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增支部】第25经 十集 第七 双品 南传增支部 【南传增支部】第25经 十集 第九 长老品

【南传增支部】第25经 十集 第八 愿品

第八 愿品

七十一 愿1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此时,世尊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

“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二 “诸比丘!戒具足、波罗提木叉具足而住!守护波罗提木叉之律仪,正行、所行

处具足而住!于少少罪见怖畏,受学处而学!

诸比丘!比丘若愿‘欲为同梵行者之所爱乐、可意、尊重、恭敬’,则应于戒圆

满,内心当行寂止,不舍静虑,成就正观,常行空屋。

诸比丘!比丘若愿‘欲得衣、食、床座、病药、资具’,则应于戒圆满,内心当

行寂止,不舍静虑,成就正观,常行空屋。

诸比丘!比丘若愿‘欲令授我衣、食、床座、病药、资具之人所作,有大果、

大功德’,则应于戒圆满……乃至……常行空屋。

132 诸比丘!比丘若愿‘欲令死去命终之亲族血缘,以净心忆念我者,有大果、大

功德’,则应于戒圆满……乃至……常行空屋。

诸比丘!比丘若愿‘欲于以任何之衣、食、床座、病药、资具亦能知足’,则应

于戒圆满……乃至……常行空屋。

诸比丘!比丘若愿‘欲能忍受寒、暑、饥、渴、虻、蚊、风、日、蛇之触,骂

詈谗谤之语路,已生之苦、剧、粗、猛、不悦、非可意、夺命之身受’,则应于戒圆

满……乃至……常行空屋。

诸比丘!比丘若愿‘欲能克服于不欣喜、欣喜,不被不欣喜、欣喜所克服,欲

能克服随生之不欣喜、欣喜而住’,则应于戒圆满……乃至……常行空屋。

诸比丘!比丘若愿‘欲能克服于怖畏、恐惧,不被怖畏、恐惧所克服,欲能克

服随生之怖畏、恐惧’,则应于戒圆满……乃至……常行空屋。

诸比丘!比丘若愿‘欲得增上心现法乐住之四静虑,随乐欲得而不艰难,得而

不梗涩’,则应于戒圆满……乃至……常行空屋。

诸比丘!比丘若愿‘欲自诸漏尽,无漏而于现法之心解脱、慧解脱,欲能自证

133 知、现证、具足而住’,则应于戒圆满,内心当行寂止,不舍静虑,成就正观,常行

空屋。

诸比丘!能说‘戒具足、波罗提木叉具足而住!守护波罗提木叉之律仪,正行、

所行处具足而住!于少少罪见怖畏,受学处而学’者,即缘此而说。”

注1 参照中部经典原典第一卷三三页(汉译南传大藏经第九卷四一页)

七十二 刺1

一 尔时,世尊住毗舍离城大林之重阁讲堂,与众多高名之长老弟子俱,[谓:]具

寿遮罗、具寿优簸遮罗、具寿伽伽罗、具寿迦陵缚、具寿尼迦陀、具寿迦多黎沙与

其余高名之长老弟子俱。

二 其时,众多高名之离车人,善美之车乘相连2,发出高大声,为亲见世尊而进

入大林。

时,彼诸具寿即思念:

此时,众多高名之离车人,善美之车乘相连,发出高大声,为亲见世尊而进入

134 大林。世尊说:‘静虑者以声为其刺’,我等宜往牛角婆罗林,于彼处无声,无杂闹,

当可安稳而住。”

三 时,彼诸具寿乃住牛角娑罗林。于彼处,彼诸具寿乃得无声、无杂闹,安稳而

住。

时,世尊即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遮罗在何处耶?优簸遮罗在何处耶?伽伽罗在何处耶?迦陵缚在何

处耶?尼迦陀在何处耶?迦多黎沙在何处耶?诸比丘!彼诸长老弟子在何处耶?”

“大德!于此处,彼诸具寿即思念:‘此时,众多高名之离车人,善美之车乘相

连,发出高大声,为亲见世尊而入大林。世尊说:“静虑者以声为其刺”,我等宜往

牛角婆罗林,于彼处无声、无杂闹,当可安稳而住。’大德!时,彼诸具寿乃往牛

角婆罗林。于彼处,彼诸具寿乃得无声、无杂闹,安稳而住。”

四 “善哉,善哉!诸比丘!如彼大弟子之正说,应如是说。诸比丘!我说:‘静虑

者以声为其刺’。诸比丘!有十刺。何等为十耶?

