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增支部】第25经 十集 第八 愿品 南传增支部 【南传增支部】第26经 十集 第十 优婆塞品

【南传增支部】第25经 十集 第九 长老品

第九 长老品

八十一 婆醯迦

一 尔时,世尊住瞻波国伽伽罗池边。时,具寿婆醯迦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礼

敬世尊而退坐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寿婆醯迦白世尊言:

“大德!如来出离、离系、解脱几何之法,以自在心而住耶?”

152 二 “婆醯迦!如来出离、离系、解脱十法,以自在心而住。何等为十耶?

三 婆醯迦!如来出离、离系、解脱其色,以自在心而住。婆醯迦!如来出离、离

系、解脱其受……想……行……识……生……老……死……苦……烦恼,以自在心

而住。

四 婆醯迦!譬如优钵罗、钵昙摩、分陀利华,生于水中,长于水中,自水而现,

不染于水而立。婆醯迦!如是,如来出离、离系、解脱此十法,以自在心而住。”

八十二 阿难

一 时,具寿阿难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礼敬世尊,退坐一面。坐于一面之时,

世尊对具寿阿难说:

二 “阿难!比丘无信而于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无有是处。阿难!比丘破

戒而于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无有是处。阿难!比丘少闻而于此法、律增

长、增大、增广者实无有是处。阿难!比丘恶语而于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

153 实无有是处。阿难!比丘有恶友而于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无有是处。阿

难!比丘懈怠而于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无有是处。阿难!比丘妄念而于

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无有是处。阿难!比丘不知足而于此法、律增长、

增大、增广者实无有是处。阿难!比丘恶欲而于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无

有是处。阿难!比丘邪见而于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无有是处。

阿难!比丘若能成就此十法,于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无有是处。

三 阿难!比丘有信而于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有是处。阿难!比丘持戒而

于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有是处。阿难!比丘多闻前于此法、律增长、增

154 大、增广者实有是处。阿难!比丘善语而于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有是处。

阿难!比丘有善友而于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有是处。阿难!比丘发勤而

于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有是处。阿难!比丘持念而于此法、律增长、增

大、增广者实有是处。阿难!比丘知足而于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有是处。

阿难!比丘少欲而于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有是处。阿难!比丘正见而于

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有是处。

阿难!比丘若成就此十法,于此法、律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有是处。”

八十三 芬那1

一 时,具寿普尼耶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礼敬世尊,退坐一面。坐于一面之具

寿普尼耶即白世尊言:

“大德!有何因何缘,如来有时思、有时不思说法耶?”

