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 细说因缘 唯识妙法 第14讲 略说“转识成智”的“转”

第13讲 略说唯识与四重缘起

(时间:2015-07-23 作者: 苏军敬)

任何的语言上的表达都存在着信息渗漏,因为语言是有刻度的。超出语言刻度范围之外的信息,无法为语言所表达,那些信息就是被渗漏的信息。法界中缘起现象,从这些“相”到与之相应的语言,中间就存在着信息的渗漏。各个生命体对语言的感受,对语言的应用,也都存在着多种因缘的参与,各种因缘因素都存在着变化,不断在变化,因此,用语言表达事相,是变化对变化,或者说,是无常对无常。所以,表达出来的结果就不可能“常”。

语言到语言之间的沟通,只能是相对的有意义,相对的有效,相对的在描摹所对应的相,但不可能“就是”。这一点,我们自始至终都应该去深切的承许它,认定它。所以,通过语言所形成的交流、互动,不可以把它当作坚实存在的事物去执着。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随时会陷入到语言陷阱当中去。这个“语言”,不管是已经说出来的语言,还是只在大脑里面应用着,而自已没有觉察到,也就是自己在运用着语言在进行推理、分析而不自知,不论是属于哪一种情况,都是语言。一有起心动念,语言就在。因此,只要起分别,其实就已经在应用着语言。语言陷阱,因此而时时处处都在。

在唯识的“五法”为名、相、分别、正智、真如,其中的“名”,就是语言。在“四寻思四如是智”里讲到“名、义、自性、分别”,其中的“名”指的就是语言。“名和义”,互为主客,“名和相”也是同样的关系,也是互相为主客。实际上“相”和“义”是代表同一个意思。在“五法”中,“名与相”在对应的基础上产生各种心识了别的现行(即分别)。名、相、分别,这就是凡夫境界的内涵。突破了凡夫的境界以后就会有智慧,叫正智,即正确的智慧、真正的智慧。有真正的智慧就可以了知真如,所以,“正智”和“真如”,是明心见性后,也就是圣者在见道位以后,所感受到的境界。“名、相、分别、正智、真如”这五法中,凡夫界只是在“名、相、分别”这三者里面打转。我们要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不要被语言的东西给粘着,不要粘着在语言上,不要突破不了它,不要把它当成死的来看待,不要被语言给困住。

我们在接触唯识的时候,要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从语言的逻辑层面上去学习一套理论系统,不仅仅是为了增加知识,而是,要通过去了解、领会圣者开示唯识妙法所指向的方向,去了解他们建议去实践的方法的内涵,要依此方法去实际观修,去实际修行,去扎扎实实地落实到自己心念上,落实到实处。你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就能真正地领会“佛法是觉悟的方法”。佛者,觉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样,才是回到佛法最核心的意义上来,回到觉悟轨道上来,把生命跟佛法相互关联的这个力量,就可能得到最准确的发挥。这一点,我们在任何时候去强调它都不为过。除非我们自己内心里已经确实地确立起这个信念,否则,我们要时时提着它,一定不要陷入语言的陷阱当中去。

语言仅仅是一种“标月指”,就是指向月亮的手指。在标月指之外,从这个手指到月亮的那个空间、那个方向需要自己去领悟,自己去实际地超越,去完成这个突破,一定要这样。不然的话,接触了越多的语言,就好比是把越多的外界的东西往家里搬,最终家里面塞了满满的东西,无处下脚。不管有用没用都往家里搬,觉得是新鲜的,就都往家里搬,以往的也不知道往外清理。更不知道把这些东西的功能领悟到以后,自己随宜地设计,随宜地布置。没有觉照的行为,终究是徒增烦恼。

唯识的内容,终究还是需要通过真参实修,通过实际对自己的心念下手,对自我的各种习气下手,去着手消融、转化它们,才有可能真正的体会到其中的妙用。这算是作一个比较长的铺垫,因为这些内容太重要了。

