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增支部】第3经 三集 第三 人品 南传增支部 【南传增支部】第3经 三集 第五 小品

【南传增支部】第3经 三集 第四 天使品

第四 天使品

三十一1

诸比丘!凡父母受子尊重之家,是有梵天在。诸比丘!凡父母受子尊重之家,

是有轨范师在。诸比丘!凡父母受子尊重之家,是有可供养者在。

诸比丘!梵天即是父母之称谓。诸比丘!轨范师即是父母之称谓。诸比丘!可

供养者即是父母之称谓。何以故?诸比丘!父母施大恩于子,将护子、养子、并让

子见于此世。

父母被称谓 梵天轨范师

儿等应供养 人人所受念

是故有慧者 应归命恭敬

供食与饮料 衣服与卧具

涂身与沐浴 洗涤其两足

有人对父母 作种种效劳2

现前人称赞 死有天欢喜

三十二3

一 一时,具寿阿难诣世尊之处。诣已,问讯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寿阿难

白世尊言:

“大德!颇有比丘,能得如是是否?谓:于有识身得无我(见)与我所(爱)与

慢随眠。又,于外之一切相,得无我(见)与我所(爱)与慢随眠。又,具足心解

脱、慧解脱而住,即得以具足无我(见)与我所(爱)与慢随眠之心解脱、慧解脱

而住否?”

“阿难!比丘得能得如是定。……乃至……得以具足而住。”

、“复次,大德!如何比丘得能得如是定?……乃至……得以具足而住。”

133 “阿难!世间有比丘!作如是思惟--此是静、此是妙,即一切行之止息,一切

依之弃舍、爱尽、离贪、灭、涅槃。阿难!如是比丘,能得如是定……乃至……得

以具足而住。

又,阿难!于此,我于波罗延之富怜尼迦所问中,曾作如下说:

于世中思择4 胜者与劣者

世上任何物 无能摇其心

寂静而无烟 无损亦无欲

已超生与老 如是为我说”

二5 一时,具寿舍利弗诣世尊之处。诣已,问讯世尊坐于一面。世尊告坐于一面

之舍利弗曰:

“舍利弗!我虽约略而说法。舍利弗!我虽广泛而说法。舍利弗!我虽广虽略而

说法,难得能解法者。”

今,是时,世尊!今,是时,善逝!世尊请约略说法,亦请广泛说法,亦请广

略说法,有能解法之人。”

“然则,舍利弗!应如是学--于此有识身,应无我[见]与我所[爱]与慢随

眠,又,于外之一切相,应无我[见]与我所[爱]与慢随眠。又,若具足心解脱、

慧解脱而住,则我等应具足无我[见]与我所[爱]与慢随眠之心解脱、慧解脱而

134 住,汝等应如是学。舍利弗!比丘于此有识身,若得无我[见]与我所[爱]与慢

随眠。又,于外之一切相,若无我[见]与我所[爱]与慢随眠。又,若具足心解

脱、慧解脱而住,则具足无我[见]与我所[爱]与慢随眠之心解脱、慧解脱而住

故。舍利弗!此是比丘之渐变、舍结、以正[方便]现观慢,因而作苦之边。

又舍利弗!于此,我于波罗延之优陀耶所问中,曾说:

欲之想与忧6 两者共断已

又除去惛沈 斥诸种恶作

清净舍与念 法寻思为先

尽破诸无明 以慧得解脱 如是我所说”

