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讲 细说阿赖耶识
(时间:2015-08-12 )
阿赖耶识,是唯识里面的核心概念。我们在很多地方也都能接触到,因为现在有各种不同行业背景的人在说唯识。不过,要注意,只有极少数的人是依于佛法法印来讲“阿赖耶识”。有的是把“阿赖耶识”当成了类似于“灵魂”“本体”的东西来运用。其中,有一种说法尤其值得注意,就是认为“阿赖耶识是宇宙的本体,是法界的本体,修行是为了实证到阿赖耶识的存在”。如果只停留在这种认识上,很容易就落入了“常见”,违背了“缘起性空”的法印原则。
在唯识里面“阿赖耶识”不是最后的概念,不是最后的立足点。最后的立足点就是“缘起性空”。佛法最后的立足点就是“缘起性空”这个法印。“缘起性空”,在唯识里可以在“三性”中找到。唯识是以“三性”的方式来表达“缘起性空”法印。哪三性呢?是圆成实性、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我们在这里把“三性:的顺序颠倒过来说,先说“圆成实性”,而不像常规的先说“遍计所执性”,是想让大家可以直接感受到我们之前所说的:佛教里的各种理论,是境界上的表达,是一种从上往下的表达。
佛家的理论,是过来人说的,是去过某个地方的人,回来后跟没去过的人在画地图。这不是一种构建,也不是一种发明创造,而是对实证过的境界的一种描述,是如实的描述,并不是随意的推理发挥。当然,在描述的时候,会采用没有去过的人所能够理解的方式方法和工具手段。归根到底,它是一种描述,不是一种个人可以随意发挥的内容。不可以个人随意发挥,是指对它最根本的内容,最真实的面目这一面。而在表达手法上,可以随缘地呈现,在佛法的表达中,创造力也只能是体现在表达的方式方法上。最根本的内容不是创造的,它是不生不灭的,也是没有创造的动作,没有成住坏空。对于最根本的内容,我们只能是如实如是地去呈现它而已。而这个“它”又是没有体性可以得的。这个很妙。
“圆成实性”是“缘起性空”在语言上的另外一种表达。再往下一步,往世俗事相再走近一步,就是“依他起性”,就是更加突出它缘起一面的内容。“依他起性”的本然是清净的,由于我们不觉,有妄念烦恼,所以就有“杂染的依他起性”的这种提法。其实终究都是清净的。甚至无所谓清净和杂染。清净也是相对于杂染而提出的,它本自清净。“遍计所执性”,是就着杂染、不觉的状态而言,而提出的。唯识三性,从“圆成实性”到“依他起性”,再到“遍计所执性”,这是从上往下走,从圣境往凡夫境的方向走的表达。在这里,我们就可以体会到,整个唯识,是实证境界的表述。这种表述是“法尔如是”、法界自在的慈悲力量的舒展,是“先觉觉后觉”的一种现象。
基于这些内容,我们也就知道,如果停留在“把阿赖耶识当作本体”的认识上,就很容易落入“常见”,就会觉得有一种永恒不变的状态。而实际上不论从方便说,还是究竟说的角度,把“阿赖耶识”视作“本体”都不是恰当的提法。如果一定要用“本体”的提法的话,哪怕是用“圆成实性”或者是”缘起性空”当成一个本体,然后加以注明,说这只是在言语表达因缘下而说的本体,那还有点意思。但如果把“阿赖耶识“直接作为本体,那么,这种认识就遮掉了很多的内容,甚至使得唯识破除“二我执”的主张也被掩盖掉。
“阿赖耶识”是什么呢?按目前唯识所表述的内容来看,“阿赖耶识”至少可以从“能藏”、“所藏”、“我爱执藏”这三方面内容去看待。能藏、所藏、我爱执藏,就是阿赖耶识的内涵。而最核心的部分是“所藏”,也就是“种子”。它的所藏即种子,就是我们之前说过的“每个人在创造着自己的世界”的一个起点。种子是什么呢?是“本识中亲生自果功能差别”,是一种功能,是法界自在生命力进入语言范围里的一个表达,一个名称上的安立。说到底,种子是一种法界生机,是因缘的力量,是法尔如是的力量,是自在的力量,当然,也可以说是慈悲的力量。按照玄奘法师在《成唯识论》中所说的,种子的核心词是功能差别,也就是各种各样的功能的意思。
