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唯识妙法 第2讲 唯识内容骨架

第1讲 唯识是什么?怎么用唯识?

时间:2015-05-01 作者: 苏军敬

诸位吉祥!因缘所致,我们相聚在一起开始共同学习“唯识妙法”。

一般大家说到“唯识”都会说是“唯识学”,为什么我们称为“唯识妙法”呢?把“学”改为“妙法”,是由于我们要突出它的可操作性。也就是说,我们一起来学习的内容,每一个方面都要用以指导实修,这就是起名为“唯识妙法”的一个动机。

佛教、佛法、佛学,这三个词我们都经常听到,但很少有人去仔细感受里面内容的差异。在这里面我们要先梳理一下,这样便于弄清楚为什么我们要说“一定要入心”。

“佛”字,是觉悟的意思,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意思。这个本意我们不能含糊。佛是“觉”,所以,我们就知道佛教是觉悟的教法,觉悟的言教。这个“教”,本来是言教、教义的意思。后来,十八世纪英国的穆勒提出了“宗教学”,所以在社会的一般认知里,“教”本来的意思慢慢地被这个宗教学的“宗教”的含义给掩盖了。“宗教”这两个字,在我们中国本土历史上的含义是这样的:“宗”是心法,“教”是言教。所以在佛门里面有“宗下”“教下”两种不同的大类别。“宗下”,比如说禅宗、华严宗、天台宗,一般“宗”是指它讲究的是一种心法。当然,就禅宗来讲,它说的“宗下”是单指自己,是指禅宗是“宗下”,是直接讲心法的。而像华严宗、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这些宗,在禅宗的人看来,它们是讲言教的,所以说他们也是“教下”。“宗”和“教”这两个字,在中国古典典籍中,是分别指心法和言教。宗教的“教”字,是指一种言教,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佛教”,就会比较不太容易偏离。当然,我们所说的“广义的佛教”里,也包括佛教的心法,即“佛法”。所以这就引出了第二个词“佛法”。

佛法,是一种觉悟的方法。“佛法无边”是指,各种各样的方法,只要用对了,都可以引导人们走向觉悟。这就叫“佛法无边”。当然,“法”这个字还有另外的意思,但这个跟我们此时此刻的话题无关。

还有第三个词,“佛学”。“佛学”,是一种学术性的活动。另外,佛教里面内部人员对佛教的一些观点加以梳理、总结,也可以叫做“佛学“,当然,它不一定是按照现代的学术标准那么去做。另外,按照现在的学术标准所建立起来的围绕着佛教所开展的种种活动,所进行的学术研究,如佛教哲学、佛教历史、佛教艺术等,都可以称为“佛学”。

所以,大家仔细感受一下这三个概念 ,一个是“佛教”,一个是“佛法”,一个是“佛学”。核心是“佛法”。

广义的佛教跟狭义的佛教,当中是有差别的。广义的佛教,包括狭义的佛教、佛法,还有佛学。广义的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诲”,或者是“觉悟者的教诲”(这个就更宽了)。狭义的佛教,就是现在社会上通常所说的与道教等各种其它宗教并立的宗教意义上的佛教,是以宗教方式、以宗教载体作为传播方式的佛教,就是“宗教佛教”,这是狭义的佛教。

佛教、佛学、佛法,这三者的关系,我们要把它理清楚。理清楚以后就会发现,其实很多人是把目光聚焦在了作为宗教的佛教(狭义佛教),而对于作为一种“方法”的佛法,却给予的关注不够。而对于佛学的关注,大家是天然的,因为只要受过教育的,只要在高校里面待过的,都会天然地感受到有一种学术性的内容存在。

搞清楚“佛教、佛法、佛学”这三者以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为什么有一种说法是“三宝(佛法僧)中以‘法’为中心”?为什么说要“依法不依人”?为什么说佛教跟其他外道相比,其最核心的内容是在于“无为法”,在于“慧解脱”?因为,究竟而言,佛教的内容是要在“方法”上去阐述、去着眼。

所以,我们在学习唯识学的时候,就是要守着“方法”这个角度去看。这样我们也容易对“唯识学”有个清晰的定位、认识。唯识学在佛教(广义佛教,佛陀的教诲)当中,它是怎么个定位呢?在佛法当中,它又是什么样的角色呢?在佛学当中,它又是怎么回事?

