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赖耶缘起 唯识妙法 第6讲 观修“依他起”

第5讲 唯识观的确立

(时间:2015-05-22 作者: 苏军敬)

我们每个人都在创造着自己的世界。每个人自己以及自己所处的环境,都是由自心念头而开始埋下了种子,种子加上其它的因缘而生成现行, 现行的呈现就是我们的世界的呈现。这个世界,包括我们自己的这个身体,还有观念,还有所谓的“外在”的各种各样的对象——器界。这个创造的过程,即在当下。

如果能领悟到“一念万年,万年一念”,能够领悟到这个时间空间都是一念之间的事,都是在当下,那么就没有“十方三世”这个说法。而如果引入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那创造世界的这个过程,就是遍布了十方三世,遍布了我们每个人自己的世界。十方三世的世界,这个的“世”就是包括时间,“界”就是包括空间。“宇宙”也是同样的意思,这两个字都是分别包括了时间和空间。引入了时空概念以后,就有“十方三世”的这个提法,那么创造世界的这个过程也就遍布十方三世。

再具体一点说,就是累世劫以来,逐步地,种子生现行、现行熏成新种子,种子加其他多种因缘而共同呈现现象,这些现象就共同组合成了我们所感受到的根身器界,从这个角度上去理解“每个生命都在创造着自己的世界”,就能够在内心里面,从念头、种子这些角度去把握整个世界的最根本的根源。这是从每个生命个体的方面来说“每个生命都在创造着自己的世界”。这是“三界唯心,法界唯识”其中一方面的内容。

“三界唯心”,是指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唯一真心,这个“真心”是真如心。三界唯心,不是指“每个人都创造着自己的世界”这个意思,我们刚才是从这个提法的角度来引入唯识观话题的开启,但并不是指“三界唯心”就是“每个人创造了自己的世界”的意思。三界唯心,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都是依真如心而起。如果大家对前面几次探讨中所提到过的四种缘起有了解,就知道“三界唯心”相当于“相对缘起”也就是“真如缘起”,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当然,也有人说“三界唯心”的“心”是指“分别心”,这是从凡夫境、功夫论的角度,就起步的、法相的角度来说的,为了解释凡夫所体会到的境界而把三界唯心的心说成“分别心”,但从究竟境界来看,“三界唯心”的“心”是“真如心”。不过,“究竟境界”也只是个假说而非实存。

另外一方面的内容,就是“万法唯识”。这个“万法唯识”当中的“唯识”,是“只有识、不离识”的意思。只有识、不离识,这就是唯识的“观”,唯识的观点。这个“观”,不是指“观修”的观,是“世界观”、“人生观”、“宇宙观中”的“观”,是指观点、看法,不是修行用功的方法。

唯识,唯有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唯识学的角度来说,整个法界呈现出来的各种相状,可以分成五大类,这五大类都跟“识”有关。这五大类,在唯识中称为“五位”。一是“心”,也就是八识,二是跟心相应的叫“心所”,第三种是“色”,第四种是“不相应行法”。这四种,是从相上来分的。前四种说的是“相”,性相、性相,性与相并举,“性”,即体性,这就是第五种“无为法”。整个法界中的现象和内容可以分成这五种,叫做“五位”。五位中的每一位,都包含不同的内容,包含有不同数目的分项。这些分项的数目加起来刚好是一百,所以合称为“五位百法”。

五位百法

五蕴与五位百法

仔细的看这“五位百法”,你会发现,唯识学对法界的解释是非常精密的。其实,在唯识里面,“五位百法”的解释还不是最详细的,在《瑜伽师地论》和其他的经典中,把法界拆分成了六百多种,那就更细了。不过,历代以来一般学习唯识都是按百法来学习,有一部针对五位百法内容进行解释的经典的论是《百法明门论》,对“百法”的每一项都加以了解释。

下面,概要性地介绍一下五位百法。

五位百法里面第一位,“心法”,也叫“心王法”。

这个“心”是指识,八识。八识里面是八种识,从阿赖耶识、末那识、意识,到眼、耳、鼻、舌、身五识,合起来一共是八识。八识是意识了别的主体,八识里面的各种识有着不同的功能。

