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增支部】第13经 六集 第三 无上品 南传增支部 【南传增支部】第13经 六集 第五 昙弥品

【南传增支部】第13经 六集 第四 天品

第四 天品1

三十一2

一 “诸比丘!此等六法,能令有学之比丘退失。以何为六耶?

330 二 即:好事业、好谈说、好睡眠、好伴侣、不守护根门、不知食量。

诸比丘!此等之六法,能令有学之比丘退失。

三 诸比丘!此等之六法,不能令有学之比丘退失。以何为六耶?

四 即:不好事业、不好谈话、不好睡眠、不好伴侣、守护诸根门、知食量。

诸比丘!此等之六法,不能令有学之比丘退失。”

注1 暹罗本有学顺退品。

2 参照增支部六集第二十一、二十二章

三十二1

一 尔时,有随一天[人],于中夜有绝妙之色偏照只多林,诣世尊之处。至已,问

讯世尊,立于一面。立于一面之彼天白世尊言:“大德!此等六法,不能令比丘退失。

以何为六耶?即:恭敬[大]师、恭敬法、恭敬僧伽、恭敬学、恭敬不放逸、恭敬

承迎。大德!此等六法,不能令比丘退失。”彼天[人]作如是语,大师即予赞同。

时,彼之天乃言:“[大]师赞同于我。”问讯世尊,右绕而消失其处。

二 时,世尊其夜分过后,而告诸比丘:“诸比丘!昨夜有一天[人],于中夜有绝

妙之色偏照只多林,诣我之处。至已,问讯于我,立于一面。诸比丘!立于一面之

彼天语我曰:‘大德!此等六法,不能令比丘退失。以何为六耶?即:恭敬[大]

331 师、恭敬法、恭敬僧伽、恭敬学、恭敬不放逸、恭敬承迎。大德!此等六法,不能

令比丘退失。’诸比丘!彼天作如是语,如是语已,问讯于我,右绕而消失其处。”

[大]师恭敬法恭敬 或又僧伽极恭敬

承迎恭敬不放逸 是恭敬之比丘者

只顾一味为退失 唯有亲近于涅槃2

注1 集异门足论第十五(大正藏二六、四二九c)。

2 次下之偈参照A.VII.3.1。

三十三

一 “诸比丘!昨夜有一天[人],于中夜有绝妙之色偏照只多林,诣我之处。至已,

问讯于我,立于一面。诸比丘!立于一面之彼天人语我曰:‘大德!此等六法,不

能令比丘退失。以何为六耶?即:恭敬[大]师、恭敬法、恭敬僧伽、恭敬学、恭

敬惭、恭敬愧。大德!此等六法,不能令比丘退失。’诸比丘!彼天人作如是语,

如是语已,问讯于我,右绕而消失其处。”

[大]师恭敬法恭敬 或又僧伽极恭敬

具足恭敬惭与愧 若具有羞之恭敬

应当具足不退失 唯有亲近于涅槃1

注1 参照前偈。

三十四

一 一时,世尊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具寿摩诃目犍连于屏处宴坐时,

心起如是寻思:“是何天有如是之智耶?谓:我等乃预流,是不堕于恶处,决定,

332 趣于等觉。”复次,其时有名为帝须之比丘,正于命终,而生于随一之梵世。彼等[诸

天],亦知帝须有大神通、大威德。

二 时,具寿摩诃目犍连,譬如力士之伸屈臂,或屈伸臂,正如是,没于只多林而

呈现于彼梵世。帝须梵遥见具寿摩诃目犍连前来。见已,语具寿摩诃目犍连曰:“友,

目犍连!来!友,目犍连!善来!友,目犍连!良久方作来此处时节。友,目犍连!

于此处设席,坐!”具寿摩诃目犍连即坐于所设席。帝须问讯具寿摩诃目犍连,坐于

一面。摩诃目犍连语坐于一面之帝须曰:“帝须梵!是何天有如是之智耶?谓:我等

乃预流,不堕于恶处,决定,趣于等觉。”“友,目犍连!四大王天有如是之智,谓:

我等乃预流,不堕于恶处,决定,趣于等觉。”“帝须!一切四大王天,有如是之智

耶?谓:我等乃预流,不堕于恶处,决定,趣于等觉。”“友,目犍连!一切四大王

天,非有如是之智,谓:我等乃预流,不堕于恶处,决定,趣于等觉。友,目犍连!

