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唯识是什么?怎么用唯识? 唯识妙法 第3讲 四加行

第2讲 唯识内容骨架

诸位吉祥!

佛法,是开启智慧的方法,智慧当中自然就含着慈悲法尔如是的运行。这是我个人对佛法的理解。佛法做为一种方法,它的价值在于,后人接触了这个方法以后,可以按照佛陀所指示的方向去实践,从而达到方法设定中所希望后人能达到的那个境界,只有这样,这个方法的价值才得以呈现。所以,我们不能停留在对这个方法的“了解”上,更不能陷在对这些方法的“理路研究”上。

对佛法这种开启智慧方法的学习,尤其要突出它的“心地法门”的特点,也就是正在学习交流的过程当中,在当下,在每一个时刻,在每一个念头当中去落实。而不是,等了解完了,回去以后,将来再找个时间去实践它,不是的,不是这样。而是说,当下就要去用,就是现在听的时候,现在讲的时候,都要去让这些内容入心入髓,完全的敞开,去感受它。

用什么去感受?如果只用自己意识里面的思维分别,是不够的,要完全的敞开,因为我们每一位众生内在都有完美无缺的如来智慧德相。内在完美无缺的如来智慧德相之所以不能得以显现,是因为妄念烦恼所遮盖。妄念烦恼的关键的关键,就是通常所说的“我执、法执”,或者换一个角度说是“烦恼障、所知障”,就是这两种障碍,障碍住了本有智慧光芒的显露。

如何去突破呢?首先,不仅仅要“空杯”,还要“无杯”。因为这个杯,就是自我的心量,要把这个杯子也消融掉。空杯,只是把杯子里面的东西倒干净,把杯子洗干净,但是,即使倒干净、洗干净了,还有一个杯子容量的问题。杯子有大有小,心量有大有小。只要有一个“我”在,有个“心”在,有个“杯子”在,就有容量的大小,所以,要无杯,要把那个“我”消融掉。当然,一下子是做不到的,而是要向着无杯的境界靠拢。至少我们可以先努力地做这样的尝试。

无杯以后或者敞开以后,做了这样的努力之后,你就会发现,所听到的东西就会变得非常地鲜活。如果有相应的内容,就会敏锐地体会到。如果内容不是那么相应,同样也会敏锐地感受到。因为这内在有“法尔如是”的因缘,也就是说内在的完美无缺的智慧德相它是不缺位的,它时刻在发挥着作用,所以不要担心什么。很多内容完全是超出我们一般人的想象。它(法尔如是的因缘)是会自在地发挥着作用。

如果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大家一起来交流学习唯识妙法,就会非常的顺畅,而且很容易直接地切入到最本质的内容。

唯识妙法,在凡夫境界和成佛境界的通道上搭了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就是解决修行路上“万法归一”那个“一”的问题。就是所有的各种各样的现象,要归到一点上,然后在那个“一”上再做一个突破。在那个“一”的基础上做突破,这个叫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或者叫“虚空粉碎”。那个“百尺竿头”或者那个“虚空”,就是那个“一”。但这个“一”是什么呢?有很多的不同的说法。唯识学里把这个“一”归结到“法界唯心、万法唯识”上,归结到“识”上。把宇宙法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归结到是“心识的化现”上,都归结到“阿赖耶识”(实质为种子遇缘生起现行的了别)这个点上,再从这个点上做突破,这就是唯识学的整个修行的理路。

这里“万法归一”的“法”,不是方法的“法”,而是说“任持自性、轨生物解”的意思。通俗地讲,就是事物和现象,包括它的总称和别称,也就是一件事一件事、一个现象一个现象的事物和现象。所以,“万法”是指万事万物,包括我们自己的身心,万事万物都可以归结到一个点上,这个点就是“阿赖耶识”。在这个归结、会归的路上,有一个过程。

唯识中从两个角度把宇宙法界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五大类。比较经常被提起的一个角度是称为“五位百法”。“五位百法”是侧重于凡夫境界来讲的。还有一种表达法界的角度,是“五法”,就是唯识“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中的“五法”。这个“五法”是通凡圣的,也就是不偏袒于任何一个角度,不偏袒凡夫境界也不偏袒于圣人境界,很平衡地表达这个法界的真相。这“五法”,是名、相、分别、正智、真如。