二 “普尼耶!比丘若有信而不能来诣,则如来不思说法。普尼耶!比丘若有信来诣

之时,如来即思说法。

普尼耶!比丘若有信来诣而不能承事,[则如来不思说法。普尼耶!比丘若有信

来诣且承事之时,如来即思说法。

普尼耶!比丘若有信来诣,]承事而不能请问,则如来不思说法。普尼耶!比

丘若有信来诣,承事请问之时,如来即思说法。

普尼耶!比丘若有信来诣,承事]请问而不能倾听其法,则如来不思说法。普

尼耶!比丘若有信来诣,承事请问,倾听其法之时,如来即思说法。

普尼耶!比丘若有信来诣,承事请问,倾听其法,听而不能受持其法,[则如来

不思说法。普尼耶!比丘若有信来诣,承事请问,倾听其法,听而受持其法之时,

如来即思说法。

普尼耶!比丘若有信来诣,承事请问,倾听其法,]听而受持其法而不能观察

所持之法义,一则如来不思说法。普尼耶!比丘若有信来诣,承事请问,倾听其法,

听而受持其法,观察所持法义之时,如来即思说法。

普尼耶!比丘若有信来诣,承事请问,倾听其法,听而受持其法,]观察所持

155 之法义,知义知法而非法随法行,[则如来不思说法。普尼耶!比丘若有信来诣,承

事请问,倾听其法,听而受持其法,观察所持之法义,知义知法而法随法行之时,

如来即思说法。

普尼耶!比丘若有信来诣,承事请问,倾听其法,听而受持其法,观察所持之

法义,]知义知法而法随法行,然非善言、善语、善美、分明、清亮而不能成就述

义之语言,则如来不思说法。曾尼耶!比丘若有信来诣,承事请问,倾听其法,听

而受持其法,观察所持之法义,知义知法而法随法行,善言、善语、善美、分明、

清亮而能成就述义语言之时,如来即思说法。

普尼耶!比丘若有信来诣,承事请问,倾听其法,听而受持其法,观察所持之

法义,知义知法而法随法行,]善言、善语、善美、分明、清亮而能成就述义之语

言,不能教示、劝导、赞励、庆慰同梵行者,则如来不思说法。

三 普尼耶!比丘若有信来诣,承事请问,倾听其法,听而受持其法,观察所持之

法义,知义知法而法随法行,善言、善语、善美、分明、清亮而能成就述义之语言,

能教示、劝导、赞励、庆慰同梵行者之时,如来即思说法。

普尼耶!成就此十法时,如来一向即思说法。”

注1 参照八集八十二经(汉译南传大藏经第二十三卷二五九页)。

八十四 记说

一 此时,具寿摩诃目犍连告诸比丘言:

“友等诸比丘!”

“友!”

彼诸比丘应答摩诃目犍连。摩诃目犍连即说:

二 “友等!此处有比丘言:‘[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后有’

156 而记说了悟。如来或如来之弟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他心差别善巧者,

与彼审问、究明、谈论。彼为如来或如来之弟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

他心差别善巧者所审问、究明、谈论而惑、困惑、厄、苦、厄苦。如来或如来之弟

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他心差别善巧者,以心如是了知其心而作意,

谓:‘云何此具寿言:“[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后有”而记说

了悟耶?’如来或如来之弟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他心差别善巧者,

以心如是了知其心而了知,谓:‘此具寿有忿,以忿缠之心多住,然于如来所说之

法、律,则忿之缠乃损减。此具寿有恨,以恨缠之心多住,然于如来所说之法、律,

则恨之缠乃损减。此具寿有覆,以覆缠之心多住,然于如来所说之法、律,则覆之

缠乃损减。此具寿有恼,以恼缠之心多住,然于如来所说之法、律,则恼之缠乃损

减。此具寿有嫉,以嫉缠之心多住,然于如来所说之法、律,则嫉之缠乃损减。此

具寿有悭,以悭缠之心多住,然于如来所说之法、律,则悭之缠乃损减。此具寿有

157 诳,以诳缠之心多住,然于如来所说之法、律,则诳之缠乃损减。此具寿有诸,以

谄缠之心多住,然于如来所说之法、律,则谄之缠乃损减。此具寿有恶欲,以欲缠

之心多住,然于如来所说之法、律,则欲之缠乃损减。此具寿妄念也,更有所作,

以少分之胜进,中途而废,然于如来所说之法、律,则中途而废者乃损减也。’

三 友等!比丘若不弃此十法,欲于此法、律[中]增长、增大、增广者无有是处。

友等!比丘弃此十法之时,欲于此法、律[中]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有是处。”

八十五 夸

一 尔时,具寿摩诃周陀住支提国之萨寒若。此时,具寿摩诃周陀告诸比丘言:

“友等诸比丘!”

“友!”

