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增支部】第19经 八集 第七 地震品
第七 地震品
六十一 欲1
一 “诸比丘!有八种补特伽罗存在于世间。以何为八耶?
二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远离而住,无须勤劳,于彼起利养之欲。彼为利养而策
起、奋励、精进。彼为利养策起、奋励、精进而不得利养。彼因无利养而忧愁、疲
294 惫、悲哀,捶胸而哭,堕于迷乱。诸比丘!此名为比丘欲利养而住,为利养而策起、
奋励、精进,因不得而忧愁、悲哀,失正法。
三 诸比丘!又,此处有比丘,远离而住,无须勤劳,于彼起利养之欲。彼为利养
而策起、奋励、精进。彼为利养策起、奋励、精进而得利养,彼因利养而骄傲,堕
于放逸2。诸比丘!此名为比丘欲利养而住,为利养而策起、奋励、精进,因得而
骄傲,失正法。
四 诸比丘!又,此处有比丘,远离而住,无须勤劳,于彼起利养之欲。彼为利养
而不策起、不奋励、不精进。彼为利养不策起、不旧励、不精进而不得利养,彼因
无利养而忧愁、疲惫、悲哀,捶胸而哭,堕于迷乱。诸比丘!此名为比丘欲利养而
住,为利养而不策起、不奋励、不精进,因不得而忧愁、悲哀,失正法。
五 诸比丘!又,此处有比丘,远离而住,无须勤劳,于彼起利养之欲。彼为利养
而不策起、不奋励、不精进。彼为利养不策起、不奋励、不精进而得利养,彼因利
养而骄傲,堕于放逸。诸比丘!此名为比丘欲利养而住,为利养而不策起、不奋励、
不精进,因得而骄傲,失正法。
295 六 诸比丘!又,此处有比丘,远离而住,无须勤劳,于彼起利养之欲。彼为利养
而策起、奋励、精进。彼为利养策起、奋励、精进而不得利养,彼因无利养而不忧、
不疲、不悲,不捶胸哭,不堕迷乱。诸比丘!此名为比丘欲利养而住,为利养而策
起、奋励、精进,不得而不忧、不悲,不失正法。
七 诸比丘!又,此处有比丘,远离而住,无须勤劳,于彼起利养之欲。彼为利养
而策起、奋励、精进。彼为利养策起、奋励、精进而得利养,彼不因利养而骄傲,
不堕于放逸。诸比丘!此名为比丘欲利养而住,为利养而策起、奋励、精进,不因
得而骄傲,不失正法。
八 诸比丘!又,此处有比丘,远离而住,无须勤劳,于彼起利养之欲。彼为利养
而不策起、不奋励、不精进。彼为利养不策起、不奋励、不精进而不得利养,彼因
无利养而不忧、不疲、不悲,不捶胸而哭,不堕于迷乱。诸比丘!此名为比丘欲利
养而住,为利养而不策起、不奋励、不精进,不得而不忧、不悲,不失正法。
九 诸比丘!又,此处有比丘,远离而住,无须勤劳,于彼起利养之欲。彼为利养
而不策起、不奋励、不精进。彼为利养不策起、不奋励、不精进而得利养,彼不因
利养而骄傲,不堕于放逸。诸比丘!此名为比丘欲利养而住,为利养而不策起、不
奋励、不精进,不因得而骄傲,不失正法。
诸比丘!如是,有八种之补特伽罗存在于世间。”
注1 参照第七十七经。
2 “放逸”。原本mahapamadam读为pamadam。
296 六十二 有能1
一 “诸比丘!成就六法之比丘,于自有能,于他亦有能。以何为六耶?
二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于善法而速疾察忍;能受持所闻之法;观察所持之法
义;知义知法,是法随法行;善言、善语、善美、分明、清亮,而能成就述义之语
言;教示、劝导、赞励、庆慰同梵行者。
诸比丘!成就此六法之比丘,于自有能,于他亦有能。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于自有能,于他亦有能。以何为五耶?
四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于善法非速疾察忍;能受持所闻之法;观察所持之法
义;知义知法,是法随法行;善言、[善语、善美、分明、清亮,而]能[成就]述
义[之语言];教示、劝导、赞励、庆慰同梵行者。
诸比丘!成就此五法之比丘,于自有能,于他亦有能。
五 诸比丘!成就四法之比丘,于自有能,而于他非有能。以何为四耶?