一切四大王天而不成就佛陀之证净,不成就法之证净,不成就僧伽之证净,不成就

圣所爱之戒,彼等非有如是之智,谓:我等乃预流,不堕于恶处,决定,趣于等觉。

但,友,目犍连!一切四大王天成就佛陀之证净,成就法之证净,成就僧伽之证净,

成就圣所爱之戒,彼等有如是之智,谓:我等乃预流,不堕于恶处,决定,趣于等

333 觉。”“帝须!唯四大王天有如是之智耶?谓:我等乃预流,不堕于恶处,决定,趣

于等觉。或三十三天……耶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皆有如

是之智耶?谓:我等乃预流,不堕于恶处,决定,趣于等觉。”“友,目犍连!他化

自在天亦有如是之智,谓:我等乃预流,不堕于恶处,决定,趣于等觉。”“帝须!

一切他化自在天,有如是之智耶?谓:我等乃预流,不堕于恶处,决定,趣于等觉。”

“友,目犍连!一切他化自在天,非有如是之智,谓:我等乃预流,不堕于恶处,决

定,趣于等觉。友,目犍连!一切他化自在天,不成就佛陀之证净,不成就法之证

净,不成就僧伽之证净,不成就圣所爱之戒,非有如是之智,谓:我等乃预流,不

堕于恶处,决定,趣于等觉。然,友,目犍连!一切他化自在天,成就佛陀之证净,

成就法之证净,成就僧伽之证净,成就圣所爱之戒,有如是之智,谓:我等乃预流,

不堕于恶处,决定,趣于等觉。”

三 其时,具寿摩诃目犍连,信受随喜帝须之所说。譬如力士伸屈臂,或屈伸臂,

334 正如是,没于梵世而呈现于只多林。

三十五1

一 “诸比丘!此等六者,是顺明分之法。以何为六耶?

二 即: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断想、离贪想、灭想。

诸比丘!此等六者,是顺明分之法。”

注1 集异门足论第十六(大正藏二六、四三二C)

三十六1

一 “诸比丘!此等六者,是诤根。以何为六耶?

二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有忿、有恨。诸比丘!有忿、有恨之比丘皆不恭敬,不

尊崇[大]师而住;皆不恭敬,不尊崇法而住;皆不恭敬,不尊崇僧伽而住;皆不

圆满于学。诸比丘!一切比丘而不恭敬,不尊崇[大]师而住;不恭敬,不尊崇法

而住;不恭敬,不尊崇僧伽而住;不圆满于学者,于僧伽中生诤。其诤者为多人之

无益、多人之无乐、多人之无利、人天之无益,为苦之故。诸比丘!汝等于内或外,

若见如是之诤根,诸比丘!汝等其时,为断其恶之诤根而精勤!诸比丘!汝等于内

或外,若不见如是之诤根,诸比丘!汝等其时,当来为不起其恶诤根而应勤行,如

335 是而断此恶诤根,如是当来此恶诤根不起。

三 复次,诸比丘!有比丘,有覆、有恼,……有嫉、有悭,……有谄、有诳,……

有恶欲、有邪见,……取著自见、起坚固执、弃舍难。诸比丘!一切比丘起著自见、

起坚固执、弃舍难者皆不恭敬,不尊崇[大]师而住;皆不恭敬,不尊崇法而住;

皆不恭敬,不尊崇僧伽而住;不圆满于学。诸比丘!一切比丘不恭敬,不尊崇[大]

师而住;[不恭敬]……法……乃至……不恭敬,不尊崇僧伽而住;不圆满于学者,

于僧伽中生诤。其诤者为多人之无益、多人之无乐、多人之无利、人天之无益,为

苦之故。诸比丘!汝等于内或外,若见如是之诤根,诸比丘!汝等其时,为断其恶

诤根而精勤!诸比丘!汝等于内或外,若不见如是之诤根,诸比丘!汝等其时,当

来为不起其恶诤根而应勤行,如是而断此恶诤根,如是当来此恶诤根不起。”

诸比丘!此等为六诤根。

注1 集异门足论第十五(大正藏二六、四三一a),参照D.33 Sangiti-S.22.XV;M.104

Samagama-S.