我们唯识妙法微信群到现在,已将近三个月,有很多人在这个平台上相互认识、相互结缘,进行着交流。交流的时候,好的方面我们就不用说了,还有比较常见的不是那么理想的,就是会陷入到对理论体系的讨论中去,还有的会陷入到对名词的过度探析中去的。当然,适当的探析,适度地去探寻分析每个名词术语的涵义是应该的,但是过度的追逐下去,这就有点不太划算。对名词的探析,最好是依于经典,依于祖师大德的开示,比如佛经,唯识的《解深密经》,还有一些论,《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等等。我们可以依托于这些经论去理解名词术语。探寻名词术语的涵义,觉得能基本上理解到位,方向不差就可以了,更多的是要去实修,要去好好的在心念上下功夫,实修的过程中会增进对名词术语的了解。之前对名词术语如果有理解的偏差,也会在实修的过程中得以校正。如果不实修,那么,我说的或许是我的罪过,因为给大家翻搅起来很多名词,让大家有更多的东西去追逐,去玩味,很可能只是对时间生命的一种看似高雅的浪费。如果不能助缘大家向实修方向去转,那就真是一种罪过,浪费大家的时间,阿弥陀佛!

前面的几个话题是“细说”,今天突然转向“略说”,是因为在看以往话题的时候,突然觉得“因缘法”是非常重要的,还应该换个角度再去看看。每次在起话题的时候,都是在当天要讲的数分钟前,比如说要6点10分开始讲,一般也就是6点的时候,也就是提前10分钟才开始去感受因缘中该是什么话题。其实更多的不是分析,而是感受要聊什么话题。刚才刹那间,觉得 “因缘法”应该值得我们花点时间。但是只能是略说,因为内容很丰富,仅“四重缘起”就很丰富。

唯识,历史上是在中观之后所出现的一个大乘佛教的理论,也是相对成型的一个体系。其实这里很不愿意用“体系”这两个字,因为佛教的理论,不是为了构建体系而构建,不是从语言逻辑上推演而构建,它是一种实修境界向下的一个表达。也就是去过那个地方,回来以后,给没去过的人画出地图来,是这种情景。所以,它并不是创造出来的,不是凭空在大脑里面用些名词推来推去,然后推理出来的,不是这么干的。这是佛法义理跟世间理论最大的不同。而在表达的时候,就得随顺、顺应世俗的习惯,世俗喜欢类似哲学体系等等各种各样的体系,所以,佛法就自然而然随顺凡夫思辨的习惯来表达,随顺世智聪辩的习惯来加以表达。但这样的表达,也一定不是为了逻辑上的完美。其实,这个完美是不存在的,在语言逻辑上追求完美,本身就是一种妄念。所以,佛法是一种绘地图的描述。如果看起来好像里面有体系,那它是自然形成的,或者是顺势而成,决非是有意构建着什么体系。

佛教理论体系,是顺应而说、顺应而显的体系。顺应,是顺应凡夫众的世智聪辩的习惯而显现。当然,只要是如实如是的去描述,它自然也就是会合乎各种很精美的、很精致的标准,只要是如实如是的去表述,只要是在性海上起缘起妙用,不偏差、无颠倒地表述,它自然就是有大美,有精美。不仅有体系上的美,还有各种直观上的美,各种美都在这佛法的呈现里面。这是“法尔如是”的缘故。

唯识学的内容,“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这些内容,在历史上是在中观之后呈现的。它呈现的最大一个特点,是要解决“诸法无我,谁在成佛?”这样的问题。当时的中观论师觉得比较棘手的一些问题,在唯识中可以得到简洁明了的回答。

因为都说“无我”,那么是谁在修行?谁要成佛呢?从凡夫界到圣界,这中间的转换是怎么转过去呢?对此,唯识宗筛选出前贤们的部分名言提法,基于实证的境界,以“阿赖耶识”为中枢而展开表述。一个生命体,最根本的基础是有一个阿赖耶识,也就是常见提到的“八识心田”。就是这个阿赖耶识不断地在转世。修行所熏成的种子,成佛的种子,也都是含藏在阿赖耶识里。唯识安立了一个“阿赖耶识”,同时,也相应地安立了“种子”,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了多种与因缘法相关的表述,比如“四因缘”“五果”“十因”,还有“俱时因果”与“异时因果”“五位百法”,等等。唯识通过这些内容,把一个生命从不觉的凡夫境逐步向圣境也就是圣者的境界转换的过程,给表述清楚了。

