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 居士修行三保障及十重唯识 唯识妙法 第9讲 细说种子

第8讲 唯识空观八次第

(时间:2015-06-19 作者: 苏军敬)

大家早上好!唯识妙法微信群从2015年5月1号开始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里面,陆陆续续地,我们起了七八个话题。有的话题比较大,有的话题比较小。实际上在前面的那七八个话题当中,唯识的一些大概面的内容都涉及到了。唯识如果要详细地说,就会牵扯到很多很专业的术语,大家平时都挺忙,不一定有大块的时间可以去翻阅典籍,虽然建议大家下载《佛学词典》,大家也不一定有那么多时间去查。这里也顺便提醒一下,当您在查阅典籍或词典时,要多查多看几家的解释,这样比较不容易钻入某一家的解释而忽略了其他家的解释,综合地去感受,才会比较中正全面,在多了解几家的情况下可以找到比较精准的含义。大家不一定有很多时间去查辞典,而唯识总体给人的印象比较抽象,再怎么平实地说,都会充满了很多很特别的专用术语,所以,再往下的时候,我们要结合现实生活中一些事例来说。

回想本群刚开始开启话题时所提到的,佛教的义理系统,是为了传播佛法而提出的。如果我们已经相信这个义理系统有它的道理,我们就不需要被说服,就不一定要遵从于世俗的逻辑体系,或经过逻辑上的推理,才去信服这其中的提法。而是直接采信这其中的内容,相信它有它的境界、有它的道理,我们所要做的是理解它。然后,随文入观,随着语言在内心里面去找,在这个指引下在内心念头上下功夫,直接在身、口、意、言行举止上去实践。通过这样的实践,你就能够体会到义理里面所说的味道,就能很鲜活地体会这里面的内容,能够得到真实的受用。

前两天我在群里贴出唯识里面的八个步骤的图,就是“唯识空观八次第”。这八个步骤实际上就是从凡夫境界转向圣者境界的不同环节上的一种表达,这是在实修上的一些内容表达。在这八个步骤当中,你是可以体会到不同的风景的,过程当中的风景。

唯识空观八次第:1、外境到内识;2、相分到见分;3、见分到自证;4、心所到心王;5、前七归赖耶;6、赖耶归种子;7、种子归妙用;8、妙用应真如。

第一个,从外境到内识,按照唯识的说法就很清楚,一切都是唯识。这个“识”就是了别,也就是一切都是“唯了别”。每个人的世界都是自己的心识创造出来的,或者更精准地干脆地说,是自己的心识主宰着自己创造了自己的世界。我们所见所闻,所感受到的东西,毕竟都是心识之内的了别,所看到的色、声、香、味、触、法,都是我们心识了别里的“相分”,也就是由“见分”去了别“相分”,然后产生判断,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个色,也是相对而言,是我们意识了别下的一种色。色的成立是因为色心对待,这个心就是“受想行识”,受想行识综合起来就是唯识的这个“识”的了别过程。五蕴当中的“色”相当于唯识里面的“疏所缘缘”,心识面对着疏所缘缘这个对境,就是“色心对待”。

这个对待的联接点就是“触”,就是有接触,接触的时候内心里起一个警觉的念头,这叫“作意”。我们知道,在“五位百法”里面的“遍行心所”当中,就是这样的次第,触、作意、受、想、思。这些遍行心所,还有其他的内容,共同组合起来,构成了五蕴当中的“识”,就是了别。这两个系统——“五蕴”系统,跟唯识唯了别里面的“九缘成识”,或者是“五位百法”里面表现的“人的意识创造世界”的过程和内涵,是可以对应上的。这样不同角度地对同一内容的表达,我们对应着来了解,就可以体会到:外境是通过内识的分别而被领纳、被取相,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作业,产生了别而得到认知。领纳就是“受”,取相就是“想”,作业就是“行”,了别就是“思”以及其他的内容。其中的过程,在唯识义理中说的很清楚,但是我们不能也不必要停留在字面上,而是要从直接的体会当中去感受、去受用。用唯识的东西,让原本就在进行当中只是没有充分地意识到的过程变得更加清晰。变得清晰后,就会精准而不粘连。也就是说,“分别”不是问题,在“分别”的过程中有夹杂、有增加或减少什么,把持着不放或被它障碍着,这才是问题。

