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增支部】第11经 五集 第十五 底甘陀品 南传增支部 【南传增支部】第11经 五集 第十七 嫌恨品

【南传增支部】第11经 五集 第十六 妙法品

第十六 妙法品

一百五十一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者,虽闻妙法,于善法则不能入于正性决定。何等为五?

二 即:轻视所说、轻视说者、轻视自己、以散乱心听法、不一心又非如理作意。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者,虽闻妙法,于善法则不能入于正性决定。

175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者,听闻妙法,能于善法入于正性决定。何等为五?

四 即:不轻视所说、不轻视说者、不轻视自己、不以散乱心听法、一心而又如理

作意。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者,听闻妙法,能于善法入于正性决定。”

一百五十二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者,虽闻妙法,于善法则不能入于正性决定。何等为五?

二 即:轻视所说、轻视说者、轻视自己、无慧而钝、于不识思惟为识。

诸比丘!成就五法者,虽闻妙法,于善法则不能入于正性决定。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者,听闻妙法,能于善法入于正性决定。何等为五?

四 即:不轻视所说、不轻视说者、不轻视自已、有慧而不钝,于不识不思惟为识。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者,听闻妙法,能于善法入于正性决定。”

一百五十三1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者,虽闻妙法,于善法则不能入于正性决定。何等为五。

二 即:具覆、听闻为覆所缠之法,惟存诘难求失而听法,憎恚于说法者而心不平,

176 无慧而钝,于不识思惟为识。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者,虽闻妙法,于善法则不能入于正性决定。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者,听闻妙法,能于善法入于正性决定。何等为五?

四 即:无覆、不为覆所缠听闻法,不惟存诘难求失而听法,不憎于说法者而心无

不平,有慧不钝,于不识不思惟为识。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者,听闻妙法,能于善法入于正性决定。”

注1 七处三观经(大正二、八七八b)参照。

一百五十四

一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令忘失隐没妙法。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众,不恭敬听法,不恭敬学法,不恭敬持法,不恭敬观察

持法之义,知义、知法,而不恭敬修行法随法。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令忘失隐没妙法。

三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佳妙法而不令忘失隐没。何等为五?

四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众,恭敬而听法,恭敬而学法,恭敬而持法,恭敬观察持

法之义,知义、知法而恭敬修行法随法。

177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隐没。”

一百五十五

一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令忘失隐没妙法。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众,不通利于契经、应颂、记说、讽颂、无问自说、如是

说、本生、未曾有法、智解[等]。诸比丘!此能令忘失隐没妙法之第一法。

三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众,如听闻,如通达,不广为他人说法。诸比丘!此能

令忘失隐没妙法之第二法。

四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众,如听闻,如通达,不广令他人说法。诸比丘!此能

令忘失隐没妙法之第三法。

五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众,如听闻,如通达,不广为他人复诵其法。诸比丘!

此能令忘失隐没妙法之第四法。

六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众,如听闻,如通达,不以心随寻、随伺,不以意随观

其法。诸比丘!此能令忘失隐没妙法之第五法。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令忘失隐没妙法。

七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隐没。何等为五?

八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众,通利于契经、应颂、记说、讽颂、无问自说、如是说

178 、本生、未曾有法、智解[等]。诸比丘!此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隐没之第一法。

九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众,如听闻,如通达,广为他人说法。诸比丘!此能住

妙法而不令忘失隐没之第二法。

一0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众,如听闻,如通达,广令他人说法。诸比丘!此能

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隐没之第三法。

一一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众,如听闻,如通达,广为他人复诵其法。诸比丘!

此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隐没之第四法。

一二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众,如听闻,如通达,以心随寻、随伺,以意随观其

法。诸比丘!此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隐没之第五法。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佳妙法而不令忘失隐没。”

一百五十六

一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令忘失隐没妙法。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众,通利于文句错置误解之契经。诸比丘!文句错置之契