识,不是什么实存体,而是一种了别的过程,是一种功能过程,这一点很重要。

在《八识规矩颂》里面对于八识各是什么样的功能,有什么样的特点,起什么样的作用,都有比较详细的解释。《八识规矩颂》是一部很重要的经典。

五位百法的第二位,是“心所法”。

“心所”是与“心”相应而起的,是心的相应法。这两者是同时起来的,是相应而起的。这个相应,时间上是同时的,所缘的对象也是相同的,所以说心所法是心的相应法,它跟“识”是关联着的。心之所行法,有“相应”、“不相应”两大类,我们看到“五位”当中的第四位是“不相应行”,这里的心所法是“相应”。

心所法,是缘外境的“别相”,就是差别相,各种各样细腻的相,而“心王法”(心法,八识)是缘“总相”。什么是总相和差别相?举一个例子来理解:红色,“红”是总相,具体再细分出桃红、洋红、紫红等,细分的就是差别相。

心所法里面一共有五十一种,一般把这五十一种心所归分成六个大类。把这六大类搞清楚,你就会对人类内心的行动行为,也就是人类内在有什么样的内容,就看得非常清楚。在凡夫境里面用唯识的东西去一照,你就能看出很多以前所看不到的内容。

心所法六大类当中,第一大类是“遍行”。遍行的意思,就是只要你是清醒的、只要你的意识在起作用,它就都在。八种心王了别只要起现行作用,遍行的这五种都紧相随着,都离不开,叫“遍行”。遍行,有“作意、触、受、想、思”,其中的思心所很重要,我们平时所说的“造业、造业”,业力种子就是思心所里面的力量,就是思心所相应的内容。对于五种里每一项的具体内容,在这里就不展开了。如果要展开,需要讲的内容就多了。大家可以自己查词典了解一下。

心所法的第二大类,是“别境”。别境就是当心王了别起现行作用的时候,这里面的内容有的发挥作用,有的没有发挥作用,要看个别情况具体而定。它不是遍行的。“别境”跟“遍行”是相对应而说的。遍行、别境,它不存在着善恶之分,它是意识的一种自在作用,相当于是中性的。

心所法的第三大类,是“善”。这部分内容就很重要了,尤其是对我们初学的、刚刚开始要修行的人,很重要,因为佛法里面有讲“断恶修善”。“修行是断恶修善”,这是一种初步的提法。要断恶修善,就要知道什么叫恶什么叫善。什么是善?这可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慈善的善。什么叫恶?也不一定是干着坏事才叫做恶。要祛除烦恼,就要知道烦恼有哪些内容。既然要涵养善心、要发善心,就要知道什么是善。所以这两项,就非常值得花点时间去看。

善,一共有十一种,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第一种是“信”,相信的信,不是怀疑的,不会轻易地去怀疑。后面是“惭”和“愧”。你看“惭愧”两个字都分开啊,通常情况下都会是“惭愧”连着说,一般不去做这么细的区分,而实际上,“惭”和“愧”的内涵是不一样的。什么是“惭”?有种解释是指,对自己的罪过现行了,能够自省知道“这是不对的”,内心产生一种羞耻感,这是“惭”;“愧”,是在这个基础上怕受到别人批评,或者是能够知道敬畏他人,内心有一种对外而产生的恐怖感,这是“愧”。也有的解释是,见到有功德的人、见到好的事情,见贤思齐而觉得自己是不够的,称作“惭”;而感觉自己做的特别不合适因而羞耻,称为“愧”。人们根据古代的文本,解释出来的不一样。相形之下我个人的理解是,“惭”是比较内在的、较轻的,含有一种崇敬的心情成分,是在崇敬心境下对自己升起的一种羞耻心;而愧是较重的,是对自己做过的、已发生的事而产生的一种不安、恐惧。“惭”和“愧”是对两种心行的描述,它们的差别很细微。十一种善心所里面的“无贪”“无嗔”“无痴”这三个好理解,就不多说了。“精进”,就是精勤不懈,很专注很坚持。“轻安”,是感觉到轻松安乐,是在修行中“心通脉解”或者心念变化的时候能感受到的一种觉受,轻安。“不放逸”,就是不放肆,自己的行为、心行各个方面有所检肃、控制,在正常的、应有的轨道里面行进,不随意。“行舍”,是指在行的过程中保持不起额外的分别。“舍”是指一种平等性,也就是不加拣择。这里的不加拣择是指不加不必要的拣择。行舍是保持如如不动,如是而行。“不害”,是不损害、不伤害,这是一种善,善心所。