从外境到内识这个了别过程中,在实修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景象。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比如某个人忽然间感觉空间感消失了,自己所看到的远处的车、近处的杯子,都像一个平面,像一张照片在眼前展开。实际上也不是在眼前展开,是在自己的意识里展开,是空间感消失了。但我们知道他的眼根是正常的,并不是眼根功能有变化才产生这样的感觉。而是说首先把外在的东西领纳进来,之后加工出了新的感觉。当然,他这个感觉里还包含其他的内容。还有的人曾经说过,看到我在台上做沙龙讲座时,他在座位上看着我在台上说,他感觉是他自己在说,也就是他感觉到这都是自己意识里面的事。苏老师在讲,他感觉是他自己在讲,苏老师与他自己似乎无差别。这种感觉,是因为他直接体会到有苏老师在讲的那个声音和影像都是他自己心里面的事,也就是说他体会到了那些声音和影像都是他意识里面的一种了别。实际上这就是把外境消解,消归到自己意识内的相分上的体会。当然,他这种感觉里面很细微还包含着其他的内容。

这是第一步,从外境到内识,如果我们之前有了解过唯识的内容,就知道这直接就到了相分,就是意识了别里面的见相二分的相分。一切相,一切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接触到的、感受到、尝到的,甚至心念所起的内容,都是意识里面的事,不是外在的事。平时有许多人会说“心包太虚”这样的词,就是要心量放大,对此,那刚才我提到的这个人的体会就很直接,直接地体会到自己的整个世界都是意识里的事,当然就都是自己心里面的事。

那些听起来很高妙的类似“把心放大,容纳整个世界”的说法,在唯识里第一个步骤就可以做到。把外境收归到相分,从心念上直接体会到这个意味,这就完成了心包太虚,整个宇宙都在你心里的这种感受,事实上就是这样,只不过还没有观修时体会不到。只有“心包太虚”的“心”不是指哪个生命体的独有的“心”,也就是说是破了“我执”后的真如心,那个境界才真正了不起。否则,不明真心,只是就着个人心识的心来说“心包太虚”,正也是一种无明躁动。

整个法界,整个宇宙,都是在意识了别里面的事,都是相分。凡有所取相,终究都是意识了别,终是虚妄,如果没有了别,就没有这些事。

归到相分,就像我们听声音时,体会到这是耳识内分别的相分。我们说“耳根圆通”的路数就是这么开始入的。也就是先把声音了别为耳识的听闻中的一个相分,然后再进一步往前走,体会到相分能得以呈现,是因为有见分给它以对待。

我们有意识分别,这个分别第一步就是见相二分的相对。如果用“四重缘起”来讲见相二分,就不用“相对”,而是用“相依”来表达,见、相是相依而起,有相分是因为有见分。就是有看,才有看的对象。有听,才有听的对象。或者同样的,有听的对象,才有可能听。有看的对象,才有可能看。这个主体和客体,或者能和所,也就是一个被动的一个主动的,这二者是相依而成立。好比说,前后是相依的,有前才有后,没有前就无所谓后了。还有经典的例子:师和徒,有徒弟,师父才成立,找到了师父才能成为徒弟,师徒是相依成立的。所以,我们要知道见分、相分是相依的。

我们把外境回归到相分以后,第二步在观修上就是要把注意力轻轻地转移到“有一个见分在起着作用”,不仅仅知道有相分,还要知道有见分。从相分到见分,是我们内在的觉照、注意力的转移,并不是把相分的内容就认为是见分的内容,这里面有更高层次的注意力的转移。这样转移过来以后,比如说我们听到声音,知道这个声音是耳识里的相分,然后注意到见分,开始注意到能听的那部分,注意到那个能听的,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声音的大、小或者有没有声音,而是注意到能听。再比如说,我们在打坐盘腿的时候,腿特别痛,我们知道痛是意识了别里的相分——有痛感,有痛的相,那么是什么在知道痛呢?“知道痛”的是见分,至少首先注意到它是见分。当然,后面还有自证分和证自证分。我们首先要注意到有见分,也就是“知道痛”的那一面。当我们把注意力转移到见分的时候,就是注意到有“知道痛”这个事,你会发现,知道痛的这个“见分”,它是不痛的,“痛”只是它知道的对象。这一点在实修当中是可以直接见功夫的。如果这个有定力了,注意力可以真实的转移了,刹那间至少痛感会降低,这是很直观的。