五 于乐远离者,乐众会为刺。于修不净相者,修净相为刺。于守护根门者,观剧

135 为刺。于梵行者,与女相交为刺。于初静虑,声为刺。于第二静虑,寻伺为刺。于

第三静虑,喜为刺。于第四静虑,入出息为刺。于想受灭定,想、受为刺。贪为刺,

嗔为刺,痴为刺。

诸比丘!无刺而住!诸比丘!离刺而住!诸比丘!无刺、离刺而住!诸比丘!

阿罗汉无刺而住,诸比丘!阿罗汉离刺而住。诸比丘!阿罗汉无刺、离刺而住。”

注1 汉译中阿八四(大正藏一、五六0b)。

2 “相连”。底本之carapuraya者依据暹罗本改为paramparaya。

七十三 可爱

一 “诸比丘!有十法,为可爱、可乐、可意,于世亦难得。何等为十耶?

二 财为可爱、可乐、可意,于世亦难得。美貌为可爱、可乐、可意,于世亦难得。

无病为可爱、可乐、可意,于世亦难得。戒为可爱、可乐、可意,于世亦难得。梵

行为可爱、可乐、可意,于世亦难得。友为可爱、可乐、可意,于世亦难得。多智

为可爱、可乐、可意,于世亦难得。慧为可爱、可乐、可意,于世亦难得。法为可

爱、可乐、可意,于世亦难得。天为可爱、可乐、可意,于世亦难得。

136 诸比丘!此十法为可爱、可乐、可意,于世亦难得。

三 诸比丘!此可爱、可乐、可意,于世亦难得之十法,有十法之障难。

四 即:懈怠、不勤者财之障难;不庄严、不庄饰者美貌之障难;不摄生者无病之

障难;有恶友者戒之障难;不守护诸根者梵行之障难;不信者友之障难;不学习者

多智之障难;不恭敬听闻且不质问者慧之障难;不勤且不观察者法之障难;邪行者

天之障难。

诸比丘!此可爱、可乐、可意,于世亦难得之十法,有十法之障难。

五 诸比丘!此可爱、可乐、可意,于世亦难得之十法,有十法之食。

六 即:不懈怠、勤勇者财之食;庄严、庄饰者美貌之食;摄生者无病之食;有善

友者戒之食;守护诸根者梵行之食;信者友之食;学习者多智之食;恭敬听闻、质

问者慧之食;勤勉、观察者法之食;正行者天之食;

诸比丘!此可爱、可乐、可意,于世亦难得之十法,有此十法之食。”

137 七十四 增长1

一 “诸比丘!圣弟子若以十之增长而增长,以圣之增长而增长,得核心,得身之最

胜。何等为十耶?

二 即:以田地而增长,以财谷而增长,以妻子而增长,以奴仆使丁而增长,以四

足而增长,以信而增长,以戒而增长,以闻而增长,以舍而增长,以慧而增长。

诸比丘!圣弟子若以此十之增长而增长,以圣之增长而增长,得核心,得身之

最胜。”

财谷妻子四足兽

皆是增长为富饶

亲族知友于大王

有所供养之荣誉

抑或信戒慧舍闻

一切于此世增长

此乃贤智之善人

于现法二法增长2

注1 参照五集六三.六四经(汉译南传大藏经第二一卷九七页)、相应部三七女人相应三四经

(汉译南传大藏经第十五卷三二0页)。

2 “二法”。即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也。

七十五 鹿住1

一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具寿阿难于晨早时,著下衣,持衣钵,

到达鹿住优婆夷家,至已设座而坐。时,鹿住优婆夷即到具寿阿难之处,至已礼敬

具寿阿难,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鹿住优婆夷对具寿阿难言:

