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 观修“依他起” 唯识妙法 第8讲 唯识空观八次第

第7讲 居士修行三保障及十重唯识

(时间:2015-06-05 作者: 苏军敬 )

大家早上好,一开始组建这个 “唯识妙法”微信群的时候,最初的想法是,要与三十来位平时跟我交往比较密切、常共同探讨修行话题的同修们,在唯识方面进行一下交流,后来想到,何不借这善缘与更多朋友一起交流?所以,现在与大家有缘同群探讨。

我们在“居士修行佛法”方面曾进行过一个思考:“居士在修行中如何才能不走偏?”确实需要有一些安排才能确保自己不走偏,我们这三十几位在这方面达成共识:居士修行必须不离三条原则。

第一条,“不离三宝”,要经常亲近佛法僧三宝。这里特别强调的重点是,要恭敬亲近“僧宝”。僧宝,如果往深层意义上说,有“相”上的僧宝和“真实义”上的僧宝。作为一般修行者,很难把握如何是“真实义”的僧宝,所以我们就遵从“相”上的僧宝的原则。凡是出家师父,凡是穿着出家师父的衣服,且不管真、假(关于真假的判定标准也有多种),只要看到“僧衣”这种僧宝符号,我们都要恭敬,因为,我们恭敬的是整体的僧宝,不仅具体是哪一位。

恭敬僧宝整体,你就不会有一种分别∶这位是大和尚,那位是刚出家的和尚,那位是真和尚,可能那一位是假和尚……而是对僧宝整体地恭敬。因为这种恭敬,终究是还是我们心意识内的“了别”。所谓的“内”只是个方便说。我们既然在讲“唯识妙法”,最好能够把“唯识”的精神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心念当中去,那个“恭敬”毕竟也是你心意识内的事情,是自己心识的一个了别行动。它会形成新的种子(恭敬的种子)埋入八识心田。如果八识心田里本来就有恭敬的种子,那就很容易地生起恭敬;如果没有,通过现在作意去行恭敬,也会熏成新种子。所以,恭敬,首先是自己心识内的事,是自己“内部”的循环。因此,我们反复地说,没有“识外之境”。所谓的“外在”,也只是跟我们的意识“相依而起”的。心和境是同时俱起的,同时起来。我们要从这个角度去把握“恭敬僧宝”。同理,从这个角度去看去行恭敬,恭敬佛宝、恭敬法宝,以及恭敬其他。更多的相关话题就不在这里具体展开了,一展开的话内容就会很多。

刚才说的是第一条原则“不离三宝”,特别要指出要恭敬、亲近、不离“僧宝”。第二条是“不离经教”,就是要经常熏习于经教,闻思经教,依照佛经及圣者们所造的论,如理思维,如理作意,并以“信受奉行”的方式去对待。“不离经教”,这其实也是第一条恭敬三宝中的“法宝”,因为经教是“法”的载体。但无论是经还是论,也还需要加以选择。相对而言,对于佛经,那些公认比较经典的佛经,或流传比较广泛的佛经,可以放心地去学。但是,“论”,则需要更多一些的分辨抉择。即便是《大藏经》,不论是《中华大藏经》、《日本大正藏》,还是其他不同版本的《大藏经》,虽然里面绝大部分的经和论,也就是我们常接触到的经论,是没有问题的,但里面也有掺杂的,所以还要有加以选择。总体来说,要“不离经教”。如果不离经教,不论你修什么,也不易出偏差。

保证居士修行不走偏的第三条原则,是“不离法印精神”。法印,佛法的印信。在大乘佛法里面,是“一法印”,在早期佛法里面是“三法印”。一法印,是“缘起性空”。三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还有四法印,是在三法印基础上加了一条“有求皆苦”。一、三、四,只是展开的程度不一样。但实际上“三法印”就够用了,如果能够往更本质的程度去理解,其实一法印“缘起性空”也就够用了,也展得足够开了,已经有四个字了。这是说的第三条原则,就是“不离法印精神”。

