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增支部】第11经 五集 第十六 妙法品 南传增支部 【南传增支部】第12经 五集 第十八 优婆塞品

【南传增支部】第11经 五集 第十七 嫌恨品

第十七 嫌恨品

一百六十一

一 “诸比丘!此等五者可除去嫌恨,比丘已生之嫌恨,于此中应可除去。何等为五?

二 诸比丘!凡对补特伽罗,若起嫌恨时,则对彼补特伽罗须修慈,如是而对彼补

特伽罗之嫌恨,应可除去。

三 诸比丘!凡对补特伽罗,若起嫌恨时,则对彼补特伽罗须修悲,如是而对彼补

特伽罗之嫌恨,应可除去。

四 诸比丘!凡对补特伽罗,若起嫌恨时,则对彼补特伽罗须修舍,如是而对彼补

特伽罗之嫌恨,应可除去。

186 五 诸比丘!凡对补特伽罗,若起嫌恨时,则对彼补特伽罗须为无念无作意,如是

而对彼补特伽罗之嫌恨,应可除去。

六 诸比丘!凡对补特伽罗,若起嫌恨时,则对彼补特伽罗须坚定建立此业为彼者,

此具寿之业为彼者。领有业,以业为起原,以业为亲族,以业为归趣。即使所作或

善或恶之任何业,彼皆当须受其[业之]付与。如是而对彼补特伽罗之嫌恨,应可

除去。

诸比丘!此等五者可除去嫌恨。比丘已生之嫌恨,于此中应除去。”

一百六十二1

一 于彼处,具寿舍利弗告诸比丘曰:“友,诸比丘!”彼等比丘众回答具寿舍利弗:

友!具寿舍利佛言:

二 “友!此等五者可除去嫌恨,比丘已生之嫌恨,将须于此中除去。何等为五?

三 友!世间有一类补特伽罗,身现行不清净,语现行清净。友!对如是补特伽罗

之嫌恨,应除去。

四 复次,友!世间有一类补特伽罗,语现行不清净,身现行清净。友!对如是补

特伽罗之嫌恨,应除去。

五 复次,友!世间有一类补特伽罗,身现行不清净,语现行亦不清净,然随时可

得心之离障与心清净。友!对如是补特伽罗之嫌恨,应除去。

187 六 复次,友!世间有一类补特伽罗,身现行不清净,语现行亦不清净,不能随时

得心之离障与心清净。友!对如是补特伽罗之嫌恨,应除去。

七 复次,友!世间有一类补特伽罗,身现行亦清净,语现行亦清净,随时可得心

之离障与心清净。友!对如是补特伽罗之嫌恨,亦应除去。

八 友!此中,所谓身现行不清净,语现行清净,对如是补特伽罗之嫌恨,如何而

应除去耶?

九 友!譬如有持粪扫衣之比丘,见在路上之布片已,以左足践踏,以右足打开,

撕取2其中得以使用之部分而去。正如是,友!所谓身现行不清净,语现行清净之

补特伽罗,彼身现行不清净,其时应不可作意,唯彼语现行清净,其时应须作意。

如是而对彼补特伽罗之嫌恨,应除去。

一0 友!此中,所谓语现行不清净,身现行清净,对如是补特伽罗之嫌恨,如何

而应除去耶?

一一 友!譬如有青苔与水草滋漫之莲池,有人为热所恼,为热所逼,疲倦、口渴,

188 欲得此水而来,下入池中拨开青苔与水草,掬水饮已而去。正如是,友!所谓语现

行不清净,身现行清净之补特伽罗,彼语现行不清净,其时应不可作意,唯彼身现

行清净,其时应作意。如是而对彼补特伽罗之嫌恨,应除去。

一二 友!此中,所谓身现行不清净,语现行亦不清净,然随时可得心之离障与心

清净,对如是补特伽罗之嫌恨,如何而应除去耶?