彼诸比丘应答具寿摩诃周陀。具寿摩诃周陀即说:

二 “友等!此处有比丘,夸奢证得而言:‘我乃入出初静虑,我乃入出第二静虑,

158 我乃入出第三静虑,我乃入出第四静虑,我乃入出虚空无边处,我乃入出识无边处,

我乃入出无所有处,我乃入出非想非非想处,我乃入出想受灭。’如来或如来之弟

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他心差别善巧者,与彼审问、究明、谈论。彼

为如来或如来之弟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他心差别善巧者所审问、究

明、谈论而惑、困惑、厄、苦、厄苦。如来或如来之弟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

心善巧、他心差别善巧者,以心如是了知其心而作意,谓:‘云何此具寿夸奢证得

而言:“我乃入出初静虑……乃至……我乃入出想受灭”耶?’如来或如来之弟子,

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他心差别善巧者,以心如是了知其心而了知,谓:

‘此具寿于长夜,其戒所作有缺,所作有穿,所作有杂,所作有秽;非作常恒,非

转常恒。此具寿破戒也,然于如来所说之法、律,破戒乃损减。此具寿无信,然于

如来所说之法、律,无信乃损减。此具寿少闻而非法行,然于如来所说之法、律,

159 少闻乃损减。此具寿恶语,然于如来所说之法、律,恶语乃损减。此具寿有恶友,

然于如来所说之法、律,恶友乃损减。此具寿懈怠,然于如来所说之法、律,懈怠

乃损减。此具寿妄念,然于如来所说之法、律,妄念乃损减。此具寿诡诈,然于如

来所说之法、律,诡诈乃损减。此具寿难满,然于如来所说之法、律,难满乃损减。

此具寿劣慧,然于如来所说之法、律,劣慧乃损减。’

三 友等!譬如有友,语其友而言:‘友!汝若须财,可乞财于我,我当与财于汝’。

彼友有须财之事时,语其友而言:‘友!我须财,当与财于我!’彼言:‘友!果

尔,可掘此处!’彼掘其处而不得。彼言:‘友!汝言虚伪、言不实于我,言:“可

掘此处!”’彼言:‘友!我非言虚伪、言不实于汝,果尔,可掘此处!’彼掘其处

而不得。彼言:‘友!汝言虚伪、言不实于我,言:“可掘此处!”’彼言:‘友!

160 我非言虚伪、言不实于汝,果尔,可掘此处!’彼掘其处而不得。彼言:‘友!汝

言虚伪、言不实于我,言:“可掘此处!”’彼言:‘友!我非言虚伪、言不实于汝,

我颠狂,心颠倒也’。

友等!如是有比丘夸奢证得而言:‘我乃入出初静虑,我乃入出第二静虑,我

乃入出第三静虑,我乃入出第四静虑,我乃入出虚空无边处,我乃入出识无边处,

我乃入出无所有处,我乃入出非想非非想处,我乃入出想受灭。’如来或如来之弟

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他心差别善巧者,与彼审问、究明、谈论,彼

为如来或如来之弟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他心差别善巧者所审问、究

问、谈论而惑、困惑、厄、苦、厄苦。如来或如来之弟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

心善巧、他心差别善巧者,以心如是了知其心而作意,谓:‘云何此具寿者夸奢证

得而言:‘我乃入出初静虑……乃至……我乃入出想受灭”耶?’如来或如来之弟

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他心差别善巧者,以心如是了知其心而了知,

161 谓:‘此具寿于长夜,其戒所作有缺,所作有穿,所作有杂,所作有秽;非作常恒,

非转常恒。此具寿破戒,然于如来所说之法、律,破戒乃损减。此具寿无信,然于

如来所说之法、律,无信乃损减。此具寿少闻而非法行,然于如来所说之法、律,

少闻乃损减。此具寿恶语,然于如来所说之法、律,恶语乃损减。此具寿有恶友,

然于如来所说之法、律,恶友乃损减。此具寿懈怠,然于如来所说之法、律,懈怠

乃损减。此具寿妄念,然于如来所说之法、律,妄念乃损减。此具寿诡诈,然于如

来所说之法、律,诡诈乃损减。此具寿难满,然于如来所说之法、律,难满乃损减。

此具寿劣慧,然于如来所说之法、律,劣慧乃损减。’

四 友等!比丘若不弃此十法,于此法、律中欲增长、增大、增广者无有是处。友

等!比丘若弃此十法之时,于此法、律中欲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有是处。”

八十六 悟了

162 一 尔时,具寿摩诃迦叶住王舍城竹林迦兰陀迦园。此时,具寿摩诃迦叶告诸比丘

言:

“友等诸比丘!”