阿赖耶识是“能藏,所藏,我爱执藏”。能藏什么呢?就是能藏种子。所藏的内容是什么呢?是种子。第三个内容,“我爱执藏”“我爱执”其实就是“二我执”“我执”和“法执”。它的执持的对象,或者说这个执持力量所落脚的地方,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第一个角度,第七识执持阿赖耶识里的见分为“人我”。第二个角度,第七识执持阿赖耶识的相分为“法我”。也就是说,阿赖耶识是第七识末那识执持为人我和法我的对象,所以叫“我爱执藏”。阿赖耶识如“宝藏”的“藏”,收纳着这些内容。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阿赖耶识”也都不是一个实存的内容,不是一个实存的本体,它当然不可能成为一个本体了。而且,“阿赖耶识”本身也是在刹那刹那的变化当中,因为“阿赖耶识”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种子,种子就是刹那刹那地变化着。具体地说,种子有六种含义,就是之前提到过的“种子六义”,包括“恒随转”“刹那灭”等这些内容。种子的随时变化, 可分为两个维度表达。一种是“自类相续”。就是种子自类,自己的那个类别,在时间当中前后相似相续。一个种子不是恒常不变,一直延续下去,而是刹那生,刹那灭,种子自类相似相续。这是引入时间概念而后说的,称作“异时因果”,就是时间不同的因果呈现。还有一个维度是“俱时因果”。种子遇缘而生起现行,现行又熏成新的种子,因果一时发生,称作“俱时因果”。种子生起现行,这个现行的内容是什么呢?就是识了别,八识里的各种识。比如,制造“我执”和“法执”的第七识,这个力量是从种子作为起步,遇缘而生起的;第六识和前五识也是这样。因为有了识,也就是有了别(“识”就是“了别”),个体的生命世界就呈现出来,所以说“法界唯心,万法唯识”。唯识从这个角度来说一切是唯了别,每个人都在了别当中创造着自己的世界,呈现着自己的世界。而种子是了别的起点。
依照这个过程,去看待阿赖耶识第八识,就能知道它不可能是一种“本体”,因为它的核心即种子,是一种“法尔如是”的力量。这个力量是自在的舒展,是“法住法位,法尔如是”,自在地起妙用,并不是一个恒常不变的主体。阿赖耶识,因为种子不断的在变化,所以它不是固定的。一般所说的“本体”的概念,是指“这个本体周遍一切,但它自身是不变的”。可是,我们知道,阿赖耶识是在变化的,因为阿赖耶识里面最核心的内容即种子在不断地变化。
种子自己的品类自类相续,不断迁变,是无常的。而且,种子与现行、现行与种子之间的关系,也一直在变化。如果说阿赖耶识是个仓库,里面收纳了各种各样的种子,这里面的种子不断在变化。有原有的种子生成现行,现行又熏成新的种子。还有一部分种子没有遇到适合的因缘没有生起现行,它自己也是自类相续,刹那在变。所以,整个仓库里的内容都是无常的。另外,种子归根到底,是一种功能差别,是一种生命力,毕竟也是没有自体性。
倒过来说,正因为阿赖耶识是变化的,现行可以熏成新的种子,所以,在“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这个流转过程中,我们就可以由“作意”,由我们的起心动念去引导,引导熏成善的种子,可爱的种子,清净的种子,去形成正能量的种子,促使自己的生命由“迷”的状态转向“觉”的状态。正因为阿赖耶识不断在变,所以才有可能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槃。如果阿赖耶识是一个固定的、恒常不变的,那么就没有生命力了,个体生命也就没办法通过修行而成佛了。