我们的共识是,居士修行不能离这三条原则。若坚守这三条,基本上就不容易走偏。无论是恭敬亲近三宝,还是学习经论,坚守佛法法印去探索和实践,这三方面,都与我们现在一起学习经论,与当下在微信群里所进行的 “唯识妙法”探讨,都紧密关联,所以,这是整个的一大缘起。

这次已是我们第七次开启“唯识妙法”话题。通过前面一段时间的探讨,我们那边的三十几位同修大部分觉得这个内容挺有意思的,而且也挺开心,发现自己对于生活中、修行中所碰上的一些疑惑,能够有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去洞察,乃至于能够贯通一些东西,所以挺开心。不过,昨天晚上我看到他们有几位在群里所表达的欢喜啊,让我觉得这个表现力度是不是稍微有点大了点,就是对我们群里内容的这种欢喜心情表现的力度大了点。因为这是在一个两三百人的群里面,自己要表达的欢喜,应该要在当时当地、此时此地的因缘当中去呈现,要从这个角度去把握。实际上,力度是大是小,这个问题不大。问题的关键是,自己有没有觉察到当下的因缘?是落在自己的感受中去表达的,还是在觉照中去表达?

我在这里也说说我本人看了那些义工整理出来的文本内容以后的一些体会。就是,无论是听到什么内容,看到什么内容,首先很直观:都是不离本位的,也就是不离“缘起性空”本位的,都是法界的自在呈现、因缘的自在呈现。这个,本来是不用说的,但是为了交流所以我们才说。第二个,又看了这个东西以后,又知道一切都是因缘的流淌,各自在说着各自自己的话,各自在自己的世界里面,“种子生现行、现行生种子”,各个的生命,都是自在地进行。再有,在看这些的时候,是九缘成眼识,是九种缘构成了眼识的了别, 我们眼睛看着手机上屏幕上的内容,这是有九种缘共同参与的,形成了“了别”, 有了个“看”的了别,看到这些内容后又起了什么“感受”,在这个过程里我们自己要能清晰的感受到:“这些是在我自己心意识内产生的活动”。也就是,我们要把唯识妙法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当下。

他们在表达他们自己心识里面的种种事情,他们在对他们自己意识里的种种对象进行种种表达。虽然是相互关联,虽然是同一法界,但不一不二。因为不二,同样在法界中,同样在缘起性空中,所以又别有因缘,因缘清晰自在,这个味道只能用这样的话来描述——“片片雪花,不落旁处”。

所以,各种各样的因缘自在地进行着,彼此并不互相干扰,也不互相交错,它有“一”的一面,也有“不一”的一面,所以说“不一不异”。

就算是别人提到你,你也要知道:他提的是他意识中的你, 并不是有一个你真实地存在,退而求其次的,也不是你自己感受到的你自己。所以,在两个人的交流当中,至少有五个“你”的存在,即:他心里所认为的“你”,他愿意说出来的“你”,你心里所认为的“你”,你愿意表现出来的“你”,实际的“你”。内在的机理很清晰。这个我们以前在其他地方拆分过,今天不在这里做拆分。

今天从一开始我们说起居士修行如何不走偏,到刚才我说到看到昨晚有几位在群里说对于所讲的唯识妙法很受用,很开心乃至很恭敬,到我们对于这些事情怎么看待、怎么感受,这样结合到一起来说,就可以看出“唯识妙法”是怎么具体落实的。我们只有把感受到的东西、所接触到的内容,落实到生活当中的每个时刻,只有这样,才不会是学了一大堆知识而没办法受用。

