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增支部】第20经 八集 第十 贪品 南传增支部 【南传增支部】第21经 九集 第二 师子吼品

【南传增支部】第21经 九集 第一 等觉品

九 集

九品九十一经之外,与前卷所之八集同样,如名为食品即收为一品。前出之

经于变形之外,其他于五加四为九项目者有不少经。然三十二--六一经皆唯

说次第住之经。

351 增 支 部 经 典

归命彼世尊 应供等觉者

九 集

第一 等觉品

一 等觉1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于此处,世尊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

大德!

彼诸比丘回答世尊。世尊曰:

二 诸比丘!若有外道修行者如是问:“友!等觉分法之修习者以何为所依耶?”。

诸比丘!作如是问时,汝等向彼外道修行者,应去何说耶?

大德!我等之法,以世尊为根,以世尊为眼,以世尊为依。大德世尊!惟愿垂

示于此所说之义。诸比丘愿从世尊听闻受持。

诸比丘!然则,谛听,善自作意!我当说。

世尊曰:

三 诸比丘!若有外道修行者如是问:“友!等觉分法之修习者以何为所依耶?”。

诸比丘!作如是问时,汝等向彼外道修行者,应如是说:

352 诸友!此处之比丘有善友、善朋、善辈。诸友!此乃等觉分法修习所依之第一。

四 诸友!复次,比丘具戒,守护波罗提木叉之律仪,行所行成就而住,见少少罪

而怖畏,受学于学处。诸友!此乃等觉分法修习所依之第二。

五 诸友!复次,比丘能除遣,能趣向心离盖之论,谓:少欲论、知足论、远离论、

不杂论、发勤论、戒论、定论、慧论、解脱论、解脱智见论,如是之论随心所欲而

得,得而不艰难,得而不梗涩。诸友!此乃等觉分法修习所依之第三。

六 诸友!复次,比丘发勤而断诸不善法,为具足诸善法而住,精进勇猛坚固,负

荷善法而不舍。诸友!此乃等觉分法修习所依之第四。

七 诸友!复次,比丘具慧,通达生灭,圣能决择,成就顺正苦尽之慧。诸友!此

乃等觉分法修习所依之第五。

八 诸比丘!比丘若有善友、善朋、善辈,则当知,乃具戒,守护波罗提木叉之律

仪,行所行成就而住,见少少罪而怖畏,受学于学处。

诸比丘!比丘若有善友、善朋、善辈,则当知,必能除遣,能趣向心离盖之论,

谓:少欲论、[知足论、远离论、不杂论、发勤论、戒论、定论、慧论、解脱论、解

脱智见论,]如是之论随心所欲而得,得而不艰难,得而不梗涩。

353 诸比丘!比丘若有善友、善朋、善辈,则当知,乃发勤而断诸不善法,为具足

诸善法而住,精进勇猛坚固,负荷善法而不舍。

诸比丘!比丘若有善友、善朋、善辈,则当知,乃具慧,通达生灭,圣能决择,

成就顺正苦尽之慧。

诸比丘!复次,彼比丘于此五法而立,更当修习四法。

当修习不净而断贪欲。

当修习慈悲而断嗔恚。

当修习入出息念而断寻思。

当修习无常想而断我慢。

诸比丘!比丘若得无常想,则安立无我想;若得无我想,则断我慢,于现法而

得涅槃。

注1 汉译中阿含五七(大正藏一、四九二a)

二 依止

一 时,有一比丘。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礼敬世尊而退坐一面。坐于一面之

彼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所依具足。称为所依具足者,大德!云何比丘为所依具足耶?

二 比丘若依止于信而断不善,修习善者,彼则正已断不善。

比丘若依止于惭而[断不善,修习善者,彼则正已断不善]。

比丘若依止于愧而[断不善,修习善者,彼则正已断不善]。

比丘若依止于精进而[断不善,修习善者,彼则正已断不善]。

比丘若依止于慧而断不善,修习善者,彼则正已断不善。

354 实则彼比丘已断不善而善断。彼若以圣慧观,则断。

比丘!复次,彼比丘当于此五法而立,依止于四法而住。何等为四法耶?

