,避答。诸比丘!犹如调马者于彼未调马言

进或促打时,彼则却行而以后腿捻车。诸比丘!此人我说相同与彼。诸比丘!此处

有一类未调之人,具如是之相。诸比丘!此为第一种人之过失。

193 一一 诸比丘!复次,诸比丘非难一比丘之罪,彼比丘对于诸比丘所非难之罪,反

而诘难言:‘以汝愚痴不辩之言,何以思惟如汝所言之事耶?’诸比丘!犹如调马

者于彼未调马言进或促打时,彼则蹴后,坏轴、破三辐。诸比丘!此人我说相同与

彼。诸比丘!此处有一类未调之人,具如是之相。诸比丘!此为第二种人之过失。

一二 诸比丘!复次,诸比丘非难一比丘之罪,彼比丘对于诸比丘所非难之罪,反

而列举非难者之罪言:‘汝亦犯如是之罪,汝当先行忏悔!’诸比丘!犹如调马者

于彼未调马言进或促打时,彼则自车辕离腿而碎车辕。诸比丘!此人我说相同与彼。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未调之人,具如是之相。诸比丘!此为第三种人之过失。

一三 诸比丘!复次,诸比丘非难一比丘之罪,彼比丘对诸比丘所非难之罪,假设

种种之遁辞避谈,呈现愤怒、嗔恚、不欣。诸比丘!犹如调马者于彼未调马言进或

促打时,彼则取邪路使车由道远离。诸比丘!此人我说相同与彼。诸比丘!此处有

一类之未调人,具如是之相。诸比丘!此为第四种人之过失。

194 一四 诸比丘!复次,诸比丘非难一比丘之罪,彼比丘对诸比丘所非难之罪,于僧

伽之中举臂作各种姿态而说。诸比丘!犹如调马者于彼未调马言进或促打时,彼则

跳前身举前足。诸比丘!此人我说相同与彼。诸比丘!此处有一类未调之人,具如

是之相。诸比丘!此为第五种人之过失。

一五 诸比丘!复次,诸比丘非难一比丘之罪,彼比丘对于诸比丘所非难之罪,不

顾僧伽,不顾非难者,乃向欲处而去。诸比丘!犹如调马者于彼未调马言进或促打

时,彼则不顾调马者,不顾马鞭以齿啮马衔奔向欲处而去。诸比丘!此人我说相同

与彼。诸比丘!此处有一类未调之人,具如是之相。诸比丘!此为第六种人之过失。

一六 诸比丘!复次,诸比丘非难一比丘之罪,彼比丘对于诸比丘所非难之罪,以

‘我未犯,我未犯’,默然而使僧伽烦恼。诸比丘!犹如于彼未调马言进或促打时,

彼则不进不退,如桩之伫立其处。诸比丘!此人我说相同与彼。诸比丘!此处有一

类未调之人,具如是之相。诸比丘!此为第七种人之过失。

195 一七 诸比丘!复次,诸比丘非难一比丘之罪,彼比丘对于诸比丘所非难之罪,作

如是言:‘具寿等为何甚劳我事耶?我今当舍戒而退去!’已舍戒而退去,如是言:

‘今则具寿等当快喜!’诸比丘!犹如于彼未调马言进或促打时,彼则聚前足聚后

足,四足坐于其处。诸比丘!此人我说相同与彼。诸比丘!此处有一类未调之人,

具如是之相。诸比丘!此为第八种人之过失。

诸比丘!此为八种未调之人、八种人之过失。”

注1汉译杂阿含三三-六、有过(大正藏二、二三五a),人施设论第七章二。

十五 垢秽1

一 “诸比丘!有八种垢秽。以何为八耶?

二 诸比丘!不事读诵者,是圣典之垢秽。诸比丘!无起业者,是家之垢秽。诸比

丘!懈怠者,是美之垢秽。诸比丘!放逸者,是卫兵之垢秽。诸比丘!行为不检者,

是妇女之垢秽。诸比丘!悭吝者,是施者之垢秽。诸比丘!恶不善法者,是此世后

世之垢秽。诸比丘!无明者,是比此等更恶之垢秽,而为最大之垢秽。”

诸比丘此八之垢秽

不读诵圣典之垢秽

不起业者家之垢秽

懈怠者美丽之垢秽

放逸者卫兵之垢秽

邪行者妇女之垢秽

悭吝者施者之垢秽

恶法此后世之垢秽

无明比此等更垢秽

而成为最大之垢秽

注1 人施设论.第七章一,法句经二四一-二四三前半。

196 十六 使命1

一 “诸比丘!成就八法之比丘,适于接受使命而往。以何为八耶?