三十三

一 诸比丘!此等是三种业集之缘。云何为三耶?贪是业集之缘,嗔是业集之缘,

痴是业集之缘。

诸比丘!凡业被贪所制伏,从贪而生,以贪为缘,以贪为起因,则于彼自体所

起处而熟,于其业所熟处,于现法,或于次生,或于后生,来感其业之异熟。

诸比丘!凡业被嗔所制伏,从嗔而生,以嗔为缘,以嗔为起因,则于彼自体所

起处而熟,于其业所熟处,于现法,或于次生,或于后生,来感其业之异熟。

135 诸比丘!凡业被痴所制伏,从痴而生,以痴为缘,以痴为起因之业,则于彼自

体所起处而熟,于其业所熟处,于现法,或于次生,或于后生,来感其业之异熟。

诸比丘!犹如将无缺减,无腐朽,无受风日所害,贞实而善保存之种子,播植

良田,善予耕耘之地,而且,天又有适度降雨,诸比丘!彼种子必定发芽、张根、

增大。如是诸比丘!正如是,凡业被贪所制伏……乃至……或于次生,或于后生,

来感其业之异熟。凡业被嗔所制伏……乃至……或于次生,或于后生,来感其业之

异熟。凡业被痴所制伏……[乃至]……或于次生,或于后生,来感其业之异熟。

诸比丘!此等三者,是业集之缘。

二 诸比丘!此等三者,是业集之缘。云何为三耶?无贪是业集之缘。无嗔是业集

之缘。无痴是业集之缘。

诸比丘!凡业被无贪所制伏,从无贪而生,以无贪为缘,以无贪为起因,是随

贪之离开而断,犹如被截根,被切顶之多罗树而不再生7,未来亦无可能生。

诸比丘!凡业被无嗔所制伏,从无嗔而生,以无嗔为缘,以无嗔为起因,是随

嗔之离开而断,犹如被截根,被切顶之多罗树而不再生,未来亦无可能生。

诸比丘!凡业被无痴所制伏,从无痴而生,以无痴为缘,以无痴为起因,是随

痴之离开而断,犹如被截根,被切顶之多罗树而不再生,未来亦无可能生。

诸比丘!犹如将无缺减,无腐朽,不被风日所害,贞实而善保存之种子,有人

136 以火烧,以火烧已化为灰,化灰已,撒布于大风中,或投入急流之河川,诸比丘!

如是彼种子根本已断,如多罗树之顶被切,不再生,未来亦无可能生。诸比丘!正

如是,凡业被无贪所制伏……乃至……未来亦无可能生。凡业被无嗔所制伏……乃

至……未来亦无可能生。凡业被无痴所制伏……[乃至]……未来亦无可能生。

诸比丘!此等三者,是业集之缘。

无智人造业 贪嗔痴所生

或小或多分 必应自身受

无有他人受 是故慧比丘

远离贪嗔痴 明生恶趣断

三十四8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阿罗毗牛路之尸舍婆林中[落]叶座。

尔时阿罗毗之诃哆[王子]徒步经行徘徊见坐在牛路尸舍婆林中[落]叶座之

世尊。见已,诸世尊之处。诸已,问讯世尊后,坐于一面。坐在一面之阿罗毗之诃

哆白世尊言:

“大德!世尊是否安乐而寐?”

“然,王子!我安乐而寐,复次,我是世上能安乐寐人中之一。”

“大德!冬之夜寒冷,[季冬与孟春间之]八日是降雪季节,地是被牛蹄蹂躏而

137 荒,[落叶]之座薄,树叶稀陈,袈婆衣冷,寒冷吹毗蓝婆风。

然而,世尊曰:“诚然王子!我是安乐而寐,复次,我是世上能安乐寐人中之一。

既如此,王子!我问汝,汝可随汝意作答,王子!对此,汝如何思惟耶?世间或有

长者或长者子之楼阁,全部回涂以防风,闭闩、阖窗,其中有床铺,敷上长毛之黑

毛毡,敷上白色之羊毛毯,敷上有花纹之羊毛毯,敷上卡达里鹿之最长毛毯。上面

具备覆帐,两侧有丹枕。又于彼处点上胡麻油之灯,有四妇人近侍,以尽所有悦意

之方法。王子!于此汝将如何思惟?彼能得安乐而寐否?或不然耶?或汝对此作如

何思惟耶?”