经,理趣谬误。诸比丘!此能令忘失隐没妙法之第一法。

三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众,性难调,成就暴戾之性,不堪忍,不谨慎而受教诫。

诸比丘!此能令忘失隐没妙法之第二法。

179 四 复次,诸比丘!以诸多闻传圣教,持法、持律、持摩夷(本母)之彼等比丘众,

不恭敬而教他契经,由彼等之过失契经之根绝,失归趣。诸比丘!此能令忘失隐没

妙法之第三法。

五 复次,诸比丘!有长老比丘众,多积蓄,怠[戒行],勉励杂众,不鼓励远离,

怠废于为未得之得、为未达之达、为未证之证精进。附随之徒众,亦仿效彼等之例,

彼等徒众亦多积蓄,怠[戒行],勉励杂众,不鼓励远离,怠废于为未得之得、为未

达之达、为未证之证精进。诸比丘!此能令忘失隐没妙法之第四法。

六 复次,诸比丘!僧伽破坏。复次,诸比丘!僧伽破坏时,互相谩骂,互相讥笑,

互相争夺,互相乖离。于是,未净信者不净信;又,一类之已净信者退失。诸比丘!

此能令忘失隐没妙法之第五法。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令忘失隐没妙法。

七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隐没。何等为五?

八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众,通利于文句,不乱正解之契经。诸比丘!不乱文句之

契经,理趣不误。诸比丘!此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隐没之第一法。

180 九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众,性易调,成就柔顺之性,堪忍,谨慎而接受教诫。

诸比丘!此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隐没之第二法。

一0 复次,诸比丘!以诸多闻传圣教,持法、持律、持摩夷(本母)之彼等比丘

众,恭敬而教导他人,非由彼等之过失契经之根绝,有归趣。诸比丘!此能住妙法

而不令忘失隐没之第三法。

一一 复次,诸比丘!有长老比丘,不多积蓄,不怠[戒行],不勉励杂众,鼓励远

离,启发为未得之得、为未达之达、为未证之证精进。附随之徒众,亦仿效彼等之

例,彼等徒众亦不多积蓄,不怠[戒行],不勉励杂众,鼓励远离,发起为未得之得、

为未达之达、为未证之证精进。诸比丘!此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隐没之第四法。

一二 复次,诸比丘!僧伽和合,相互庆慰,不诤,守护制规,住于安稳。复次,

诸比丘!僧伽和合时,不互相谩骂,不互相讥笑,不互相争夺,不互相乖离。于是,

未净信者净信;又,已净信者增进。诸比丘!此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隐没之第五法。

诸比丘!此等五法,能住妙法而不令忘失隐没。”

181 一百五十七

一 “诸比丘!对于五种补特伽罗,各有难说之言论。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对于不信者,难说信之言论;对于无戒者,难说戒之言论;对于少闻

者,难说多闻之言论;对于悭吝者,难说舍施之言论;对于无慧者,难说慧之言论。

又,诸比丘!何故于不信者,难说信之言论耶?

三 诸比丘!于不信者,说信之言论时,滞碍、激烈、乖离、抗拒,呈现扰动、嗔

恚与不忍。何故尔耶?诸比丘!彼于自身不见信具足;又,依斯因缘而不生欢喜。

故于不信者,难说信之言论。又,诸比丘!何故于无戒者,难说戒之言论耶?

四 诸比丘!于无戒者,说戒之言论时,滞碍、激烈、乖离、抗拒,呈现扰动、嗔

恚与不忍。何故尔耶?诸比丘!彼于自身不见戒具足;又,依斯因缘而不生欢喜。

故于无戒者,难说戒之言论。又,诸比丘!何故于少闻者,难说多闻之言论耶?

五 诸比丘!于少闻者,说多闻之言论时,滞碍、激烈、乖离、抗拒,呈现扰动、

嗔恚与不忍。何故尔耶?诸比丘!彼于自身不见闻具足;又,依斯因缘而不生欢喜。

故于少闻者,难说多闻之言论。又,诸比丘!何故于悭吝者,难说舍施之言论耶?

六 诸比丘!于悭吝者,说舍施之言论时,滞碍、激烈、乖离、抗拒,呈现扰动、

182 嗔恚与不忍。何故尔耶?诸比丘!彼于自身不见舍施具足;又,依斯因缘而不生欢

喜。故于悭吝者,难说舍施之言论。又,诸比丘!何故于无慧者,难说慧之言论耶?