138 二 “大德阿难!世尊所说之法当云何了解耶?以梵行者与非梵行者之两人,于后世

皆能生于同一趣处也。大德!我之父富兰那为梵行者、远离行者,且远离淫欲之鄙

法,彼死之时,世尊授记为‘为一来有情且生于兜率天中’。大德!我之叔父梨师达

多为非梵行者,以知足妻己,彼死之时,世尊授记为‘为一来有情且生于兜率天中’。

大德阿难!世尊所说之法当云何了解耶?以梵行者与非梵行者之两人,于后世皆能

生于一趣处。”

“姊妹!如是,世尊授记。”

三 时,具寿阿难于鹿住优婆夷家,受食,从座起而离去。时,具寿阿难由食后乞

食而还,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寿阿难即白

世尊言:

“大德!此处,我于晨早时,著下衣,持衣钵,到达鹿住优婆夷家,至已、设座

而坐。大德!时,鹿住婆罗夷即到我处,至已礼敬我,坐于一面。大德!坐于一面

139 之鹿住优婆夷对我而言:‘大德阿难!世尊所说之法当云何了解耶?以梵行者与非

梵行者之两人,于后世皆能生于同一趣处。大德!我之父富兰那为梵行者、远离行

者,且远离淫欲之鄙法,彼死之时,世尊授记为“为一来有情且生于兜率天中”。大

德!我叔父梨师达多为非梵行者,以知足己妻,彼死之时,世尊授记为“为一来有情

且生于兜率天中”。大德阿难!世尊所说之法当云何了解耶?以梵行者与非梵行者之

两人,于后世皆能生于同一趣处。’大德!对如是所说,我即对鹿住优婆夷言:‘姊

妹!如是,世尊授记。’

“阿难!愚痴不聪明之女人鹿住优婆夷,以女人慧了知人与人补特伽罗优劣之

[差]几何耶?

阿难!世间存有十之补特伽罗。何等为十耶?

四 阿难!此处有一类之补特伽罗,破戒而灭其破戒使无余,彼不能如实了知心解

脱、慧解脱,彼即不听闻,不多闻,以见不能通达,不得时解脱。彼身坏命终,退

而不能胜进,唯退失而不能胜进。

五 阿难!复次,此处有一类之补特伽罗,破戒而灭其破戒使无余,彼能如实了知

140 心解脱、慧解脱,彼有听闻,多闻,以见善能通达,得时解脱。彼身坏命终,胜进

而不退,唯胜进而不退失。

阿难!此中,有筹量者,筹量而曰:‘此人亦有如是之法,彼人亦有如是之法,

云何有其一者劣,其一者优耶?’阿难!若如是[筹量],于长夜得不利苦恼。阿难!