“大德!彼是安乐而寐,又9,彼是世上能安乐而寐人中之随一。”

“王子!于此汝将作如何思惟耶?虽是如此,彼长者或长者子,尚有从贪所生之

身或心之苦恼。彼将为由贪而生之苦恼逼迫,彼寐是苦耶?

“诚然,大德!”

“王子!彼长者或长者子,为由贪逼迫所生之苦恼,贪之寝而苦,如来已断此,

已截其根,如切多罗树之顶,不再生,来世亦不能再生。故我可以安乐而寐。王子!

对此汝将如何思惟耶?虽如是,彼长者或长者子,尚有由嗔所生之身或心之苦恼……

乃至……由痴而生之身或心之苦恼,彼将为由痴逼迫而生之苦恼,彼寝是苦耶?

“诚然,大德!”

“王子!彼长者或长者子,为由痴逼迫所生之苦恼,痴之寝而苦,如来已断此,

138 已截其根,如切多罗树之顶,不再生,来世亦不能再生。故我可以安乐而寐。

一切时乐寐10 圆寂婆罗门

不为诸欲染 清凉无依止

三漏总断已 止息苦痛心

寂静而乐寐 心得安静故”

三十五

一11“诸比丘!此等三者,是天使,云何为三者耶?

诸比丘!世间有一类人,于身行恶行,于语行恶行,于意行恶行。彼于身行恶

行已,于语行恶行已,于意行恶行已,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处、

地狱。诸比丘!其时各类狱卒,捉其两臂,示予阎魔王:‘王!此人是背母、背父、

背沙门、背婆罗门、不敬于家之长者,王!于此当科惩罚!’

诸比丘!时,阎魔王审问彼、究明彼,与彼谈论第一天使。汝!汝曾见出现于

人间之天使耶?

彼曰:‘阁下!我曾见。’

诸比丘!时,阎魔王语彼曰:‘汝!汝于人中,曾见女人、男子、或是八十、

或是九十、衰如桷曲、屈、赖杖,颤步而行,病弱而憔悴,齿列缺欠,发白。剃发、

秃头、面皱,体上有[黑白]斑痣散在者耶?

彼曰:‘阁下!我曾见。’

时,阎魔王语于彼:‘汝!汝老而智解时,不作如是思惟耶?我亦必老,未能

脱老,呜呼,我何不于身语意上作善耶?’

139 彼曰:‘阁下!我实不能;阁下!我是放逸者。’

诸比丘!其时,阎魔王即语彼曰:汝!汝由放逸故,不能于身语意作善。汝!

彼等将对待汝,正如汝之放逸。复次,其恶业并非母所造,非父所造,非兄弟所造,

非姊妹所造,非友僚所造,非亲缘血族所造,非天所造,非沙门或婆罗门所造,唯

汝自己能造其恶业,故汝当独受该恶业之异熟。

二 诸比丘!阎魔王,审问彼、究明彼、与彼谈论第一天使已;再审问彼、究明彼、

与彼谈论第二天使。汝!不曾见出现于人中之第二天使耶?

彼曰:‘阁下!我不曾见。’

诸比丘!时,阎魔王语彼曰:汝!汝不曾于人中见女人或男子之病、苦、罹患

重病,处于自己粪尿之中,卧而须受他人扶起,并受他人所扶至床上耶?

彼曰:‘阁下!我曾见。’

诸比丘!时,阎魔王语彼曰:汝!当汝老而智解时,不作如此思惟耶?我亦必

病,未能脱离病,呜呼!我何不于身语意上作善耶?

彼曰:‘阁下!我实不能,阁下!我是放逸者。’

140 诸比丘!其时,阎魔王语彼曰:汝!汝是由于放逸故,不能于身语意作善,汝!