一三 友!譬如有少许牛迹窝水,有人为热而苦,为热所逼,疲倦、口渴,欲得水

而来,彼思谓:此牛迹窝水是少许,若我以手掬,或以器而饮,水则扰动而浑浊不

可饮,我即四肢卜甸如牛掬饮而去!彼乃四肢匍甸如牛掬饮而去。正如是,友!所

谓身现行不清净,语现行亦不清净,然随时可得心之离障与心清净,彼补特伽罗,

身现行不清净,其时应不可作意,又彼语现行不清净,其时亦应不可作意,唯彼随

189 时可得心之离障与心清净,其时应须作意。如是而对彼捕特伽罗之嫌恨,应除去。

一四 友!此中,所谓身现行不清净,语现行亦不清净,不能随时得心之离障与心

清净,对如是补特伽罗之嫌恨,如何而应除去耶?

一五 友!譬如有人,于二站间之中途罹患重病,烦恼、苦痛,前村亦远,后村亦

远,彼不得适当之食,不得适当之药,不得相当之看护者,不得村庄搬运之人。[其

时]适有一人,见彼在途中,对彼起悲、起怜、起愍:呜呼!此人须得适当之食,

得适当之药,得相当之看护者,得村庄搬运之人!其何故耶?谓此人今勿于此处衰

损死亡。正如是,友!所谓身现行亦不清净,语现行亦不清净,不能随时得心之离

障与心清净,对于如是之补特伽罗,友!应起悲,应起怜,应起愍,谓:呜呼!此

具寿应断身恶行前修身妙行,应断语恶行前修语妙行,应断意恶行而修意妙行,其

何故耶?此具寿者身坏死后,不堕于无福处、恶趣、险难、地狱。如是而对此补特

伽罗之嫌恨,应除去。

190 一六 友!此中,所谓身现行亦清净,语现行亦清净,随时可得心离障与心清净,

对彼补特伽罗之嫌恨,如何而应除去耶?

一七 友!譬如有莲池,水澄、水甘、水冷、水[波]白,充满可喜,以种种树覆

盖。尔时有人,为热烦恼,为热所逼,疲倦、口渴,欲得水而来,浸于池中沐浴,

又掬饮而出已,于其树荫或坐或卧。正如是,友!所谓身现行亦清净,语现行亦清

净,随时可得心之离障与心清净,对彼补特伽罗身现行清净,其时应作意,对彼语

现行清净,其时亦应作意,对彼随时可得心之离障与心清净,其时亦应作意。如是

而对彼补特伽罗之嫌恨,应除去。

友!此等五者可除去嫌恨,比丘已生之嫌恨,于此中应除去。”

注1 中阿含六(大正藏一、四五四a)。

2 paripacetva于注释有luncitva(拔、裂)而依之,取暹罗本之paripatetva。

一百六十三

一 于彼处,具寿舍利弗告诸比丘曰:“友,诸比丘!”彼等比丘众回答具寿舍利弗

友!具寿舍利弗言:

191 二 “友!成就五法之比丘,足与同梵行者论议。何等为五?

三 友!世间有比丘,自圆足于戒,能于戒圆足论之所问作答;又自圆足于定,能

于定圆足论之所问作答;又自圆足于慧,能于慧圆足论之所问作答;又自圆足于解

脱,能于解脱圆足论之所问作答;又自圆足于解脱智见,能于解脱智见圆足论之所

问作答。

友!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足与同梵行者论议。”

一百六十四

一 于彼处,具寿舍利弗告诸比丘……乃至……。

二 “友!成就五法之比丘,足与同梵行者共住。何等为五?

三 友!世间有比丘,自圆足于戒,能为戒圆足论之所问作答。又自圆足于定,能

为定圆足论之所问作答。又自圆足于慧,能为慧圆足论之所问作答。又自圆足于解

脱,能为解脱圆足论之所问作答。又自圆足于解脱智见,能为解脱智见圆足论之所

问作答。

友!成就是等五法之比丘,足与同梵行者共同住。”

一百六十五

一 于彼处,具寿舍利弗告诸比丘……乃至……。

二 “友!问及他人之人,皆由依五处,或依彼等之随一[而问]。何等为五?