297 六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于善法而速疾察忍;能受持所闻之法;观察所持之法
义;知义知法,是法随法行;然非善言、善语、善美、分明、清亮,而不能成就述
义之语言;亦非教示、劝导、赞励、庆慰同梵行者。
诸比丘!成就此四法之比丘,于自有能,而于他非有能。
七 诸比丘!成就四法之比丘,于他有能,而于自非有能。以何为四耶?
八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于善法而速疾察忍;能受持所闻之法;然不观察所持之
法义;亦非知义知法,非法随法行;善言、[善语、善美、分明、清亮,而]能[成
就]述义[之语言];教示[、劝导、赞励、庆慰]同梵行者。
诸比丘!成就此四法之比丘,于他有能,而于自非有能。
九 诸比丘!成就三法之比丘,于自有能,而于他非有能。以何为三耶?
298 一0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于善法非速疾察忍;能受持所闻之法;观察所持之法
义;亦知义知法,是法随法行;然非善言、善语、善美、分明、清亮,而不能成就
述义之语言;亦非教示、劝导、赞励、庆慰同梵行者。
诸比丘!成就此三法之比丘,于自有能,而于他非有能。
一一 诸比丘!成就三法之比丘,于他有能,前于自非有能。以何为三耶?
一二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于善法非速疾察忍;能受持所闻之法;然不观察所持
之法义;亦非知义知法,非法随法行;善言、[善语、善美、分明、清亮,而]能[成
就]述义[之语言];教示、劝导、赞励、庆慰同梵行者。
诸比丘!成就此三法之比丘,于自有能,而于他非有能。
一三 诸比丘!成就二法之比丘,于自有能,而于他非有能。以何为二耶?
一四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于善法非速疾察忍;非能受持所闻之法;观察所持之
法义;知义知法,是法随法行;然非善言、善语、善美、分明、清亮,而不能成就
述义之语言;亦非教示、劝导、赞励、庆慰同梵行者。
诸比丘!成就此二法之比丘,于自有能,而于他非有能。
一五 诸比丘!成就二法之比丘,于他有能,而于自非有能。以何为二耶?
299 一六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于善法非速疾察忍;亦非能受持所闻之法;亦非观察
所持之法义;亦非知义知法,非法随法行;善言、善语、善美、分明、清亮,而能
成就述义之语言;教示、劝导、赞励、庆慰同梵行者。
诸比丘!成就此二法之比丘,于他有能,前于自非有能。”
注1 参照二集第九十七经,八集第七十八经。
六十三 略说
一 时,有一比丘,往诣世尊之处。[至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彼
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世尊!愿略为我说法。我从世尊闻法,独静居、不放逸、热诚、专精而住。”
“此处有一类之愚人,如是思惟,若劝请我说法,则当追随我。”
“大德世尊!略为我说法,善逝!略为我说法。我当悟世尊所说之义,我当相续
1世尊之所说。”
二 “比丘!然者,汝当如是学:
于内令我心住于善住,令已生之恶不善法于心无住。
比丘!汝当如是学。
三 比丘!汝若令心住于善住,令已生之恶不善法于心无住,则比丘!其次,汝当
如是学:
300 我当修习、多习慈心解脱,作车乘、作基、随作、积习、善造作。
比丘!汝当如是学。
四 比丘!汝若如是修习、多习此三摩地,则比丘!其次,汝当有寻有伺而修习此
三摩地;无寻唯伺而修习;无寻无伺而修习;有喜而修习;无喜而修习;俱悦而修
习;俱舍而修习!
比丘!汝若如是修习、善修习此三摩地,则比丘!其次,汝当如是学:
我当[修习、多习悲心解脱,作车乘、作基、随作、积习、善造作。
比丘!汝当如是学。
比丘!汝若如是修习、多习此三摩地,则比丘!其次,汝当有寻有伺而修习此
三摩地;无寻唯伺而修习;无寻无伺而修习;有喜而修习;无喜而修习;俱悦而修
习;俱舍而修习!