种子生现行的过程当中,是需要各种各样的因缘,种子才能够生起现行。对于可爱的种子,我们就创造合适的因缘,让它可以生起现行。对于不那么可爱的种子,我们不要给它提供阳光雨露,不要给它制造因缘,尽量避免让它生起现行。而一旦在现行生起来以后,在现行的当下要调整自己的念头,调整方向,调整方向以后,可以熏成新的善的种子,或者可爱的种子,或者清净的种子。由现行熏成积极的种子,这就是修行里面的一个根本的写照,就是“在心念上去调整”,在当下的言行中熏成善的种子。善的种子埋入八识心田后,在因缘成熟的时候就会生起善的现行,清净的现行。所以,是埋下与解脱相应的种子,将来才能收获解脱的果。这是在时空序列里面去说“前因后果”,可以这么去看。所以,阿赖耶识不是一个静止不动的。
再换个角度说,阿赖耶识、第八识、阿陀那识、庵摩罗识、异熟识,这些都是在不同因缘条件下,对同一个东西的不同的表达。第八识,是相对于其它七种识而说阿赖耶识,表明这个识的内容不是前七种识,而是根本识。异熟识,是在有时间变化的前生后世、前因后果中来表达第八识,是在不同的时间中呈现的一个识体,所以说它是异熟识。“异熟”,差异的异,成熟的熟,是指这里面的种子在下一刻或者下一世因缘成熟以后生起现行,因果异时而成熟,善不善属性上异性而成熟。 “阿陀那识”,是指执持、保存种子的识,执持名言种子、业种子。从凡夫到圣位都可以叫阿陀那识。只不过在凡夫位,更多的是用阿赖耶识这个称呼,因为“阿赖耶”在梵语中是染污的意思,在凡夫位的第八识是一种染污识,为突出于“染污”特点,所以就叫阿赖耶识。如果按照唯识里面的修行次第,在修行位上到第八地的时候,这个“阿赖耶”名称就得换掉。因为,修行者在登第八地之际就断除了“俱生我执”的现行,所以登第八地后的第八识不再称为“阿赖耶识”,而改称为“阿陀那识”。八地菩萨,九地菩萨之后,他的第八识就不称作“阿赖耶识”。因为那个时候它的染污特点不突出了,乃至没有染污了,所以,就改称“阿陀那识”。另外,还有一个称呼“庵摩罗识”,这是“白净识”。庵摩罗识是指已经成佛果了,已经圆满了。那个层次上的“转识成智”已经转得圆满了,彻底了。按照八识系统的角度来说,转识成智后,有四智心品,那个时候的大圆镜智中的心品包括转净后的“第八识”,这时候的第八识就称为“庵摩罗识”。可见“阿赖耶识”这个称呼,包括它所指向的内容(即第八识)都在变化着。
可见,同一个识体在不同的阶段,它的特点不一样,内涵不一样,名称也不一样。如果说阿赖耶识是本体的话,那么八地以上的菩萨就应该还是以阿赖耶识为本体了,而这与经教的教义是相违背的,与实证内容的对应就更不用说了。因为经教,尤其是了义的经教,就是实证境界往下的一种表达,与经教内容相违背的提法属于不正见。所说的“往下的一种表达”,是指圣者接引凡夫、接引后学者的表达。所以,要避免把阿赖耶识当作“本体”;如果一定要那么说,要清楚,这仅仅是在凡夫位上的说法,是针对凡夫的角度来说,容易引入“常见”的不正见。
实际上,见道位以后,尽管从初地到八地,他的第八识也可以称作阿赖耶识。但是在那个时候,他是可以直接体证到没有什么叫做本体的,因为那时已经是证入了真如空性。没有本体,没有哪一样东西制造出了其他的东西,没有哪一样是恒常地在。一切都是依他起,都是性空缘起。没有一个恒常的自体。
另外,修行是不是为了实证阿赖耶识呢?不是的。修行是为了突破阿赖耶识的那个“边界”,是为了把阿赖耶识转成庵摩罗识——至少可以从这个角度去讲。修行是要突破“我执”和“法执”。突破“我执”和“法执”就会清晰地感受到阿赖耶识不是实存的。“阿赖耶识”只是中间的一个桥梁,是在名言上的一种安立,本身并没有一个坚实的阿赖耶识存在。我们是借这个术语,来表达法界缘起的真相。要实证的不是阿赖耶识,要实证的是“缘起性空”,是法印,要实证的是圆成实性与依他起性,要实证的是“二无我”的真相,不是为了证得“阿赖耶识”。