任何人的生命都是非常宝贵的,一分一秒都非常宝贵,我们修行,就是为了把生命中一分一秒的力量做最大程度地释放。而我们认为最大程度的释放是走向觉悟,所以每个环节我们都是奔着觉悟去。为什么要觉悟呢?因为我们人都希望能离苦得乐,也就是远离烦恼获得快乐,而觉悟可以达到这个效果。没有人会说自己不需要快乐,没有人能说自己的智慧已经是圆满的,是全知的遍知的吧?觉悟就是开启智慧,在这个过程中,你能够体会到逐步地远离烦恼,而得到快乐。这也是我们这些人在过去这么多年真实体会到的内容,也是历代祖师大德反复给我们展示的,更是佛经里面一直在指示着的——觉悟是离苦得乐的过程。所以我们选择了修行。在我们自己有因缘接触到的所有修行方法中,截止到目前为止,我们认为,佛法是最究竟、最圆融、最高效的,而且无公害,所以,我们站在了佛法修行的道路上。不仅是站到佛法修行道路上,而且还在往前走。

按照行话来说,佛法有八万四千种法门,一切法皆为佛法,只要你用的对,它都是开启智慧的好方法。在前人总结出的几大方法体系当中,内容最宽广的体系是唯识妙法。唯识的内容里面包含了中观的内容,也可以参究到后来的如来藏的思想内容。还有早期的佛教中无论是有部还是经量部的内容,都可以通过学习唯识而接触到,所以我们选择了“唯识”作为切入点,在这里去涵养。学到一定程度你会发现,无论是宗派,是学派、教派,还是理论体系,在唯识里,这些边界实际是不存在的。

说到“边界不存在”,这个“边界”引出了今天的主要话题:其实修行就是要拆墙,就是要去除边界,去除各种各样的边界。各种各样的边界就是分别的界限,就是我执、法执的痕迹。

有边界就有围堵,有边界就有割裂,而实际上整个法界、整个宇宙、整个世界,我们生活生命的每个环节, 从所有的角度去看,一切都是紧密关联的。一切都是同一个整体,没有绝对的存在。没有绝对的存在,没有绝对孤立的存在,没有割裂的存在,若有分别那也是我们心意识当中的分别。一切的东西都是同一整体的呈现,我们要能体会到这个味道。

就像一棵树,本来“大地上有树”这个区分已经是心识当中的区分了。大地和树自身毕竟不分谁是大地谁是树,是我们人类的心识加以了别,给它们贴上了标签,从此心识中土地是土地,树木是树木。其实,这个了别都是人类心识的了别。我们要注意到这一点。而且我们还进一步把树分成树叶和树枝,树上还有花和果实,又加以了分别,不断地细分下去,不断地割裂开来,不断分割地越来越细。本来是同一整体,我们在分割的时候,对于被分割的各个单元之间的关联却往往重视的不够周全,只根据自己目前的认知手段、自己所能理解的,认识并保留了其中很微小的一部分。

对于被割裂开的东西其原本的关联,我们其实只认知了很小的一部分,但我们对能够被切割开的内容,对切割出来的看似不同个体的本身,却给了很多关注。对于个体和个体原本存在的无法分割的种种关联、纽带,对这里面的内涵,我们所理解的非常肤浅和狭窄。而热衷于去分割,这就是在制造种种边界。这实际上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知见立知,斯无明本”过程的直接体现,就是割裂,只知道割裂。

只知道“二”,只知道分割,而不知道是“一”。忘了那个“一”,所以在“二”上去追求,就像俗话说的这个人“犯二”。人类在认识宇宙法界的过程中,除非已经开始能够转身,要不然都是在“二”的方向一直往前冲。制造了什么,拥有了什么,就被所制造的东西所拥有的东西带入更加烦恼的境界,带入更疯狂的境界,远离了“一真法界”的本位。所以,科技再发达也无法领悟到“一真法界”,除非是来一个转身。而这个转身,不是外在的力量可以替我们完成的,需要自己在念头上下功夫,是心念上的功夫。唯识妙法也好,还有其他各种手段也好,都是为了指向有转身这么一回事,还有,促成转身这个事的成就。一转身, 整个乾坤都变了。所谓的“乾坤都变了“的”乾坤“,是指之前意识中所认知的“乾坤图景”。而毕竟,“乾坤”本身是自在的,不存在变与不变。甚至不存在“有乾坤”的判断,不存在“有乾坤”的这种提法。凡是有所说,有所表达,都要在相应的因缘中对待。