比丘!汝若如是修习、善修习此三摩地,则比丘!其次,汝当如是学:]
我当[修习、多习喜心解脱,作车乘、作基、随作、积习、善造作。
比丘!汝当如是学。
比丘!汝若如是修习、多习此三摩地,则比丘!其次,汝当有寻有伺而修习此
三摩地;无寻唯伺而修习;无寻无伺而修习有喜而修习;无喜而修习;俱悦而修
习;俱舍而修习!
比丘!汝若如是修习、善修习此三摩地,则比丘!其次,汝当如是学:]
我当修习、多习舍心解脱,作车乘、作基、随作、积习、善造作。
比丘!汝当如是学。
五 比丘!汝若如是修习、多习此三摩地,则比丘!其次,汝当有寻有伺而修习此
三摩地;无寻唯伺而修习;无寻无伺而修习;有喜而修习;无喜而修习;俱悦而修
习;俱舍而修习!
比丘!汝若如是修习、善修习此三摩地,则比丘!其次,汝当如是学:
我当于身观身,热诚、正念、正知而住,调伏世间之贪、忧。
比丘!汝当如是学。
301 六 比丘!汝若如是修习、多习此三摩地,则比丘!其次,汝当有寻有伺而修习此
三摩地;无寻唯伺而修习;无寻无伺而修习;有喜而修习;无喜而修习;俱悦而修
习;俱舍而修习!
比丘!汝若如是修习、善修习此三摩地,则比丘!其次,汝当如是学:
我当于受[观受,热诚、正念、正知而住,调伏世间之贪、忧。
比丘!汝当如是学。
比丘!汝若如是修习、多习此三摩地,则比丘!其次,汝当有寻有伺而修习此
三摩地;无寻唯伺而修习;无寻无伺而修习;有喜而修习;无喜而修习;俱悦而修
习;俱舍而修习!
比丘!汝若如是修习、善修习此三摩地,则比丘!其次,汝当如是学:
我]当于心[观心,热诚、正念、正知而住,调伏世间之贪、忧。
比丘!汝当如是学。
比丘!汝若如是修习、多习此三摩地,则比丘!其次,汝当有寻有伺而修习此
三摩地;无寻唯伺而修习;无寻无伺而修习;有喜而修习;无喜而修习;俱悦而修
习;俱舍而修习!
比丘!汝若如是修习、善修习此三摩地,则比丘!其次,汝当如是学:
我]当于法观法,热诚、正念、正知而住,调伏世间之贪、忧。
比丘!汝当如是学。
七 比丘!汝若如是修习、多习此三摩地,则比丘!其次,汝当有寻有伺而修习;
此三摩地;无寻唯伺而修习;无寻无伺而修习;有喜而修习;无喜而修习;俱悦而
修习;俱舍而修习!
比丘!汝若如是修习、善修习此三摩地,则比丘!汝当行安稳而行,住安稳而
住,坐安稳而坐,卧安稳而卧。”
八 时,彼比丘承世尊教此教诫,从座而起,礼敬世尊,右绕而去。
302 时,彼比丘独远离,不放逸、热诚、专精而住,不久,善男子正而出家,为出
家之本意,将无上之梵行究竟于现法自证知、现证、具足而住,证知:[我]生已
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后有。彼比丘为阿罗汉之一人。
注1 “相续”。原本dayado改为dayado。
六十四 伽耶1
一 尔时,世尊住伽耶之象头山。于此,世尊告诸比丘言:
“诸比丘!”
“大德!”
