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增支部】第12经 五集 第二十六 近圆品
第二十六 近圆品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可令[他]近圆。以何为五耶?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成就无学之戒蕴、成就无学之定蕴、成就无学之慧蕴、
成就无学之解脱蕴、成就无学之解脱智见蕴。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是可令[他]近圆。”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可为所依止……乃至……可为沙弥所侍。以何为
五?
二 诸比丘!世有比丘,成就无学之戒蕴、成就无学之定蕴……无学之慧蕴……无
学之解脱蕴……成就无学之解脱智见蕴。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可为沙弥所侍。”
272 一 “诸比丘!此等者,是五悭。以何为五耶?
二 即:住处悭、家悭、得悭、称赞悭、法悭是。
诸比丘!此等者,是为五悭。诸比丘!于此等五悭中,最下劣者乃法悭。”
一 “诸比丘!断除五悭而住于梵行。以何为五耶?
二 即:断除住处悭而住于梵行;[断除]家悭……得悭……称赞悭……断除法悭
而住于梵行是。
诸比丘!断除此等五悭,而住于梵行。”
一 诸比丘!若不断此等五法,则不能具足初静虑而住。以何为五耶?
二 即:住处悭、家悭、得悭、称赞悭、法悭是。
诸比丘!若不断此等五法,则不能具足初静虑而住。
三 诸比丘!若断除此等五法,则能具足初静虑而住。以何为五耶?
四 即:住处悭、家悭、得悭、称赞悭、法悭是。
诸比丘!若断除此等五法,则能具足初静虑而住。”
一 “诸比丘!若不断此等五法,则不能作证第二静虑……第三静虑……第四静虑
……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以何为五耶?
273 二 即:住处悭、家悭、得悭、称赞悭、法悭是。
诸比丘!若不断此等五法,则不能作证第二静虑……第三静虑……乃至……阿
罗汉果。”
一 “诸比丘!若不断此等五法,则不能具足初静虑而住。以何为五耶?
二 即:住处悭、家悭、得悭、称赞悭、不知恩不感恩是。
诸比丘!若不断此等五法,则不能具足初静虑而住。
三 诸比丘!若断除此等五法,则能具足初静虑而住。以何为五耶?
四 即:住处悭、家悭、得悭、称赞悭、不知恩不感恩是。
诸比丘!若断除此等五法,则能具足初静虑而住。
一 “诸比丘!若不断此等五法,则不能作证第二静虑……乃至……第三静虑……乃
至……第四静虑……乃至……预流果……乃至……一来果……乃至……不还果
乃至……阿罗汉果。
二 即:住处悭、家悭、得悭、称赞悭、不知恩不感恩是……
诸比丘!若断除此等五法,则能作证阿罗汉果。”
274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管斋人,不可共立。以何为五耶?
二 即:行欲道、行嗔道、行痴道、行畏道、不知指定与非指定是。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管斋人,不可共立。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管斋人,可共立。以何为五耶?
四 即:不行欲道、不行嗔道、不行痴道、不行畏道、了知指定与非指定是。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管斋人,可共立。”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管斋人,不可共立1,即使共立亦不可差遗2,……乃至
共立而可差遗,……乃至3……应可了知凡愚,……乃至……应可了知贤智,……
乃至……保护伤、害于己,……乃至……保护不伤不害于己,……乃至……如相携
随附则堕于地狱,……乃至……如相携随附则生于天国。以何为五耶?
二 即:不行欲道、不行嗔道、不行痴道、不行畏道、了知指定与非指定是。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管斋人,如相携随附则生于天国。”
注1 此na sammannitabbo之语,以暹罗本补之。
2 sammato依暹罗本读为sammato pi。
3 乃至语,依前后文之例,由暹罗本补之。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施设床座人,不可共立,……施设床座人,可共立,
不知施设与非施设,……了知施设与非施设;……藏器物人,不可共立,……藏器
物人,可共立,……不知所藏与非所藏………了知所藏与非所藏;……受衣人,不
275 可共立,……受衣人,可共立………不知所取与非所收,……了知所取与非所取1;
……分衣人,不可共立,……分衣人,可共立;……分粥人,不可共立,……分粥
人,可共立;……分果人,不可共立………分果人,可共立;……分饼人应不可共
立,分饼人,可共立,……不知分与非分,……了知分与非分;……舍少量人,不
可共立………舍少量人,可共立,……不知舍与非舍………了知舍与非舍;……受
内衣人应不可共立,……受内衣人,可共立,……受钵人,不可共立,……受钵人,
可共立,不知取与非取,……了知取与非取;……管园林人,不可共立,……管园
林人,共立;……监沙弥人,不可共立,……监沙弥人,可共立;……即使共立亦
不可差遣;……共立而回差遣;……可了知凡愚,……可了知贤智,……保护伤害
于己,……保护不伤、不害于己;……如相携随著附则堕于地狱;……不知差遣
与非差遣;……如相携随附而生于天国。何等为五耶?