三 比丘!此处之比丘者,计量而亲近于一事,计量而堪忍一事,计量而舍离一事,

计量而除遣一事。比丘!如是比丘为所依具足。

三 弥醯1

一 尔时,世尊住遮离迦国之遮离迦山。其时,具寿弥醯为世尊之侍者。时,具寿

弥醯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礼敬世尊而立于一面,立于一面之具寿弥醯白世尊

言:

大德!我欲入阇斗村乞食。

弥醯!汝自知时。

二 时,具寿弥醯于清晨,著下衣,持钵、衣,入阇斗村乞食。于阇斗村行乞食,

食后从乞食还至金鞞河边。具寿弥醯徒步于金鞞河边,一面经行徘徊,一面见庵婆

355 林之极妙可乐。彼见而思念:

此庵婆林实极妙可乐。族姓子若欲勤修行者,此地实为勤修之处。若世尊听从

我,我当来此庵婆林勤修。

三 时,具寿弥醯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礼敬世尊而退坐一面。坐于一面之其

寿弥醯白世尊言:

大德!我于此处,于清晨,著下衣,持铢、衣,入阇斗村乞食。于阇斗村行食,

食后从乞食还至金鞞河边。大德!我徙步于金鞞河边,一面经行徘徊,一面见庵婆

林之极妙可乐。我见而思念:“此庵婆林实极妙可乐。族姓子若欲勤修行者,此地实

为勤修之处。若世尊听从我,我欲来此庵婆林勤修”。若世尊听从我,我当往彼庵婆

林勤修。

弥醯!且待其他比丘来,我等是孤独。

四 具寿弥醯二度白世尊言:

大德!对于世尊,更无少分之可当办,已办亦无所增益,而大德!于我,更有

所当办者,已办有所增益。若世尊听从我,我欲往彼庵婆林勤修。

弥醯!且待其他比丘来,我等是孤独。

356 五 具寿弥醯三度白世尊言:

大德!对于世尊,更无少分之所可当办者,已办亦无增益,而大德!于我,更

有所当办者,已办有所增益。若世尊听从我,我当往彼庵婆林勤修。

弥醯!若言勤,则我等复言何耶?弥醯!汝自知时。

六 时,具寿弥醯即从座起,礼敬、右绕世尊,右绕而至彼庵婆林。至已,入彼庵

婆林,于一树下而作昼日坐。时,具寿弥醯住彼庵婆林中,更生三恶不善之念,谓:

欲念、恚念、害念。时,具寿弥醯思念:

希有哉!未曾有哉!我以信从家出而为出家,而染著此三恶不善之念,谓:欲

念、恚念、害念。

七 时,具寿弥醯即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礼敬世尊而退坐一面。坐于一面之

具寿弥醯白世尊言:

357 大德!我于此处,住彼庵婆林中,更生三恶不善之念,谓:欲念、恚念、害念。

大德!时,我思念:“希有哉!未曾有哉!我以信从家出而为出家,而染著此三恶不

善之念,谓:欲念、恚念、害念”。

弥醯!心解脱未熟,欲令熟者有五法。何等为五法耶?

八 弥醯!于此处之比丘有善友、善朋、善辈。弥醯!此乃心解脱未熟,欲令熟者

之第一法。

九 弥醯!复次,比丘具戒,守护波罗提木叉之律仪,行所行成就而住,见少少罪

而怖畏,受学于学处。弥醯!此乃心解脱未熟,欲令熟者之第二法。

一0 弥醯!复次,比丘能除遣,能趣向心离盖之论,谓:少欲论、知足论、远离

论、不杂论、发勤论、戒论、定论、慧论、解脱论、解脱智见论,如是之论随心所

欲而得,得而不艰难,得而不梗涩。弥醯!此乃心解脱未熟,欲令熟者之第三法。

一一 弥醯!复次,比丘发勤而断诸不善法,为具足诸善法而住,精进勇猛坚固,

负荷善法而不舍。弥醯!此乃心解脱未熟,欲令熟者之第四法。

一二 弥醯!复次,比丘具慧,通达生灭,圣能决择,成就顺正苦灭之慧。弥醯!