唯识学,就是刚才所说的,是佛教内部人员对佛陀教诲、觉者教诲所曾表达的一些观点加以梳理。为什么要加以梳理呢?一方面是要用来传承给后人,另一方面是为了弘扬佛法,用来跟各种各样修行法门做一个比较,乃至于让佛法有一个生存的空间,所以有时候必要展开一些辩论,或应对一些挑战,因而要梳理一套义理系统出来。

从历史角度来说,一般认为有四大佛教理论体系,或有说是五大佛教理论体系。 四大,是指经量部、有部、瑜伽行派也就是唯识学,还有中观。五部,是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一个如来藏。我们在这里主要针对大乘里面的中观、唯识学,或者再加上一个如来藏,来说说,尝试梳理清楚这三者的关系。

因为,前面出的内容(前出的义理体系)能够被后面出的内容(后出的义理体系)所包含。从历史上来看,前面出的内容啊,有一些话题没有得到很清晰的阐述,所以,历史上后出的就包含了前面早期的理论体系的内容。比如,在历史上,瑜伽行(唯识)比中观晚出,所以,唯识从一出来的时候就包含着中观学的思想。如来藏真正的成熟,是后来在中国成熟起来的。当然,在西藏也有从印度直接传过来的如来藏思想,他们也是后来慢慢的走向成熟。(这里所讲的成熟,也都是从一种表达体系的角度来说。所说的有几派、几派,也只是在“教理”上说的体系。后出的如来藏,也包括了唯识学的思想,这就叫做后出的包含了前面的思想。很妙的是,后面新出的内容反过来又被前面这个学派的晚期继承者所吸收,(早出义理系统的)继承者吸收了(后出义理系统的内容)以后,又反过来批判后者的这些内容“有不到位的地方”,这样就会形成了论争。所以,中观跟唯识,在历史上这种无法厘清的各种各样的辩论,它的实质内容就是这样。包括宗喀巴大师对唯识的批判,也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我们对各种各样的论争,要去穿越它的表层面目,直接看到底下的骨架,看到本质。它的本质,一方面是要从历史上去看,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从里面的内容去看。逐步深入内容以后,尤其是当自己走实修道路以后,慢慢的就会发现,能够得以澄清。很多的论争辩论,其实上是一种表面上的现象。就像《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实修的方法当中,实际上大量都用的唯识内容,只不过他们自己草拟了一个“识是实有的”唯识理论,然后再对此加以批判。而实际上,真正的唯识不是那样的,唯识里并不认为识是实有的。

以上算是简单说唯识教理在佛教整体大环境下的一种定位。那什么是唯识呢?它的内容是什么呢?

唯识,从字面上来看,就是“只有识”。“唯”,唯有。“识”,就是了别功能。“识”不是一个实体,是一种功能,是一种能力,了别、了解、分别的能力,是了别、分别的状态。唯识,也就是“一切都是了解、分别,而不实际地存在”。

对于唯识,我们可以首先从这个角度去学习:唯识,首先是针对、就着单个个体生命而言,以单个个体生命为立足点,来展开阐述的。好比就是对你一个人而言(不是对群体而言),你的世界是基于你的意识的了别功能而呈现出来的。就一个个体生命而言,世界的呈现是基于自己的意识的分别而展开的。

意识有八种识。前面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前六识。还有后面两种,第八识阿赖耶识和第七识末那识,这是修行者对“证量”的一种表达,就是修行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可以感受到有第八识和第七识。第八识就是阿赖耶识,就是最根本的、那个负责转世的“种子仓库”。当然,“仓库”的内容也是时时都在变化着的。第七识,就是发挥着“执持”作用力量的末那识。当修行到相当程度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地体会到、直接地看到感受到第七识、第八识的呈现。

唯识学的内容,还有佛教其他的义理内容,实际上都是源于大修行者对一种证量、对一种境界的直接的描述。描述出来以后,后面跟上来了一些后来者,有的内容他们也自己体证到了,有的则没有体证到。他们在表达的时候,对于自己没有体证到的内容,就用世间的逻辑把它加以推导,所以,在这种理论体系当中,后来也有出现不同的提法,不同的提法可能是因为有着不同的角度,也有可能是由于“证量”的不同。所以,正对同一个教理体系里面有分歧,有不同的提法,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去看:一个是证量不同,第二个是因缘不同,所以它会做不同的表述。究竟而言,纯正的教理都是一种境界的描述,而不是一种理论的构建,不是基于逻辑上建立起来的。虽然如果只是逻辑对的话,它可能也会有相应,但是,逻辑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工具,也只是不断趋近真实(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真实)。而境界描述呢,一出来,就是一种真实的描述。

“唯识”这两个字,是有针对性的提法,是要破掉大家对外在境界的一种执着,就是执着于在你的意识之外有实存的山河大地,有实存的自己的身躯,还有比如太阳、月亮等等这些实存的内容,各种各样的执着。要破掉这个执着,所以用“唯识”这个字眼。