唯识学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看概貌:唯识最核心的安立点,就是“阿赖耶识”,更细一点就是“种子”。而学修唯识妙法最特别的一个发力点就是“种子”。种子是功能,是法界自在的功能,是法尔如是的功能。“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唯识学围绕着种子跟现行之间的关系,就确立起了俱时因果,也就是同时呈现、一时呈现的因和果。

“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它是同时进行的,某种程度上来讲,这就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提法,超出时空观念领域的提法。说俱时,也就是说把时间忽略掉。时间,本身就是一种“心不相应行法”。时间本身就是一种约定,是语言里面的存在。所以,有的人说“时间就是一个骗子”,其实要说骗也是人自己的事。很多人不知道,时间是一种心念上的分别,只是念头上的分别。如果洞悉了它的真相,我们就不会把时间执着为实有的,不会执着为实际而有的,而会知道它只是一种因缘而有的约定,是一种缘起法的幻化。

“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是倶时因果,俱时因果实际上就完全可以突破掉时间的束缚,突破了时间的束缚,像空间、数量这些自然也就可以突破掉了,瞬时也就可以达到了。安住在这种体会当中,习气就会松动,乃至于逐步消融。

除了倶时因果,还有异时因果,时间不同的因果。这个内容是种子自类相续方面的表达,就是种子自己的品类在前后相似相续,前后刹那生刹那灭,这是种子自身的存续方式。这也表明了种子不可能是“常“的,不是恒常存在的,它只能是通过刹那生灭得以相似地延续。说是“生灭”,这也是一种随顺世俗的表达,随顺“世智聪辩”的一种安立。实际上,有更高的另外一个层次:种子,是代表一种生命力,是盎然生机,是法界自在、法尔如是的盎然生机。

唯识学所安立的“种子”,用玄奘法师在《成唯识论》里面的表述,即“谓本识中亲生自果功能差别”。“种子”就是一种本识引生果报的功能的细分,或者说就是法界法尔如是盎然生机的一种细分。所说的“细分”,也就是把整体的功能区分为个别地说,个别个别地去区分安立。所以,也有人说有总种(即总体的种子)和别种(分别的单个单样的种子)。

种子,相当于从法界性海当中起用,往语言表达的天地里面去呈现的一个初始源头,是一切语言表达以及基于语言而了别的起点。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唯识学。佛法里面的一个表达,就是“法住法位,法尔如是”,就是说:性空中有缘起,性海中起妙用,一切都是自在。而如果要进一步的去展开去表达这个“法尔如是”的妙用,那么,在语言上可以以“种子”为出发点,展开对整个法界的表述。从种子出发,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种子自身的存续,一个是种子与现行了别之间的互生;相应地,在表达上涉及有两个面向的因果关系,一是俱时因果,一是异时因果。这两个方向的因果关系就构建起了世界。这样,从种子起步,到我们生活当中直接感受到的色、声、香、味、触、法,就是到自己所能感受到的这些现象,这个过程是怎么开始的,是怎么进行的,就很清晰了。这方面内容,我们在前面说的比较多,比如从种子生现行、九缘成识,等等。依托这些内容去理解去感受每个人是如何创造着自己的世界,就比较容易在佛法上得到真实受用。