此乃心解脱未熟,欲令熟者之第五法。

一三 弥醯!比丘若有善友、善朋、善辈,则当知,必具戒,守护波罗提木叉之律

仪,行所行成就而住,见少少罪而怖畏,受学于学处。

358 弥醯!比丘若有善友、善朋、善辈,则当知,必能除遣,能趣向心离盖之论,

谓:少欲论、[知足论、远离论、不杂论、发勤论、戒论、定论、慧论、解脱论、]

解脱智见论,如是之论随心所欲而得,得而不艰难,得而不梗涩。

弥醯!比丘若有善友、善朋、善辈,则当知,必发勤而[断诸不善法,为具足

诸善法而住,精进勇猛坚固,]负荷善法而不舍。

弥醯!比丘若有善友、善朋、善辈,则当知,乃具慧,[通达生灭,圣能决择,]

成就顺正苦尽之慧。

弥醯!复次,彼比丘于此五法而立,当更修习四法:

当修习不净而断贪欲。

当修习慈悲而断嗔恚。

当修习入出息念而断寻思。

当修习无常想而断我慢。

弥醯!若得无常想,则安立无我想;若得无我想,则断我慢,于现法得涅槃”。

注1 汉译中阿含五六(大正藏一、四九一a)

四 难陀1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其时,具寿难陀于勤行堂为诸比丘说法、教授、劝导、赞励、庆慰。

359 二 时,世尊即于晡时,从宴默而起,至勤行堂。至已,立于门屋之外,等待说毕。

时,世尊知已说毕敲闩警咳。彼诸比丘即为世尊开门。时,世尊入勤行堂坐于所设

之座。坐已,世尊对具寿难陀言:

难陀!汝为诸比丘久说法门。我立于门屋之外,等待说完而感背痛。

三 如是说时,具寿难陀即生羞耻之色,白世尊言:

大德!我等不知世尊立于门屋之外。大德!若我等知世尊立于门屋之外,则不

如是说。

时,世尊知具寿难陀生羞耻之色,即向具寿难陀如是说:

善哉,善哉!难陀,难陀!汝等善男子,以信从家出而为出家,为说法集合者

是相称。难陀!汝等集合,当作二事。[谓]说法与圣默然。

360 难陀!比丘若有信而无戒,彼则彼分不圆满。彼思念:“云何得有信有戒”而彼

分当圆满。难陀!比丘若有信有戒,彼则彼分圆满。

难陀!比丘若有信有戒而不得内心寂静,彼则彼分不圆满。彼思念:“云何得有

信有戒内心寂静”而彼分当圆满。难陀!比丘若有信有戒得内心寂静,彼分则圆满。

难陀!比丘若有信有戒得内心寂静而不得正观增上慧法,彼则彼分不圆满。难

陀!譬如有四足兽,其一足若倭少不全,则其支分不圆满。难陀!如是,比丘若有

信有戒得内心寂静,而不得正观增上慧法,彼则彼分不圆满。彼思念:“云何有信有

戒得内心寂静,得正观增上慧法”而彼分当圆满。难陀!比丘若有信有戒得内心寂

静,得正观增上慧法,彼则彼分圆满。

世尊如是说。如是说之善逝即从座起,入于精舍。

四 时,世尊离去未久,具寿难陀告诸比丘言:

361 诸友!今世尊以四句宣说纯一、圆满、清净之梵行,即从座而起,入于精舍。

谓:

难陀!比丘若有信[无戒,彼则彼分不圆满。彼思念:“云何得有信有戒”而彼

分当圆满。难陀!比丘若有信有戒,彼则彼分圆满。

难陀!比丘若有信有戒,而不得内心寂静,彼则彼分不圆满。彼思念:“云何有

信有戒得内心寂静”而彼分当圆满。难陀!比丘若有信有戒而得内心寂静,彼则彼分

圆满。

难陀!比丘若有信有戒,得内心寂静而不得正观增上慧法,彼则彼分不圆满。

难陀!譬如有四足兽,其一足若倭小不全,其支分不圆满。难陀!如是,比丘若有

信有戒,得内心寂静而不得正观增上慧法,彼则彼分不圆满。彼思念:“云何有信有

戒而得内心寂静,得正观增上慧法”而彼分当圆满。难陀!比丘若有信有戒而得内心

寂静,得正观增上慧法],彼则彼分圆满。

诸友!若时而听法,时而谈法,则有五种功德。何等为五耶?