平时我们在其他的了别上也可以去体会这种转移,比如说听、看。我们在看着东西,忽然意识到我们看的东西实际上是相分,在看的内容的另外一面,与它相依的是“能看”的“主体”。还有在说话的时候,一边在说话,话从我们口中说出来,听到话音在回荡着,我们知道这是我们意识里的相分,同时,还有能够说话的那个,也就是能够说的动作组合,因为说话是很多种因缘的参与。不过,说话的时候,第一步我们从一种身体“触”的角度去感受,因为我们毕竟嘴巴在动着,然后有声音出来——我们这里暂且不说从第六识的角度是如何去组织所说的内容,我们先说这个说话的动作——声音在响着,这时,你又同时可以听着自己正在说话,说和听可以同时进行。因为说话的时候,我们能够在“说话”,同时我们也正在“听”着自己在说话,而且又能够“知道”自己正在听着自己正在说话。参照这个角度,也可以理解刚才说的腿痛,为什么说在“痛”着,还有一个“知道痛”的,还有另外一个“能够知道有一个‘知道痛’着的”,这里面有好几重的东西在进行着。

这个好几重的东西在进行着,我们一般人如果没有体会到,会觉得这怎么可能?或者这不就成了有好几个心了么?如果说“这怎么可能?”,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去做,还没有去实践,如果去实践,就会发现它是可行的。如果提出“这不又好几重心么?”然后以此出发从逻辑上去推理,那么,这个就是“嘴皮子”,因为从体证上,它是可行的。所以,我们要的是要直接去体证,就是不要说太多“嘴皮子”的话,直接去做就可以了。这些内容,在实践的过程中是可以直接地感受到是可以的。在说话的时候,即在说着,同时可以听着自己在说,同时也知道自己正在听着自己在说话,这么去体会。每个人都可以尝试着去做,如果一旦能体会到这个味道,就比较好理解再往下说的第三个阶段的内容。

从见、相二分的相依对待,更往深里面走,注意力就转移到自证分,这时候的一种景象就是见、相二分不再有行动,不再起,或者是另一种景象,见相二分清清楚楚地行动,清清楚楚地起,这二者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现象。对于未证入空性的修行者来说,第一步体会是见、相二分不再起,只是纯粹的一个觉知,清清楚楚的觉知在进行着。这个时候呢,注意力就开始往深处里移,也就是往“自证分”上转移。这个时候,往往归“一”的味道——“万念归一”的“归一”,归到“一”——这个味道开始浓厚起来。但是,因为在修的过程当中有很多很微妙的点,所以没办法很直接的说就是“归一”,只能说是味道开始变得浓厚。在这个时候就可能会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就是我们所说的“入定”那种味道,就是在环境很嘈杂的地方打坐,也能够感觉声音进不来,声音对你构成不了干扰,外在有什么动静也不会干扰到你,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种安住的状态,就会往这个味道上去走。所以,这些步骤的转换,是可以逐步的在实践当中去直接地体会到的。然后,再往下说,因为牵涉到更细腻的东西,如果是有机会大家来一起观修,或者是在小话题里面探讨。

但是,对后面次第的内容,我们可以从理上去说,比如说“心数归心王“。心数是心所法,心所跟心数是同义词。心所法是缘各种个别的、分别的现象,是在“别相”上去了别。心王,也就是心识。八识的每一个识缘一种总体,也就是它了别一个总的体相,而不了别细微的相。心王是在“总相”上去了别。当我们不去了别别相的时候,其实就已经转移到了心王上。然后,心王逐步地,比如说前五识不再起了别了,那么,第六识也不再起与前五识相应的“俱起了别”了。这个时候,或许还有第六识的独头意识在活动。等到连独头意识也没有时,第六识就不起现起的了别,这个时候叫“无想定”。如果第七识中的染污力量也不再起了别了,我们就知道这个就是所说的“入无受想定”,即“灭尽定”。这么一步一步的往前走,这是跟我们之前说的唯识观修中的一些内容是不同角度的、不同侧面的一种表述。这些内容,我们也可以直接地用来指导日常生活中的言行的。