彼等将对待汝,正如汝之放逸。复次,其恶业并非母所造,非父所造,非兄弟所作,

非姊妹所造,非友僚所造,非亲缘血族所造,非天所造,非沙门或婆罗门所造,唯

汝自己能造其恶业,故汝当独受该恶业之异熟。

三 诸比丘!阎魔王审问彼12、究明彼、与彼谈论第二天使已;审问彼、究明彼、

与彼谈论第三天使。汝!汝不曾见出现于人中之第三天使耶?

彼曰:‘阁下!我不曾见。’

诸比丘!时,阎魔王语彼曰:汝!汝不曾于人中见女人,或男子之死,经一日

或经二日,或经三日而成为膨胀,青瘀,脓烂耶?

彼曰:‘阁下!我曾见。’

诸比丘!时,阎魔王语彼曰:汝!当汝老而智解时,不作如是思惟耶?我亦必

须死,未能脱离死。呜呼!我何不于身语意上作善。

彼曰:‘阁下!我实不能,阁下!我是放逸者。’

诸比丘!其时,阎魔王语彼曰:由于汝是放逸故,不能于身语意上作善,汝!

彼等将对待汝,正如汝之放逸。复次,其恶业并非母所造,非父所造,非兄弟所造,

非姊妹所造,非友僚所造,非亲缘血族所造、非天所造、非沙门或婆罗门所造,唯

汝自己能造其恶业,汝当独受该恶业之异熟。

四 诸比丘!阎魔王审问彼、究明彼、与彼谈论第三天使已,默然。

141 诸比丘!其时,狱卒等即以名为五缚之刑罚加于彼,以炎热之铁杖贯手,以炎

热之铁杖贯其余手,以炎热之铁杖贯足,以炎热之铁杖贯其余足,以炎热铁杖贯胸

之中央,彼即受到苦、利、剧、强苦。然而,彼之恶业未尽之前,彼不死。

诸比丘!其时,狱卒令彼横卧,以斧削彼,彼于其处受到苦、利、剧、强之苦

痛。然而,彼之恶业未尽之前,彼不死。

诸比丘!其时,狱卒等即将彼,以足向上,头向下立令,并以锯靳……乃至……

诸比丘!13其时,狱卒等即将彼缚于车,来往于炎炎极为炽然灼热之地上……

乃至……

诸比丘!其时,狱卒等令彼上下于大而炎炎极为炽然灼热之炭火山……乃至

……

诸比丘!其时,狱卒即将彼捉持,将足向上,以头为下,投于炎炎极为炽然灼

热之铁镬。彼在其中烧煮、身为泡沫所覆。彼在其中烧煮,被泡沫所覆,或浮、或

沈、或漂。彼于其处,受到苦、利、剧、强之苦痛。然而彼之恶业未尽之前,彼不

死。

诸比丘!其时,狱卒即将彼投于大地狱。诸比丘!其大地狱[是]。

有四角四门 等分而安布

匝围以铁墙 以铁板覆盖

142 铁之地炎炎 光辉而炽燃

周匝百由旬 恒交彻不息。14

五 诸比丘!昔阎魔王思惟:而嗟!世中造恶业之人,皆当受如是种种刑罚,我愿

得为人,如来、应供、正自觉者是出于世,我奉侍彼世尊,而彼世尊即说法,我将

了解世尊之法。

诸比丘!然则我所说并非由其余之沙门,或婆罗门得闻。诸比丘!而是我自知,

我自见,我自了。”

天使所示诫 示诸放逸者

生于卑劣身 长久受忧苦

天使所示诫 示世诸善人

不放逸圣法 执取生死因

见而生怖畏 无所取解脱

生死皆可尽 安稳快乐中

现法得寂灭 出离恐怖畏

超脱一切苦

三十六15

“诸比丘!在半月中之第八日,四大王[天]之从属巡视此世间,在人中,有多

少,孝母,孝父,敬沙门,敬婆罗门,尊家长,持斋戒者?谨直而守者?作福业者?

诸比丘!在半月之十四日,四大王[天]之子巡视此世,在人中有多少,孝母,

143 孝父,敬沙门,敬婆罗门,尊家长,持斋戒者?