“名”,指语言表达,即各种各样的名词、各种各样的逻辑推理、各种各样的判断。“相”,是指语言所表达的对象,就是事物和现象。这个相,它本身就在,即便没有语言它也在。当然,即便是说“在”,我们不是离开唯识的“识”来说“在”。名和相之间是相互对待的,名是用来解释相,相是名所解释的对象。

“分别”,是在相的基础上安立了名,也就是对事物和现象进行语言上的表达,同时,在表达的过程中,对事物和现象加以了别、分别,这个分别里面还含带着各种各样的妄想执着,这个内涵叫做“分别”。这个“分别”是指包含着凡夫境的妄想烦恼而对事物现象进行的了别。

名、相、分别,这三者,概括了从凡夫境、凡夫的角度去看待法界万事万物的途径。另外两个,“正智”和“真如”,是见道以后的圣者看待法界的一种景象。

“正智”,就是不偏差的智慧,平等的智慧。这个“智”在这个境界里面,是指没有颠倒,没有增加什么,没有减少什么,如实如是的了别,如实如是的去呈现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本来面目,是缘起性空,按唯识来讲就是“三性三无性”。

“真如”,是真如空性,是圆成实性,是清净依他起性。真如是作为正智的另外一面。正智和真如,就像一张纸的正反面,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的,只是在语言表达上相对地分开来说。正智是“能够了别”,相当于主体一样。真如是“被了别”,相当于客体一样。但是,正智跟真如,同时就在对方当中,是“一”,而不是“二”。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从它实际功用来说,从语言表达上来说,又是“一”,同时又是“二”,就是“不一不异”。

这样,五法:名、相、分别、正智、真如,就囊括了凡圣两个群体两个境界对法界的一种表达,所以叫“五法”。“五法三自性”,刚才说的是“五法”。

“三自性”,它有两个角度的提法,这两个角度又是相依而成立的,一个是从“有”的角度,一个是从“无”的角度。从“有”的角度来说,“三性”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从“无”的角度来说,是相无性(对应遍计所执性)、生无性(对应依他起性)、胜义无性(对应圆成实性)。三有三无,合起来就是“三性”。

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这三者,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表达它们的含义和相互关系。比如,远远地看到地上有一条东西盘在那个地方,我们一看是蛇,而其实它是一段绳子,“把绳子当成了蛇”的这种认识,实际就是遍计所执性的表现,也就是在我们自己的情识当中认为有蛇,实际上没有,虽然没有但是我们却认为有,并执持于蛇,这就是遍计所执性的作用和体现。

当我们往前走,看清楚来,哦,原来是条绳子。对于这层的认知,我们再进一步参究,会发现,“绳子”的构成呈现,乃至我们对“绳子”本身的认知,也都是因缘和合。绳子,先是许多丝构成了比较粗的线,然后比较粗的线再搓成一股一股编在一起,就是“绳子”相。当我们眼睛看到这个物相,在这个“看到现象”的分别的动作当中,有九种缘共同参与了它的形成。所以从几个角度都可以说,并没有一个单独自体存在的“绳子”。绳子的呈现,是依他起性的作用,是依他起性的表现。(当然,从另一角度看,“蛇”的误判了别也是依他起性的表现。)再进一步去感悟,我们看到这个物相的这个“看到”是怎么产生的?乃至我们自己人本身?我们的了别功能、意识本身是怎么产生的?会发现,方方面面都是因缘和合的,究竟而言,没有一个自体,没一个坚固不变的自体。这是依他起性的呈现,也就说因为它(所有环节的方方面面)是缘起的,因缘和合的,所以,它(所有环节的方方面面)是空性的,属性上是空的。

