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唯识内容骨架 唯识妙法 第4讲 赖耶缘起

第3讲 四加行

(时间:2015-05-11 作者: 苏军敬 )

四加行,现在有不少人接触藏传佛教,在藏传佛教的圈子里说到“四加行”,大家首先会想到的是做皈依、念百字明、念金刚萨埵咒、还有磕大头,还有供曼扎,普遍会想到这方面的内容。不是太多的人会想到,在唯识的修行里,五位修行当中,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叫“四加行”,或者叫“加行位”。

与修行五位当中加行位的“四加行”相比,刚才说的藏传佛教中的“四加行”做皈依、持百字明、磕长头和供曼扎,实际上还算不上是加行位的修法,而是属于加行位之前资粮位的修法,是一种打基础、作一些资粮准备的内容,这也是藏传佛教里对“四加行”含义的表述。

图4,修行五位

修行五位的概貌,如图中所显示的那样,首先是资粮位,其次是加行位,“四加行”就包含在这里头,再次是见道位也就是证入了空性,见道位刹那就进入了修行位。进入修行位后,这个时候才叫正修行,我们说的“悟后起修”或者是“真修行”,或者登地菩萨的修行位,是指这个时候的修行。第五个是究竟位,就是成佛。不同位次里面的内容如图表所显示。

现在就加行位里面的“四加行”来做一些讲述。

图5,四加行

加行位里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加功办道、勤加修行”来展开。它有个前提,就是在资粮位里已经确立起了正见。佛法修行讲究闻、思、修三种慧,以闻思修三慧来完成从凡夫到圣位的转变,所以,最初是要有闻思——闻,听闻,知闻;思,思维——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修,所以,要有正知正见。正知正见的获得要从听闻开始。为了要听闻就必须要确立一个信心,也就是要发心。发心里面的内容实际上就包含着皈依,还有把自己的身心打扫干净,这就是皈依、修忏(拜忏)等内容。在闻思的过程中,还要去初步地获得一些定,就是定力。这个内容一般在文字上不太容易看到,只有实修的时候才比较容易接触到这方面。走实修路的时候,亲近一些善知识的时候,还有自己在往前走的时候,能够体会到,会有这个内容,需要有这个内容,应该有这个内容,就是有“定”方面的功夫。所以,在加行位的用功过程当中,需要有定作基础,要有初步的定。

如果比较熟悉佛教里面关于“定”方面内容的,比如说四禅八定的内容,你就会知道为了达到能够制心一处——其实“制心一处”也是“定”的意思——为了能够达到制心一处的那种专注状态,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像在天台止观里面也有很系统地表述,在唯识《瑜伽师地论》里面也有非常精确的描述,还有现在的一些大善知识也做了一些开示,比如,妙境法师关于“四禅八定”就作了一些讲述。还有好多其他大善知识对此也作了一些开示,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找资料来看。在关于修定方面,也可以看看内观禅方面的资料,还有南传佛教比如像围绕着《清净道论》这样一部经典来展开的各种各样的阐述。这些内容可以作为一个修定的指南。推荐几种参考内容,一个是《摩诃止观》,还有一本《释禅波罗蜜》,这是天台止观里的核心经典,还有《瑜伽师地论》里面关于修定的一些表述,还有南传佛教的《清净道论》,可以做为大家对修定的指导参考。

“四加行”当中的内容是“在定的基础上起观”。它的四寻思四如实智,着重于对“观”。是由定——也就是止,止观止观,止就是定——由定的基础上起观,所以,四寻思四如实智它侧重于讲“观”的内容,讲观这方面的含义。对“定”方面则需要自己另外去了解。

四寻思四如实智,其中的“四”,我们不妨从两层意思去把握。一层是指,在这个阶段寻思、如实智所对应观待的“名、义、自性、差别”四方面内容,这是传统的解释。另一层是指,整个加行过程伴随着“定”被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层含义里面提到了“名、义、自性、差别”,唯识在这个阶段就是用这四方面来概括我们平时所感受到的万事万物,万事万物都可以被概括成这四大类。