三 钝故、痴故而问他。有恶欲,以欲心而问他。轻侮而问他。欲知1而问他。或

192 愤而问他。思:彼若正答我问,可也;彼若不能正答我问,我可为彼正答。

友!问及他人之人,皆由依此等五处,或依其随一[而问]。友!我以如是心问

他人,即:彼若正答我问,可也;彼若不能正答我问,我可为彼正答。”

注1 annatukamo于注释有janitukamo而依之,取暹罗之读法。

一百六十六1

一 于彼处,具寿舍利弗告诸比丘……乃至……。

二 “友!世间有比丘,戒圆足、定圆足、慧圆足,亦能入于想受灭、亦能出,有如

是处。彼若于现法不得解悟,彼超越于段食天之同伴,生于随一意成众中,入于想

受灭、亦能出,有如是处。”作如是说时,具寿优陀夷语具寿舍利弗言:“友,舍利

弗!彼非如是,是无可能。彼比丘超越于段食天之同伴,生于随一意成众中,亦能

193 入于想受灭、而能出,无有是处。”亦再……亦三度具寿舍利弗告诸比丘言:“友!

世间有比丘,戒圆足、定圆足、慧圆足,亦能入于想、受灭、亦能出,有如是处。

彼若于现法不得悟解,彼超越于段食天之同伴,生于随一意成众中,亦能入于想受

灭、亦能出,而有是处。”亦三度具寿优陀夷语具寿舍利弗言:“友,舍利弗!彼非

如是,是无可能。彼比丘超越于段食天之同伴,生于随一意成众中,亦能入于想受

灭、亦能出,无有是处。

三 其时,具寿舍利弗思:“具寿优陀夷三度反抗于我,又,任何比丘皆不随喜于我,

今我应诸世尊之处。”其时,具寿舍利弗诣世尊之处。至已,问讯世尊,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具寿舍利弗告诸比丘言:“世间有比丘,戒圆足、定圆足、慧圆足,亦能

入于想受灭、亦能出,有如是处。彼若于现法不得解悟,彼超越于段食天之同伴,

生于随一意成众中,亦能入于想受灭、而能出,有如是处。”作如是说时,具寿优陀

夷谓具寿舍利弗言:“友,舍利弗!彼非如是,是无可能。彼比丘超越于段食天之同

伴,生于随一意成众中,亦能入于想受灭、亦能出,而无有是处。”亦再……亦三

194 度具寿舍利弗告诸比丘言:“友!世间有比丘,戒圆足、定圆足、慧圆足,亦能入于

想受灭、亦能出,有如是处。彼若于现法不得解悟,彼超越于段食天之同伴,生于

随一意成众中,亦能入于想受灭、亦能出,有如是处。”亦三度具寿优陀夷谓具寿舍

利弗言:“友,舍利弗!彼非如是,是无可能。彼比丘超越于段食天之同伴,生于随

一意成众中,而能入于想受灭、亦能出,而无有是处。”

四 其时,具寿舍利弗思:“具寿优陀夷于世尊面前亦三度反抗于我,又,任何之比

丘皆不随喜于我,今我应默然。”其时,具寿舍利弗为之默然。其时,世尊告具寿优

陀夷:“优陀夷!汝信意成众为何耶?”“大德!是诸想所成之无色诸天。”优陀夷!

汝是凡庸不明,可与如汝之人俱语耶?”

五 其时,世尊告具寿阿难言:“阿难!汝弃长老比丘之所恼而不顾耶?阿难!于长

老比丘之所恼时,全不悲耶?”其时,世尊告诸比丘言:“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戒

圆足、定圆足、慧圆足,亦能入于想受灭、亦能出,有如是处。彼若于现法不得解

悟,则超越于段食天之同伴,生于随一意成众中,亦能入于想受灭、亦能出,有如

是处。”世尊作如是说,善逝说此已,从座而起入房而去。

195 六 其时,具寿阿难辞离世尊不久,往具寿邬波婆那处。至已,告具寿邬波婆那言:

“友,邬波婆那!我等中有人恼于长老比丘,而我等不责问。然而,友,邬波婆那!