提到“相应的因缘”,我们不要把自己的心念给漏掉。所说的“相应的因缘”,都可以落实到自己的念头上。在念头基础上展开的所谓的性格、喜好、观念、已经有的知识,以及各种了别判断,这些也都是归属于念头,都是由念头所承载着,是念头的相似相续。有的是念头板结成块,板结的很坚硬,一出来就整块地横埂着出来,一大片的出来。念头都一块一块地纠结到一起,特别地坚硬,这就是“妄执”,就是妄想执着。修行到一定程度,念头都会松动,后来念头都发生变化。乃至于最后呢,都没有“念头”这回事。这些是能很直接地体会到的。那么,如果有人会问:“那是什么在体会”?这个体会,就是体会,没有前边那个内容,会有这样的一个体证。在语言上也只能说这么多了,因为更多的是无边无量的东西,是没办法说的。不是不肯说,也不是不敢说,而是它本身就是不可思、不可议,本性如此,语言上够不着这些内容。语言只是一种推动力,就像火箭的推动力一样,火箭要腾空而起它需要燃料,而这些燃料也只是推动而已,不是火箭。

从修行上来说,就像《解深密经》中文殊菩萨问佛,佛证得了涅槃,为什么又会起度众的行为,也就是有法身、报身、化身,为什么又会有化身的示现?为什么会从“定”当中起来?当时说到了从“定”中起来,好比人从睡眠中醒过来,不是因为在睡眠中自己想要醒过来就醒了过来,是之前所做的各种准备工作让自己能够醒过来。所做的准备工作,按唯识来讲,就是你的第八识摄受你的身根,摄受你的这一期的生命,以前熏下来的一些种子,有一种因缘的力量,会让你在该醒的时候就醒过来。可以暂时这么去理解。在深睡眠中醒过来,是因为因缘力量的自在,你想长睡不愿醒,那你自己说了也不算,是因缘的力量说了算。那么,修行者入“灭尽定”以后,会从“定”当中起来,也不是在灭尽定状态中有所作意“要起来”才起来的,因为那个时候“受、想”已经止息了,灭尽定中是没有受和想的作用存在。那么为什么要从定当中起来呢?是因为此前的愿力,此前的“加行”的力。所以,即使进入了“定”的状态中,也会醒过来,整个都是因缘的力量、因缘的作用。包括语言所达不到的那个境界的“证入”,也是因缘的力量,也是法界自在的力量在起作用,法尔如是的力量在起作用,不由人想。

对这些,是否能够去“相信”,就是大部分人当前还需要解决的问题了。“信”,是道源功德母,“一念信”其实就开始转向了。没办法信,那就是还没有转向信,信了以后又信不到位,又在产生怀疑。这种情况不奇怪,因为要真正确定地、彻底地信任,是有个过程的,是要自己“自体证”以后,甚至要“证入空性”以后,才有真正的立信,才有大信。真正的信了以后,是没有“信”这个提法的,已经超越了信与不信。这些都是属于自体证的事情。自体证也是因缘力量的推动。所以,我们总说,只需要去耕耘,不需要问收获,就是这个道理。禅宗里面的“只管打坐”也是同样的原理。只要去“行”,只要去“信入”,然后一步一步随缘而动,慢慢的,就会步移景换,每走一步景色景致都会变换。修行就像登山一样,每往上走一个台阶,视野就开阔了一些,并不需要等登到顶才得受用的,是往前每走一步的过程中都会有受用。

修行是拆除边界。要拆除边界有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往高处走,就可以做到不拆而拆。往高处走,往深处里边扎,不用去拆除边界,就超越了那个层面的边界。就像迷宫之所以成为迷宫,是因为它墙体比你个头高,可以遮住你的目光。如果你的高度高于迷宫墙体,或者如果你的洞察力能穿透墙体,那它就不成其为迷宫了。所以,我们要拆除边界、拆除城墙、要突破,那就要提高、要往深扎,要能够洞悉、超越。