名,就是名义、名相、名词,一种语言上的表述。义,就是语言所要表述的对象。名和义(相)实际上它是相互依赖的,名依赖于义,义也由于名的表述而得以呈现。本来万相它不是自己独立存在的,也不存在区分,我们人类通过语言把万事万物划分成了比如桌子、椅子、地水火风、星辰日月等等相,所以名和义(相)是相互为客。这个义也就是事,也就是相。在这个阶段唯识是从这个角度表述的;在另外的修行阶段,或从另外一个侧面,唯识对整个法界万事万物有另外的划分方法。

在这个阶段里,除了名和义之外,还有“自性”和“差别”。自性,这里讲的自性不是指真如空性、缘起性空的自性,或禅宗里面所说的“见自性”的自性,而是指万事万物各个的属性、特性,是指万事万物的自性,比如杯子的自性,桌子的自性,是在这个层面上来讲的自性。虽然万事万物有它究竟的自性,即缘起性空的那个自性——万事万物这个方面的自性,是没有两样,是一的——但是,现在在加行位层面的表达,只能相对地锁定在各个不同的事物它自己的属性上来说。当我们说到这个“法”(万法的法)的定义的时候,其中有“物质和现象”的这个维度。在“物质和现象”这个维度上,“法”的含义是指“任持自性、轨生物解”。我们现在所说的自性,就是指任持自性的这个自性,不是缘起性空的那个自性,不是“自性自悟,自性成佛“的那个自性。后面的这种自性是已经是透到最根本的、最究竟的那个意义上来说的,而在加行位里面说的自性,是放在有分别的层面上来说。四寻思当中的自性和差别,这个“差别”也是跟“自性”在同一个层面上讲的,就是不同的法相不同的事物各个之间看起来有不同的差别,从这个角度去讲差别。这里面的内容,要仔细去感受。

“名”,各种各样的名、相、法,它是假名安立,是一种约定,究竟而言是没有实体性,没有一个坚固的存在。比如像一个杯子,我们中国约定它叫做“杯子”,在英文的国度里面就约定叫“cup”。假如我们汉语里在早期大家约定它不叫“杯子”,而叫做“盘子”,那么现在看到杯子的时候,我们就会说“盘子”,“我要用盘子喝茶”。包括人和猪之间的名称约定也是这样,把人约定称为人,把猪约定称为猪。如果当时换个角度,把人的名号安在猪的身上,而把人称为猪,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说“你是人”,你可能就会起烦恼了——你怎么叫我是人呢?所以名是一种约定,约定的假立。

“义”,本身也是因为我们有了名这种约定,然后再加以区分。当然,这个名只是义得以区分的要素之一(而不是唯一要素),还有其他的要素参与了我们对义(相)的感受。比如说我们眼睛看到东西,那是由九缘(九种因素)共同构成了我们眼睛看见的这个现象,就是我们能看见某样东西,在整个过程当中,不仅是那个对象,包括这个看的动作、看的内容,都是有各种各样的缘参与了它的呈现。所以说,这个“义”或者“相”,是一种因缘和合。

“自性”,我们说的自性,其实它是没有自体性的,但是在没有自体性的情况下我们要去感受它的功能、它的形状、它各种各样的内容里的一些含义。我们要往自性的那个方面去感受这些含义:它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它究竟指的是什么?代表的是什么?

“差别”,有差别其实就是有分立,有分开与对立,不是“一”而是“二”,乃至有无穷多。“不一不二”的那个“二”实际上是代表着“无穷多”。我们要看到种种的差别是建立在自性上的差别。实际上,“自性”如果往深里面说,究竟穿过去以后,万事万物自性本来是一的。

所以,名、义、自性、差别,四个方面其本身也是一种相对的安立,真正往里看的话,你会体会到它是同一个源头。而所说的源头是什么呢?你会发现其实这个“同一个源头”也是一种约定表述,究竟而言,它是没有那个“一”,没有那个同一个源头的存在。就像我们看着这个杯子说这种圆形的东西它有个圆心,有个中心点,其实我们知道这个“中心点”是一种约定,是一种表述,这个杯子里其实看不到有一个点,看不到有个黑点或者什么形态的点体现在那个地方。如果让没有学过几何的小孩子去找杯子里面的中心点,这个点他是看不到的,只有后来学了几何、学了各种各样的内容,他才能在内心里感受到有这么一个点。这个点,它是一种约定。如果执着于这个点,那么,离开了那个点他就可能画不出圆形。所以,约定以后,约定不是问题,执着于这个约定才是个问题。