彼诸比丘回答世尊。世尊曰:
二 “诸比丘!我未得等觉、未现等觉而为菩萨之时,觉光明然未见色。诸比丘!时,
我思念:
‘若我觉光明且见色,则我智见更为明净。’
诸比丘!时,我于后时,不放逸、热诚、专精而住,觉光明且见色,然未与彼
诸天相俱集会、谈论、对谈。
三 诸比丘!时,我思念:
‘若我觉光明见色,且与彼诸天相俱集会、谈论、对谈,则我智见更为明净。’
诸比丘!时,我于后时,不放逸、热诚、专精而住,觉光明见色,且与彼诸天
相俱集会、谈论、对谈,然未知彼诸天为‘此诸天是属于是天众’。
303 四 诸比丘!时,我思念:
‘若我觉光明见色,与彼诸天相俱集会、谈论、对谈,且知彼诸天为“此诸天是
属于天众”,则我智见更为明净。’
诸比丘!时,我于后时,不放逸、热诚、专精而住,觉光明见色,与彼诸天相
俱集会、谈论、对谈,且知彼诸天为‘此诸天是属于天众’,然未知彼诸天为‘此诸
天依此业之异熟,从此处死没而往生于彼处’。
[诸比丘!时,我思念:
‘若我觉光明见色,与彼诸天相俱集会、谈论、对谈,知彼诸天为‘此诸天是属
于天众”,且知彼诸天为“此诸天依此业之异熟,从此处死没而往生于彼处”,则我智
见更为明净。’
诸比丘!时,我于后时,不放逸、热诚、专精而住,觉光明见色,与彼诸天相
俱集会、谈论、对谈,知彼诸天为‘此诸天是属于天众’,]且知彼诸天为‘此诸天
依此业之异熟,从此处死没而往生于彼处’,然未知彼诸天为‘此诸天之食者如是,
受乐苦者如是’。
[诸比丘!时,我思念:
‘若我觉光明见色,与彼诸天相俱集会、谈论、对谈,知彼诸天为“此诸天是属
于天众”,知彼诸天为“此诸天依此业之异熟,从此处死没而往生于彼处”,知彼诸天
为“此诸天之食者如是,受乐苦者如是”,且知彼诸天为“此诸天之长寿者如是,此诸
天之久住者如是”,则我智见更为明净。’
诸比丘!时,我于后时,不放逸、热诚、专精而住,觉光明见色,与彼诸天相
俱集会、谈论、对谈,知彼诸天为‘此诸天是属于天众’,知彼诸天为‘此诸天依此
业之异熟,从此处死没而往生于彼处’,知彼诸天为‘此诸天之食者如是,受乐苦者
如是’,]知彼诸天为‘此诸天之长寿者如是,此诸天之久住者如是’,然未知彼诸
天为‘我曾与诸天相俱共住,或未曾共住’。虽然知彼诸天为‘此诸天之长寿者如是,
此诸天之久住如是’,但未知彼诸天为‘我曾与诸天相俱共住,或未曾共住。’
五 诸比丘!时,我思念:
304 ‘若我觉光明见色,与彼诸天相俱集会、谈论、对谈,知彼诸天为“此诸天是属
于天众”,知彼诸天为“此诸天依此业之异熟,从此处死没而往生于彼处”,知彼诸天
“此诸天之食者如是,受乐苦者如是”,知彼诸天为“此诸天之长寿者如是,此诸天之
久住者如是”,知彼诸天为“我曾与此诸天相俱共住,或未曾共住”,则我智见更为明
净。’
诸比丘!时,我于后时,不放逸、热诚、专精而住,觉光明见色,与彼诸天相
俱集会、谈论、对谈,知彼诸天为‘此诸天是属于天众’,知彼诸天为‘此诸天依此
业之异熟,从此处死没而往生于彼处’,知彼诸天为‘此诸天之食者如是,受乐苦者
如是’,知彼诸天为‘此诸天之长寿者如是,此诸天之久住者如是’,知彼诸天为‘我
曾与此诸天相俱共住,或未曾共住’。
六 诸比丘!于我,如是八转之依天智见,未为悉皆清净之间,诸比丘!我于天、
魔、梵天之世间,于沙门、婆罗门、人、天之众生界,不称无上正等觉,不为现等觉。
305 诸比丘!然而,于我,如是八转之依天智见,已为悉皆清净之故,诸比丘!我
于天、魔、梵天之世间,于沙门、婆罗门、人、天之众生界,称无上正等觉,为现
等觉。复次,我得智与见,我心解脱不动,此是我最后之生,更不受后有。”
注1 汉译中阿含七三、天经(大正藏一、五三九b)。
六十五 胜处1
一 “诸比丘!有八胜处。以何为八耶?