五 诸友!此处有比丘,为诸比丘说示初善、中善、后善及义具、文备之法,宣说

纯一、圆满、清净之梵行。诸友!比丘为诸比丘说示初善、[中善、后善及义具、文

备之法],宣说[纯一、圆满、]清净之梵行,因而彼以师为爱乐、可意、尊重、敬

礼。诸友!此乃时而听法,时而谈法之第一功德。

六 诸友!复次,比丘为诸比丘说示初善、[中善、后善及义具,文备之法,]宣说

[纯一、圆满、清净之]梵行。诸友!比丘为诸比丘说示初善、[中善、后善及义具、

文备之法,]宣说[纯一、圆满、清净之]梵行,因而彼于此法觉义、觉法。诸友!

此乃时而听法,时而谈法之第二功德。

362 七 诸友!复次,比丘为诸比丘说示初善、中善、后善及义具、文备之法,宣说纯

一、圆满、清净之梵行。诸友!比丘为诸比丘说示初善、[中善、后善及义具、文备

之法,]宣说[纯一、圆满、清净之]梵行,因而彼于此法以慧通达,而观甚净之

义句。诸友!此乃时而听法,时而谈法之第三功德。

八 诸友!复次,比丘为诸比丘说示初善、[中善、后善及义其、文备之法,]宣说

[纯一、圆满、清净之]梵行。诸友!比丘为诸比丘说示初善、[中善、后善及义具、

文备之法,]宣说[纯一、圆满、清净之]梵行,因而同梵行者再次恭敬彼,言:

“此具寿实已逮得,或当逮得。”诸友!此乃时而听法,时而谈法之第四功德。

九 诸友!复次,比丘为诸比丘说示初善、中善、后善及义具、文备之法,宣说纯

一、圆满、清净之梵行。诸友!比丘为诸比丘说示初善、中善、后善及义具、文备

之法,宣说纯一、圆满、清净之梵行,因而诸比丘有学而心未逮得,希求无上安稳

而住者,听彼法已,为逮得未逮得,证得未证得,现证未现证而发勤勇;复次,诸

比丘为阿罗汉,诸漏已尽,[梵行]已住,所作已办,弃诸重担A逮得己利,尽诸有

363 结,正知而解脱者,听彼法已,得现法乐住而住。诸友!此乃时而听法,时而谈法

之第五功德。

诸友等!若时而听法,时而谈法者,则有如是五种功德。

注1 汉译杂阿含一一、三(大正藏二.七三a)

五 力

一 诸比丘!有四种力。何等为四力耶?

二 即:慧力、精进力、无罪力、能摄力。

诸比丘!何等为慧力耶?

三 即不善法与入不善之计数、善法与入善之计数、有罪法与入有罪之计数、无罪

法与入无罪之计数、黑法与入黑之计数、白法与入白之计数、不应习法与入不应习

之计数、应习法与入应习之计数、非至圣法与入非至圣之计数、至圣法与入至圣之

计数,如是诸法,以慧善观察,善伺察。诸比丘!此乃名为慧力。

诸比丘!何等为精进力耶?

四 即不善法与入不善之计数、有罪法与入有罪之计数、黑法与入黑之计数,不应

习法与入不应习之计数、非至圣法与入非至圣之计数,为断如是诸法,起志欲、精

进、发勤勇、摄心精勤。善法与入善之计数、无罪法与入无罪之计数、白法与入白

364 之计数、应习法与入应习之计数、至圣法与入至圣之计数,为获得如是诸法,起志

欲、精进、发勤勇、摄心精勤。诸比丘!比乃名为精进力。

诸比丘!何等为无罪力耶?