此中,破戒而灭其破戒使无余,能如实了知心解脱、慧解脱,且有听闻,有多闻,

以见善能通达,得时解脱之补特伽罗者,比先前之补特伽罗更优胜。何以故耶?阿

难!法流能渡彼。非如来谁能了知此别耶?阿难!是故,于补特伽罗勿筹量,于补

特伽罗勿计量。阿难!于补特伽罗计量之人则衰亡。阿难!我或等于我者当能于补

特伽罗计量。

141 六 阿难!复次,此处有一类之补特伽罗,持戒而灭其戒使之无余,彼不能如实了

知心解脱、慧解脱,彼即不听闻,不多闻,以见不能通达,不得时解脱。彼身坏命

终,退而不能胜进,唯退失而不能胜进。

七 阿难!复次,此处有一类之补特伽罗,持戒而灭其戒使无余,彼能如实了知心

解脱、慧解脱,彼有听闻,有多闻,以见善能通达,得时解脱。彼身坏命终,胜进

而不退,唯胜进而不退失。

阿难!此中,有筹量者……乃至……阿难!我或等于我者当能于补特伽罗计

量。

八 阿难!复次,此处有一类之补特伽罗,苦贪而灭其贪使无余,彼不能如实了知

心解脱、慧解脱,彼即不听闻,不多闻,以见不能通达,不得时解脱。彼身坏命终,

退而不能胜进,唯退失而不能胜进。

九 阿难!复次,此处有一类之补特伽罗,苦贪而灭其贪使无余,彼能如实了知心

142 解脱、慧解脱,彼有听闻,有多闻,以见善能通达,得时解脱。彼身坏命终,胜进

而不退,唯胜进而不退失。

阿难!此中,有筹量者……乃至……阿难!我或等于我者当能于补特伽罗计

量。

一0 阿难!复次,此处有一类之补特伽罗,嗔恨而灭其嗔恨使无余,彼不能如实

了知心解脱、慧解脱,彼即不听闻,不多闻,以见不能通达,不得时解脱。彼身坏

命终,退而不能胜进,唯退失而不能胜进。

一一 阿难!复次,此处有一类之补特伽罗,嗔恨而灭其嗔恨使无余,彼能如实了

知心解脱、慧解脱,彼有听闻,有多闻,以见善能通达,得时解脱。彼身坏命终,

胜进而不退,唯胜进而不退失。

阿难!此中,有筹量者……乃至……阿难!我或等于我者当能于补特伽罗计

量。

一二 阿难!复次,此处有一类之补特伽罗,掉举而灭其掉举使无余,彼不能如实

了知心解脱、慧解脱,彼即不听闻,不多闻,以见不能通达,不得时解脱。彼身坏

命终,退而不能胜进,唯退失而不能胜进。

一三 阿难!复次,此处有一类之补特伽罗,掉举而灭其掉举使无余,彼能如实了

143 知心解脱、慧解脱,彼有听闻,有多闻,以见善能通达,得时解脱。彼身坏命终,

胜进而不退,唯胜进而不退失。

阿难!此中,有筹量者,筹量而曰:‘此人亦有如是之法,彼人亦有如是之法,

云何有其一者劣,其一者优耶?’阿难!若如是[筹量],于长夜得不利苦恼。阿难!

此中,掉举而灭其掉举使无余,能如实了知心解脱、慧解脱,且有听闻,有多闻,

以见善能通达,得时解脱之补特伽罗者,比先前之补特伽罗更优胜。何以故耶?阿

难!法流能渡彼。非如来谁能了知此别耶?阿难!是故,于补特伽罗勿筹量,于补

特伽罗勿计量。阿难!于补特伽罗计量之人则衰亡。阿难!我或等于我者当能于补

特伽罗计量。

阿难!愚痴不聪明之女人鹿住优婆夷,以女人慧了知人与人补特伽罗之优劣之

[差]几何耶?

阿难!世间存有十之补特伽罗。

阿难!富兰那持戒,若梨师达多亦同持戒,富兰那于此处不能了知梨师达多之

144 趣。阿难!梨师达多持慧,若富兰那亦同持慧,梨师达多于此处不能了知富兰那之

趣。阿难!如是,此之[两]人者俱缺一边。”

注1 六集四四经(汉译南传大藏经第二十二卷七九页)参照。杂阿含三五·二一(大正藏二、

二五七b)。

七十六 不能1

一 “诸比丘!世间若无三法,则世间不出如来、应供、正等觉者,世间不现如来所

说之法、律。何等为三耶?

二 [谓:]生、老、死也。诸比丘!世间若无此三法,则世间不出如来、应供、

正等觉者,世间不现如来所说之法、律。诸比丘!然而,世间有此三法之故,世间

出如来、应供、正等觉者,世间现如来所说之法、律。

三 诸比丘!若不断三法,则不能断生、断老、断死。何等为三耶?

四 若不断贪,不断嗔,不断痴。诸比丘!若不断三法,则不能断生、断老、断死。

五 诸比丘!若不断三法,则不能断贪、断嗔、断痴。何等为三耶?

六 若不断有身见,不断疑,不断戒禁取。诸比丘!若不断此三法,则不能断贪、

断嗔、断痴。

145 七 诸比丘!若不断三法,则不能断有身见、断疑、断戒禁取。何等为三耶?

八 若不断非如理作意,不断邪道修习,不断心退缩。诸比丘!若不断此三法,则

不能断有身见、断疑、断戒禁取。

九 诸比丘!若不断三法,则不能断非如理作意、断邪道修习、断心退缩。何等为

三耶?

一0 若不断妄念,不断不正知,不断心散乱。诸比丘!若不断此三法,则不能断

非如理作意、断邪道修习、断心退缩。

一一 诸比丘!若不断三法,则不能断妄念、断不正知、断心散乱。何等为三耶?