第十五日斋日,四大王[天]亲自巡视此世,在人中有多少孝母,孝父,敬沙

门,敬婆罗门,尊家长,持斋戒者?谨直而守者?作福业者?

诸比丘!若于人中,孝母,孝父,敬沙门,敬婆罗门,尊家长,持斋戒,谨直

而守,作福业者少时,诸比丘!其时,四大王[天]即将其事告于集坐于三十三天

善法堂中之[诸天]曰:‘诸天!于人中孝母,孝父,敬沙门,敬婆罗门,尊家长,

持斋戒,谨直而守,作福业之人少。’诸比丘!由是三十三天众之心不欢--呜呼!

天众损减而非天众当充满。

诸比丘!若又于人中,孝母,孝父,敬沙门,敬婆罗门,尊家长,持斋戒,谨

直而守,作福业之人多时,诸比丘!其时,四大王[天]即将其事告于集坐于三十

三天善法堂中之[诸天]曰:诸天!于人中,孝母,孝父,敬沙门,敬婆罗门,尊

家长,持斋戒,谨直而守,作福业者多,诸比丘!由是三十三天众之心欢喜--天

众充满,非天众当损减。

三十七16

诸比丘!昔天帝释,教诫三十三天众,于其时说如次之偈

144 半月第十四 十五与八日

[雨期三月]外 具足八支者

守持斋戒人 与我同等样17

然则,诸比丘!天帝释所咏此偈,是恶咏,并非善咏,为恶说,并非善说,何

以故?诸比丘!因为天帝释尚未离贪、尚未离嗔、尚未离痴。然而诸比丘!凡是比

丘得阿罗汉漏尽,已住于[净行],所作已作,弃却重担,还得己利,尽了有结,由

正智而得解脱,始予说此者。

半月第十四 十五与八日

[雨期三月]外 具足八支者

守持斋戒人 与我同等样

何以故?诸比丘!因为彼比丘是离贪、离嗔、离痴者。

诸比丘!昔天帝释教诫三十三天众,于其时说如次之偈。

半月第十四 十五与八日

[雨期三月]外 具足八支者

守持斋戒人 与我同等样

然则,诸比丘!天帝释所咏此偈,是恶咏了,并非善咏,为恶说,并非善说,

何以故?诸比丘!因为天帝释尚未将生与老死、忧、悲、苦、愁、恼完全解脱,犹

未由苦而完全解脱。然而,诸比丘!凡是比丘得阿罗汉、漏尽,已住于[净行],所

作已作,弃却重担,逮得己利,尽了有结,由正智而得解脱,始而应说此。

145 半月第十四 十五与八日

[雨期三月]外 具足八支者

守持斋戒人 与我同等样

何以故?诸比丘!彼比丘是完全解脱生、老、死、忧、悲、苦、愁、恼者。我

说彼是完全从苦解脱者。

三十八18

一 诸比丘!我是无苦、极为无苦、究竟无苦者。诸比丘!我父之住处设有浴池,

诸比丘!唯为我于一处植青莲、一处植红莲、一处植白莲,诸比丘!我决不用迦尸

所产外之栴檀香,诸比丘!我之被服是迦尸产,衬衣是迦尸产,内衣是迦尸产,上

衣是迦尸产。诸比丘!为避免触尘草或露,寒热昼夜皆有为我而持的白伞盖。诸比

丘!我有三殿,一是适于冬季,一是适于夏季,一是适于春季。诸比丘!我于夏四

月间处在夏时殿中,以倡伎乐所承事,不须从殿下降。诸比丘!譬如其余众人之家,

仆、被佣者、寄食者是予以糠食、盐粥。诸比丘!正如是,于我父之家,仆、被佣

者、寄食者,予以米、肉之饭。

二 诸比丘!我虽如是富裕又如是究竟无苦,却思惟:‘无闻之异生,自行老衰,

未能避免不老,却见其他老衰者而苦恼,超越于己而惭,而嫌。我亦会老,未能避

免不老。我亦会老,未能避免不老,却见其他老衰而苦恼,而惭,而嫌。此对我是

146 不应该。诸比丘!当我如是观察时,所有壮年时之壮年憍逸,悉皆断。

无闻之异生是自病者,未能避免不病,却见其他病者而苦恼,超越于己而惭,

而嫌。我亦会病,未能避免不病。我亦当会病,未能避免不病,却见其他病者而苦

恼,而惭,而嫌。此对我是不应该。诸比丘!当我如是观察时,所有无病时之无病