再往后的三个环节,是“前七归赖耶,赖耶归种子,种子归妙用”。对于这三个内容,我们哪怕前面的实修功夫都还没到,但是这三个方面的道理,我们也可以先把它给弄熟悉来。有意识地用这个道理去指引自己的言行,去引导自己的心念,这都是有大利益的事。

“前七归赖耶”,表明注意力或者说观修内容从前七识向第八识转移,也就是说,我们的第七识(其中的染污力量部份)、第六识,还有前五识,它们的功能收摄以后,不起现行作用以后,赖耶识还在起作用。在修行的过程当中,前面的这些意识不再起作用的时候,赖耶识还在继续起作用,这个在我们生活当中怎么去体会呢?虽然前面的意识都不起作用现行,但是赖耶识,这个最根本的生命体的维系,一直在起着作用,它最重要、最直观的就是执持着我们的身体,这个根身,也就是它保有着我们这个生命。比如说,我们在睡觉的时候,将睡未睡时身子会猛地一抽,其实这个是相当于第八识在试验一下对整个身体、根身的摄持,简单的说,就是看看这个身体是不是运行正常,所以是猛地抽动一下。为什么这种猛地抽动会在临睡前出现而平时不容易出现呢?因为临睡之前,前面这几个识,依次的减弱、乃至于大部分关闭而不起作用现行,这时候就将剩下比较纯粹的第八识作用。所以,抽动一下身体,不是你的第六识意识去起作用,也不是你第七识说“我作意,是我在抽动啊”,而是阿赖耶识在摄持根身,因而直接的给你来那么一下。我相信很多人有这样的体会,这个实际上就从一个特别角度显示了“前七归赖耶”这个进路的道理。

“赖耶归种子”,这个是要把阿赖耶识给消归法界。要知道,生命最根本的、最后的那个大老板是第八识,就是这个八识心田,是第八识来执持着我们这个生命体。而我们知道赖耶里面最核心内容的是种子。我们心意识所有的各种各样的了别都离不开种子。种子有本来就有的,有新熏染成的,这些种子就可以说是我们自己创造整个世界的源头,一切的根源都可以在这里面找到。种子,除了本有的种子(本有的是指无漏清净的种子)之外,有为法的,包括有漏法的,就是在各种事相上可以去表达的这些种子,都是属于不断地在熏成的。也就是说,这些有为法上的种子,都是在累世劫以来不断地在现行当中熏成的、放进去的,包括我们每一时每一刻都有新的种子熏成。那么这个新的种子熏成以后,储存在第八识里面,等机缘成熟的时候就生起了现行。生起现行的缘,除了种子也就是亲因缘以外,还有其他的三个缘,但是亲因缘是最根本的依靠,也叫做“根本依”。

很直观地,我们就可以体会到:命运终究是由自己所创造的。当然,由此我们就很好理解什么叫“命运”,什么叫各种各样的“时”和“运”。所以,我们说有“命”,但不是“宿命”。哪怕有很大部分的“命”的内容是由之前很长时间所熏染成的那些种子所主导着,但是,我们此时此刻都是可以开始着手去改变整体的进展,整体的前进方向,因为,我们当下就可以熏新的种子。当下就发愿,当下有作意,有一个愿望有一个努力,然后有行动,就会不断地熏成新的种子。

与“命运”相关的种子要起作用,需要一个很重要的力量推动,就是“业种子”。因为“命运”含义中包含着各种善恶业报,生起这些内容的亲因缘种子是第八识中的羸弱无力的种子,这些种子本身生起现行的力量较弱,它们发动现行需要力量较强的“业种子”来助力。“业种子”是遍行心所当中的“思心所“所熏成的善恶业种子。“思心所”在现行中,如果有比较强的愿望,有强的造作,有强的力量生起来,那么,这个“思心所”就熏成了相应的业种子。我们说的“造业”、“造善业”、“造恶业”,其实就是指“思心所”的现行熏成了相应的善恶业种子。是这中业种子存储着善恶业的业力,在生命的六道轮回中保持着业力的潜能。可见,这个“业种子”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这里牵涉到种子的类别,得简单的说一下。种子总体上来说叫做“名言种子”,所有的种子都是“名言种子”。“名言种子”里面有一部分起到一种像催化剂的作用,这些种子被单独的贴了一个标签,叫做“业种子”。“业种子”,是与思心所相对的“名言种子”就其有催化能力而被额外贴上的标签,被单独约定为“业种子”。因此,业种子,同时也是“名言种子”,只是某些名言种子的额外的称谓。