种子,是含藏在阿赖耶识里面的。“阿赖耶识”这个名称是针对于第八识而说的,而第八识在不同的生命状态上有着不同的名称。阿赖耶识是指,还没有达到所说的“八地菩萨”之前的生命的第八识。也就是说,修行还没有见道,还没有进入见道位,以及见道后在修行位,但是还没有到达第八地,这些在第八地菩萨位之前的第八识,都叫做“阿赖耶识”。到了第八地以后,第八识就可以叫“阿陀那识”。圆满以后就叫“庵摩罗识”。圆满以后,它已经转识成智了,第八识转成了大圆镜智,但是,圆满以后也有一个识体,即清净的第八识,也就是庵摩罗识。在圆满以后,有四种智,每一种智都有与其相对应的二十二种心品。就第八识来讲,二十二心品当中还有一个清净识,就是清净的第八识,第八识到那个时候就是清净识,称作庵摩罗识。所以,名称只是一种相对的标签。

阿赖耶识,就相当于仓库一样,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种子;而这个仓库的边界,其实是由于妄念分别执着而得以产生的。如果修行突破了,就是所说的已经进入欢喜地了,那么,那个时候就能体会到阿赖耶识的边界,就是仓库的围墙,原来是自己妄念分别才砌起来的。在往前修行的时候,不知不觉地,随着俱生我执的现行与习气力量逐渐变弱,乃至于消逝,那个边界也就相应地松动了,淡薄了,乃至于最后消融了。

过程中,也会发现,我们所说的“种子”,每个生命体有自己单独个别的业的种子,还有共业的种子。有“别相”(不共相)的种子,有“共相”的种子。别与共之间看似坚固的界限也慢慢地不那么清晰,到最后任何坚固的边界都消融了。整个法界是一大缘起,所有生命体为不一不异。生命之间的界限,在“我”这边突破了,在“你”那边也就突破了,因为“你我的界限”只是一种了别,只是一种幻化。当然,自他之间的界限在还没有突破的时候,从自己这边看,是自己首先往外走的界限,同时,也是别人到你这边,你所安立出来的界限。界限,都是心识的了别。对于别人到你这边的界限,我们暂且不去说它,因为在唯识刚开始都是以某一个单个生命体为中心来展开陈述的。等到见道位以后,等到明心见性以后,等到转识成智,“所依转,转所依”的这个功夫越来越深的时候,会发现围墙在慢慢的消融,不仅突破了自己的界限,不仅自己去往他处、往外走的界限消融了,而且其他生命体的阿赖耶识的那个边界也消融了。换一句话来讲,你会发现,真的就像华严境界里面所说的,一切是一切的因缘,一切都像因陀罗网一样,毕竟是一大缘起当中。辉辉相映,一切自在的流淌。毕竟没有一个中心点,没有一个核心点可以去驻扎,也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是应缘生心,是什么缘就会起什么样的妙用。那个时候就会发现,没有一个一个的仓库立在那个地方,整个是一大仓库,什么种子都有。从阿赖耶识到阿陀那识,到庵摩罗识,这个仓库围墙在逐步的消融。到后面,这个“种子”的涵义也就发生了变化,或者,对种子这一时方便施设的工具的借助,就可以宣告结束,而进入另外一种层次。它是有未来的,往这个方向走是有未来的,不是在一个永恒不变的轨道上往前走,而永远到不了,永远突破不了,不是这样的。为什么能这样呢?为什么能够突破呢?因为,法尔如是。

我们只能略说,因为有多大的比例尺,地图就可以相应地画的有多精细,但终究不可能把所要描述的那个对象,直接就无渗漏地在描述中呈现。只有通过自己的心念,通过自心去领悟,去承许去体证,才可以达到没有渗漏。

从“种子”出发,直接一路贯通,贯通到现象界,贯通到我们起心动念,贯通到时时刻刻的各种现象各种呈现,这是一种贯通。还有一种贯通,是从凡夫的境界,贯通到圣者的境界。从几个维度体认唯识妙法的内容,都把它打开,都去感受它。这样,我们对唯识妙法的内涵,就能够很快很充分地感受到。

空间、心量、视野,都打开了。同时,也紧紧的抓住“它是画地图般的描述”这个特点,我们就能感受到唯识学、唯识妙法的精髓在什么地方,而不会陷入到语言逻辑上的追求,不会仅仅停留在那个层面上,而是很容易就可以体认到里面很鲜活的内容。有了这个基础以后,我们再换一个角度看“四重缘起”,就很容易领会到“四重缘起”的内容,同时也就能返过来了知唯识妙法的贯通、涵盖,了知到唯识妙法的涵盖面足以让我们安住在上面,做一个修行指引的方便。