二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能闻、能说、能受、能持、能解、能与解、能善巧[了

知]助伴与非助伴、不作斗诤。

诸比丘!成就此八法之比丘,适于接受使命而往。

三 诸比丘!成就八法之舍利弗,适于接受使命而往。以何为八耶?

四 诸比丘!于此处舍利弗,能闻、能说、能受、能持、能解、能与解、能善巧[了

知]助伴与非助伴、不作斗诤。

诸比丘!成就此八法之舍利弗,适于接受使命而往。”

不惧往暴言之集会

亦不止言亦不覆教

说不疑惑问不忿怒

如是比丘适受使命

注1 律藏原典第二卷二0一页

十七 系缚1 (一)

一 “诸比丘!女人,以八相系缚男子。以何为八耶?

197 二 诸比丘!女人,以色相系缚男子;诸比丘!女人,以戏笑系缚男子;诸比丘!

女人,以言说系缚男子;诸比丘!女人,以歌吟系缚男子;诸比丘!女人,以啼泣

系缚男子;诸比丘!女人,以仪态系缚男子;诸比丘!女人,以华果系缚男子;诸

比丘!女人,以触系缚男子。

诸比丘!女人,以此八相系缚男子。依此,有情被索所缚,加入陷阱。”

注1 汉译增阿含四四-五、系缚(大正藏二、七六五c)。

十八 系缚(二)

一 “诸比丘!男子,以八相系缚女人。以何为八耶?

二 诸比丘!男子,以色相系缚女人;诸比丘!男子,以戏笑系缚女人;诸比丘!

男子,以言说系缚女人;诸比丘!男子,以歌吟系缚女人;诸比丘!男子,以啼泣

系缚女人;诸比丘!男子,以威仪系缚女人;诸比丘!男子,以华果系缚女人;诸

比丘!男子,以触系缚女人。

诸比丘!男子,以此八相系缚女人。依此,有情被索所缚,如入陷阱。”

十九 波呵罗1

一 尔时,世尊住鞞兰若那邻罗之宾洲曼陀罗树下。时,波呵罗阿修罗王往诣世尊

之处。至已,礼敬世尊而立一面。立于一面时,世尊言波呵罗阿修罗王:

198 “波呵罗!诸阿修罗者,乐于大海耶?”

“大德!诸阿修罗者,乐于大海。”

“波呵罗!大海中有几何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阿修罗乐于大海耶?”

“大德!大海中有八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阿修罗乐于大海。”

“[波呵罗!]以何为八耶?”

二 “大德!大海者渐渐趣向、渐渐倾向、渐渐临入,而无有忽然险峻。大德!大海

者渐渐趣向、渐渐倾向、渐渐临入,而无有忽然险峻。大德!此为大海之第一种希

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阿修罗乐于大海。

三 大德!复次,大海有常法不超岸。大德!大海有常法不超岸。大德!此为大海

之第二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阿修罗乐于大海。

四 大德!复次,大海与死尸不共住,若于大海有死尸,则速疾运于岸、于陆上。

大德!大海与死尸不共住,若于大海有死尸,则速疾运于岸、于陆上。大德!此为

大海之第三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阿修罗乐于大海。

199 五 大德!复次,有诸大河,谓:恒河、夜摩那河、阿夷罗跋提河、舍劳浮河、摩

企河,此等若到大海,则弃前名唯号大海。大德!有诸大河,谓:恒河、夜摩那河、

阿夷罗跋提河、舍劳浮河、摩企河是,此等若到大海,则弃前名唯号大海。大德!