洞悉,用一个比喻来说,就是你的刻度变细了,或密度变紧密了,你就可以穿越密度比较小的,或刻度比较粗糙的那些障碍物。比如说,那儿有一块布,远远看像是密不透风的一堵墙,近了一看,发现其中是有孔隙的,再用放大镜一看那个孔隙还很大,对于一个纳米来说简直无穷大,对于电磁波信号来讲那这“布”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不一定是需要破坏外部的什么,而是改变自己的心念,让自己心念的刻度变得越来越精细,乃至于超级精细,到最后几乎没有刻度。当心念跟“真如”境界 、跟“空性”、跟“法界”的全部,所有都是“一”的时候——注意,这不是“合一”而是呈现出“一”,因为去除掉障碍以后,“一”就会呈现出来——当那个“一”呈现出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也无所谓超越与不超越。这个过程是很清晰的。

要提升高度,可以借助华严宗三祖法藏法师所立的《十重唯识》,也叫《十门唯识》,来提升高度。

《十重唯识》的第一重,是“相见俱存”,是讲“相分”“见分”。唯识里讲,我们看到的所谓外在的境界,其实不是真实的东西,而是我们自己心意识里面的种子跟其他几方面的缘,产生了一个了别,了别当中有“见分”有“相分”,见、相二分同时存在,我们就会有这个了别的呈现,世界都是这么呈现的。相分和见分,也就是心和境界相依而起,世界就呈现。我们所有凡夫位的人,所看到的世界,都是相见俱存的。这个再往下的内容呢,是修行者才能够体会得到的。我们先初步地确立起这样的一个观念:相见俱存。

“相见俱存”,是我们接触了唯识以后要先确立的一个观念,是一个起点。这也就是“闻思修”中的闻思部分。闻思会引发相应的闻所成慧和思所成慧,因此,闻思了这种观念以后,就会让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实际上是我们的心和境,也是心意识了别的结果”。平时人们所说的“主观”就是见分,“客观”就是相分,而“客观”其实也都是意识里面的事情,主观与客观其实都是在一心里面,都在我们意识里面。在证入空性之前,一切都是纯而又纯的“主观”,都是颠倒梦想,都是遍计所执,哪有什么所谓的客观。

第二重唯识,是“摄相归见”。这是说所谓的客观是随着主观而显现的,我们有什么样的心情,就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我们的主观有什么样的状态变化,都会影响到对所谓客观的认知。见分跟相分相互对待的时候,相分终究是取决于见分怎么去造作。所以,如果是从修行上来讲,应该把重心进一步地从相分转移到见分,也就是“摄相归见”。这样,慢慢地逐步往下走,一步一步往里走,走到一定的程度就直接突破出去,那就是各种各样的边界就被穿越了,就被打破了。

第三重,“摄数归王”。我们所说的八识里面的每个识,都是有心王、心所。这个心王就像国王,心所就像大臣。心所也被称为心数。有个词“心术不正”,我在想,可以理解为这个心数的“数”,心数不正就是心所里面有烦恼法。心所里有善法和烦恼法。我们要去除烦恼,去恶修善,其实就是在心所上落实。心王它无所谓正不正。我们可以看到,心所是有内容可以转换的。不仅可以转换,也可以暂时被放下、被关闭。放下心数,关闭心数,实际上就是“摄数归王”。摄数归王,某种程度上可以讲,在外在的一种呈现上,就是要超越如美丑、善恶、真假的这些判断。因为美丑、善恶、真假这是心所所加工的,在心王的层次上其实没有这些判断。如果了解我们之前探讨过的五位百法,就会知道心是缘“总相”,心所是缘“差别相”。差别相就是有各个分别,而实际是一整体,所以,从外在的来说要超越一些分别。从修行的进路上来说,就是逐步地把对各种各样的差别相的分别放下,轻轻的安住在识的自功能上。