一二 若不断不乐欲见圣者,不断不乐欲听圣法,不断难诘心。诸比丘!若不断此

三法,则不能断妄心、断不正知、断心散乱。

一三 诸比丘!若不断三法,则不能断不乐欲见圣者、断不乐欲听圣法、断难诘心。

何等为三耶?

一四 若不断掉举,不断不律仪,不断破戒。诸比丘!若不断此三法,则不能断不

乐欲见圣者、断不乐欲听圣法、断难诘心。

146 一五 诸比丘!若不断三法,则不能断掉举、断不律仪、断破戒。何等为三耶?

一六 若不断不信,不断不亲爱,不断懈怠。诸比丘!若不断此三法,则不能断掉

举、断不律仪、断破戒。

一七 诸比丘!若不断三法,则不能断不信、断不亲爱、断懈怠。何等为三耶?

一八 若不断不恭敬,不断不受谏,不断恶友。诸比丘!若不断此三法,则不能断

不信、断不亲爱、断懈怠。

一九 诸比丘!若不断三法,则不能断不恭敬,断不受谏,断恶友。何等为三耶?

二0 若不断无惭,不断无愧,不断放逸。诸比丘!若不断此三法,则不能断不恭

敬、断不受谏、断恶友。

二一 诸比丘!无惭、无愧、放逸之时,为放逸之故,不能断不恭敬、断不受谏、

断恶友。有恶友之故,不能断不信、断不亲爱、断懈怠。为懈怠之故,不能断掉举、

断不律仪、断破戒。为破戒之故,不能断不乐欲见圣者、断不乐欲听圣法、难诘心。

147 有难诘心之故,不能断妄念、断不正知、断心散乱。为心散乱之故,不能断非如理

作意、断邪道修习、断心退缩。为心退缩之故,不能断有身见、断疑、断戒禁取。

有疑之故,不能断贪、断嗔、断痴。若不断贪、不断嗔、不断痴,则不能断生、断

老、断死。

二二 诸比丘!若能断三法,则能断生、断老、断死。何等为三耶?

二三 若能断贪,断嗔,断痴。诸比丘!若能断此三法,则能断生、断老、断死。

二四 诸比丘!若能断三法,期能断贪、断嗔、断痴。何等为三耶?

二五 若断有身见,断疑,断戒禁取。诸比丘!若能断此三法,则能断贪、断嗔、

断痴。

二六 诸比丘!若能断三法,则能断有身见、断疑、断戒禁取。何等为三耶?

二七 若断非如理作意,断邪道修习,断心退缩。诸比丘!若能断此三法,则能断

有身见、断疑、断戒禁取。

二八 诸比丘!若能断三法,则能断非如埋作意、断邪道修习、断心退缩。何等为

三耶?

二九 若断妄念,断不正知,断心散乱。诸比丘!若能断此三法,则能断非如理作

意、断邪道修习、断心退缩。

148 三0 诸比丘!若能断三法,则能断妄念、断不正知、断心散乱。何等为三耶?

若断不乐欲见圣者,断不乐欲听圣法,断难诘心。诸比丘!若能断此三法,则

能断妄念、断不正知、断心散乱。

三一 诸比丘!若能断三法,期能断不乐欲见圣者、断不乐欲听圣法、断难诘心。

何等为三耶?

三二 若断掉举,断不律仪,断破戒。诸比丘!若能断此三法,则能断不乐欲见圣

者、断不乐欲听圣法、断难诘心。

三三 诸比丘!若能断三法,则能断掉举、断不律仪、断破戒。何等为三耶?

三四 若断不信,断不亲爱,断懈怠。诸比丘!若能断此三法,则能断掉举、断不

律仪、断破戒。

三五 诸比丘!若能断三法,则能断不信、断不亲爱、断懈怠。何等为三耶?

三六 若能断不恭敬,断不受谏,断恶友。诸比丘!若能断此三法,则能断不信、

断不亲爱、断懈怠。

三七 诸比丘!若能断三法,期能断不恭敬,断不受谏,断恶友。何等为三耶?