图1,绳喻

空性的这个“空”字,经常被混淆了。是“现象”上的空?还是“属性”上的空?这是两个不同的角度。佛法说的空性,是指属性上的空。它本性上的空,不是指在现象上没有一个物体在那个地方,不是指没有感受到一个物体的存在,不是指这个空,而是指物体存在的内涵是因缘和合的,所以它属性上是空的。没有永恒不变的现象,也没有永恒不变的那么一个绳子在。我们在这里说这些的时候,是相对地把“绳子”放在那里来说,而没有彻底从“绳子也是我们的意识里面转变的”的角度来表述,因为要一步一步地来。

我们在了解唯识妙法的时候,要知道它是有一个过程,由一步一步往里面剥。剥到无可剥的时候,突然间再完成一个飞跃。说是飞跃,其实没有飞也没有跃。这只是说一个大概,而实际里面的含义是无穷无尽的,因为有无穷多个角度可以去解释,还有很多个层次。比如像“依他起性”的“他”,至少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一个角度,“他”是指“其他”,也就是其他的东西,任何东西都是靠其他,因为没有自性。所以,靠什么东西来成立?什么东西都是“他”,所以“依他”,终究是没有自体,没有自己的体性,依他而起。还有另外一个角度,“他”是指亲因缘(种子)、等无间缘,还有增上缘、所缘缘,也就是这个“他”是指因缘,我们这里用“四因缘”来概括。所以同样这个“他”,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个是“其他”,第二个是“因缘”。所以“依他起”,任何东西都是依于其他因缘和合才得以呈现,任何东西,包括我们平时听东西、看东西。这个听、看,里面永远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要素。所以这个“依他起”,里面的内容很丰富。

依他起,就相当于三性中间的一个桥梁。前面是遍计所执性,中间是它自己依他起性,后面是圆成实性。对于凡夫来说,看到一个东西,就执着它有自体性,好比看到绳子就产生了“是一条绳”的感受。我们看电影,感觉是屏幕上的人一直在动。我们对自己“自我存在感”的执持,也是一样。这些都是一种对幻象的执着,是一种妄想的执着。对这些幻象妄想的执着,是依他起性的作用,只不过这是杂染的依他起性,是有掺杂有染污的依他起性。染污和杂染的源头,就是第七识末那识里面的“我执”、“法执”的力量所带来的干扰。

依他起性还有清静的一面,即清净依他起性。是指证入了空性以后,那时万事万物呈现出来因缘和合的特点,是清净的依他起性。所谓的清净,就是里面没有夹杂,清清楚楚,干干净净,没有增加什么,没有减少什么,如实如是的呈现,如实如是的反映,没有颠倒。

唯识三性,当中就包含着中观的思想,就是中道的大意都在这里面。三性三无性,整体上是“空有不二”。比如说,遍计所执性是“情有实无”,依他起性是“假有实无”,圆成实性是“胜义有”同时也是“胜义无”。所以中观里面的世俗谛、真谛,其实在这“三性三无性”当中就得以呈现。这里面细的内容,将来如果有机会大家一起探讨,再把它展开来探究,会发现里面非常的精美。这是“三自性”。

“八识二无我”,八识,是阿赖耶识、末那识、意识还有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对八识系统,我们在这阶段可以这样理解,就是“针对个体生命的能觉知的”角度来说的,站在这个立足点来看。

八识当中最根本的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在凡夫境界上的一个名称,随着修行的逐步深入,这个第八识的名称会发生变化。因为“阿赖耶”是体现的它有杂染有染污,里面有各种各样有漏无漏的种子。等到它变清净以后,名称会变成“阿陀那”。最后清净以后,它就叫“阿摩罗识”。所以第八识的名称会跟随着修行境界的变化而变化,只是我们平时约定称呼它为“阿赖耶识”,实际上它指的是整个的第八识。