憍逸,悉皆断。

无闻之异生是自死者,未能避免不死,却见其他死者而苦恼,超越于己而惭,

而嫌。我亦会死,未能避免不死。我亦必当会死,未能避免不死,却见其他死者而

苦恼,而惭,而嫌。此对我是不应该。诸比丘!当我如是观察时,所有活命时之活

命憍逸,悉皆断。

三十九19

诸比丘!此等是三种憍,云何为三耶?

壮年憍、无病憍、活命憍。

诸比丘!以壮年憍、傲之无闻异生,于身行恶行,于语行恶行,于意行恶行。

彼于身行恶行已,于语行恶行20已,于意行恶行已,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

147 趣、险难、地狱。或诸比丘!以无病憍为傲之无闻异生……乃至……(21或诸比丘!

以活命憍、傲之无闻异生,于身行恶行,于语行※恶行,于意行恶行。彼于身行恶

行已,于语行※恶行已,于意行恶行已,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险难、

地狱。

诸比丘!或以壮年憍、傲之比丘,舍弃学,活于下劣。诸比丘!或以无病憍、

傲之比丘……乃至……诸比丘!或以活命憍、傲之比丘,舍弃学,活于下劣。

有病老之法 又有死之法

虽有如是法 异生却厌忌

该法有情中 我若生厌忌

如是之行为 于我不应有

我如是而住 已知无依法

战胜所有憍 出离见安稳

于我起希望 涅槃唯有时

我今将诸欲 亦无习而行

我将成不退 净行为目标。

四十22

一 “诸比丘!此等三者是增上。云何为三耶?自增上、世增上、法增上。

诸比丘!如何为自增上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居于阿兰若,或坐树下,或住空屋,作如是审慎思惟:

‘我不为衣出家而趣无家,[或]为饮食,[或]为床座,[或又当之]如是,为如是

而舍家出家,相反之,我是为生、老、死、忧、悲、苦、愁、恼之入处,为苦所入,

148 为入苦缠络,能知此纯苦蕴之灭尽,才是其所望者。然而,断欲出家之我,若访求

其欲,即更加最恶,当与我不相应。’

[或]彼如此审慎思惟:‘我当发精进而不怠,住于念而不忘,身轻安而无暴躁,

心须定而趣于一。’彼乃由于自我之增上力故,断不善而修善,断有罪而修无罪,

护已成为清净。诸比丘!此名为自增上。

二 诸比丘!如何为世增上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居于阿兰若,或坐树下,或住空屋,作如是审慎思惟:

‘我不为求舍家而出家,[或]为饮食[或]为床座,[或]当来是如是,为如是舍

家而出家。相反之,我是为生、老、死、忧、悲、苦、愁、恼之入处。为苦所入、

为苦缠络,能知此纯苦蕴之灭尽,始为其所望者。然而,我虽如是而出家,若生起

欲寻,或生起恚寻,或生起害寻。则世间有大众,世之大众中有沙门,有婆罗门,

有通,具天眼,能知他心。彼等从远处即能观见,于近处不为所见。’又以心而知

心,彼等应如是知我:‘且看!此善男子虽正信、舍家而出家,却为恶不善法陵杂

而住。又有诸天,有通,具天眼,能知他心。彼等从远处即能观见,在近处亦无所

不见。’又以心而知心,彼等亦应如是知我:‘且看!此善男子虽正信舍家而出家,

却为恶不善法陵杂而住。’

[或]彼如此审慎思惟:‘我当发精进而不怠,住于念而不忘,身轻安而无暴

149 躁,心须定而趣于一。’彼乃由于世间之增上力故,断不善而修善,断有罪而修无

罪,护已成为清净。诸比丘!此名为世增上。

诸比丘!何为法增上法?