“友!”

彼诸比丘应答具寿摩诃迦叶。具寿摩诃迦叶乃说:

二 “友等!此处有比丘言:‘[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后有’,

而记说了悟。如来或如来之弟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他心差别善巧者,

与彼审问、究明、谈论。彼为如来或如来之弟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

他心差别善巧者所审问、究明、谈论而惑、困惑、厄、苦、厄苦。如来或如来之弟

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他心差别善巧者,以心如是了知其心而作意,

谓:‘云何此具寿言:“[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后有”,而记

说了悟耶?’如来或如来之弟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他心差别善巧者,

以心如是了知其心而了知,谓:‘此具寿为增上慢,谓增上慢为谛,想未得为得,

想未作为作,想未证得为证得,以增上慢言:“[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

自知不受后有”,而记说了悟。’如来或如来之弟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

他心差别善巧者,以心如是了知其心而作意,谓:‘此具寿依何故,为增上慢,谓

163 增上慢为谛,想未得为得,想未作为作,想未证得为证得,以增上慢言:“[我]生

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后有”,而记说了悟耶?’如来或如来之弟子,

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他心差别善巧者,以心如是了知其心而了知,谓:

‘此具寿多闻而受持所闻,积集所闻--诸法为初善、中善、后善而义具文备;宣

说纯一圆满清净之梵行,多闻受持如是之法;以言通利,以意观察,以见善通达,

是故此具寿为增上慢,谓增上慢为谛,想未得为得,想未作为作,想未证得为证得,

以增上慢言:“[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后有”,而记说了悟。’

如来或如来之弟子,有静虑,等至善巧、他心善巧、他心差别善巧者,以心如是了

知其心而了知,谓:‘此具寿有贪欲,以多缠贪欲之心而住,然于如来所说之法、

律,则贪欲之缠乃损减。此具寿有嗔恚,以多缠嗔恚之心而住,然于如来所说之法、

律,则嗔恚之缠乃损减。此具寿有惛眠,以多缠惛眠之心而住,然于如来所说之法、

律,则惛眠之缠乃损减。此具寿有掉举,以多缠掉举之心而住,然于如来所说之法、

164 律,则掉举之缠乃损减。此具寿有疑惑,以多缠疑惑之心而住,然于如来所说之法、

律,则疑惑之缠乃损减。此具寿有事业之爱乐,爱乐事业,系于事业之爱乐,然于

如来所说之法、律,则事业之爱乐乃损减。此具寿有谈说之爱乐,爱乐谈说,系于

谈说之爱乐,然于如来所说之法、律,则谈说之爱乐乃损减。此具寿有睡眠之爱乐,

爱乐睡眠,系于睡眠之爱乐,然于如来所说之法、律,则睡眠之爱乐乃损减。此具

寿有伴侣之爱乐,爱乐伴侣,系于伴侣之爱乐,然于如来所说之法、律,则伴侣之

爱乐乃损减。此具寿妄念,更有所作,以少分之胜进,中途而废,然于如来所说之

法、律,则中途而废乃损减。’

三 友等!比丘若不舍此十法,于此法、律中欲增长、增大、增广者无有是处。友

等!比丘若弃此十法之时,于此法、律中增长、增大、增广者实有是处。”

八十七 斗诤1

一 此时,世尊因黑比丘而告诸比丘言:

“诸比丘!”

“大德!”