唯识,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叫“瑜伽行”。“瑜伽”的意思是相应。“行”,就是一种过程、一种动作、一种造作。“瑜伽行”,就是一切都是相应的。从这个角度说,瑜伽行和唯识,这两个不同的名称,是表达着同样的内容。这个内容我们可以用一句话,就像一个对联一样来概括,就是:“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

唯识通过“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的表述,把宇宙人生的真相加以阐述;同时,针对我们人的一时的状态,总结出了一系列的修行方法,并对以这些修行方法去修行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境界,也作了表述。唯识整个内容的精华在于:如何去修。最后,它还对于修行成佛证果以后是什么样的状态,也加以了表达。

这就是唯识学的一个大概的模样。所以我们学习唯识,最好就直接守着“修行方法,怎么去用”,守着这个点来切入。

历史以来有很多人学唯识学,按照法相、法性还有法位(修行的位次)这三者来分。一上来就学法相,就是《百法明门论》啊、五位百法啊,各种各样的心所、各种各样的名词,学得焦头烂额。学着学着,就可能坚持不下去了,因为,不容易直接用到实修当中去,或者很难“用”上去。

所以我们要学唯识,一上来就要守着实修、实用来入手,就会比较容易进行下去,就不会被那些繁琐的名词给吓倒。

唯识学是高度精密的一个理论体系,这是社会上学术界与佛教界都公认的。基本上,如果把唯识学给搞通了,在修行上就不必担心会出现偏差,就有了一个很彻底的保障。

当年的唐玄奘大师去印度、去西天取经,就是冲着《瑜伽师地论》这部大论的内容去的。这部大论就是唯识学的最重要的经典,如同《大智度论》之于中观学一样。唐玄奘回到中国以后,他所创立的宗就叫“唯识宗”,又称为“法相宗”与“慈恩宗”。唯识是相对而言最原汁原味地保持着从印度传来的佛教的面目,它的整个表达方式,还有它的义理内容,跟我们中国本土的文化相比,差异比较大,学起来也挺繁琐,所以他这个“唯识宗”传了两传三传之后,就没有再传下去。但是唯识的内容,通过《大乘起信论》,通过华严宗等这些方式与角度,在我们中国汉地加以传播,渗透到各个宗派的义理当中去。只是很可惜,我们现在很少人对这个义理做系统的学习,而且也都很难系统地接触到唯识的内容。

我们在家人现在通常所接触到的唯识学,是在学术的圈子里接触到的内容。但是,学者来研究唯识学,常会主要严格按逻辑出发而作表述,所以,对里面一些实修实证的东西,他们基本上是很难、也没办法理解的。而很难理解的这些内容,恰恰是唯识里面最精华的所在,也是最重要的地方。这方面不理解的话,再研究出来的东西啊,其实就是变成了嘴皮上的东西。

好,我是凭着印象讲,也没有做、也不太想做提纲准备,因为都是希望一切能够当下现行,自己能够说出多少就多少,都尽可能说一些鲜活的东西,不是寻章摘句地那么去说,所以讲到这个大背景的时候呢,还是按印象自己去走。

往下就简单的说怎么用唯识学。在这个刚开始的阶段,我们首先守着这么一句话,就是:“每个人都在创造着自己的世界”。

这个“创造”的动作实际上是一种“分别”,是一种“了别”。当我们知道分别的时候,我们就多了一个创造的能力。我们不断地在创造着,我们的世界是自己在创造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北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中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一个时代,因为我们每个人在感受着不同的“面”。就是借着这个感受着不同的“面”,那么你的世界你的观念就逐步地形成。这个感受或者观察,其实就是刚才所说的分别、了别。

“了别”,人的八种意识都在参与着,在特定的点上,有不同的意识的组合。八识,也就是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再加上第七识、第八识,都在发挥着它们的作用。一个“了别”,它有不同的参与者。这里面的组合是很复杂、很微细的,但我们只要守着“实际上我们的世界是由于进行分别而加以呈现”的这个认知,那么,基本就不会迷失主旨。这个“分别”(或了别)的基础因素很重要,基础因素就是我们的八识心田里有什么样的“种子”。

“种子”,就是之前就已预存的内容。有什么样的种子,“种子生现行”,就会起来什么样的相应;加上其他多种缘,那我们就会加以“了别”。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有相应的种子。这个种子是怎么来的呢?有一部分是本来就有,无始以来就有,无始,就是我们说的无始无终,没有起点,本来就有,这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我们不断地给八识心田埋下的新的种子。所以,种子,有本来就有的,还有新埋下的,这两大类的种子。