“摄相归见”跟“摄数归王”,如果结合识有四分(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的角度去看的话,其实就能看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过程,就是摄相归见、摄数归王,都是在八识的每个识上开展的。心王与心所又都有各自的见分与相分,因此,整个过程实际上都存在着“摄相归见”的事。而这里面还隐含着“摄见分归自证分”的内容,只是在法藏法师的论述中没有提到。

第四重,是“以末归本”。这个内容如果落实到实修的过程中,这一步实际上就是慢慢地入定了。什么叫本?什么叫末?本就是本识,本识是第八识阿赖耶识,这是最根本的。末,就是其它的七识,第七识、第六识、前五识。以末归本,就是前几识都不起作用了,或是说慢慢地把它们都回归到阿赖耶识。一切随顺世俗的举措都得到了止息。“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的这个过程,一时间就变得纯粹起来。这是对在修定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内容的一种表述。从修止的基本前行开始,然后到得定,比如无想定,再如灭尽定。无想定,就是前六识不起作用了。灭尽定,是连同第七识的染污功能也不起作用了。无论是无想定,还是灭尽定,在这个时候,功夫就指向了以末归本。到那个程度后,在无想定中,只有第八识的清净种子和实力比较强的杂染种子在遇缘生起现行;而在灭尽定中,只有清净种子在遇缘生现行。

从相见俱存,摄相归见,摄数归王,到以末归本,实际就是观修过程中的内在的变化。这几个阶段,都属于加行阶段的用功内容。这些内容要在实修当中去体验,所描述的力量才能感受的到。

第五个阶段呢,是“摄相归性”,就是突破了,见道了,直接地体会到一切的相都是真如随缘所现。这个相,就是各种各样的缘起相。性,就是它的空性。当然,空性就包含着缘起相,就在缘起相当中。这个“性”,其实也是“佛性”,也叫做果性、真如性,也是“如来藏”概念里面所涵盖的内容,也就是“空有不二“。空性,不仅仅是空,它不是顽空的,它有盎然的生机。提到”空性“,很多人容易被其中的”空“字给迷惑了,以为“空”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存在,没有缘起相,也没有任何功能。其实,不是这样的,空性还有妙有,还有缘起。摄相归性,就是所有的法相,都是真如性的呈现。唯识里说所有的依他起相都是圆成实性。到这第五个阶段呢,就是等于证入圆成实性,叫做证入“一真法界”。这个时候就是转识成智的开始,那些“识”已经开始转成“智”,这个时候已经叫做修行出成就了。

所以,从这五个过程阶段的内容就可以看到,一个凡夫怎么逐步逐步地去证入真如实性的。这就是一个实修功夫过程的表达。这前面的五重,当年唐玄奘的弟子窥基法师就做过总结,叫“五重唯识”。后来的法藏法师的“十重唯识”就是在这基础上又加了五重。加在后面的五重唯识内容是“起用”,是证得了唯识真性,证得了真如实性以后的起用,就是怎么从空中起妙有。从这个角度去表达,很精彩。前面的五重从一到五,好比是从山脚下往山顶上爬,五是爬到了山顶,六就开始从山顶开始往下走,可以类似这样去作理解,很妙的。

第六重唯识,是“转真成事”,也就是指真如为本性,真如随染净之缘而显现种种有为法,就开始逐步地在应缘而起,就像云门宗里面所说的“随波逐浪”。转真成事,就是空不离有,空既是色,空既是色受想行识五蕴。

第七重,是“理事俱融”。理,就是真如的理。事,就是缘起的事。理,是在事当中去呈现,这个呈现都是很圆融、融洽,相互融合。从第六重的“转真成事”往下走,所有的内容都是在转的过程当中的内容。在这个阶段的表达,是“事”和“理”是相互融合的。

第八重,是“融事相入”。理和事相融,那事和事呢?也是相融。这中间有一个连接的桥梁(姑且这么说),就是都是同一个理,都是“缘起性空”的理,都是“真如随缘所现”的理,所以,所有的各种现象、各种事相都相互融合。其实是没有障碍的,没有边界的,这是从空中起妙有的角度所可以看到的内容。