彼诸比丘应答世尊。世尊即说:

二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以斗诤为事,不称赞止诤。诸比丘!比丘若以斗诤为事,

不称赞止诤,此乃不资于爱念、不资于尊重、不资于修习、不资于沙门法、不资于

一趣之法。

165 三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不欲学,不称赞学之受持。诸比丘!比丘若不欲学,

不称赞学之受持,此乃不资于爱念、不资于尊重、不资于修习、不资于沙门法、不

资于一趣之法。

四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恶欲而不称赞欲之调伏。诸比丘!比丘若有恶欲而不

称赞欲之调伏,此乃不资于爱念、[不资于尊重、不资于修习、不资于沙门法、]不

资于一趣之法。

五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有忿而不称赞忿之调伏。诸比丘!比丘若有忿而不称

赞忿之调伏,此乃不资于爱念、[不资于尊重、不资于修习、不资于沙门法、]不资

于一趣之法。

六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有覆而不称赞覆之调伏。诸比丘!比丘若有覆而不称

赞覆之调伏,此乃不资于爱念、[不资于尊重、不资于修习、不资于沙门法、]不资

于一趣之法。

七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有诳而不称赞诳之调伏。诸比丘!比丘若有诳而不称

赞诳之调伏,此乃不资于爱念、不资于尊重、不资于修习、不资于沙门法、]不资

于一趣之法。

八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有谄而不称赞谄之调伏。诸比丘!比丘若有谄而不称

赞谄之调伏,此乃不资于爱念、[不资于尊重、不资于修习、不资于沙门法、]不资

于一趣之法。

166 九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不察忍其法,不称赞法之察忍。诸比丘!比丘若不察

忍其法,不称赞法之察忍,此乃不资于爱念、[不资于尊重、不资于修习、不资于沙

门法、]不资于一趣之法。

一0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不宴默,不称赞宴默。诸比丘!比丘若不宴默,不

称赞宴默,此乃不资于爱念、[不资于尊重、不资于修习、不资于沙门法、]不资于

一趣之法。

一一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不敬礼同梵行者,不称赞敬礼。诸比丘!比丘若不

敬礼同梵行者,不称赞敬礼,此乃不资于爱念、[不资于尊重、不资于修习、不资于

沙门法、]不资于一趣之法。

一二 诸比丘!如是之比丘,生如是欲:‘欲令同梵行者恭敬、尊重、敬重、供养

于我’,同梵行者乃不恭敬、不尊重、不敬重而不供养于彼。何以故耶?诸比丘!即

有智之同梵行者观彼未断彼等恶不善法。

一三 诸比丘!譬如有未调之马,生如是欲:‘令人置我于良马之处,令食良马之

食,令施良马之调理’,人乃不置彼于良马之处,不令食良马之食,不施良马之调理。

167 何以故耶?诸比丘!即有智之人观彼未断诈诳、诈瞒、歪曲、邪曲。诸比丘!如是,

如是之比丘,生如是欲:‘令同梵行者恭敬、尊重、敬重、供养于我’,同梵行者乃

不恭敬、不尊重、不敬重而不供养于彼。何以故耶?诸比丘!即有智之同梵行者观

彼未断彼等恶不善法。

一四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不为斗诤而称赞止诤。诸比丘!比丘若不为斗诤而称

赞止诤,此乃资于爱念、尊重、修习、沙门法、一趣之法。

一五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欲学且称赞学之受持。诸比丘!比丘若欲学且称赞

学之受持,此乃资于爱念、[尊重、修习、沙门法、]一趣之法。

一六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少欲且称赞欲之调伏。诸比丘!比丘若少欲且称赞

欲之调伏,此乃资于[爱念、尊重、修习、沙门法、]一趣之法。

一七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无忿且称赞忿之调伏。诸比丘!比丘若无忿且称赞

忿之调伏,此乃资于[爱念、尊重、修习、沙门法、]一趣之法。

一八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无覆且称赞覆之调伏。诸比丘!比丘若无覆且称赞

覆之调伏,此乃资于[爱念、尊重、修习、沙门法、]一趣之法。

168 一九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无诳且称赞诳之调伏。诸比丘!比丘若无诳且称赞