336 三十七

一 一时,世尊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复时,毗卢勘达卡[村]之住人难陀

母优婆夷,向舍利弗、目犍连等比丘众,作六支具足之施物。世尊乃以超人清净之

天眼,观察毗卢勘达卡[村]之住人难陀母优婆夷向舍利弗、目犍连等比丘众,作

六支具足之施物。见已,而告诸比丘:“诸比丘!彼之毗卢勘达卡[村]之住人难陀

母优婆夷,向舍利弗、目犍连等诸比丘众,作六支具足之施物。诸比丘!又,云何

为六支具足之施物耶?

二 诸比丘!施者有三支;受者有三支。何等为施者之三支耶?诸比丘!世间有施

者,施之前意怡悦,正施而心欢喜,施已而意悦豫,此等乃施者之三支。何等为受

者之三支耶?诸比丘!受者或已离贪,或为调伏贪而勤行;或已离嗔,或为调伏嗔

而勤行;或已离痴,或为调伏痴而勤行,此等乃受者之三支。此等为施者之三支、

受者之三支。诸比丘!如是乃六支具足之施物。

三 诸比丘!如是具足六支施物有若干福量?有福之等流,有善之等流,招乐,是

天上之物。有乐之异熟,能令生天,能引可爱、可乐、可意、利益、安乐,不易测

知,唯入无数无量大福蕴之数而已。诸比丘!譬如大海中之水量,若干容量、或若

337 干百容量、或若干千容量、或若干百千容量乃不易测知,唯入无数无量大水蕴之数

而已。诸比丘!正如是,如是具足六支施物有若干福量?有福之等流,有善之等流,

招乐,天上之物。有乐之异熟,能令生天,能叫可爱、可乐、可意、利益、安乐,

不易测知,唯入无数无量大福蕴之数。”

施先意之怡悦 正施时心欢喜

施已而意悦豫 是布施之圆满

离贪欲离嗔恚 离愚痴而无漏

制约具梵行者 施与完全田地

自身洗涤清净 亲自作为布施

依已或依他人 此布施有大果

如斯布施贤人 心解脱而有信

智者远离苦恼 生于安乐之世

三十八1

一 尔时,有一婆罗门,诣世尊之处。至已,与世尊互相交谈庆慰、欢喜感铭之语

已,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彼婆罗门白世尊言:

二 “尊瞿昙!我如是说,如是见,谓:无自作,无他作。”“婆罗门!我未曾见、未

338 曾闻如是说者、有自往、自还,云何而如是言,谓无自作,无他作?婆罗门!汝云

何谓此,有发起界耶?”“尊者!然。”“有发起界时有发起之有情,有所施设耶?”“尊

者!然。”“婆罗门!有发起界时,有发起之有情、施设,此乃有情之自作、他作。

婆罗门!汝云何谓此,有出界耶?……乃至……有勇进界耶?……有势界耶?……

有持界2耶?……有逼切界耶?”“尊者!然。”“有逼切界时,有逼切之有情,有所

施设耶?”“尊者!然。”“婆罗门!有逼切界时,有逼切之有情、施设,此乃是有情

之自作、他作。婆罗门!我未曾见、未见闻如是说者、如是见者。有自往、自还,

云何而如是言,谓无自作,无他作?”

“尊瞿昙!奇哉!……乃至……从今日以后终生归依。”

注1 杂阿含一七(大正藏二、一一七c)

2 依注释,取暹罗本之dhiti-dhatu为正确。

三十九

一 “诸比丘!此等,是集业之三缘。以何为三耶?