二 有人,内有色想,外观少量好丑之诸色,‘胜彼[诸色]而知、而见’,得如是
之想。此乃第一之胜处。
三 有人,内有色想,外观无量好丑之诸色,‘胜彼[诸色]而知、而见’,得如是
之想。此乃第二之胜处。
四 有人,内无色想,外观少量好丑之诸色,‘胜彼[诸色]而知、见’,得如是之
想。此乃第三之胜处。
五 有人,内无色想,外观无量好丑之诸色,‘胜彼[诸色]而知、见’,得如是之
想。此乃第四之胜处。
六 有人,内无色想,外观诸色,青、青色、青现、青光,‘胜彼[诸色]而知、而
见’,得如是之想。此乃第五之胜处。
七 有人,内无色想,外观诸色,黄、黄色、黄现、黄光,‘胜彼[诸色]而知、而
见’,得如是之想。此乃第六之胜处。
306 八 有人,内无色想,外观诸色,赤、赤色、赤现、赤光,‘胜彼[诸色]而知、而
见’,得如是之想。此乃第七之胜处。
九 有人,内无色想,外观诸色,白、白色、白现、白光,‘胜彼[诸色]而知、而
见’,得如是之想。此乃第八之胜处。
诸比丘!此乃八胜处。”
注1 汉译集异门足论(大正藏二六、四四五b),荻原博士梵汉对译佛教辞典七一、一-八。
第七 地震品[终]
摄句:
314 (一)欲、(二)有能、(三)略说、(四)伽耶、(五)胜处、
(六)解脱、(七~八)二言说、(九)众、(一0)地震。
注1 参照汉译增一阿含四二、五地动(大正藏二、七五三c),中阿含三二八地动(大正藏一、
四七七b),长部经典第十六经二一章一-二0节。自说经(南传大藏经第二十三卷二0六
页注一之文献)。
2 原本脱落,依前段补正。
3 “等”、“无等”。此有三解。(一)谓欲尘之业为等,其余为无等。(二)谓欲尘、色尘之业为等,
无色尘之业为无等。(三)谓异熟之少量为等,异熟之多量为无等。(原注)
六十六 解脱1
一 “诸比丘!有八种解脱。以何为八耶?
二 有色想而观诸色。此乃第一之解脱。
三 内2无色想,外观诸色。此乃第二之解脱。
四 胜解而知:‘是净’。此乃第三之解脱。
五 超一切之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3,谓:‘空者是无边’,入空无边处
具足而住。此乃第四之解脱。
六 超一切之空无边处,谓:‘识者是无边’,入识无边处具足而住。此乃第五之解
脱。
七 超一切之识无边处,谓:‘无少所有’,入无所有处具足而住。此乃第六之解脱。
八 超一切之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而住。此乃第七之解脱。
九 超一切之非想非非想处,入想受灭具足而住。此乃第八之解脱。
诸比丘!此乃八种解脱。”
注1 汉译集异门足论(大正藏二六、四四三a),荻原博士梵汉对译佛教辞典七0、一-八。
2 原本eko之一语多余。
3 “种种想”。原本manatta是nanatta之误。
307 六十七 言说1 (一)
一 “诸比丘!非圣者之言说有八种。以何为八耶?
二 即:不见言见、不闻言闻、不觉言觉、不知言知、见言不见、闻言不闻、觉言
不觉、知言不知。
诸比丘!此乃非圣者之八种言说。
注1 四集第二四七、二四九经。
六十八 言说1(二)
一 “诸比丘!圣者之言说有八种。以何为八耶?
二 即:不见言不见、不闻言不闻、不觉言不觉、不知言不知、见言见、闻言闻、
觉言觉、知言知。
诸比丘!此圣者之八种言说。
注1 四集第二四八、二五0经。
六十九 众1
一 “诸比丘!有八种众。以何为八耶?
二 即:刹帝利众、婆罗门众、居士众、沙门众、四天王众、忉利天众、魔天众、
梵天众。
三 诸比丘!我想起,我曾来至多百之刹帝利众,集会、谈论、对谈。其时,以彼
等之色,为我之色,以彼等之音声,为我之音声,说法而显示、劝导、赞励、庆慰;
我说法时,彼等谓:‘于此处说者为何,为天耶?为人耶?’不知为我。说法而显
示、劝导、赞励、庆慰已而隐没;隐没时,彼等谓:‘于此处隐没者为何,为天耶?