我们说“修善”终究都是一种立足于内在的行为,都是落实到内在的念头上。信或不信?有没有惭?有没有愧?有没有贪嗔痴?有没有放逸、轻安的觉受,这些,都离不开意识,都离不开识的了别。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识”“了别”,用个概括力比较强的概念来表达,就是“念头”。念念相续,净念相续,这个“念头”,从唯识的角度来说都是意识内的内容。

“恶”,就是烦恼,烦恼就是苦。我们说的“离苦得乐”就是要离烦恼。烦恼,分成两类,一类是“烦恼”,也叫“根本烦恼”,还有一种是“随烦恼”。

“烦恼”是心所法的第四大类,也叫根本烦恼。有“贪、嗔、痴、慢、疑”五个,再加一个“恶见”。“恶见”里面包括我见、身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边见、邪见。这当中的我见、身见合起来是一个见,就是“萨迦耶见”。合计共五种恶见。五种“见”的恶心所与先前的“贪嗔痴慢疑”五种,加起来共十种,在其他地方也称为“十使“,使者的“使”,不好的使者。这十个方面就引致了无明。贪嗔痴慢疑叫做“五钝使”,比较迟钝的。五种恶见是“五利使”,比较锋利,细微隐约不容易察觉,不容易注意到的。

“随烦恼”是心所法的第五大类,也是烦恼的第二种。随烦恼,又分成大、中、小三类。大随烦恼有八种,中随烦恼有两种,小随烦恼有十种,共二十种。大的,是指作用范围比较广,有八种: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中的是两个:无惭、无愧,它们的作用范围小一些;还有范围更小的,共有十种,而且各自升起,同一个时间只会升起其中一种,不会同时升起,但是它起来以后力量很强。小随烦恼有: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其中的忿、恨这两个字也是分开阐述的,这里面每一个字都非常精准地表达一种相应的心行。这些具体的内容大家可以去查佛学词典。

上面说的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这是心所法里面的前五类,还有一类叫做“不定心所”。不定心所的“不定”,是指它的善恶的性质不确定。不定心所就是“悔、眠、寻、伺”。其善恶性质要看里面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里面具体的内容不同,善恶的性质就不同了,所以叫“不定心所”。

心所法一共有五十一种。这五十一种在第六识起作用的时候它都有可能出现,也就是跟第六识共同发生的心所法是最多的。但也不是同一个时间全都跟随出现,而是说可能出现的数量、可能的跟随是最多的。对于其它识,前五识、第七识、第八识,也都有不同的数量跟随。

以上说的是“心王法”和”心所法”。心王、心所,这个王、所的关系就相当于大臣和国王的关系,是指同时出现,而心所是做具体的、比较细致的事情。

五位百法的第三位,是“色法”。

色法,共十一种,前面的十种是五根和五尘。五根是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是与五根所相对应的尘,就是眼观色,耳朵听声,鼻子嗅香,舌尝味,身体有触觉。五根对五尘,是对应地说。最后一种是“法处所摄色”,一般认为法处所摄色是跟第六识所对应的,是第六识所缘的对象。

“法处所摄色”可以分成五种。第一种是“极略色”,就是第六识(意识)对五根、五尘这个有质的色法,把它分析到特别的极致,特别的细,然后所产生的一种认知。可以用这样的例子去理解:分别得特别细,就像是看过电子显微镜下的内容,看过以后,当没有坐在显微镜跟前时,意识里面确立起来的那种影像。极略色,就是极为略小,特别小。

现在有些文章说现代量子物理学逐步步入了禅境,像这样的文章,其实是在误导人。说那种“或有或无”的相,是“空有不二”是探着了空性,实际上他们是把“极略色”当成了“空性”。就是把这种极为细微的尘,乃至于不可把捉、细微到似乎是不存在的“相”当成了“空性”,这个认知是有根本性的错误的,很容易误导人。由于对于极略色上的有所认识,而认为这就是空性,这是误解了缘起性空的空性,这是错误的,而且是一种原则性上的错误。但很多人在转发这方面的文章,认同并加以宣传。其实这是错误的。