诳之调伏,此乃资于[爱念、尊重、修习、沙门法、]一趣之法。

二0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无诸且称赞诸之调伏。诸比丘!比丘若无诸且称赞

诸之调伏,此乃资于[爱念、尊重、修习、沙门法、]一趣之法。

二一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察忍法且称赞法之察忍。诸比丘!比丘若察忍法且

称赞法之察忍,此乃资于[爱念、尊重、修习、沙门法、]一趣之法。

二二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宴默且称赞宴默。诸比丘!比丘若宴默且称赞宴默,

此乃资于[爱念、尊重、修习、沙门法、]一趣之法。

二三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礼敬同梵行者且称赞礼敬。诸比丘!比丘若礼敬同

梵行者且称赞礼敬,此乃资于爱念、尊重、修习、沙门法、一趣之法。

二四 诸比丘!如是之比丘,不生如是欲:‘令同梵行者恭敬、尊重、敬重、供养

于我’,同梵行者亦恭敬、尊重、敬重、供养于彼。何以故耶?诸比丘!即有智之同

梵行者观彼已断彼等恶不善法。

二五 诸比丘!譬如有良马,不生如是欲:‘令人置我于良马之处,令食良马之食,

169 令施良马之调理’,人亦置彼于良马之处,令食良马之食,施良马之调理。何以故耶?

诸比丘!即有智之人观彼已断诈诳、诈瞒、歪曲、邪曲。诸比丘!如是,如是之比

丘,不生欲如是:‘令同梵行者恭敬、尊种、敬重、供养于我’,同梵行者亦恭敬、

尊重、敬重、供养于彼。何以故耶?诸比丘!即有智之同梵行者观彼已断彼等恶不

善法。”

注1 汉译中阿含九四(大正藏一、五七六a)。

八十八 [难]1

一 “诸比丘!比丘若骂置呵责同梵行者,诽谤圣者,则任何处、任何可能,无不堕

于十难中随一之难。何等为十耶?

二 即未证得者不能证得,已证得者失,不明正法,于正法有增上慢,不欣修梵行,

犯随一之杂染罪,病于重患,颠狂乱心,蒙昧而命终,身坏命终而后生于恶生、恶

趣、堕处、地狱。

诸比丘!比丘若骂詈呵责同梵行者,诽谤圣者,则任何处为任何可能,无不堕

于此十难中随一之难。”

注1 参照十一集第六经。

170 八十九 拘迦利1

一 时,拘迦利比丘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礼敬世尊,退坐一面。坐于一面之拘

迦利比丘白世尊言:

“大德!舍利弗、目犍连有恶欲,制于恶欲。”

“勿言如是,拘迦利!勿言如是,拘迦利!拘迦利!对舍利弗、目犍连应有信心!

舍利弗、目犍连乃善美者。”

拘迦利比丘二度白世尊言:

“大德!世尊者我所信、所赖。然而,舍利弗、目犍连有恶欲,制于恶欲。”

“勿言如是,拘迦利!勿言如是,拘迦利!拘迦利!对舍利弗、目犍连应有信心!

舍利弗、目犍连乃善美者。

拘迦利比丘三度白世尊言:

[“大德!世尊者我所信、所赖。然而,舍利弗、目犍连有恶欲,制于恶欲。”

“勿言如是,拘迦利!勿言如是,拘迦利!拘迦利!对舍利弗、目犍连应有信

心!]舍利弗、目犍连乃善美者。”

二 时,拘迦利即从座而起,礼敬世尊,右绕而去。拘迦利比丘离去不久,于其全

身生像芥子粒之疮。芥子粒乃变成像豆粒,豆粒乃变成像大豆,大豆乃变成像枣核,

枣核乃变成像枣子,枣子乃变成像余甘子,余甘子乃变成像未熟之木瓜,未熟之木

171 瓜乃变成像木瓜,木瓜乃裂流脓与血。彼即如吞毒之鱼,卧于芭蕉之叶上。

三 时,辟支梵都头到拘迦利比丘之处,至已立于空中,对拘迦利比丘言:

“拘迦利!对舍利弗、目犍连应有信心!舍利弗、目犍连乃善美者。”

“友!汝是谁耶?”