四重缘起,有这四种:

第一种是业感缘起。业感缘起,业力感应的缘起。比较典型的提法是“十二因缘”。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 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然后受、爱、取、有、生、老死,这一个循环。这就是业感缘起,这里面有三世两重因果,也有其它的各种分判,其中牵扯到前生、后世,因和果,这是在时间上展开,包含时间上的前前后后的因素。这是第一重缘起。但因为“业感缘起”的表达有时间因素,因而,从业感缘起深入以后,需要在时间链条上但就某一个点上对某个现象进行更精微的解说,“业感缘起”就没办法很有效地解说了。因为有些内容“业感缘起”还没有涵盖到,所以就引出了第二重缘起,叫做“赖耶缘起”。

第二重缘起是赖耶缘起,也就是从阿赖耶识、种子生现行……开始往下走的表述。这个表述的缘起法,最初是以阿赖耶识为起点,所以就叫做“赖耶缘起“。有人把它称作“相依缘起”,也就是相互依赖的缘起。而实际上,无论是历史上曾经出现的“赖耶缘起:,还是“相依缘起”,都仅仅是就唯识里面的缘起截取了一部分来说。而唯识里面的缘起是涵盖四重缘起的,这四重缘起在唯识里面实际上都存在的,但是,历史上的无论是赖耶缘起、还是相依缘起,都只说了四重缘起当中的一部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在这里拎起这么一个话题的原因之一。

这个赖耶缘起或者相依缘起,它主要说的是“心境相依”,“根尘识相依”。“根”指身根,“尘”指色身香味触法,“识”就是了别功能。“识”,无论是早期说的“六识”,还是到后来的“八识”,甚至有人说“九识”“十识”“十一识”,都是指了别功能、分别功能。所以,赖耶缘起(相依缘起),主要是就“根尘识相依而成立”来说缘起。其实,识的现行已然包含了根和尘,根和尘是识“内在”的构成要素,因此,说“识”与“根”、“尘”相依,好比是说你的手和你的身体相依,只是为了一种特定的目的所作的表达,并不为着逻辑上的“合乎规则”而作表达。

有的介绍唯识学的缘起,说唯识认为一切的东西都是八识心田里的种子生起的现行。有的介绍连“种子”都不用,就说都是八识心田里面长出来的,或者都是阿赖耶识里面变现出来的。他们对唯识的介绍,并没有落实到“种子”,是不完整的唯识说法,令人容易误认为唯识以阿赖耶识为一种类似于基质的实际存在体(而非“空性的妙用”)而产生了一切。还有的讲唯识,经常说成唯识是讲“外境是无,内识是实有”,这也是一种误会。其实唯识一直在讲,外境无,内识究竟也是无,是空性的,都是缘起而性空,因为种子是一种功能差别,是佛性妙用功能的一种名言上的假安立,也都是在因缘当中对待的事,是因为要表达才作了名言上的安立。

这是第二重缘起,赖耶缘起、相依缘起。赖耶缘起,侧重于对“缘起性空”的“缘起”一面,侧重于对“空中妙有”的“妙有”,侧重于“妙有”这一面,而作了多种表达。对于空性,对于性空真如这一面,“赖耶缘起”没有直接加以表现。

所以,又出现了另外一重的缘起说法,叫做“真如缘起”,也有人把它叫作“相对缘起”。相对,彼此相对而成立,就是“假,必依于真“、“有,必依于空”。真如与缘起,空有不二,而缘起依于真如而展开。依于真如,幻化出缘起的各种现象。佛教经典中,《大乘起信论》的这个思想特点最为突出。还有,如来藏体系里面的一部分内容,真如缘起的特点也比较突出。但是,同样的,就像唯识里面不仅仅有赖耶缘起、相依缘起的内容,如来藏体系也不仅仅只包含真如缘起,只是,很多人在如来藏体系里仅仅看到了“真如缘起”这个面向的内容。