二 即:不行欲道、不行嗔道、不行痴道、不行畏道、了知差遣与非差遣是。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监沙弥人,如相随附置而生于天国。
注1 虽有乃至语,依暹罗本及前后文之例而省略之,以下亦然。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如相携随附则堕于地狱。以何为五耶?
二 即:杀生、不与取、非梵行、虚诳语、有谷酒、果酒、酒分之放逸处是。
276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如相携随附则堕于地狱。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如相携随著附则生于天国。以何为五耶?
四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非梵行、离虚诳语、离有谷酒、果酒、酒分之放逸
处是。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如相携随附则生于天国。”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尼……正学女……沙弥……沙弥尼……优婆塞
优婆夷,如相携随著附则堕地狱。以何为五耶?
二 即:杀生、不与取、邪欲行、虚诳语、有谷酒、果酒、酒分之放逸处是。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优婆夷,如相携随附则堕于地狱。
三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优婆夷,如相携随附则生于天国。以何为五耶?
四 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邪欲行、离虚诳语、离有谷酒、果酒、酒分之放逸
处是。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优婆夷,如相携随附则生于天国。”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邪命[外道],如相携随附则堕于地狱。以何为五耶?
二 即:杀生、不与取、非梵行、虚诳语、有谷酒、果酒、酒分之放逸处是。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邪命[外道],如相携随附则随于地狱。”
一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离系者……剪须发弟子者……螺髻者……般利婆阇迦者
277 ……摩建尔迦者……执三杖者……阿毗流离者……乔达摩卡者……提婆昙蜜迦者,
如相携随附则堕于地狱。以何为五耶?
二 即:杀生、不与取、非梵行、虚诳语、有谷酒、果酒、酒分之放逸处是。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提婆昙蜜迦者,如相携随附则堕于地狱。”
一 “诸比丘!为了知贪,修五法。以何为五耶?
二 即:不净想、死想、过患想、食违逆想、一切世间不喜乐想是。
诸比丘!为了知贪,应修此等之五法。”
一 “诸比丘!为了知贪,应修五法。何等为五?
二 即:无常想、无我想、死想、食违逆想、一切世间不喜乐想是。
诸比丘!为了知贪,应修此等之五法。”
一 “诸比丘!为了知贪,应修五法。以何为五耶?
二 即: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断想、离贪想是。
诸比丘!为了知贪,应修此等之五法。”
一 “诸比丘!为了知贪,应修五法。以何为五耶?
二 即: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是。
诸比丘!为了知贪,应修此等之五法1。”
278 一 “诸比丘!为了知贪,应修五法。以何为五耶?
二 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是。
诸比丘!为了知贪,应修此等之五法1。”
一 “诸比丘!为偏知贪、为令衰、为断、为尽、为遣、为离贪、为灭、为舍、为弃,
应修此等之五法。……为了知嗔……痴……忿……恨……覆……恼……嫉……悭
……诳……谄……傲……怒……慢……过慢……憍……为了知放逸、为偏知、为令
衰、为断、为尽、为遣、为离贪、为灭、为舍、为弃,应修此等之五法。”
摄句:
为了知、偏知、令衰、断、尽、遣
为离贪、灭、舍、弃,此等是有十
于是,有品之摄句:
学力、力、五支、须摩那
文荼、盖、想、第八之战士
长老、迦俱罗、安稳、第十二之阿那迦频头
病、王、底甘陀、妙法、嫌恨、优婆塞
阿兰若、婆罗门、金毗罗、骂詈
长游行、旧住、恶行、近圆是
五集竟。
五 集 第二十六 近圆品 三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