为人耶?’不知是我。
308 四 诸比丘!我想起,我[曾来至多百之婆罗门众,集会、谈论、对谈。其时,以
彼等之色,为我之色,以彼等之音声,为我之音声,说法而显示、劝导、赞励、庆
慰;我说法时,彼等谓:‘于此处说者为何,为天耶?为人耶?’不知为我。说法
而显示、劝导、赞励、庆慰已而隐没;隐没时,彼等谓:‘于此处隐没者为何,为
天耶?为人耶?’不知是我。
诸比丘!我想起,我曾来至多百之]居士众,[集会、谈论、对谈。其时,以彼
等之色,为我之色,以彼等之音声,为我之音声,说法而显示、劝导、赞励、庆慰;
我说法时,彼等谓:‘于此处说者为何,为天耶?为人耶?’不知是我。说法而显
示、劝导、赞励、庆慰已而隐没;隐没时,彼等谓:‘于此处隐没者为何,为天耶?
为人耶?’不知是我。
诸比丘!我想起,我曾来至多百之]沙门众,[集会、谈论、对谈。其时,以彼
等之色,为我之色,以彼等之音声,为我之音声,说法而显示、劝导、赞励、庆慰;
我说法时,彼等谓:‘于此处说者为何,为天耶?为人耶?’不知为我。说法而显
示、劝导、赞励、庆慰已而隐没;隐没时,彼等谓:‘于此处隐没者为何,为天耶?
为人耶?’不知是我。
诸比丘!我想起,我曾来至多百之]四天王众,[集会、谈论、对谈。其时,以
彼等之色为我之色,以彼等之音声,为我之音声,说法而显示、劝导、赞励、庆
慰;我说法时,彼等谓:‘于此处说者为何者,为天耶?为人耶?’不知是我。说
法而显示、劝导、赞励、庆慰已而隐没;隐没时,彼等谓:‘于此处隐没者为何,
为天耶?为人耶?’不知是我。
诸比丘!我想起,我曾来至多百之]忉利天众,[集会、谈论、对谈。其时,以
彼等之色,为我之色,以彼等之音声,为我之音声,说法而显示、劝导、赞励、庆
慰;我说法时,彼等谓:‘于此处说者为何,为天耶?为人耶?’不知是我。说法
而显示、劝导、赞励、庆慰已而隐没;隐没时,彼等谓:‘于此处隐没者为何,为
天耶?为人耶?’不知是我。
诸比丘!我想起,我曾来至多百之]魔天众,[集会、谈论、对谈。其时,以彼
等之色,为我之色,以彼等之音声,为我之音声,说法而显示、劝导、赞励、庆慰;
我说法时,彼等谓:‘于此处说者为何,为天耶?为人耶?’不知是我。说法而显
示、劝导、赞励、庆慰已而隐没;隐没时,彼等谓:‘于此处隐没者为何,为天耶?
为人耶?’不知是我。
诸比丘!我想起,我曾来至多百之]梵天众,集会、谈论、对谈。其时,以彼
等之色,为我之色,以彼等之音声,为我之音声,说法而显示、劝导、赞励、庆慰;
我说法时,彼等谓:‘于此处说者为何,为天耶?为人耶?’不知是我。说法而显
示、劝导、赞励、庆慰已而隐没;隐没时,彼等谓:‘于此处隐没者为何,为天耶?
为人耶?’不知是我。
诸比丘!此乃八种众。”
注1 汉译增一阿含四二、七、众(大正藏二、七五四0),集异门足论(大正藏二六、四四二
c),长部经典第十六经三章二一-二三节。
七十 地震1
一 尔时,世尊住毗舍离城之大林重阁讲堂。时,世尊于晨朝时,著下衣,持钵衣,
入毗舍离城乞食。自毗舍离城乞食而还,食后,告具寿阿难言:
二 “阿难!取坐具!往至遮婆罗塔昼日坐。”
“唯然,大德!”