五 诸比丘!此处有圣弟子,成就无罪之身业、成就无罪之语业、成就无罪之意业。

诸比丘!此乃名为无罪力。

诸比丘!何等为能摄力耶?

六 诸比丘!有四摄事,[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诸比丘!诸布施中之最

胜者,是法施。诸比丘!诸爱语中之最胜者,是于希求而倾听者,再三说法。诸比

丘!诸利行中之最胜者,为令不信者成就其信而劝导,令入而住;为令破戒者成就

其戒而劝导,令入而住;为令悭贪者成就弃舍而劝导,令入而住;为令劣慧者成就

其慧而劝导,令入而住。诸比丘!诸同事中之最胜者,于预流者之预流者同事、于

一来者之一来者同事、于不还者之不还者同事、于阿罗汉之阿罗汉同事是。诸比丘!

此乃名为能摄力。

诸比丘!此乃四力。

七 诸比丘!成就此四力之圣弟子者,即已超越五种怖畏。何等为五种怖畏耶?

365 八 即:活命怖畏、不名声怖畏、集会中羞耻怖畏、命终怖畏、恶趣怖畏。

诸比丘!彼圣弟子如是思择:

九 我不怖于活命怖畏。云何应怖于活命怖畏耶?于我有四力,[谓]:慧力、精进

力、无罪力、能摄力是。若为劣慧者应怖于活命怖畏。若为懈怠者,应怖于活命怖

畏。若为有罪之身业、语业、意业,应怖于活命怖畏。若为无能摄者,应怖于活命

布畏。

我不怖于不名声怖畏。[云何应怖于不名声怖畏耶?于我有四力,谓:慧力、精

进力、无罪力、能摄力。若为劣慧者,应怖于不名声怖畏。若为懈怠者,应怖于不

名声怖畏。若为有罪之身业、语业、意业,应怖于不名声怖畏。若为无能摄者,应

怖于不名声怖畏]。

我不怖于集会中羞耻怖畏。[云何应怖于集会中羞耻怖畏耶?于我有四力,谓:

慧力、精进力、无罪力、能摄力。若为劣慧者,应怖于集会中羞耻怖畏。若为懈怠

者,应怖集会中羞耻怖畏。若为有罪之身业、语业、意业,应怖于集会中羞耻怖畏。

若为无能摄者,应怖于集会中羞耻怖畏]。

我不怖于恶趣怖畏。云何应怖于恶趣怖畏耶?于我有四力,[谓]:慧力、精进

力、无罪力、能摄力。若为劣慧者,应怖于恶趣怖畏。若为懈怠者,应怖于恶趣怖

畏。若为有罪之身业、语业、意业,应怖于恶趣怖畏。若为无能摄者,应怖于恶趣

布畏。

诸比丘!成就此四力之圣弟子,即如是己超越五种怖畏。

六 亲近1

一 具寿舍利弗于此告诸比丘言:

“友等诸比丘!”

友!

彼诸比丘即应诺具寿舍利弗。具寿舍利弗说:

二 友等!当知人有二种,[谓]:可亲近与不可亲近。友等!当知衣有二种,[谓]:

可亲近与不可亲近。友等!当知食有二种,[谓]:可亲近与不可亲近。诸友!当知

366 坐卧具有二种,[谓]可亲近与不可亲近。友等!当知村落有二种,[谓]:可亲近与

不可亲近。友等!当知国土有二种,[谓]:可亲近与不可亲近。

三 友等!当知人有二种,[谓]:可亲近与不可亲近,如是说者,因何而作如是说

耶。

此中,若知其人为“我若亲近此人则不善法增益,善法损减;我得到出家所须之

活命资具、衣、食、坐卧具、病药、资具而有苦恼;我不得舍家出家之本意:沙门

之义利、修习圆满。”友等!对于彼人等,即使夜分或日分皆不问其人而应离去不可

亲近。此中,若知其人为“我若亲近此人则不善法增益,善法损减;我得到出家所须

之活命资具、衣、食、坐卧具、病药、资具而少苦恼;我不得舍家出家之本意:沙

门之义利、修习圆满。”友等!其人思择已,不问2其人而应离去不可亲近。此中,

若知其人为“我若亲近此人则不善法损减,善法增益;我得到出家所须之活命资具、

367 衣、食、坐卧具、病药、资具而有苦恼3;我得舍家出家之本意:沙门之义利、修

习圆满”,友等!其人思择已,应亲近其人不可离去。此中,若知其人为“我若亲近

此人则不善法损减,善法增益;我得到出家所须之活命资具、衣、食、坐卧具、病

药、资具而少苦恼;我得舍家出家之本意:沙门之义利、修习圆满。”诸友!其人即

使拒绝,皆应尽形寿亲近其人而不可离去。

友等!当知人有二种,[谓]:可亲近与不可亲近,如是说者,缘此而作如是说。

四 友等!当知衣有二种,[谓]:可亲近与不可亲近,如是说者,缘何而作如是说

耶。

此中,若知其衣为“我若亲近此衣,则不善法增长,善法损减。”如是之衣,不

可亲近。此中,若知其衣为“我若亲近此衣,则不善法损减,善法增长。”如是之衣

则可亲近。

368 友等!当知衣有二种,[谓]:可亲近与不可亲近,如是说者,缘此而作如是说。

五 友等!当知食有二种,[谓]:可亲近与不可亲近,如是说者,缘何而作如是说

耶。

此中,若知其食为“我若亲近此食,则不善法增长,善法损减。”如是之食,不

可亲近。此中,若知其食为“我若亲近此食,则不善法损减,善法增长。”如是之食

则可亲近。

友等!当知食有二种,[谓]:可亲近与不可亲近,如是说者,缘此而作如是说。

六 友等!当知坐卧具有二种,[谓]:可亲近与不可亲近,如是说者,缘何而作如

是说耶?

此中,若知其坐卧具为“我若亲近此坐卧具,则不善法增长,善法损减。”如是

之坐卧具,不可亲近。此中,若知其坐卧具为“我若亲近此坐卧具,则不善法损减,

善法增长。”如是之坐卧具则可亲近。

友等!当知坐卧具有二种,[谓]:可亲近与不可亲近,如是说者,缘此而作如

是说。

七 友等!当知村落有二种,[谓]:可亲近与不可亲近,如是说者,缘何而作如是

说耶?

369 此中,若知其村落为“我若亲近此村落,则不善法增益,善法损减。”如是之村

落,不可亲近。此中,若知其村落为“我若亲近此村落,则不善法损减,善法增益。”,

如是之村落则可亲近。

友等!当知村落有二种,[谓]:可亲近与不可亲近,如是说者,缘此而作如是

说。

八 友等!当知国土有二种,[谓]:可亲近与不可亲近,如是说者,缘何而作如是

说耶?

此中,若知其国土为“我若亲近此国土,则不善法增长,善法损减。”如是之国

土,不可亲近。此中,若知其国土为“我若亲近此国土,则不善法损减,善法增长。”,

如是之国土则可亲近。

友等!当知国土有二种,[谓]:可亲近与不可亲近,如是说者,缘此而作如是

说。

注1 参照汉译增一阿含四五、三(大正藏二七七一c)。

2 “不问”。底本是apuccha。依异本改为anapuccha。

3 “苦恼”。底本是appakasirena。依异本改为kasirena。

七 须达凡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时,有须达凡修行者,往诣世尊

所在之处,至已,与世尊相互交谈庆慰,欢喜铭感之语已,却坐一面。坐于一面之

须达凡修行者白世尊言:

二 大德!尔时,世尊住此处之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大德!其时,我从世尊亲闻亲

受。“须达凡!诸比丘之为阿罗汉,诸漏已尽,[梵行]已住,所作已办,弃诸重担,

370 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知而解脱者,不可能行五事。[谓]漏尽比丘不可能杀生、

漏尽比丘不可能以盗心不与取、漏尽比丘不可能行淫法、漏尽比丘不可能知而妄语、

漏尽比丘不可能享蓄财之欲如前在家者。”大德!我是否从世尊善闻、善持、善作意、

善思量耶?”