“我乃辟支梵都头。”

“友!世尊非授记汝为不还耶?然而,何故来此处耶?宁见汝所犯!”

时,辟支梵都头即以偈对拘迦利比丘而说:

“人生如缕

口中生斧

愚人恶语

以此截己

称赞毁訾

毁訾称赞

依口而累积恶运

因恶运故不得乐

于骰子一切财产

失已恶运尚些少

于善逝意有嗔者

更加大之恶运也

若起恶语意而呵责圣者

则趣向

十万三十六尼刺部陀岁

与五頞部陀岁间之地狱”

172 四 时,拘迦利比丘即以其病命终。命终之拘迦利比丘对舍利弗、目犍连起害心故,

生于红莲地狱。

时,娑婆主梵天即于深夜现殊妙之色相,偏照祇树林,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

已礼敬世尊,立于一面。立于一面之娑婆主梵天即白世尊言:

“大德!拘迦利比丘命终。大德!命终之拘迦利比丘对舍利弗、目犍连起害心之

故,生于红莲地狱。”

娑婆主梵天如是而言,如是言已礼敬世尊,右绕而没于其处。

五 时,世尊于过其夜后,告诸比丘说:

“诸比丘!是夜,娑婆主梵天于深夜现殊妙之色相,偏照祇树林,来到我处。来

已礼敬于我,退立一面。诸比丘!立于一面之娑婆主梵天白我言:‘大德!拘迦利

比丘命终。大德!命终之拘迦利比丘对舍利弗、目犍连起害心故,生于红莲地狱。’

诸比丘!娑婆主梵天如是而言,如是言已礼敬我,右绕而没于其处。”

六 于如是所说,有一比丘即白世尊而言:

“大德!红莲地狱之寿量者几何耶?”

173 “比丘!红莲地狱之寿量者长几岁、几百岁、几千岁、几百千岁者不易算数。”

“大德!果尔,能以譬喻说耶?”

“比丘!当能。”

世尊即说:

“比丘!譬如有二十拘萨罗量胡麻之载量,人从此经百岁每出一粒之胡麻,比

丘!依此方便而二十拘萨罗量之胡麻尽,则此一頞部陀地狱还迅速。比丘!二十頞

部陀地狱等于一尼刺部陀地狱。比丘!二十尼刺部陪地狱等于一阿婆婆地狱。比丘!

二十阿婆婆地狱等于一阿诃诃地狱。比丘!二十阿诃诃地狱等于一阿吒吒地狱。比

丘!二十阿吒吒地狱等于一白睡莲地狱。比丘!二十白睡莲地狱等于一青睡莲地

狱。比丘!二十青睡莲地狱等于一青莲地狱。比丘![二十]青莲地狱等于一白莲

地狱。比丘!二十白莲地狱等于一红莲地狱。比丘!拘迦利比丘对舍利弗、目犍连

起害心故,生于红莲地狱。”

世尊如是所说。善逝、师如是说已,更说:

174 “人生如缕

口中生斧

愚人恶语

以此截己

称赞毁訾

毁訾称赞

依口而累积恶运

因恶运故不得乐

于骰子一切财产

失已恶运尚些少

于善逝意有嗔者

更加大之恶运也

若起恶语意而呵责圣者

则趣向

十万三十六尼刺部陀岁

与五頞部陀岁间之地狱”

注1 参照相应部经典六.一.九~一0(汉译南传大藏经第十二卷二五0页)、经集三.一0

(汉译南传大藏经第二十六卷三大品拘迦利耶经)。

汉译相当之个处则出于汉译南传大藏经第二十四卷拘迦利耶经注1。

九十 力1

一 时,具寿舍利弗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礼敬世尊,退坐一面。坐于一面之时,

世尊对具寿舍利弗,言:

“舍利弗!于漏尽比丘有几何之力,成就其力而漏尽比丘称‘我漏已尽’,为漏

尽耶?”