世尊于晡时从宴坐起,将以有关此事向具寿邬波婆提出[问词],如是亦非稀奇,如

今我等心怀畏惧恐怖。”

七 其时,世尊于晡时纵宴坐起,往讲堂,至已,设座而坐。坐已,世尊告具寿邬

波婆那曰:“邬波婆那!成就几何法之长老比丘,对同梵行者为可爱、可意、可尊重、

应崇敬耶?”“大德!成就五法之长老比丘,对同梵行者为可爱、可意、可尊重、应

崇敬。何等为五?

八 大德!世有长老比丘,具戒……乃至……受学于学处。多闻……乃至……于见

极为通达。语善,作善语,优雅、明了、不流过,令了知其义,成就其语。四静虑

增上心之现法乐住,随乐欲而得,于得不艰难、不梗涩。诸漏已尽故……乃至……

作证、具足而住。

大德!成就此等五法之长老比丘,对同梵行者为可爱、可意、可尊重、应崇敬。”

196 九 “邬波婆那!善哉!善哉!邬波婆那!成就此等五法之长老比丘,对同梵行者为

可爱、可意、可尊重、应崇敬。邬波婆那!若长老比丘不能作此等五法,同梵行者

岂依齿之脱落,发白,皱纹而恭敬、尊重、尊崇、供养于彼?然而,邬波婆那!此

等五法于长者比丘为有故,同梵行者应恭敬、尊重、尊崇、供养于彼。”

注1 中阿含五(大正藏一、四四九c)。

一百六十七1

一 于其处,具寿舍利弗告诸比丘言:“友!谏诲比丘若欲谏诲他人,须于内心想起

五法,方可谏诲他人。何等为五?