此为大海之第四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阿修罗乐于大海。

六 大德!复次,世间之诸流水,流入大海,是故,即使天雨流入于大海亦不知有

增减。大德!世间之诸流水,流入大海,是故,即使天雨流入于大海亦不知有增减。

大德!此为大海之第五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阿修罗乐于大海。

七 大德!复次,大海是一味咸味。大德!大海是一味咸味。大德!此为大海之第

六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阿修罗乐于大海。

八 大德!复次,于大海有多宝、种种宝,此中宝者谓:真珠、摩尼珠、琉璃、砗

渠、璧玉、珊瑚、银、金、红玉、玛瑙。大德!于大海有多宝、种种宝,此中宝者

谓:真珠、摩尼珠、琉璃、砗渠、璧玉、珊瑚、银、金、红玉、玛瑙。大德!此为

大海之第七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阿修罗乐于大海。

200 九 大德!复次,大海者,乃大众生之住处,此中众生者,谓:提麑鱼、提麑耆罗

鱼、提觉提麑耆罗鱼、阿修罗、龙、干达婆。于大海有百由旬身、二百由旬身、三

百由旬身、四百由旬身、五百由旬身之众生。大德!大海者,乃大众生之住处,此

中众生者谓:提麑鱼、提麑耆罗鱼、提麑提麑耆罗鱼、阿修罗、龙、干达婆。于大

海有百由旬身、二百由旬身、三百由旬身、四百由旬身、五百由旬身之众生。大德!

此为大海之第八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阿修罗乐于大海。

“大德!大海者,有如是八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阿修罗乐于大海。”

“大德!诸比丘乐于此法与律耶?”

“波呵罗!诸比丘乐于此法与律。”

“大德!此法与律中,有几何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比丘乐于此法与律

耶?”

一0 “波呵罗!此法与律,有八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比丘乐于此法与律。

以何为八耶?