具寿阿难回答世尊,取坐具而随从世尊。
三 时,世尊往至遮婆罗塔,至已,坐于所设之座。坐而告具寿阿难曰:
309 四 “阿难!毗舍离乐、优陀延塔乐、瞿昙塔乐、多子塔乐、七聚塔乐、婆罗塔乐、
遮婆罗塔乐。阿难!修习、多习四神足,作车乘、作基、随作、积习、善造作,阿
难!若欲则一劫、或住一劫有余。阿难!如来修习、多习四神足,作车乘、作基、
随作、积习、善造作。阿难!若欲则如来一劫、或住一劫有余。”
世尊如是显示广大之相、显示广大之现,阿难不能通达,未能劝请世尊而白:
“大德世尊!愿住一劫,大德善逝!愿住一劫,为众生之利益、众生之安乐,世间之
哀愍与人天之义利、利益、安乐。”其心为魔所覆之故。
五 世尊二度[告具寿阿难曰:
“阿难!毗舍离乐、优陀延塔乐、瞿昙塔乐、多子塔乐、七聚塔乐、婆罗塔乐、
遮婆罗塔乐。阿难!修习、多习四神足,作车乘、作基、随作、积习、善造作,阿
难!若欲则一劫、或住一劫有余。阿难!如来修习、多习四神足,作车乘、作基、
随成、积习、善造作。阿难!若欲则如来一劫、或住一劫有余。”
世尊如是显示广大之相、显示广大之现,阿难不能通达,未能劝请世尊而白:
“大德世尊!愿住一劫,大德善逝!愿住一劫,为众生之利益、众生之安乐,世间之
哀愍与人天之义利、利益、安乐。”其心为魔所覆之故]。
世尊三度告具寿阿难曰:
六 “阿难!毗舍离乐、优陀延塔乐、瞿昙塔乐、多子塔乐、七聚塔乐、婆罗塔乐、
遮婆罗塔乐。阿难!修习、多习四神足,作车乘、作基、随作、积习、善造作,阿
难!若欲则一劫、或住一劫有余。阿难!如来修习、多习四神足,作车乘、作基、
随作、积习、善造作,阿难!若欲则如来一劫、或住一劫有余。”
310 世尊如是显示广大之相、显示广大之现,阿难不能通达,未能劝请世尊而白:
“大德世尊!愿住一劫,大德善逝!愿住一劫,为众生之利益、众生之安乐,世间之
哀愍与人天之义利、利益、安乐。”2其心为魔所覆之故。
七 时,世尊告具寿阿难曰:
“阿难!当知时。”
“唯然,大德!”
具寿阿难回答世尊,从座而起,礼敬世尊,右绕而去,坐于离世尊不远之一树
下。
八 时,具寿阿难离去不久,魔波旬白世尊言:
“大德世尊,般涅槃!善逝,般涅槃!是大德世尊般涅槃之时。
大德!世尊赐说此言:‘波旬!若我诸比丘,未明白、调顺、无畏,得安稳、
为多闻、持法、法随法行、行和敬,是随法行之弟子,自受师教而宣说、教示、开
示、显示、开显、分别、明白,若其他之诽谤生,善如法予降伏,至于说有神变之
法,则我不般涅槃。’
大德!今世尊之诸比丘,已明白、调顺、无畏,得安稳、为多闻、持法法随法
行、行和敬,是随法行之弟子,自受师教而宣说、教示、开示、显示、开显、分别、
明白,若其他之诽谤生,善如法予降伏,至于说有神变之法。
大德世尊,般涅槃!善逝,般涅槃!是大德世尊般涅槃之时。大德!世尊赐说
此言:‘波旬!若我诸比丘尼,[未明白、调顺、无畏,得安稳、为多闻、持法、法
随法行、行和敬,是随法行之弟子,自受师教而宣说、教示、开示、显示、开显、
分别、明白,若其他之诽谤生,善如法予降伏,至于说有神变之法,我不般涅槃。’
大德!今世尊之诸比丘尼,已明白、调顺、无畏,得安稳、为多闻、持法、法
随法行、行和敬,是随法行之弟子,自受师教而宣说、教示、开示、显示、开显、
分别、明白,若其他之诽谤生,善如法予降伏,至于说有神变之法。
大德世尊,般涅槃!善逝,般涅槃!是大德世尊般涅槃之时。
311 大德!世尊赐说此言:‘波旬!]若我诸优婆塞,[未明白、调顺、无畏,得安
稳、为多闻、持法、法随法行、行和敬,是随法行之弟子,自受师而宣说、教示、
开示、显示、开显、分别、明白,若其他之诽谤生,善如法予降伏,至于说有神变
之法,我不般涅槃。’
大德!今世尊之诸优婆塞,已明白、调顺、无畏,得安稳、为多闻、持法、法
随法行、行和敬,是随法行之弟子,自受师教而宣说、教示、开示、显示、开显、