“法处所摄色”的第二种是“极迥色”。“迥”就是很远,很难以见到,因为它是没有质的,无质。“极迥色”涵盖了“对没有体质的显色进行分析,分析到极致分析到似有似无而得到的认知”的含义。极迥色、极略色两者之间的差别是,极略色是针对有形质的识色的分析,而极迥色是针对没有体质的显色(如颜色、虚空)的分析,分析达到一种极致时所得到的认知。这里面的差别是一个有体质,一个没有体质,但分析都达到了某种极致。对“有体质”的识色的分析达到极致称作“极略色”。对“没有体质”的显色的分析达到极致称作“极迥色”。这两者就把现代物理学所假说的一些物质存在状态,比如像:概率云、波粒二重性等所涉及到的物质存在状态,都给涵盖了。但这些,都不是“空性”。

“法处所摄色”的第三种叫“受所引色”,也叫无表色。这是修行者在受戒的时候,经过受戒的仪式引发了身体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在外表上是看不出来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戒体”,就是受戒的人如果得戒了的话会有戒体。戒体,它是相当于有一个色质,色的存在,色的作用,色的功能。这个很难理解,只有自己体会了可能才会知道。

“法处所摄色”的第四种叫“遍计所起色”,仅具有影像,而没有所依托之体质,就像水月空花一样都是一种影像,是一种妄想了别。

“法处所摄色”还有第五种“定果色”,就是修禅定的人因禅定的力量而变起的色、声、香、味、触的境界。这种色法,因为是通过修定而得到的成果所显示出来的色,所以叫做定果色,也叫“定所生自在色”。

色法当中的这第十一种“法处所摄色”,里面的内容是很微细的,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去查资料。去细看,就会发现佛家的唯识学把一些很精微的内容,都已经表述出来了。

每回我自己在学唯识的时候,一接触到这方面的内容,一看到“五位百法”这么细致的分析,就有一种由衷的感慨:这么好的东西,提出来已经这么久了,为什么这么少人知道呢?

五位百法的第四位,是“不相应行法”。

不相应行法的特点是跟心王、心所、色法不相应,是它们的分位假立,也就是说基于前三种的部分内容而攒出来新的心行。它是一种变化出来的幻相,是一种假安立的东西,是心法、心所法与色法的一种“分位差别”,所以,它跟心法、心所法与色法是不相应的。不相应,但它却起着作用。如果我们深入的了解,就会发现它是部分地显示这种现象,而且在显示过程当中还有加以扭曲的可能。当然,每一项都会有它的特点,就是要去洞察它的内在本质。它是一种假安立的,是因缘和合当中的假安立。不相应行,是染的还是净的呢?这个是不确定的,要在具体发挥作用的时候,根据具体情况来看。

不相应行法有二十四种: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老、住、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不和合。这二十四种的每一项的含义,我们都可以仔细地去看。一旦看明白像时间、空间、数目、数量等内容,其实都是一种观念里面的约定,从这里我们就能感受到,这些内容本来是不存在的,是我们了别过程中的心法、心所法与色法的分位差别的安立,是一种幻起、幻相、幻有的东西。假安立起来以后我们用它们,是有用它们的方便。但是如果执着于它们,那对现象的认知就发生了扭曲,会产生了颠倒。这个是不相应行法的一个特点。

不相应行法、色法、心所法、心法,这四种加起来就是“相”,就是“法相”。跟“法相”相对应的是“法性”,就是“无为法”。

五位百法的第五位,是“无为法”。

无为法在五位百法里面还分成了六种。这六种,最后一种“真如无为”是根本的体性,其他的五种是用来对治或是针对修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而讲的。这六种是: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每一种的具体含义大家也可以去查词典,这个是非常值得去了解的。

了解了“无为法”这一项,大家就会破除掉以往对唯识的一种误会。有人说“唯识是执着于识是实有的”,其实不是的,看到这个无为法,尤其是看到最后的“真如无为”,就知道它是讲空性的,是不离空性的,没有执着于一个“识是实有的”。“识”说到底就是一种了别的功能。