二 我须应时而语,非非时。我须以真实而语,非以非真实。我须以柔软而语,非

粗硬。我须为利益而语,非为无利益。我须以慈心而语,非怀嗔。

友!谏诲比丘,若欲谏诲他人,须于内心想起此等五法,方可谏诲他人。

三 友!我见世间有一类之补特伽罗,谏诲于非时,非于应时而扰动。以非真实谏

诲,非以真实而扰动。以粗硬谏诲,非柔软而扰动。谏诲无利益,非为利益而扰动。

怀嗔而谏诲,非以慈心而扰动。

197 四 友!彼非法谏诲之比丘,应起五相之无追悔。即:具寿于非时谏诲,非于应时,

于此无须追悔。具寿以非真实谏诲,非以真实,于此无须追悔。具寿以粗硬谏诲,

非柔软,于此无须追悔。具寿以无利益谏诲,非为利益,于此无须追悔。具寿怀嗔

而谏诲,非以慈心,于此无须追悔。

友!被非法谏诲之比丘,应起此等五相之无追悔。

五 友!于非法谏诲之比丘,应起五相之追悔。即:彼谏诲友人于非时,非于应时,

彼乃须追悔。彼以非真实谏诲友人,非以真实,彼乃须追悔。彼以粗硬谏诲友人,

非柔软,彼乃须追悔。彼以无利益谏诲友人,非为利益,彼乃须追悔。彼怀嗔而谏

诲友人,非以慈心,彼乃须追悔。

友!于非法谏诲之比丘,应起此等五相之追悔。何故尔耶?其余比丘,将以非

真实而谏诲,不谓可为。

六 复次,友!我见世间有一类之补特伽罗,应时而谏诲,非于非时而扰动。以真

实而谏诲,非以非真实而扰动。以柔软谏诲,非以粗硬而扰动。为利益而谏诲,非

无利益而扰动。以慈心而谏诲,非怀嗔而扰动。

七 友!被如法谏诲之比丘,应起五相之追悔。即:具寿应时而谏诲,非于非时,

此(我之过失)乃须追悔。具寿以真实而谏诲,非以非真实,此乃须追悔。具寿以

柔软谏诲,非以粗硬,此乃须追悔。具寿为利益而诲,非为无利益,此乃须追悔。

具寿以慈心而谏诲,非怀嗔,此乃须追悔。

198 友!被如法谏诲之比丘,应起此等五相之追悔。

八 友!于如法谏诲之比丘,应起五相之无追悔。即:彼应时而谏诲友人,非于非

时,此乃无须追悔。彼以真实而谏诲友人,非以非真实,此乃无须追悔。彼以柔软

而谏诲友人,非粗硬,此乃无须追悔。彼为利益而谏诲友人,非无利益,此乃无须

追悔。彼以慈心而谏诲友人,非怀嗔,此乃无须追悔。

友!于如法谏诲之比丘,应须起此等五相之无追悔。何故尔耶?其余比丘将以

真实而谏诲,谓可为。

九 友!被谏诲之补特伽罗,可住于二法中,即真实与不动。友!若他人谏诲我,

或应时、或于非时,或以真实、或以非真实,或以柔软、或以粗硬,或为利益、或

以无利益,或以慈心、或怀嗔而作,我亦同应住于二法中,即真实与不动。若此知

我法者,则应告彼:诚然,我有此法。若此知非我法者,则应告彼:不然,我无有

此法。

一0 [世尊示言:]“舍利弗!汝虽作如是说,世间有一类痴人,不恭敬而信受。”2

一一 “大德!有补特伽罗无信,为活命、非为信而自家趣向非家,谄佞而诳惑,矫

199 诈而掉举,傲慢、轻薄、饶舌而作不谨慎语,不守护根门,于食而不知其量,不勤

觉醒,不期望沙门性,不强学而恭敬,多积蓄,[戒行]缓慢而勉励杂众,不勤远离,

懈怠而缺乏精进,失念,不正知而心不定,心迷乱、无慧、哑羊等,彼等对我所作

如是说,虽不恭敬而信受;然而,大德!诸善男子,为信而自家趣向非家,不诸佞、

不诳惑、不矫诈、不掉举、不傲慢、不轻薄、不饶舌,不作不谨慎之语,守护根门,

于食而知量,勤觉醒,期望沙门性,强学而恭敬,不多积蓄,于[戒行]不缓慢,

不勉励杂众,勤远离,启发精进,不惜身命,[正]念现前,正知而心定,心一境、

有慧而不哑羊,彼等对我所如是说皆恭敬而信受。”

一二 “舍利弗!有补特伽罗,无信,为活命、非为信而自家趣向非家,谄佞而诳惑,

矫诈而掉举,傲慢、轻薄、饶舌而作不谨慎之语,不守护根门,于食而不知其量,

不动觉醒,不期望沙门性,不强学而恭敬,多积蓄,[戒行]缓慢而勉励杂众,不勤

远离,懈怠而缺乏精进,失念,不正知而心不定,心迷乱、无慧、哑羊,彼等除外。

然而,舍利弗!诸善男子,为信而自家趣向非家,不谄佞、不诳惑、不矫诈、不掉

举、不傲慢、不轻薄、不饶舌,不作不谨慎之语,守护根门,于食而知量,勤觉醒,

期望沙门性,强学而恭敬,不孝积蓄,[戒行]不缓慢,不勉励杂众,勤远离,启发

精进,不惜身命,正念现前,正知而心定,心一境、有慧而非哑羊之彼等,舍利弗!汝

200 可说。舍利弗!思:我令同梵行者自非法出,令住于正法。教授同梵行者!舍利弗!

教诫同梵行者!