“业种子”的力量越强,它对特定的其他名言种子,相当于催化剂一样,它的催化能力就越强。所以,同样一个事,或者同样一个愿望,我们在发愿的时候,这个“思心所”起到的作用越强,相应的业种子的势力就越强,将来受其助力的其它名言种子生起现行的力量也就会越强。我们也可以借用一般常说的“心力”来理解这个内容。心力越强,那么改变命运的力量越强。也可以更通俗地表达,就是你的意志力越强盛,那么你改变命运的幅度会越大。当然,改变命运是往哪个方向去改变,对哪些内容进行改变,这些是需要智慧加以把握的。所以命运终究是自己所创造的。这个创造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当中。这是我们对“赖耶归种子”这个内容怎么用、怎么理解,举了一个例子、一个角度,就是“如何对待命运”。这是很实用的一个道理。也由此可见,真正的佛法修行者不仅不会是宿命者,反而是真正明白怎么去积极创造、改变命运的勇者。

我们知道,八识心田里含藏着各种各样的种子,而各种各样的种子在因缘成熟的时候就会生起现行,这个现行就是了别的现行。一切都离不开心识的了别,所以,一切都是唯了别,这就是唯识。它的源头在于种子,所以,我们可以从种子上下手去把握命运。因此,我们在平时就要有意识地去注意,不要熏成不好的、不善的种子,要尽量的熏成善的种子,尽量的去制造机会,去创造条件熏成可爱的种子,就是善的种子,可以要的种子,这是一个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种子生现行的过程当中,不那么美好的种子要生成现行,我们就要从各种缘上去消解它,不要让它强力地生成现行。因为种子生现行要有四种缘:一个是种子本身叫做“亲因缘”;另一个缘,叫做“所缘缘”,也就是对境,外在的对境,所谓的外在也是相对于见分来说的,相对于见分、自证分来说有一个相分,叫做“所缘缘”;还有一个缘叫“增上缘”,就是指各种辅助条件;还有一个叫“等无间缘”,就是了别现行的念头的相似相续,就是在时间维度上的,持续不断地进行着。当然,种子生现行,种子已经在生现行了,所以种子“亲因缘”我们没办法去消解,但是,我们可以尝试调整其他缘。

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东西,看了觉得很不舒服,这时候可以通过调整各种缘而调节看的感受。比如,我们可以转移开来,或者可以把光线给调一下,或者我们察觉可能是因为自己这个根身(身体)不太舒服,所以虽然是看同样一个东西,但是了别的状态不是特别舒服,或者是怎么样,这个,就是通过调“增上缘”去调节。或者是可以去挪开那个被看的东西,这是调节“所缘缘”,就是远离所缘缘,远离那个对境。还有一个更内在的,就是在“等无间缘”上调整。我们了别的过程,是刹那间相似相续,不断地进行着,这就是等无间缘。等无间缘就是前念过去,后念跟上,前念后念之间没有间歇,前面引着后面往前走,其实,这个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好像是前后念头的粘连,或者类似于粘连的现象。如果是你能够有足够的观照力,可以充分地看到念头是一个一个的,刹那与刹那之间它是有间隙的,是可以调整的,那么,等无间缘的力量就可以略为加以调控。就好比说,生气的时候,你看到自己在生气,这个生气是刹那刹那念念相续,如果这个时候你一下子看到前后念之间是有间隙的,是可以调控的,你就可以转向,一念转,前面的这个就没有再接着往下延续,这个“种子生现行”的过程就终止了。我们看东西也是一样,你在看但又觉得很不舒服的时候,当你注意到你一直在看,其实是一直处在“九缘成眼识”的了别的过程当中,因为等无间缘是可以加以调控的,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一下子把它给转了。这样就可以消解掉这种粘连,消解掉这种执着,立刻就获得了一种自在。