201 一一 波呵罗!譬如大海渐渐趣向、渐渐倾向、渐渐临入,而无有忽然脸峻。如是,

波呵罗!于此法与律,渐渐有学、渐渐有所作、渐渐有道,而无有忽然了知通达。

波呵罗!于此法与律,渐渐有学、渐渐有所作、渐渐有道,而无有忽然了知通达。

波呵罗!此为此法与律,第一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比丘乐于此法与律。

一二 波呵罗!譬如于大海有常法不超岸。如是,波呵罗!为我诸声闻所制之学处,

即使我诸声闻,乃至有失命之因缘亦不超越。波呵罗!为我诸声闻所制之学处,即

使我诸声闻,乃至有失命之因缘亦不超越。波呵罗!此为此法与律,第二种希有、

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比丘乐于此法与律。

一三 波呵罗!譬如大海与死尸不共住,若于大海有死尸,则速疾运于岸、于陆上。

如是,波呵罗!若人之破戒、恶法、不净而有招疑讶之行,隐覆所作,以非沙门称

为沙门,以非梵行者称为梵行者,内心腐烂、漏泄,等同于尘介者,则僧伽与此不

共住,速疾集会举此,若彼即使坐于比丘众之中,彼亦与僧伽远离,僧伽亦与彼远

离。波呵罗!若人之破戒、恶法、不净而有招疑讶之行,隐覆所作,以非沙门而称

为沙门,以非梵行者而称为梵行者,内心腐烂、漏泄,等同于尘介者,则僧伽与此

202 不共住,速疾集会举此,若彼即使生于比丘众之中,彼亦与僧伽远离,僧伽亦与彼

远离。波呵罗!此为此法与律,第三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比丘乐于此法

与律。

一四 波呵罗!譬如有诸大河,谓:恒河、夜摩那河、阿夷罗跋提河、舍劳浮河、

摩企河,此等若到大海,则弃前名唯号大海。如是,波呵罗!有刹帝利、婆罗门、

吠舍、首陀罗之四姓,彼等于如来所说之法与律,若出家而为出家者,则弃前名唯

号沙门释子。波呵罗!有刹帝利、婆罗门、吠舍、首陀罗之四姓,彼等于如来所说

之法与律,若出家而为出家者,则弃前名唯号沙门释子。波呵罗!此为此法与律,

第四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比丘乐于此法与律。

一五 波呵罗!譬如世间之诸流,流入大海,是故,即使天雨流入大海亦不知有增

减。是故,波呵罗!若众多之比丘,亦于无余涅槃界般涅槃,即使于无余涅槃界亦

不知有增减。波呵罗!若众多之比丘,亦于无余涅槃界般涅槃,即使于无余涅槃界

203 亦不知有增减。波呵罗!此为此法与律,第五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比丘

乐于此法与律。

一六 波呵罗!譬如大海者,是一味咸味。如是,波呵罗!此法与律,是一味之解

脱味。波呵罗!此法与律,是一味之解脱味。波呵罗!此为此法与律,第六种希有、

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比丘乐于此法与律。

一七 波呵罗!譬如于大海有多宝、种种宝,此中宝者谓:真珠、摩尼珠、琉璃、

砗渠、璧玉、珊瑚、银、金、红玉、玛瑙。如是,波呵罗!此法与律,有多宝、种

种宝,此中宝者谓: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波

呵罗!此法与律,有多宝、种种宝,此中宝者谓: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

五力、七觉支、八圣道。波呵罗!此为此法与律,第七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

而诸比丘乐于此法与律。

204 一八 波呵罗!譬如大海者,乃大众生之住处,此中众生者谓:提麑鱼、提麑耆罗

鱼、提麑提觉耆罗鱼、阿修罗、龙、干达婆。于大海有百由旬身、二百由旬身、三

百由旬身、四百由旬身、五百由旬身之众生。如是,波呵罗!此法与律,乃大众生

之住处,此中众生者谓:预流者、向预流果现证者;一来者、向一来果现证者;不

还者、向不还果现证者;阿罗汉、向阿罗汉果见证者。波呵罗!此法与律,乃大众

生之住处,此中众生者谓:预流者、向预流果现证者;一来者、向一来果现证者;

不还者、向不还果现证者;阿罗汉、向阿罗汉果现证者。波呵罗!此为此法与律,

第八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比丘乐于此法与律。

波呵罗!此法与律,有如是八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比丘乐于此法与

律。”

注1 汉译增阿含四二-四、须伦(大正藏二、七五二c),中阿含三五、阿修罗经(大正藏一

四七五c)。汉译施设论(大正藏二六、五二六c),参照律藏原典第二卷二三七页。

二十 布萨1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东园鹿母殿。尔时,世尊于布萨日为诸比丘围

绕而坐。时,具寿阿难于黎明切分过后,从座而起,偏袒上衣,往诣世尊之处,合

掌白世尊言:

“大德!已黎明初分过后,诸比丘久坐,大德世尊,请为诸比丘说波罗提木叉。”

如是言已,世尊默然不语。

205 二 具寿阿难于黎明中分过后,再次从座而起,偏袒上衣,往诣世尊之处,合掌白

世尊言:

“大德!已黎明中分过后,诸比丘久坐,大德世尊,请为诸比丘说波罗提木叉。”

如是言已,世尊默然不语。

三 具寿阿难于黎明后分已过,日出黎明之时,三度从座而起,偏袒上衣,往诣世

尊之处,合掌白世尊言:

“大德世尊!于黎明后分已过,日出黎明之时,诸比丘久坐,大德世尊,请为诸

比丘说波罗提木叉。”

“阿难!众会不净。”

四 时,具寿摩诃目犍连生思念:

“世尊意趣于何人而言:‘阿难!众会不净’耶?”

时,具寿摩诃目犍连以心观察一切诸比丘心而作意。具寿摩诃目犍连见彼人之

破戒、恶法、不净而有招致疑讶之行,隐覆所作,以非沙门而称为沙门,以非梵行

者而称为梵行者,内心腐烂、漏泄,等同于尘介者坐于诸比丘中。见而往彼人之身

边,去向彼人言:

“起来,友!世尊见汝,汝与诸比丘不可共住。”

如是言,彼人默然不语。

具寿摩诃目犍连再次向彼人言:

“起来,友!世尊见汝,汝与诸比丘不可共住。”

彼人再次默然不语。

206 具寿摩诃目犍连三度向彼人言:

“起来,友!世尊见汝,汝与诸比丘不可共住。”

彼人三度默然不语。

五 时,具寿摩诃目犍连拉住彼人之臂令出门外,然后放下门栓,来诣世尊之处。

至已,白世尊言:

“大德!我将彼人逐出,众会已清净。大德世尊,请为诸比丘说波罗提木叉。”

“目犍连!是希有,目犍连!是未曾有。彼愚人乃至被捉臂。”

时,世尊告诸比丘言:

六 “诸比丘!从今以后,汝等自行布萨,诵波罗提木叉。诸比丘!我从今以后,[不

行布萨,]不诵波罗提木叉。诸比丘!如来于不净之众会,诵波罗提木叉者非处非

机。

七 诸比丘!于大海中,有八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阿修罗乐于大海。以何

八耶?