“大德!于漏尽比丘有十力,成就其力之漏尽比丘则称‘我漏已尽’,为漏尽。

云何为十?

二 大德!此处,漏尽比丘,已以正慧如实善观‘一切之诸行为无常’。大德!漏尽

175 比丘,已以正慧如实善观‘一切之诸行为无常’,此乃漏尽比丘之力。依此力而漏尽

比丘则称‘我漏已尽’,为漏尽。

三 大德!复次,漏尽比丘,已以正慧如实善观‘诸欲如火炭’。大德!漏尽比丘,

已以正慧如实善观‘诸欲如火炭’,此乃漏尽比丘之力。依此力而漏尽比丘则称‘我

漏已尽’,为漏尽。

四 大德!复次,漏尽比丘,已将其心,趣向于离,倾向于离,临入于离,住于离,

欢喜离,尽一切漏所生之法。大德!漏尽比丘,已将其心,趣向于离,倾向于离,

临入于离,住于离,欢喜离,尽一切漏所生之法,此乃漏尽比丘之力。依此力而漏

尽比丘则称‘我漏已尽’,为漏尽。

五 大德!复次,漏尽比丘,已修习善修四念处。大德!漏尽比丘,已修习善修四

念处,此乃漏尽比丘之力。依此力而漏尽比丘则称‘我漏已尽’,为漏尽。

六 大德!复次,漏尽比丘,已修习善修四正勤[大德!漏尽比丘,已修习善修四

正勤,此乃漏尽比丘之力。依此力而漏尽比丘则称‘我漏已尽’,为漏尽。

大德!复次,漏尽比丘,]已修习善修四神足。[大德!漏尽比丘,已修习善修

四神足,此乃漏尽比丘之力。依此力而漏尽比丘则称‘我漏已尽’,为漏尽。

大德!复次,漏尽比丘,]已修习善修五根。[大德!漏尽比丘,已修习善修五

根,此乃漏尽比丘之力。依此力而漏尽比丘则称‘我漏已尽’,为漏尽。

176 大德!复次,漏尽比丘,]已修习善修五力。[大德!漏尽比丘,已修习善修五

力,此乃漏尽比丘之力。依此力而漏尽比丘则称‘我漏已尽’,为漏尽。

大德!复次,漏尽比丘,]已修习善修七觉支。[大德!漏尽比丘,已修习善修

七觉支,此乃漏尽比丘之力。依此力而漏尽比丘则称‘我漏已尽’,为漏尽。

大德!复次,漏尽比丘,]已修习善修八支圣道。大德!漏尽比丘,已修习善

修八支圣道,此乃漏尽比丘之力。依此力而漏尽比丘则称‘我漏已尽’,为漏尽。

大德!于漏尽比丘有如是十力,成就其力之漏尽比丘则称‘我漏已尽’,为漏

尽。”

第九 长老品[毕]

摄颂曰:

(一)婆醯迦、(二)阿难、

(三)普尼耶、(四)记别、

(五)夸、(六)悟了、(七)斗诤、

(八)[难]、(九)拘迦利、(十)力。

注1 参照八集第三经(汉译南传大藏经第二十三卷八六~八七页)、杂阿含二六.五七~五八

(大正藏二.一八八c)。

十 集

上篇主页目录目录字典标记笔记清除导出保存全屏听书下篇
【南传增支部】第25经 十集 第八 愿品 南传增支部 【南传增支部】第26经 十集 第十 优婆塞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