八识中,阿赖耶识是最根本的。我们这个生命识聚的前生后世、还有各种各样的记忆,各种各样的生命的相续的现象,都是因为它的存在。这个在经典上有非常精彩的表达,即使你在凡夫境,修行还没达到“直接体会阿赖耶识的存在”的功夫程度,它也可以从逻辑义理系统上来跟你讲清楚,来给你论证清楚。当然,最终也是要引用佛陀所讲的经来证明这个阿赖耶识的存在。其实,有这种论证,是因为大家不容易相信,所以才需要论证。如果相信就不需要论证。如果相信佛菩萨和历代祖师不会骗我们,如果相信这一点,我们就按照他们所指示的方向往前走,就不需要花那么多功夫去求证、去了解他是怎么论证的,至少在自己学修的过程当中不需要去了解他是怎么论证的。我们如果有比较厚的心地,就比较容易起这个“信”。因为信是道源功德母,一旦有了信,那么,就可以把佛菩萨的开示,还有祖师大德的经验,直接拿过来作为参照,先沿着他们指示的方向往前走;等到自己有体会了,将来要跟别人去做交流的时候,再返回去看祖师大德都是怎么说怎么论证的。当然,那个时候再看他们怎么说的,也是作为对自己的一个印证。经教可以印证自己的路子走的对不对,也可以清晰地看出自己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有很多人平时花很多的时间去看经教,但是却没有真实的用功夫,没有去下功夫去做、去改变自己的心地、去改变心念、在念头上用功,而是不断的去看各种各样的经教。经教看了那么多,终究连一个“信”没有确立起来。因为信心没有确立起来,看了经教也只是像石头泡在水里面,捞起来一会儿就干了。这样的看,其实很辛苦,而且效果不明显。

如果是我们有信的善根,完全敞开,让这些经教的内容,让祖师大德的开示,让各种善知识的开示,直接入心,那我们会很快体会到妙用;等到了一定的程度再回来接触这些开示,就会很舒服。那种精彩,那种美妙,那种大快乐,远远超过一般人看小说的精彩美妙与快乐,应该说,两者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很多人花了很多时间,其实都还在“立信”的过程上,这就是“贪嗔痴慢疑”中的“慢”和“疑”的体现。“慢”和“疑”隐藏的很深,所以它会让我们花很多时间在门外徘徊。

唯识学,以及任何一种佛教教理,最初的源头,都是佛菩萨和祖师们在得到证量以后,为接引后昆接引后学而所作出的表达。所以,这些表达的内涵,包括怎么去组织表达的,这些,没证到真如性的人是很难能理解的。

修行层次低的人不知道层次高的人的境界是什么,因为层次低的人不明了层次高的人说的话。层次高的人说出来的话,层次低的人很难完全地了解“为什么这么说”?但是,如果层次低的人能够直接地采取这样的态度:他层次高所以我就信赖,我理解不理解我都先听着,甚至先照着他说的去做。那么,可以确定,这样的人是有大善根大智慧的,是有大福报的。我们这里所说的“大智慧”是指他内在的根基比较好,这样的人在修行中表现出来的进度就会很快。所以,我们面对唯识学的时候,要完全地敞开,尤其是把之前接收到的心理学等背景知识先放一放,要完全敞开去感受。

阿赖耶识是最底层的,也是最根本的,它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种子”。这些种子,既有自古以来、无始无终而“本有”的种子,还有不断“新熏成”的种子,即累世劫的时时刻刻包括这一世每个当下都在熏成新的种子。所以,有“本有”的和“新熏”的两大类种子。阿赖耶识是种子仓库,装着这些种子。这些种子是亲因缘。唯识学对法界的建立,我们也可以守着“种子”的角度去理解,从“种子”这个角度去看。

阿赖耶识的种子,有本有的和新熏成的种子。新熏的种子,种子生起现行,现行熏成新种子,都是在同一时刻进行的,是俱时进行,“俱时因果”。新的种子在机缘成熟时又生起现行,新的现行又熏成新的种子,就这么不断的推进下去,种子和现行之间不断的循环、辗转的呈现。还有一个情况,在阿赖耶识仓库里面的有些种子,如果机缘不成熟,它就收藏在里面等机缘成熟时才出现,它们本身是自类相似相续地存续,在时空上不断地辗转存在着。这个情况,就像“种子自类相续图”上表达的“异时因果”。前前生后后,这个所谓的“生”的力量,其实是等无间的“等引”,等流等引。