诸比丘!大海渐渐趣向、渐渐倾向、渐渐临入,而无有忽然险峻。诸比丘!大

海渐渐趣向、渐渐倾向、渐渐临入,而无有忽然险峻。诸比丘!此为大海之第一希

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阿修罗乐于大海。

[诸比丘!复次,于大海有常法不超岸。诸比丘!于大海有常法不超岸。诸比

丘!此为大海之第二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阿修罗乐于大海。

诸比丘!复次,大海与死尸不共住,若于大海有死尸,则速疾运于岸、于陆上。

诸比丘!大海与死尸不共住,若于大海有死尸,则速疾运于岸、于陆上。诸比丘!

此为大海之第三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阿修罗乐于大海。

诸比丘!复次,有诸大河流,谓:恒河、夜摩那河、阿夷罗跋提河、舍劳浮河、

摩企河,此等若到大海则弃前名唯号大海。诸比丘!有诸大河流,谓:恒河、夜摩

那海、阿夷罗跋提河、舍劳浮河、摩企河,此等若到大海则弃前名唯号大海。诸比

丘!此为大海之第四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阿修罗乐于大海。

诸比丘!复次,世间之诸水流,流入大海,是故,即使天雨流入于大海亦不知

有增减。诸比丘!世间之诸水流,流入大海,是故,即使天雨流入于大海亦不知有

增减。诸比丘!此为大海之第五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阿修罗乐于大海。

诸比丘!复次,大海是一味之咸味。诸比丘!大海是一味之咸味。诸比丘!此

为大海之第六希有、未曾有之海,见此而诸阿修罗乐于大海。

诸比丘!复次,于大海有多宝、种种宝,此中之宝者谓:真珠、摩尼珠、琉璃、

砗渠、璧玉、珊瑚、银、金、红玉、玛瑙。诸比丘!于大海有多宝、种种宝,此中

宝者谓:真珠、摩尼珠、琉璃、砗渠、璧玉、珊瑚、银、金、红玉、玛瑙。诸比丘!

此为大海之第七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阿修罗乐于大海。]

207 诸比丘!复次,大海者,乃大众生之住处,此中众生者谓:提麑鱼、提麑耆罗

鱼、提麑提麑耆罗鱼、阿修罗、龙、干达婆,于大海中[之众生]有百由旬身、[二

百由旬身、三百由旬身、四百由旬身、]五百由旬身。诸比丘!大海者,乃大众生

之住处,此中众生者,谓:提麑鱼、提麑耆罗鱼、提麑提觉耆罗鱼、阿修罗、龙、

干达婆,于大海中[之众生]有百由旬身、[二百由旬身、三百由旬身、四百由旬身、]