分别、明白,若其他之诽谤生,善如法予降伏,至于说有神变之法。
大德世尊,般涅槃!善逝,般涅槃!是大德世尊般涅槃之时。
大德!世尊赐说此言:‘波旬!]若我诸优婆夷,[未明白、调顺、无畏,得安
稳、为多闻、持法、法随法行、行和敬,是随法行之弟子,自受师而宣说、教示、
开示、显示、开显、分别、明白,若其他之诽谤生,善如法予降伏,至于说有神变
之法,我不般涅槃。’
大德!今世尊之诸优婆夷,已明白、调顺、无畏,得安稳、为多闻、持法、法
随法行、行和敬,是随法行之弟子,自受师教而宣说、教示、开示、显示、开显、
分别、明白,若其他之诽谤生,善如法予降伏,至于说有神变之法。
大德世尊,般涅槃!善逝,般涅槃!是大德世尊般涅槃之时。
大德!世尊赐说此言:‘波旬!若我梵行未富荣增广,人多增大,人天善所说
示,则我不般涅槃。’
大德!今世尊之梵行,已富荣增广,人多增大,为人天善所说示。
大德世尊,般涅槃!善逝,般涅槃!是大德世尊般涅槃之时。”
“波旬!且默!不久如来当般涅槃。自今过后三月,如来当般涅槃。”
九 时,世尊于遮婆罗塔,正念正知而舍寿行。世尊舍寿行之时,有大地震,令惊
怖、令身毛竖立,天鼓作响。时,世尊知此义,此时自说偈曰:
312 “生等无等有3
牟尼舍有行
内喜入于定
如铠破我有”
一0 时,具寿阿难作思念:
“大哉!此地震。实大哉!此地震,令惊怖而身毛竖立,天鼓作响。有何因何缘
而出现大地震耶?”
时,具寿阿难往诣世尊之处,至已,礼敬世尊,却坐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寿阿
难白世尊言:
“大德!大哉!此地震。大德!实大哉!此地震,令惊怖而身毛竖立,天鼓作响。
大德!有何因、何缘而出现大地震耶?”
一一 “阿难!有八因、八缘而出现大地震。以何为八耶?
一二 阿难!大地住于水上,水住于风上,风依空而住。阿难!时,大风起,若大
风起,则水摇;若水摇,则地摇。阿难!此乃第一因、第一缘而出现大地震。
一三 阿难!又,有神通、得心自在之沙门、婆罗门,或有大神通大威力之天人,
彼若修习地想少量、修习水想无量,则此地动、等动、等极动。阿难!此乃第二因、
第二缘而出现大地震。
313 一四 阿难!又,菩萨自兜率天隐没,以正念正知降入母胎之时,此地动、等动、
等极动。阿难!此乃第三因、第三缘而出现大地震。
一五 阿难!又,菩萨以正念正知自母胎出现之时,此地动、等动、等极动。阿难!
此乃第四因、第四缘而出现大地震。
一六 阿难!又,如来现等觉、无上正等觉之时,此地动、等动、等极动。阿难!
此乃第五因、第五缘而出现大地震。
一七 阿难!又,如来转无上法轮之时,此地动、等动、等极动。阿难!此乃第六
因、第六缘而出现大地震。
一八 阿难!又,如来以正念正知而舍寿行之时,此地动、等动、等极动。阿难!
此乃第七因、第七缘而出现大地震。
一九 阿难!又,如来于无余涅槃界般涅槃之时,此地动、等动、等极动。阿难!
此乃第八因、第八缘而出现大地震。
阿难!此为八因、八缘而出现大地震。”
第七 地震品[终]
摄句:
314 (一)欲、(二)有能、(三)略说、(四)伽耶、(五)胜处、
(六)解脱、(七~八)二言说、(九)众、(一0)地震。
注1 参照汉译增一阿含四二、五地动(大正藏二、七五三c),中阿含三二八地动(大正藏一、
四七七b),长部经典第十六经二一章一-二0节。自说经(南传大藏经第二十三卷二0六
页注一之文献)。
2 原本脱落,依前段补正。
3 “等”、“无等”。此有三解。(一)谓欲尘之业为等,其余为无等。(二)谓欲尘、色尘之业为等,
无色尘之业为无等。(三)谓异熟之少量为等,异熟之多量为无等。(原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