二 即:贪者集业之缘,嗔者集业之缘,痴者集业之缘。诸比丘!由贪不起无贪,

然而,诸比丘!由贪唯起贪。诸比丘!由嗔不起无嗔,然而,诸比丘!由嗔唯起嗔。

诸比丘!由痴不起无痴,然而,诸比丘!由痴唯起痴。诸比丘!以由贪而生之业、

339 由嗔而生之业、由痴而生之业,不施设天、人以及其余若干善趣。然而,诸比丘!

以由贪而生之业、由嗔而生之业、由痴而生之业,施设地狱、施设傍生、施设饿鬼

以及其余若干之恶趣。

诸比丘!此等是集业之三缘。

三 诸比丘!此等是集业之三缘。以何为三耶?

四 即:无贪是集业之缘,无嗔是集业之缘,无痴是集业之缘。诸比丘!由无贪不

起贪,然而,诸比丘!由无贪唯起无贪。诸比丘!由无嗔不起嗔,然而,诸比丘!

由无嗔唯起无嗔。诸比丘!由无痴不起痴,然而,诸比丘!由无痴唯起无痴。诸比

丘!以由无贪而生之业、由无嗔而生之业、由无痴而生之业,不施设地狱、傍生、

饿鬼境以及其余若干之恶趣。然而,诸比丘!以由无贪而生之业、由无嗔而生之业、

由无痴而生之业,施设天、人以及其余若干之善趣。

诸比丘!此等是集业之三缘。”

四十1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金毗罗之竹园。尔时,具寿金毗罗诣世尊之处,至已,

问讯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寿金毗罗白世尊言:

340 二 “大德!是何因、何缘,如来灭后正法不久住耶?”

三 “金毗罗!于如来灭后,世间之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不恭敬、不尊崇

[大]师而住;不恭敬、不尊崇法而住;不恭敬、不尊崇僧伽而住;不恭敬、不尊

崇于学而住;不恭敬、不尊崇不放逸而住;不恭敬、不尊崇承迎而住。金毗罗!是

为如来灭后正法不久住之因、缘。”

四 “大德!是何因、何缘,如来灭后正法久住耶?”

五 “金毗罗!于如来灭后,世间之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恭敬、尊崇[大]

师而住;恭敬、尊崇法而住;恭敬、尊崇僧伽而住;恭敬、尊崇于学而住;恭敬、

尊崇不放逸而住;恭敬、尊崇承迎而住。金毗罗!此为如来灭后正法久住之因、缘。”

注1 参照A.VII.156。

四十一1

一 如是我闻。一时,具寿舍利弗住王舍[城]之鹫峰山。时,具寿舍利弗于日前

时分,著内衣,披衣执钵,与诸多比丘众俱,由鹫峰山而下,见某处之大木聚。见

已,而告诸比丘曰:“诸贤!汝等见彼大木聚耶?”“贤者!唯然。”

二 “诸贤!具神通、得心自在之比丘若随意,则此之木聚唯地与胜解可得。何故

341 耶?诸贤!于彼木聚中有地界。依彼而具神通、得心自在之比丘,彼之木聚唯地与

胜解可得。

三 诸贤!具神通、得心自在之比丘若随意,则彼木聚唯水与胜解可得;……乃至

……唯火与胜解可得;……唯风与胜解可得;……唯净与胜解可得;……唯不净与

胜解可得。何故耶?诸贤!于彼木聚中有不净界,依彼而具神通、得心自在之比丘,

彼木聚唯不净与胜解可得。”

注1 杂阿含一八(大正藏二、一二八c)。

四十二1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游行于憍萨罗[国],与大比丘众入伊奢能伽罗憍萨罗之

婆罗门村。世尊住于伊奢能伽罗之伊奢能伽罗密林中。伊奢能伽罗之婆罗门居士,

闻尊贵释子沙门瞿昙由释迦族出家而到伊奢能伽罗,住于伊奢能伽罗之伊奢能伽罗

密林中。复闻彼之尊贵瞿昙,有如是善美高扬称赞之声名:彼世尊是应供、等正觉

者、明行具足、……乃至……佛、世尊。彼于此世、人界、天界、魔界……乃至……

善哉!当谒见如是应供者。时,伊奢能伽罗之婆罗门居士其夜过后,各取许多嚼食、

啖食,而往伊奢能伽罗密林。至已,发出高声、大声而立于楼门之外。

二 又复当时,具寿那只多是世尊之侍者。其时,世尊告具寿那只多:“那只多!