三 须达凡!汝实善闻、善持、善作意、善思量者。须达凡!过去现在我皆如是说。

诸比丘之为阿罗汉,诸漏已尽,[梵行]已住,所作已办,弃诸重担,逮得己利,尽

诸有结,正知而解脱者,不可能行九种事。[谓]:漏尽比丘不可能杀生、漏尽比丘

不可能以盗心不与取、漏尽比丘不可能行淫法、漏尽比丘不可能知而妄语、漏尽比

丘不可能享蓄财之欲如前在家者、漏尽比丘不可能往欲趣、漏尽比丘不可能往嗔趣、

漏尽比丘不可能往痴趣、漏尽比丘不可能往怖畏趣。须达凡!过去、现在我皆如是

371 说。诸比丘之为阿罗汉,诸漏已尽,[梵行]已住,所作已办,弃诸重担,逮得已利,

尽诸有结,正知而解脱者,不可能行此九种事。

八 莎阇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王舍城阇崛山中。时,有莎阇修行者,往诣世尊所在

之处,至已,与世尊相互交谈庆慰,欢喜铭感之语已,却坐一面。坐于一面之莎阇

修行者白世尊言:

二 大德!尔时,世尊住于此处之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大德!其时,我从世尊亲闻

亲受。“莎阇!诸比丘之为阿罗汉,诸漏已尽,[梵行]已住,所作已办,弃诸重担,

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知而解脱者,不可能行五种事。[谓]:漏尽比丘不可能杀

生、漏尽比丘不可能以盗心不与取、漏尽比丘不可能行淫法、漏尽比丘不可能知而

妄语、漏尽比丘不可能享蓄财之欲如前在家者。”大德!我是否从世尊善闻、善持、

善作意、善思量耶?

372 三 “莎阇!汝实善闻、善持、善作意、善思量。莎阇!过去、现在我皆如是说。诸

比丘之为阿罗汉,诸漏已尽,[梵行]已住,所作已办,弃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

有结,正知而解脱者,不可能行九种事。[谓]:漏尽比丘不可能杀生、[漏尽比丘不

可能以盗心不与取、漏尽比丘不可能行淫法、漏尽比丘不可能知而妄语、]漏尽比

丘不可能享蓄财之欲如前在家者、漏尽比丘不可能诽谤佛陀、漏尽比丘不可能诽谤

法、漏尽比丘不可能诽谤僧伽、漏尽比丘不可诽谤其学。莎阇!过去、现在我皆如

是说。诸比丘之为阿罗汉,诸漏已尽,[梵行]已住,所作已办,弃诸重担,逮得己

利,尽诸有结,正知而解脱者,不可能行此九事。

九 补特伽罗

一 诸比丘!世间存在九种补特伽罗。何等为九耶?

二 即:阿罗汉、趣向阿罗汉性者、不还者、趣向不还果之现证者、一来者、趣向

一来果之现证者、预流者、趣向预流果之现证者及异生。

诸比丘!世间存在有此九种补特伽罗。

373 一0 应请1

一 诸比丘!九种补特伽罗者是应请、极应请、应供施、应合掌、世间之无上福田。

何等为九种耶?

二 即:阿罗汉、趣向阿罗汉性者、不还者、趣向不还果之现证者、一来者、趣向

一来果之现证者、预流者、趣向预流果之现证者及向种姓者。

诸比丘!此九种补特伽罗者是应请、[极应请、应供施、应合掌、]世间之无上

福田。

注1 汉译增一阿含四四、八(大正藏二.七六七b)。

第一 等觉品[毕]

此中摄颂曰:

(一)等觉、(二)依止、(三)弥醯、(四)难陀、(五)力、

(六)亲近、(七)须达凡、(八)莎阇、(九)补特伽罗、

(一0)应请。

上篇主页目录目录字典标记笔记清除导出保存全屏听书下篇
【南传增支部】第20经 八集 第十 贪品 南传增支部 【南传增支部】第21经 九集 第二 师子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