舍利弗!汝应如是学。”

注1 杂阿含一八(大正藏二、一二九b)。

2 ti之次下除去疑问符号。

一百六十八1

一 于其处,舍利弗告诸比丘言……。

二 “友!破戒、坏戒者,正定之基则毁,正定无有时,坏正定者,如实智见之基则

毁。无有如实智见时,坏如实智见者,厌离欲之基则毁。无有毁离欲时,坏厌离欲

者,解脱智见之基则毁。

三 友!譬如树之枝叶毁坏,其芽亦不生长,外皮与木质及心皆不生长。正如是,

友!破戒、坏戒者,正定之基则毁。无有正定时,坏正定者,如实智见之基则毁。

无有如实智见时,坏如实智见者,厌离欲之基则毁。无有厌离欲时,坏厌离欲者,

解脱智见之基则毁。

四 友!有戒、具戒者,正定之基圆足。有正定时,圆足正定者,如实智见之基圆

足。有如实智见时,圆足无有如实智见者,厌离欲之基圆足。有厌离欲时,圆足厌

离欲者,解脱智见之基圆足。

201 五 友!譬如树之枝叶圆足,其芽亦生长,外皮与木质及心皆生长。正如是,友!

有戒、具戒者,正定之基圆足。有正定时,圆足正定者,如实智见之基圆足。有如

实智见时,圆足如贸智见者,厌离欲之基圆足。有厌离欲时,圆足厌离欲者,解脱

智见之基圆足。”

注1 杂阿含一八(大正藏二、一二九a)。

一百六十九

一 其时,具寿阿难往舍利弗之处。至已,与具寿舍利弗俱相庆慰,交换欢喜、可

慰之语已,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寿阿难,谓具寿舍利弗言:

二 “友,舍利弗!比丘齐几何始能速了知善法?又善觉、多觉,又不忘其觉者耶?”

“具寿阿难者是多闻。具寿阿难自以辩才能说!”

“因此,友,舍利弗!谛听,善思作意!我当说。”

具寿舍利弗回答具寿阿难:“友!唯然。”具寿阿难言:

三 “友,舍利弗!世间有比丘,于义善巧、又善巧于本文、又善巧于文、又善巧于

训释之词、又善巧于[文之]连络。友,舍利弗!比丘,齐如是始能速了知善法,

又善觉,又多觉,又不忘其觉者。”

“友!稀有哉。友!未曾有哉。具寿阿难,如斯善说。具寿阿难,成就此等之五

法。我等乃思惟,即:具寿阿难善巧于义、善巧于本文、善巧于文、善巧于训释之

词、善巧于[文之]连络。”

202 一百七十1

一 尔时,具寿阿难在憍赏弥之瞿私多园。其时,具寿跋陀耆诣具寿阿难之处,至

已,与具寿阿难俱相庆慰,交换欢喜、可慰之语已,坐于一面,具寿阿难告坐于一

面之跋陀耆言:

二 “友,跋陀耆!见之最上者何耶?闻之最上者何耶?乐之最上者何耶?想之最上

者何耶?有之最上者何耶?”

“友!有梵天,[自]胜,不为他胜,以一切为见,自在,见彼梵天者,是见之

最上。友!有名极光净之诸天,于乐殊胜流注,普偏流注,彼等于某时或某处而发

感语:鸣呼!乐哉!鸣呼!乐哉!闻彼之声者,是闻之最上。友!有名偏净之诸天,

彼等喜足而受寂静乐,是乐之最上。友!有生于无所有处之诸天,是想之最上。友!

有生于非想非非想处之诸天,是有之最上。”

三 具寿跋陀耆之所言,合于群众[之意见]2。

“具寿阿难,是多闻。具寿阿难,自以辩才能说!”

“因此,友,跋陀耆!谛听,善思作意!我当说。”

具寿跋陀耆回答具寿阿难:“友!唯然。”具寿阿难言:

“友!随见而有诸漏之尽,是见之最上。随闻而有诸漏之尽,是闻之最上。随得

安乐而有诸漏之尽,是乐之最上。随有想而有诸漏之尽,是想之最上。随有而有诸

漏之尽,是有之最上。”

注1 杂阿含一七(大正藏二、一二三b)。

2 ti次下除去疑问符号。

203 摄句:

嫌恨除去有二、论议、共住、发问

想受灭、谏诲、戒、了知、跋陀耆

上篇主页目录目录字典标记笔记清除导出保存全屏听书下篇
【南传增支部】第11经 五集 第十六 妙法品 南传增支部 【南传增支部】第12经 五集 第十八 优婆塞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