上面谈到的“赖耶归种子”的内容,实际上也直接显露了“种子归妙用”的一个侧面。“种子归妙用”还有更深一个层次的内涵,即种子在唯识学里的根本含义其实是一种“功能差别”,即各种各样的功能,也就是说本质上是一种功能,是一种我们说的法界妙用、真如妙用、缘起妙用。同时,“种子”也是一种在语言上的表达,终究是没有实体的。有的表述说它是自证分生起见、相的一种功能,这个也都是在语言上的表达。归根到底,它就是“空中妙有”那个“妙有”的功能,是“法界盎然生机”的那个“生机”的一种分别性的表达,也是“法尔如是”的力量的在语言表达中的一个起点。所以,“种子”这种表达,也都是在因缘当中所产生的一种表达,终究是缘起性空的。从这一点上把握,就会知道,所说的“唯识真性”毕竟也是讲着“缘起性空”。这也是在玄奘法师译著的《成唯识论》当中可以找到相应的内容。

阿赖耶识的内容是种子,种子是性空而缘起的妙用,遇缘而生现行了别,了别而创造世界,这个过程当中并无任何的实体,没有任何的坚固存在。“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各种名言设计,都是为了指引转迷成悟的缘起妙用。这些就是唯识妙法的真实面目。

所以,后世包括像藏传佛教有些名家批判唯识,说唯识是执着于识是实有的、执着于种子是实有的,这实际上是一种解读上的不完整。我们知道,如果从历史上来看,唯识的最经典的内容就在玄奘法师在印度那烂陀大学的时候,那个时候那烂陀大学里面也有密教,也有唯识,也有中观。这个密教相对来讲是搞实修的。从义理上来讲有中观,还有唯识,当然还有有部、经量部,还有其他的各种义理体系在进行着,而各种义理系统当时就已经有一些壁垒在,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尤其是中观应成派,也就是宗喀巴大士所承的那派,在当时印度就有月称论师和唯识的月观论师进行辩论。从相关的文献中可以看得出来,其实有很多内容是不完整的。什么叫不完整的?就是中观对唯识的批判,作为他们所批判的对象、被他们描述的那个唯识的内容,跟玄奘法师所讲的唯识的内容相对比,是不完整的。所以,中观学者批判唯识执着于识是实有的,执着于种子是实有的,甚至执着于是有自性的,是基于他们对唯识的不完整不到位的理解而做出的批判。顺便另外举一个例子,唯识的“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的那个“自性”,跟中观所批判的那个“自性”,同样是“自性”这个词,它们的内涵也都是有差别的,但是有些中观学者就批评唯识,说唯识是认为有自性的实存。这时,唯识妙法是疏所缘缘,批评者依此生成自己识内的相分而加以批评,可惜,那个相分属于“带质境”,是一种存在偏离本质的了别境,也正是一种遍计所执相。这方面,现在有些法师专门写了文章进行分析,已经辨析得比较清楚了。不过,这些很专业很细腻的东西,可能我们这个群里面实际上并不是有太多的人感兴趣,所以一般我们不做过多细致介绍。我们主要还是去尝试比较通俗地比较实用地去探讨一些唯识的内容。

种子终究是一种功能妙用,所以种子归妙用。理解到这一点我们就会知道了,其实这个是妙用是基于真如,是真如妙用的“性起”,真如性海的海印三昧妙用。所以,最后的次第是“妙用应真如”。超越了名言施设,超越了“了别”,超越了“种子”。那个境界,按经典说,是法界为一大缘起,无住,无造作,无痕迹,全体全用,一切都是清净妙用,法尔如是,是真如。

把这唯识观修的八个环节融合在一块儿,我们平时多去琢磨它,多去思维它。哪怕没有通过“修止”“修观”去体证到这些东西,但是,从义理上我们先对它熟悉,如理思维,如理作意,就可以尝试在生活中哪怕是最浅层的层面上去用,去分析,这样,都能够得到一种受用,都能够感受到有一些敞亮的味道出来。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在日常生活当中用”的一个比较粗浅的方式。这样的话,大家就能够完整的去看待唯识是如何从这个角度去讲怎么从凡夫修成圣贤,就是“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槃”的过程是怎么实现的。我们可以从这么一个角度去对待唯识妙法。

好,诸位六时吉祥。

上篇主页目录目录字典标记笔记清除导出保存全屏听书下篇
第7讲 居士修行三保障及十重唯识 唯识妙法 第9讲 细说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