七 诸比丘!于无慧者,说慧之言论时,滞碍、激烈、乖离、抗拒,呈现扰动、嗔

恚与不忍。何故尔耶?诸比丘!彼于自身不见慧具足;又,依斯因缘而不生欢喜。

故于无慧者,难说慧之言论。

诸比丘!对于此等五种补特伽罗,各有难说之言论。

八 诸比丘!对于五种补特伽罗,各有之言论。何等为五?

九 诸比丘!对于信者,易说信之言论;对于具戒者,易说戒之言论;对于多闻者,

易说多闻之言论;对于舍施者,易说舍施之言论;对于具慧者,易说慧之言论。又,

诸比丘!何故于信者,易说信之言论耶?

一0 诸比丘!于信者,说信之言论时,不滞碍、不激烈、不乖离、不抗拒,不呈

现扰动、嗔恚与不忍。何故尔耶?诸比丘!彼于自身信具足;又,依斯因缘而生欢

喜。故于信者,易说信之言论。又,诸比丘!何故于具戒者,易说戒之言论耶?

一一 诸比丘!于具戒者,说戒之言论时,不滞碍、不激烈、不乖离、不抗拒,不

呈现扰动、嗔恚与不忍。何故尔耶?诸比丘!彼于自身戒具足;又,依斯因缘而生

欢喜。故于具戒者,易说戒之言论。又,诸比丘!何故于多闻者,易说多闻之言论

耶!

183 一二 诸比丘!于多闻者,说多闻之言论时,不滞碍、不激烈、不乖离、不抗拒,

不呈现扰动、嗔恚与不忍。何故尔耶?诸比丘!彼于自身闻具足;又,依斯因缘而

生欢喜。故于多闻者,易说多闻之言论。又,诸比丘!何故于舍施者,易说舍施之

言论耶?

一三 诸比丘!于舍施者,说舍施之言论时,不滞碍、不激烈、不乖离、不抗拒,

不呈现扰动、嗔恚与不忍。何故尔耶?诸比丘!彼于自身舍施具足;又,依斯因缘

而生欢喜。故于舍施者,易说舍施之言论。又,诸比丘!何故于具慧者,易说慧之

言论耶?

一四 诸比丘!于具慧者,说慧之言论时,不滞碍、不激烈、不乖离、不抗拒,不

呈现扰动、嗔恚与不忍。何故尔耶?诸比丘!彼于自身慧具足;又,依斯因缘而生

欢喜。故于具慧者,易说慧之言论。

诸比丘!对于此等五类补特伽罗,各有之言论。

一百五十八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能入于贪染。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是不信、是无戒、是少闻、是懈怠、是无慧。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能入于贪染。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是无畏。何等为五?

四 诸比丘!世间有此丘,有信、具戒、多闻、精进、具足慧。

184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是无畏。”

一百五十九

一 一时,世尊住憍赏弥国之瞿私多园。尔时,具寿优陀夷为多在家众围绕说法而

坐。时,具寿阿难见具寿优陀夷为多在家众围绕说法而坐,见已,即诣世尊之处。

至已,问讯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寿阿难白世尊言:

“大德!具寿优陀夷为多在家众围绕而说法。”

“阿难!向他人说法实不容易。阿难!向他人说法者,内心浮现五法已,方可向

他人说法。何等为五?

二 渐次思惟,可以说时,方可向他人说法;思惟善因可以说时,方可向他人说法;

思惟缘悲愍可以说时,方可向他人说法;思惟不为财利而说时,方可向他人说法;

思惟不损伤自他而说时,方可向他人说法。

阿难!向他人说法实不容易。阿难!向他人说法者,内心浮现此等五法已,方

可向他人说法。”

一百六十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若生已,则甚难除去。何等为五?

185 二 即:已生之贪,甚难除去;已生之嗔,甚难除去;已生之痴,甚难除去;已生

之谈话欲,甚难除去、已生之不定心,甚难除去。

诸比丘!此等五者若生已,则甚难除去。”

摄句:

妙法之决定有三与妙法之忘失有三

难说易说、贪染、优陀夷、除去难

上篇主页目录目录字典标记笔记清除导出保存全屏听书下篇
【南传增支部】第11经 五集 第十五 底甘陀品 南传增支部 【南传增支部】第11经 五集 第十七 嫌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