种子,就像庄稼的种子会长出庄稼,树的种子会长成树,什么样的种子,它就会给你长出什么样的“现行”。“现行”,就是指当下分别的这个行为,这叫现行。当然,种子要长出来还需要阳光雨露,这个阳光雨露就是各种各样的缘。在唯识里,“因”是指种子,还有其他三种“缘”。这些因缘,我们用图表(如图)给表现出来。所以这个“了别”,实际上是一系列因缘作用的过程。这样,我们的世界就呈现出来了。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体会到,“唯识学”似乎有些像现代心理学,但是,也很不一样,因为这是两千多年前就形成、就开始阐述的内容,而且它的精细程度远远超过现在的任何一种心理学系统,因为它是基于实修实证的经验表述。

我们首先要确立起一个观念,然后在日常当中去感受,就是:我们每个人在创造着自己的世界,我们无时不刻地在创造着世界,同时我们无时不刻地在自己八识心田里面埋下新的种子。先感受到这一条,那么就是已经开始在受用唯识。

在创造的过程中,或者埋下种子的过程中,种种的因缘,种种的条件,都对过程施加影响,同时也是过程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对种种的条件、种种的因缘加以调整。这个调整过程,其实就是在修行。改变命运也好,调整性格也好,都可以按照这个理路去走,这就是在开始使用唯识。

比如对小孩子的教育,每个小孩并不是一张白纸,因为他八识心田里有一些本来就有的种子,然后在成长过程中还在不断埋下新的种子。有前世带来的种子——因为唯识里面有讲“前世”,前世的说法在唯识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也可以很好地解释“命运”“转世”等种种现象——有前世带来的一些种子,还有一些本有的种子,所以,一个孩子一出生并不是一张白纸,里面是满满的各种各样的种子。有什么样的机缘,什么样的种子就长出什么样的现行,他的一些特点就会显露出来。所以,小孩不是一张白纸,只是八识心田已有种子的内容还没有显露出来而已。有什么样的条件,就会显露什么样的内容。同时,在成长的过程当中给他什么样的条件熏陶,他就熏成什么样的新种子埋下去,将来机缘成熟了就会长出什么样的新的现行。

通过这个理路,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每个人都在创造着自己的世界。我们要影响一个人的前途,就是去影响埋下一些大家觉得比较可以有的种子,对一些不是那么美好的种子,不要给他创造机缘以呈现出来。所以,是有天才的,但是天才也要努力;一时不是天才的,也可以努力成为几年以后或者下辈子的看起来像天才的人才。

在佛法修行上,观想、诵经、拜佛,各种行为都有一个显著的作用,就是埋下新的种子,以及为本有清净的种子、以前埋下的善法的种子提供阳光和雨露,让它舒展出来。所以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是当修行功夫到了一定的程度,你就会发现,在禅定当中,在睡眠当中,或者在某个特定的场合,能看到一些内容,旁人看不见,而你看见了。这情况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外在实际有那个景象作为疏所缘缘,因为你有一种特别的了别的能力,所以能接收得到;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内在的种子往外的一种显现。

所说的“外在”“实际有”,都是一种方便表达,最终还是取决于了别的能力,终究离不开“识”,也离不开“种子”,这里是想说对“性境”了别。说“接收到”也是一种方便表达,毕竟没有能、所的二分。

说“种子往外的显现”,也是一种方便说法。在对“带质境”和“独影境”两种对境的颠倒的认识情形中,在这两种对境的认识中,种子的显现过程被“我执”“法执”所干扰,因此,与之对应的了别并非是“一如其是”的了别。通俗地说,“带质境”的现起,虽然有被认识的“外在”对象,但却是被扭曲地认识;“独影境”,则是一种在当下凭空而起的纯粹的幻相,认识者凭空制造了被认识的幻相。这两种对境的了别,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种子生现行”的作用,但是,都有所夹杂和偏差。

嗯,时间也很快,这一说都快五十分钟过去了,今天抛砖就先抛到这里,往下可以大家交流。因为我仅仅是在说自己的学修体会,也都是凭着印象往外说的,希望是比较鲜活的,也希望大家能鲜活地做一些学习和交流,大家相互促进。如果有什么样的体会和建议,欢迎随时指出来,多交流,希望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好的氛围。

好的氛围是指,相对而言比较纯粹地围绕着一个内容来展开学习和交流,尽量不要让世俗当中经常见到的贪嗔痴慢疑的那些习气,毫无遮拦地在这里面肆意横行。所以我们宁可人少一点也要清静。至于各种各样的转贴、各种各样非善意的辩论,在这里是不允许的,没必要存在的。

2015年5月1日

上篇主页目录目录字典标记笔记清除导出保存全屏听书下篇
自序 唯识妙法 第2讲 唯识内容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