三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居于阿兰若,或坐在树下,或住在空屋,如是审慎思惟:

‘我不为求舍家而出家,[或]为饮食,[或]为床座,[或当来是]如是,为如是舍

家而出家。相反之,我是为生、老、死、忧、悲、苦、愁、恼之入处。为苦所入、

为苦缠络,能知此纯苦蕴之灭尽,始为其所望者。世尊是善说现见、不时、来观、

随顺、智者内证之法者,有同梵行者,如见而住者,若我复于如是善说之法律中出

家,而住于懈怠、放逸,则我所不该。’[或]彼是如是审慎思惟:‘我当发精进而

不怠,住于念而不忘,身轻安而无暴躁,心须定而趣于一。彼乃由于法之增上力故,

断不善……乃至……而修无罪,护已成为清净。’诸比丘!此名为法增上。诸比丘!

此等是三增上。”

四 作恶业之人 隐瞒是世无

人当知汝心 无论谛虚妄

友当知己身 善不过夸张

自身之内恶 异此皆隐瞒

诸天如来见 世愚所作恶

150 既然行如是 念行自增上

世增上有智 静虑随法行

法增上勇猛 牟尼是不退

毁魔战胜死 生尽精勤者

世解智牟尼 诸法无有分23

注1 参照A.vl,63;S.vol.4,p.38;Itiv.p.109及今卷二集第四之二。

2 “该”底本之naya nam是根据暹本,订正为taya。

3 参照杂三五(大二、二五五b)A.vl,41 S.vol.2,p.252;M,vol.I,p.483。

4 参照Sn.v.1048(p.201)。

5 参照杂三五(大二、二五五c)。

6 此偈参照Sn.v.1106-7。首之(欲之想)底本之kamacchandanam是与暹本同样,应

该作为kamasannanam从注释文当很明确。

7 “被切的多罗树之顶”tala-vatthu-kata已于注释是tala-vatthu viya katam-是vatthu

(素材、材料)之义,取所伐倒之多罗树是树心被截断毕竟无再生芽之义。tala,tala亦

是同义。

8 参照增二八(大二、六五0a)。

9 如底本,在此处不可分节。

10 此偈参照S.vol.I,p.212;Cv.p.156。

11 参照中一二(大一、五0三a)M.vol.3,pp.166,179。

12“审问之云云”底本漏却以下数语,依前之类文及暹本补充之。samanujnitva samanuga-

hitva samanubhasitva tatiyam devadutam。

13 底本漏却bhikkhave一字。

14 此偈,参照杂四七(大二、三四一b)。

15 参照增二四(大二、六二四b)。

16 参照杂四0(大二、二九五c)别杂三(大二、三八九a)。

17 参照此偈S.vol.I,p.208。

18 参照中二九(大一、六0七c)增一二 (大二、六0八b)M.vol.I,P.17。

19 参照增一二(大二、六0八b)中二九(大一、六0七c)。

20 底本将(行恶行已)之一句,以略符表示,却不见其要,故今即不从此。以下附※者亦然。

21 此略字符是依据暹本者,因合理故采用之。

22 参照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六(大二六、三九0b)。

23“无有分”atamma yo是依照暹本及D.T.读为atammayo。因为有分是在渴爱,一切

法中有其分故。

上篇主页目录目录字典标记笔记清除导出保存全屏听书下篇
【南传增支部】第3经 三集 第三 人品 南传增支部 【南传增支部】第3经 三集 第五 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