真如缘起,这第三重缘起还在区分着“空”和“有”,另外,还有更高的一个层面表述。更高层面的表述,就是不做任何的区分,只做纯然的表达,表达这个法界,法尔如是的生命,表达一切都是圆满自在的,一切是一切的因缘,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切即是一切的因缘,这个境界就是我们所说的“华严境界”,也就是性海启用的境界。这个缘起,叫做“法界缘起”。法界缘起,它的内涵就是,法界当中,一切是一切的因缘,即任何东西都是任何东西的因缘;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凡有一样东西,整个法界就都在这里头,整个法界就都在一样东西里头。

“法界缘起”另外还有一个名称是“相碍缘起”。这个名称并不常见,但是也暂时可以借过来用。所谓的“相碍”,相互障碍,是指不同事物相互之间存在着相互障碍。某一种东西现起的时候,它就占据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障碍着其它事物的呈露。无论是以什么样的“多维度思维”来对待,都可以这么去看待。相互障碍,就是指相互设立了“局限”,适应了局限,才有法的现起。所以,所谓的“相碍缘起”,是指一切法都是适应了相应的局限而成立。如果知道了这个“相碍缘起”,就可以经由某一样东西的显现,而看到了蕴藏于其现起中的全体,也就是说,任何一样事物的显现,是因为适应了相应的障碍而作出那样的显现,是障碍它的因素使它呈现出那个相状,同时,通过它的相状就可以知道障碍它的全部因缘,它和障碍它的全部因素就是法界的全部。任何事物,都是因相互局限、相互障碍而现起。这个“相碍缘起”突出了“碍”,更多的是就修行用功过程中的“离碍”来说,而且其认为对修行人而言最重要的障碍是时空障碍,很有参考意义。所以。在这里提到它。为了提到这个“相碍缘起”,也就顺便在前面提到了与其成系列的“相依缘起”和“相对缘起”的提法,它们三种之间有名言表达上的延续,也有内涵上的层层递进,算是提供了一个特别的角度来对待佛法的缘起法则。

第四重缘起“法界缘起”,是华严教义里用的一个术语。它也是对华严境、华藏圆通、佛性果海等的一个表述,涵盖一切境界包括成佛境界的表述。通常认为,前面所说的“四重缘起”,后面的包容了前面的内容,而“法界缘起”是在语言的状态当中,缘起法则最为究竟的表述。

如果仔细参研唯识,我们能发现唯识妙法对“四重缘起”的内容都包容在内,无一遗漏。我们把四重缘起跟唯识放在一块对照着来说,对照着看看,就能发现这一点。

“种子生现行”,已经是就超越时空来讲。而唯识里的“阿赖耶识”,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叫“异熟识”,其中就包含着时间差异的内容,即异时而成熟的识。这是指第八识在时间上,三世因果呈现中或者三世轮回当中,所呈现的一个特点。前世所熏成的种子,含藏在阿赖耶识里面,在今世,时节因缘成熟时,因为业力种子遇缘发力,业力种子就生成了现行;其它非业力种子的名言种子,则在业力种子的力量助缘下生起现行。今世现行所熏成的种子,埋藏在阿赖耶识里,来世因缘成熟时生起现行,所以说命运是自己的创造。种子承载着业力,依着第八识,在前世、今世、未来世中相似相续,遇缘而生起现行,一切无明众生由此而无尽地轮回生死。在“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以及“”种子自类的相似相续“过程中,一个环节的突破或截断,即是出离轮回。这些内容正就是“业感缘起”所表达的内容。这里所说的前世、今世、未来世,这个“世”的刻度可大可小,可以以一期生命来说,也可以一年,一月,一天,一小时,一分钟,一秒钟,一刹那来说。前一刹那、后一刹那,也就是前世、后世。所以,“世”的概念可以很活地去理解。这里主要要守住的,要清晰地知道:这是在时间维度上的有所呈现,是在时间维度上有前前后后的差别上的一种呈现。刹那截断,当下解脱。