图2,两个维度的因果关系:异时因果与俱时因果

种子自类相似相续不间断,这个特点是“种子六义”当中的一种。种子六义,是指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有六个特征:刹那灭、果俱有、恒随转、性决定、待众缘、引自果。种子六义就是种子六个方面的特征,而且是六义同时成立了才成就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

种子的内容是什么?在唯识学里对它的定义是一种“功能差别”。功能,就是因缘成熟以后能够生成相对应的现行了别的“功能”。“差别”是指种种种种的不同,功能差别用白话来讲,就是能够生成不同现行了别的不同功能,落脚点是在“功能”两个字上。这里面很妙,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不是有形有相的,不是有实体的,它只是一种功能,也就是一种可能,一种潜能。

因此,我们知道了这个唯识的“识”,它的本质是什么。至少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一个角度是“了别”,也就是认知的功能。还有一个角度就是,构成识的最根本的元素是“种子”,说到底还是一种“功能”。所以唯识、唯识,其实是唯“了别”。因此,如果有批评“唯识学执持识为实有的”的说法,那其实是一种误解、一种误会,或者是出于对唯识学不彻底的理解。唯识,是唯“了别”,“识”是一种功能。

阿赖耶识是能藏、所藏、我爱执藏。它的内容最主要的是种子。能藏,也就是阿赖耶识能够收纳种子。所藏,就是所藏的是这些种子。我爱执藏,这就引出了第七识,也就是“我爱”,就是“我执”,意思是爱执于“我”。“我”是第七识这股力量所执持的对象,在阿赖耶识还有这方面的内涵。

第七识末那识,是“我执”的一个根本的力量,是在现行当中的一个力量。当然它本身也是从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应缘而化现出来的。因为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在因缘成立了以后,就化现了根身器界,有了根身器界以后,第七识、第六识还有前五识就逐步呈现出来。

第七识的特点,是恒审思量,也就是在一期生命的存续当中,它一直在思量着,一直在发挥着作用,把各种因缘和合的事物执持成“有自体性”,执持于有一个坚固不变的体性。它的特点就是一种染污,一种颠倒性。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干扰源,因为它是现行的。第七识的妄执有它的根,它的根就是阿赖耶识里面的一些有漏的种子。

在唯识里面,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合称为“心意识”三个字,心、意、识分别是指第八、七、六识。第六识叫做“意识”,“意识”的这个“意”字指的是第七识,依着这个第七识就产生了第六识。因此,又把第七识当成第六识的根。第六识的内容是被第七识所引导着。

图3,八识关系图

在修行上,第七识松动了,也就是我执、法执的力量松动了以后,阿赖耶识里面清净种子就能够相对比较自在从容地发挥作用。第七识的妄执力量被突破,其实就是证入空性的一种必要条件。

第七识里的“我执”,不仅仅是对于“自我”(即“人的身心”)的执着,也包括了对万事万物(相对我之外的其他的东西)的执着,比如手机、汽车、财富、名位。执着什么呢?执着于万事万物内在有个固定不变的实体性,比如汽车,就是认为有个实体存在的汽车,不光这个功能,包括体相上也认为就是有个汽车。不了解它是因缘合和的,没有自体性,看不到“依他起”的特点。

我们通常说的“我执”,如果没有“法执”相对着出现,那么这个“我执”就包含着“人我执”和“法我执”。“我执”这个词有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的包含人、法二我执。狭义的我执,是跟法执是相对应的。狭义的我执与法执,合称为广义的我执。

去除了人、法两种执着,也就是不执著了,就体会到了无我、无法。所谓的无我、无法,是体认到人和法没有固定不变的自体性,这就叫“二无我”。要从“二我执”到“二无我”,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要突破第七识的妄执现行作用。突破以后,还要逐步地进行转化和清理(所谓的“转化清理”也是方便说)。第七识的妄执力量源自于是它在阿赖耶识里面所对应的那些种子,所以,第七识的妄执力量有现行,还有相应的种子。光去解决现行还不够,还要逐步逐步地解决第八识里面相应的种子。这就是在唯识的角度来看修行上所从事、开展的事情。这是第七识。