打一个比方,阿赖耶识好比一个仓库,这个仓库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种子。修行可以从三个角度去理解:第一个角度,就是去转换种子,或者是说转换不同类别种子之间的数量比例。这个仓库里面有些种子是清净的,有些种子是杂染的。我们去转化或者去排除那些杂染的种子,增加清净的种子,这是一个方面。同时又让原有的清净种子尽可能地生起现行,这是一个角度。第二个角度,就是去拆那个仓库的“围墙”,把那个仓库的围墙给拆开。要拆开那个仓库的围墙,我们要知道它是怎么建起来的,就是末那识不断地去执着于第八识的见分和相分,慢慢地就修起了围墙,围墙越修越厚,越修越坚实。所以我们要通过各种实修的功夫,去对治末那识的染污现行与习气,也就是说要去停止继续修筑围墙的行为,去消解维护着围墙的力量,从而把墙给消融掉。墙体消融掉后,就会发现,本来整个法界都是“一大仓库”,没有自己和他人之间的那道“围墙”,毕竟没有围墙。因为没有围墙也就没有自己了,自己也是纯然的缘起性空,也都是依他起性。第三个角度,就是坚信一切都是心识的了别,仓库的墙体是了别,仓库是了别,种子的了别功能的潜在生机。守着这个坚信的内容,将这个信念落实到在在处处,那么,原本染污的了别就会自然而然地转变为清净的了别,一切都在转变,从而实现转识成智。坚信“一切唯了别”,并且将它落实,为什么就能够实现转识成智?因为“法尔如是”的力量自在地发挥作用。在语言表达上只能说到这个程度。
我们在平时的各个时候,在听东西的时候、坐在椅子上的时候、喝水的时候,都可以尝试着去感受“自我”的真相。“自我”只是相对圈围起来的一个小内容。我们可以不围出它,因为毕竟没有“自我”。一切都是“法尔如是”的力量自在流淌和呈现,包括“自我”的感觉,包括能够在喝水,能够在听。这些内容背后的本质是什么?就是“依他起性”,就是“法尔如是”的法界自在的力量。不需要围墙,不需要围出一个一个的小天地。
但是,一说不需要围墙,不需要围出一个“自我”来,大家可能又会紧张了——那么,各种各样的关系会不会错乱掉?比如说自己个体生命在世间行走的各种因缘会不会错乱掉?答案是不会错乱。我们讲的不要围出围墙,是指“不觉”地围出,在迷的状态当中去割裂。而如果觉照到了,清清楚楚了,那就是清净分别,是清净的依他起,就是善用其心的境界,内在是自在的。在这种状态下,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因缘果丝丝缕缕有条不紊,不会错乱。走在大街上看到红灯我们就停,看到绿灯就行,毕竟里面没有执著,只是随缘流淌。其实,甚至说“随缘“也并不精准,毕竟没有一个“随”的主体,而是因缘流淌,自在流淌。
大家如果往前走的话慢慢地就能够体会到,即使在说话的时候,一字之差就有天壤之别。“随缘”跟“应缘”,都还有一个谁在随、谁在应,如果说因缘自在、因缘流淌,那么至少就把一个“人”给隐掉。虽然是谁在说话,还有个在说话的,但毕竟能感受到这里面有稍微往前进一步的差别。如果明白的人,就会知道这里面的“不多不少恰恰好”,不起过度的分别。过度的分别,过分的分别,多出来的分别,就是“头上安头”,就是妄念。无论任何的一个角度,任何的一个表达,都应当落实到当下的心念中去。而说有东西需要落实、有心念可以立足,这些也都是在功夫进路的角度上去说,而究竟而言,一切是自在的。
好,大家六时吉祥,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