上面大体讲了讲“五位百法”的内容。那么,这些内容的主线、主旨是什么呢?“心”,当然是跟“识”关联到一起的,识本身的功能就是由心展开,或者说是把识的了别功能称为“心”。“心所”,是识的了别功能的具体展开。“色”,是识了别的所缘对境,实际上也是识在相分上的事,也是识内的事。“不相应行”,是指在识起来以后,在识了别的过程当中所伴行的一种分位差别的行动,它不是心,也不是心所,也不是色,它自己是一种假安立,但是这种假安立也是在识内进行,所以不相应行也是不离识。前面这四方面是从“相”的角度来说的,这四个方面都是在识内进行。“无为法”,实际上是识的“体性”,识的根本体性是空性的,是无为的。所以从“性”“相”两个角度,都跟“识”有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确立了“唯识”。唯识方面的观念“唯识观”就是这么确立起来的。

唯识学,在民国时代,国内的教界或者说佛学界曾经发生过一次争论,有人提出来“唯识学”应该分成两个,一个是法相,一个叫唯识。也有人说不应该这么分。实际上,当我们看了“五位百法”以后呢,就会发现其实“法相”说的是一个角度,是指这个法界的各种相状、各种显相,侧重于这个角度来讲的。“唯识”则是指这些内容的一种属性,这些法相的属性是不离识,所以叫唯识。“法相”与“唯识”,是同一内容中的两个不同角度。而“法相”不是“唯识学”的本质所在,因为法相是一种共法,是共通的。其他的经典,比如《大智度论》里面世俗谛当中讲的的“假名安立”,也是用着这样的法相,包括早期小乘佛教里的有部和经量部,也是用这些名词术语,也是讲的法相,所以,“法相”并不是唯识学的精华所在。唯识精华的所在是“唯识”。不离识,唯有识,与识相应,就是守着识来展开的。一切是在于了别,因了别而呈现,识了别的体性是空性,是真如性,是缘起而性空、性空而缘起。从这个角度来说,法相和唯识的内容是有差别的。

法相终究是不离识的。从心王、心所的方面来看,是不离识的,这个好理解。然后,不相应行法,它也是围绕着心法来开展的。不相应行法里面的内容,也终究是意识里的事,比如像其中的“得”,得到什么?其实有得有失,这个得失还是在心识的了别中。还有时间、空间,还有和合、不和合,还有二无心定,无想定和灭尽定,这些终究是离不开心识了别,善、恶当然也是在心识了别中,所以,一切的东西都是不离这个心。这里说的“心”是指了别心,意识心,所以,法相,终究不离心,终究不离识啊!

这个时候说的这个心,是心意识的心,是指跟“识”是一样的心,一种了别心,分别心。不要一提到“分别”,就以为是不好的事,因为“分别”还有“清净分别”与“染污分别”的区别,不管是清净分别还是染污分别,都是分别。分别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染污才需要对治,但是真正透彻地说,染污分别的“染污”,也只是心识里的一种造作。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确立唯识观,是非常重要的。

确立了唯识观以后,你就会知道修行是在于心,解脱在于心,就要从这里面去入手,就会“不向外求、但向己求”。但向己求,是往心念里面去看,往心意识里面看,往心意识里的分别去看。当把这个给钻透了,透彻了,那么也就能体会到,它的体性就是真如体性,那也就能够证入佛性,证入缘起性空的实相,证入圆成实性。

唯识观,这个“观”是指观念的“观”,而不是指观修的观。唯识观,是观修当中的一个内容,唯识观是“唯识观行”的一个前行。也就是说,有了唯识这样的见解以后,在修观的时候就能作为一种理论上或思维上的指导。确立这种“观”,是闻思修里面“闻思”的部分,闻所得慧和思所得慧需要这个“观”。那么闻什么内容?思什么内容?可以从“五位百法”的角度入手。这是一种选择。

好,本次就说到这里。

上篇主页目录目录字典标记笔记清除导出保存全屏听书下篇
第4讲 赖耶缘起 唯识妙法 第6讲 观修“依他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