第六识,是思维分别,类似于我们大家比较容易理解的显意识。第六识分为两种,一种,是与前面的眼耳鼻舌身五识同时起来的,称作五俱意识,第二种是独头意识,就是不需要前面的那些作用第六识也在运行着。独头意识有好几种情况,比如做梦。梦是第六意识在发挥作用,这时眼耳鼻舌身识都不参与,只有意识在做种种种种的造作。第六意识也有不发挥作用的时候,一种情况是在禅定当中,在一开始第六意识是引导禅定的,当入定以后,第六意识就暂时不起作用。第二种情况是闷厥,比如一棍子打闷了,昏厥。第三种情况是很深度的、不做梦的睡眠,这时的第六意识也会得到暂时的休息。所以,第六意识,里面有很丰富的内容,可以一层一层地展开,将来有机会大家可以去查资料,也可以交流。而最直截了当的,是自己去修禅定,慢慢的等自己的心念刻度变细腻了,就能看到平时所不容易看到的那些景象,很多原来看不出来的内容也就能够看得到、体会得到。

说到第六识、第七识,还涉及到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就是“二无心定”。我们常说的“入定、入定”,其实里面有不同的“定”。在这里想提的是无想定、灭尽定。灭尽定,也称作无受想定。这两种定与第六识、第七识结合起来就比较好理解了。无想定,就是第六识关闭掉。灭尽定也就是无受想定,是连第七识的妄执力量也不起作用。同时,无想定和无受想定,还可以与很多人比较熟悉的心经里提到的“色受想行识”这五蕴中的“受想行识”结合起来理解。所以入定是有不同层次的。有的人进了“无想定”,就以为已经证得了“无我”,其实这是会闹笑话的。

眼耳鼻舌身,这前五识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八识,共同产生作用,每个人就在根尘识的交互作用当中,创造着自己的世界,改变着自己的世界。这个内容,就是八识系统里面是怎么呈现世界、怎么创造自己的世界、怎么改造自己的世界的一个基本的立足点。

前面所说的内容,就是唯识“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的一个基本框架。因为唯识学的内容很精妙,所以无法简单地几句中把它完全呈现出来,只能是抓最主要的主干。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理解的主干,也算抛砖引玉,大家可以敞开来交流。这样讲主干框架,是因为我之前学唯识学的很辛苦,翻找各种各样的资料,听看各种的音频视频,参访很多位大德,并结合实修中的一些体会,才慢慢、慢慢地确立起来的一个唯识学的全貌。有了全貌以后,你会发现,唯识里面的精美、美妙就能很容易体会到。

而实际上,要建立唯识全貌,如果仅仅通过看书是不容易达到的,因为,书本上,各种经论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比如同一时代的窥基法师、圆测法师,对唯识解起来就不一样。还有,唐朝玄奘法师的唯识与早期梁朝真谛法师翻译过来的唯识内容也不一样。不仅唯识,中观、如来藏也存在相似的情况,不同的大家、不同的祖师有着不同角度的表述。对种种不同的说法,怎么去理解?怎么去对待?这个光靠看书是无法完成的,最好是去走实修的路,通过跟着依止师去实修,通过实修来感受,慢慢地就会知道,哪些是最重要的骨架,而不会错乱、纠结。

修行进路上来说,最好是先实修,再去看经论。但是在实修之前,要先有一个骨架上的、概貌上的了解,这样就会比较好。因为如果一上来就想看得很精细的话,一方面是容易误入歧途,或者会钻到牛角尖里面;另外一方面,这是很费力的。当然,如果你能够在精细地看经论的时候就做到随文入观,边看边入心,那么,这个本身就是一种实修的方法,这个是最好了!但也还是要说,最好是先了解概貌,跟着依止师很专注的一门深入地去实修,然后回过头来再去往细里看,会比较好。

时间飞快,今天我暂时就先说到这里。过一两天再找个时间,把“四加行”的内容也说一说。好,各位吉祥!

上篇主页目录目录字典标记笔记清除导出保存全屏听书下篇
第1讲 唯识是什么?怎么用唯识? 唯识妙法 第3讲 四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