三八 若断无惭,断无愧,断放逸。诸比丘!若能断此三法,则能断不恭敬、断不

受谏、断恶友。

三九 诸比丘!有惭、有愧、不放逸之时,为不放逸故,能断不恭敬、断不受谏、

149 断恶友。为善友故,能断不信、断不亲爱、断懈怠。为发勤故,能断掉举、断不律

仪、断破戒。为持戒故,能断不乐欲见圣者、断不乐欲听圣法、断难诘心。无难诘

心故,能断妄念、断不正知、断心散乱。心无散乱故,能断非如理作意、断邪道修

习、断心退缩。心无退缩故,能断有身见、断疑、断戒禁取。无疑故,能断贪、断

嗔、断痴。若能断贪、断嗔、断痴,则能断生、断老、断死。”

注1 参照汉译杂阿含二八.一一(大正藏二、一九九c)、一四.四(大正藏二、九五c)。

七十七 鸦

一 “诸比丘!鸦者成就十之邪法。何等为十耶?

二 即:傲倨、凶暴、强欲、大食、残酷、无慈悲、怯弱、喧骚、妄念、吝啬也。

诸比丘!鸦者成就此十之邪法。

三 诸比丘!如是,恶比丘成就十邪法。何等为十耶?

四 即:傲倨、凶暴、强欲、大食、残酷、无慈悲、怯弱、喧骚、妄念、吝啬也。

诸比丘!恶比丘成就此十邪法。”

150 七十八 尼犍子

一 “诸比丘!尼犍子者成就十邪法。何等为十耶?

二 诸比丘!尼犍子者不信;诸比丘!尼犍子者破戒;诸比丘!尼犍子者无惭;诸

比丘!尼犍子者无愧;诸比丘!尼犍子者与善士不交;诸比丘!尼犍子者自赞毁

他;诸比丘!尼犍子者妄取现世,起坚固执,弃舍难;诸比丘!尼犍子者诡诈;诸

比丘!尼犍子者有恶欲;诸比丘!尼犍子者有邪见。

诸比丘!尼犍子者成就此十邪法。”

七十九 事1 (一)

一 “诸比丘!有十之嫌恨事。何等为十耶?

二 ‘彼已作不饶益于我’,故结嫌恨。‘彼现作不饶益于我’,故结嫌恨。‘彼当作

不饶益于我’,故结嫌恨。‘彼已作不饶益于我可爱、可意者’,[故结嫌恨。‘彼]现

作不饶益[于我可爱、可意者]’,[故结嫌恨。‘彼]当作不饶益[于我可爱、可意

者]’,故结嫌恨。‘彼已作饶益于我非可爱、非可意者’,[故结嫌恨。‘彼]现作饶

益[于我非可爱、非可意者’,故结嫌恨。‘彼当作饶益于我非可爱、非可意者’,故

结嫌恨。非理而忿。

诸比丘!此乃十嫌恨事也。”

注1 参照九集第二十九经(汉译南传大藏经第二十四卷七五页)。

八十 事1(二)

一 “诸比丘!有十嫌恨之调伏。何等为十耶?

二 ‘彼即使已作不饶益于我,有何相干耶?’故嫌恨调伏。‘彼即使现作不饶益于

151 我,有何相干耶?’故嫌恨调伏。‘彼即使当作不饶益于我,有何相干耶?’故嫌恨

调伏。‘彼即使已作不饶益于我可爱、可意者,有何相干耶?’故嫌恨调伏。‘彼即

使现作不饶益于我可爱、可意者,有何相干耶?’故嫌恨调伏。“彼即使当作不饶益

于我可爱、可意者,有何相干耶?’故嫌恨调伏。‘彼即使已作饶益于我非可爱、非

可意者,有何相干耶?’故嫌恨调伏。‘彼即使现作饶益于我非可爱、非可意者,有

何相干耶?’故嫌恨调伏。‘彼即使当作饶益于我非可爱、非可意者,有何相干耶?’

故嫌恨调伏。非理而不忿。

诸比丘!此乃十嫌恨之调伏也。

注1 参照九集第三0经(汉译南传大藏经第二十四卷七六页)。

第八 愿品[毕]

此中,摄颂曰:

(一)愿、(二)刺、(三)可爱、

(四)增长、(五)鹿住、

(六)不能、(七)鸦、

(八)尼犍子、(九~一0)二之事。

上篇主页目录目录字典标记笔记清除导出保存全屏听书下篇
【南传增支部】第25经 十集 第七 双品 南传增支部 【南传增支部】第25经 十集 第九 长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