第九重,“全事相即”。前面的第七、第八,是从事相、表象、外在的功能上来说是理事相互融,事与事之间也是相互融,但是,这些都还是区分出来不同的事,而实际上,全体的事、所有的事的本体,它的体性都是唯识,都是唯识真如性。因为我们是从唯识入真如,从“一切都是识”这个角度去入的真如,所以,“唯识真如性”可以直观地显示了方法与结果。全部的事相,它的本性终究是统一体,互为一体,也就是华严里面所说的“一切即一”,全事相即,一切即一。因为它们的本体是同一的,所以“一切即一”。因为是同一的,所以“全事相即”。

最后一个,第十重“帝网无碍”。这个帝网是“帝释天的因陀罗网”的简称,帝释天是佛教里面欲界忉利天的天帝。帝网是帝释天宫殿里的因陀罗网,每个网目上都悬挂宝珠,宝珠之间互相辉映,构成重重无尽的光影交相辉映之网,一珠映着一切珠。这个帝网比喻用来表明法界无尽缘起的境界,即,一包含着一切,一切又在一里面呈现,一切相互呈现,一切互涉互入,事事无碍,无尽缘起。同时,这个帝网的比喻,也是对“法界缘起”的一个表达。这个就是佛的境界了。这就是佛家里面所说的富贵境界的直接表达。一切是一切的因缘,整法界都是一大因缘。起用到这里,已经是圆融无碍,彻底无障了。了证缘起以后的境界,是全然地没有边界,全然地自在,全然是盎然生机的流淌。

这些内容呢,需要实修作为支撑才能领悟得到。否则,听起来就是语言。如果只从字面上去感受,会觉得它很奇怪。实际上,这些语言内含的那些饱满的生命力,如果没有体证过的话,是没办法感受到的。如果有体证过,比如你在零下三十几度的天气里面待过,就会知道什么叫做“彻骨的冻”,什么叫“干冷”。中国长江以南的冬天也有零下几度的,那种冷是湿冷。湿冷和干冷很不一样,这些是体证的。否则,如果没有在南方冬天待过的人,会很奇怪“你们南方只是零下三四度,怎么会觉得那么痛苦呢?我这北方零下二十几度都没那么难受”,其实你要知道,南方空气中湿气很重,热交换很活跃,湿冷的那种冻,跟零下几十度的干冻是不一样的,这之间的差别如果体证过了,那么,以后一看到这两个词就能体会到它的生命力。同理,看待佛教经论里面对一些方法、对一些境界的表述,也要同理地去看待。如果要真正地体会到这些字词里面的生命力,还是需要有体证的,还是需要真正去实践的。

我们以前说过“嘴皮子”和“体证语”之间的差别。如果没有体证过而说出来话或者看别人说出来的话,感觉好像是嘴皮子话。如果有体证过的话,看或听时也能够判断的出来。敏锐的人能判断出话的背后是有体证,还是没体证。这是怎么判断的呢?还真是没办法直接给出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没有万能钥匙的,只有靠自己去实证。

本来今天想讲的内容是“缘起”,也就是“妙用”。像华严里面说的有“缘起”还有“性起”。缘起,是从因位上来讲的。性起,是果位往下用的角度说的,十重唯识中的后五重就是这个意思。原本主要是想讲这个话题的,但是因为前些天看到有“居士披祖衣”的事件,另外,从昨晚到今天,看到我们群里有几位对群里之前的内容做了些很热情的表达,所以想到,可以提示下居士修行该注意的一些方面,所以,整体内容不太像一个唯识的专题。不过,实际上本来也不是在讲专题,而是通过抛出一个个话题,抛砖引玉,大家都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去思考去感受,也可以跟交流,也可以自己去看经论,或者也可以去求教方家,找高明的人来请教,都可以。我们以这种方式来共同学习互相增上。今天就讲到这里,感谢诸位的耐心!六时吉祥!

上篇主页目录目录字典标记笔记清除导出保存全屏听书下篇
第6讲 观修“依他起” 唯识妙法 第8讲 唯识空观八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