五百由旬身,诸比丘!此为大海之第八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阿修罗乐于大

海。

诸比丘!大海有如是八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阿修罗乐于大海。

八 诸比丘!如是于此法与律,有八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比丘乐于此法

与律。

诸比丘!譬如大海渐渐趣向、渐渐倾向、渐渐临入,而无有忽然险峻。如是,

诸比丘!于此法与律,则渐渐有学、渐渐有所作、渐渐有道,而无有忽然了知通达。

诸比丘!于此法与律中,渐渐有学、渐渐有所作、渐渐有道,而无有忽然了知通达。

诸比丘!此为此法与律,第一之希有、未曾有法,见此而诸比丘乐此法与律。

[诸比丘!譬如于大海有常法不超岸。如是,诸比丘!为我诸声闻所制之学处,

即使我诸声闻乃至有失命之因缘,亦不超越。诸比丘!为我诸声闻所制之学处,即

使我诸声闻乃至有失命之因缘,亦不超越。诸比丘!此为此法与律,第二之希有、

未曾有法,见此而诸比丘乐此法与律。

诸比丘!譬如大海与死尸不共住,若于大海有死尸,则速疾运于岸、于陆上。

如是,诸比丘!若有人之破戒、恶法、不净而招致疑讶之行,隐覆所作,以非沙门

而称为沙门,以非梵行者而称为梵行者,内心腐烂、漏泄,等同于尘介者,则僧伽

与此不共住,当速疾集会举此。若彼即使坐于诸比丘中,彼亦与僧伽远离或僧伽亦

与彼远离。诸比丘!若有人之破戒、恶法、不净而招致疑讶之行,隐覆所作,以非

沙门而称为沙门,以非梵行者而称为梵行者,内心腐烂、漏泄,等同于尘介者,则

僧伽与此不共住,当速疾集会而举此,若彼即使坐于诸比丘之中,彼亦与僧伽远离

或僧伽亦与彼远离。此为此法与律,第三之希有、未曾有法,见此而诸比丘乐此法

与律。

诸比丘!譬如有诸大河流,谓:恒河、夜摩那河、阿夷罗跋提河、舍劳浮河、

摩企河,此等若到大海则弃前名唯号大海。如是,诸比丘!有刹帝利、婆罗门、吠

舍、首陀罗之四姓,彼等若于如来所说之法与律,出家而为出家者,则弃前名唯号

沙门释子。诸比丘!有刹帝利、婆罗门、吠舍、首陀罗之四姓,彼等若于如来所说

之法与律,出家而为出家者,则弃前名唯号沙门释子。诸比丘!此为此法与律,第

四希有、未曾有法,见此而诸比丘乐此法与律。

诸比丘!譬如世间之诸水流,流入大海,是故,天雨流入大海亦不知有增减。

如是,诸比丘!若众多之比丘,于无余涅槃界般涅槃,即使于无余涅乐界亦不知有

增减。诸比丘!若众多之比丘,于无余涅槃界般涅槃,即使于无余涅槃界亦不知有

增减。诸比丘!此为此法与律,第五之希有、未曾有法,见此而诸比丘乐此法、律。

诸比丘!譬如大海是一味之咸味。如是,诸比丘!此法与律是一味之解脱味。

诸比丘!此法与律是一味之解脱味。诸比丘!此为此法与律,第六之希有、未曾有

法,见此而诸比丘乐此法与律。

诸比丘!譬如于大海有多宝、种种宝,此中宝者,谓:真珠、摩尼珠、琉璃、

砗渠、璧玉、珊瑚、银、金、红玉、玛瑙。如是,诸比丘!于此法与律中,有多宝、

种种宝,此中宝者谓: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

诸比丘!于此法、律中,有多宝、种种宝,此中宝者谓: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

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诸比丘!此为此法与律,第七之希有、未曾有法,

见此而诸比丘乐于此法与律]。

208 诸比丘!譬如大海者,乃大众生之住处,此中众生者谓:提麑鱼、提麑耆罗鱼、

提麑提麑耆罗鱼、阿修罗、龙、干达婆是。于大海[中之众生]有百由旬身、[二百

由旬身、三百由旬身、四百由旬身、]五百由旬身。如是,诸比丘!此法与律,乃

大众生之住处,此中众生者谓:预流者、向预流果现证者;一来者、向一来果现证

者;[不还者、向不还果现证者];阿罗汉、向阿罗汉现证者。诸比丘!此法与律,

乃大众生之住处,此中众生者谓:预流者、向预流果现证者;[一来者、向一来果

现证者;不还者、向不还果现证者];阿罗汉、向阿罗汉现证者。诸比丘!此为此法

与律,之第八希有、未曾有法,见此而诸比丘乐于此法与律。

诸比丘!于此法与律中,有如是八种希有、未曾有之法,见此而诸比丘乐此法

与律。”

第二 大品[终]

摄句:

(一)鞞兰若、(二)师子、(三)良马、(四)未调马、(五)垢秽、(六)使命、

(七、八)二之系缚、(九)波呵罗、(十)布萨。

注1 汉译中阿含三七瞻波经(大正藏一、四七八b),增一阿含四八-二(大正藏二、七八六

a),律藏原典第二卷二三六页。再者,参照南传大藏经第二十三卷第五品后页注之文献。

八 集

上篇主页目录目录字典标记笔记清除导出保存全屏听书下篇
【南传增支部】第17经 八集 第一 慈品 南传增支部 【南传增支部】第18经 八集 第三 居士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