342 彼之高声大声者何耶?恰如渔夫争相捕鱼。”

“大德!彼等伊奢能伽罗之婆罗门居士,各取许多之嚼食、啖食而立于楼门之

外,欲[供养]世尊及比丘僧伽。”

“那只多!我不欲遇荣华,不欲求荣华。那只多!此无欲乐、远离乐、寂静乐、

自觉乐,不能随意可得,不能得无艰难、无梗涩者,令彼得彼之不净乐、睡眠乐、

利养恭敬名闻乐。无欲乐、远离乐、寂静乐、自觉乐随意可得,得无艰难、无梗涩

之我,当寻味耶?”

“大德!世尊今当接受,善逝当接受。大德!今乃世尊当接受之时。大德!今世

尊所往不论何处,婆罗门居士、都市人及乡下人皆趣向而来。大德!譬如有密云而

下雨之时,水随低处而流注。大德!今世尊所往不论何处,婆罗门居士、都市人及

乡下人皆趣向而来,其故云何?大德!乃世尊之戒、慧故。”

“那只多!我不欲遇荣华,不欲求荣华。那只多!此无欲乐、远离乐、寂静乐、

自觉乐,不能随意可得,不能得无艰难、无梗涩者,令彼得彼之不净乐、睡眠乐、

利养恭敬名闻乐。无欲乐、远离乐、寂静乐、自觉乐,随意可得,得无艰难、无梗

涩之我,当寻味耶2?

343 三 那只多!我于此处,住于村边,见得定而坐之比丘,那只多!我随彼而如是思

惟:今或守园人侵此具寿、或沙弥令彼自其定而起,故那只多!我不赞许住于彼比

丘之村边。

四 复次,那只多!我于此处,见坐于林中,睡眠住林之比丘。那只多!我随彼而

如是思惟:此具寿当除遣彼睡眠与疲劳,当只一心3思惟闲寂想。以故,那只多!

我赞许住于彼比丘之林中。

五 复次,那只多!我于此处,见坐于林中,而未得定住林之比丘。那只多!我随

彼而如是思惟:此具寿当令定不定之心,或当得定之心。是故,那只多!我赞许住

于彼比丘之林中。

六 复次,那只多!我于此处,见坐于林中,而得定住林之比丘。那只多!我随彼

而如是思惟:此具寿当令解脱未解脱心,或当已解脱心。是故,那只多!我赞许住

于彼比丘之林中。

七 复次,那只多!我于此处,见住于村边,得衣服、饮食、床座、治病药及资具

344 之比丘。彼期望利养、恭敬、名闻,废除宴座,废除坐卧于闲寂、林薮、山岩之边

际。是故,那只多!我不赞许住于彼比丘之林中。

八 又,那只多!我于此处,见得衣服、饮食、床座、治病药等资具之林住比丘,

彼弃其利养、恭敬、名闻、不废宴座,不废闲静、林薮、山岩边际之坐卧,是故,

那只多!我赞许住彼比丘之林中。

然4,那只多!我行于大路要道,前或后皆不见少物安稳,那只多!乃至我之

大小便利亦如是。”

注1 杂阿含四七(大正藏二、三四三b),第一、二节同五集第三十章之初。

2 在此字之下有ti之语,暹罗本没有,今依此。

3 ekattan暹罗本有ekaggan为正确。

4 yasmaham暹罗本作yasmim panaham。

摄句:

有学、二不退、目犍连、顺明分、诤

施、自作、缘、金毗罗、木聚与那只多

上篇主页目录目录字典标记笔记清除导出保存全屏听书下篇
【南传增支部】第13经 六集 第三 无上品 南传增支部 【南传增支部】第13经 六集 第五 昙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