唯识里面的赖耶缘起本来就是第二重缘起的内容,这就不用重复了。

第三重相对缘起,也就是真如缘起,这个内容体现在唯识“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里。“圆成实性”与“依他起性”的关系,即呈现出了“真如缘起”的内容。“圆成实性”,“圆”是圆满,“成”是成就,“实”是真实。“圆成实性”,其实这个表达里就已经包含了性空、缘起的特点,因为里面有成就的意思。但是,就语义上来讲,如果只是“圆成实性”这个词呢,很多人不容易领会到它里面是“空有不二”,本身就有自在的中道。所以,我们就借助另一个表达,就是“依他起性”,来相互印衬。“圆成实性”跟“清净依他起”,是紧密的关联,也可以说是一体两面,圆成实性即是清净依他起性。我们说清净依他起性,是为了让大家注意到还有杂染的依他起性。杂染的依他起就是凡夫所理解的“一切的东西是由各种各样的条件构成的”。但是凡夫在说这些的时候,经常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把自己的心念了别、自己的存在感,还有其它各种颠倒的因素给排除在外了,而恰恰是这种“排除”令现行了别不清净,被染污而不自知,所以,这种现行了别是“杂染的依他起”。如果明心见性以后,那个时候所进行的一切就是“清净的依他起性”。其实杂染和清净,毕竟是因人的不觉而安立的,而法界自在,无所谓杂染或者清净。所以说“法不孤起,仗缘而生”,有所表达是为了做一个指引,但是这个指引是不可以被执着的。“圆成实性”就是真如,“依他起性”就是缘起;“依他起性”依着“圆成实性”而相对提出,这就是“相对缘起”。所以,我们说“真如缘起”在唯识里面可以从“圆成实性”和“清净依他起性”当中感受到。而且,往更深一点说,我们知道,“种子”,是法界真如中“法尔如是”的盎然生机,进入语言表达当中的一个源头;“种子”是真如的妙用,一切了别以种子为起点,而这种表达的本身实际上就是“真如缘起”的意谓。所以说,唯识里涵盖着第三重缘起。

而第四重的缘起法界缘起,一切是一切的因缘,在突破了个体生命的阿赖耶识边界后,就得以直接呈现。第七识的妄执力量执着于阿赖耶识的见分为“人我”,执着于阿赖耶识的相分为“法我”,入灭尽定后第七识妄执力量不起现行,这就是“见道”,“分别二我执”得以对治,这也可以看作是个体阿赖耶识的边界即开始松动。而在修行位上逐渐对治“俱生二我执”的现行和习气,个体生命的阿赖耶识边界在逐步消融。从这个角度看,也就能理解什么是“菩萨无心,以众生心为心“,个体生命的阿赖耶识边界不坚固,才能有清净的了别,才能有法界的普遍缘起。所以说,阿赖耶识的边界在见道后的修行过程中逐步消融,边界消融后所呈现出来的境界,其实就是“法界缘起”境界的现观。

所以说,唯识妙法的内容,涵盖了历史上被提出来过的四重缘起。这四重缘起,后面的包含了前面的内容。而且,这四重缘起不仅是在道理上的一层层的递进,更重要的是在修行的实证功夫进路上,是可以感受到的。实证功夫到什么程度,就能领会到、体证到哪一重的缘起,深到最后就是“法界缘起”的境界。“法界缘起”是成佛以后的境界,是华严里面的境界。体会到法界缘起的时候,就知道为什么说“读了华严经,才知道佛家的富贵”。佛家的富贵就是圆满无缺,实际上也就是“圆成实”这三个字可以表达的内容。

把这些义理落实在心念上,我们就可以知道唯识里面所表达的内容是活的。其实任何佛家的语言表述都是活的,关键是我们自己有没有“活”,我们自己有没有活过来!

好,略说略说,就粗略地这么说说,各位吉祥!

上篇主页目录目录字典标记笔记清除导出保存全屏听书下篇
第12讲 细说因缘 唯识妙法 第14讲 略说“转识成智”的“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