可见,名、义、自性、差别,其实说到底也是一种约定。约定不是问题,执着才是问题。约定,要知道它是有相应的条件。相应的具体情况而需要相应的约定。约定的东西也是在相应的环境、相应的条件下使用,不能刻舟求剑,不能固化,固化了就是执着,就是僵了。 

四寻思四如实智,刚才讲的名、义、自性、差别就是这“四”。寻思,寻和思,大致是同一个意思,只不过,这两个代表着同一个方向上的不同阶段,是从比较粗糙到比较细腻的用功方法,就是寻察推求。依照在闻思阶段所确立起来的正知正见, 在心地上、在禅定当中去寻思推求法相法义,推察寻思前面说的名、义、自性、差别这四方面的内容,就叫四寻思。 四寻思,能够这么做,需要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有定,有定功跟它相对应。

寻察推求,寻思的功夫往深处走,就会有“智”得以现起,这个就是四如实智,也就是如实的去了知名、义、自性、差别内涵的智慧。在这个阶段所说的“智慧”是随顺而说的智慧,也叫做加行智,因为真正的智慧是要在证入唯识真性,也就是得到空性见,体证到空性以后,才能够现起。我们在闻思修三慧里所说的慧,只是随顺方便的表达,因为它指向智慧现起的那个境界,所以方便地称它为智慧,有时或者用智或者用慧。当然,“智”和“慧”这两个字的内容又不一样,是智为体,慧为用。唯识里面的表达是非常细腻的。 

四寻思功夫深了以后,它就会依于对名、义、自性、差别这四个方面的寻思洞察而显现出来四如实智。四寻思四如实智就是这个“四加行”里面的内容。

四寻思四如实智的整个加行过程,伴随着“定”被分成四个阶段,这又是一个“四”的数字,也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四”的另一层指意。四加行的“四”,在这里是指这四个阶段的加行,因为跟这四个阶段相应有四种不同的定,四种不同的定当然就有四个不同层次的观。

这四个不同层次,第一个阶段叫做“暖”,就是刚刚开始要靠近道,就是智慧的太阳,要靠近那个智要入道,刚靠近得似乎能体会到一种温度起来,这是比喻,并不是指真的热起来,这是第一加行,第一阶段“暖”。

第二个阶段叫做“顶”,就是达到山顶上,比喻寻思已经非常深刻了,在世间里已经登顶了。 但这个登顶是指在寻思、伺察推求方面的登顶。暖、顶,这两个阶段更多地是一种寻思,一种观,一种推求,心有所造作,有种种的运思,就是运作思维。

第三个阶段叫做“忍”。这个“忍”字在这里实际上相当于“见”,正见的见,就是智慧的知见,智慧的见解。这个“忍”字,是指得到了彻底的、决定的见解见地,可以安住在上面;也像“忍”这个汉字本身所表明的含义,即可以立在这上面,可以不动。忍,就是止心在上面。“无生法忍”就是无生智见,无生忍。这个“忍”,不是有一种内在的紧张感,不是的,而是到了一种安定的状态,就是确定见,确定无疑,而有一种安定,安立。这个状态看起来就像通常所说的“忍”,其实这个安忍内在是没有紧张感的。这个“忍”字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要不然会觉得很别扭。

第四个阶段叫“世第一法”,就是俗世里面的第一法。在凡夫世里面已经没有比它更高的了,就是“世第一法”。世第一法,它是很快的,刹那间就出现,然后下一个刹那就过去了,就是证入了空性,证入了唯识真性,也就是进入见道位。

这四个阶段合起来就是“四加行”。也有的把“四加行”当中的前面两个阶段称作“四寻思”,把后面两个阶段称作“四如实智”。这是在名称上这么讲的,我们要明白这个名称上是这么讲,是就着比较突出的那面而说,但并不是严格地一个阶段就只有单独的一个内容,而没有其他内容,没有后面的内容, 后面阶段也没有前面阶段所进行的内容,不是这样的,而是说,在某一个特定的阶段哪个方面最为突出,就从最突出的方面来进行表达。放更大一点说,修行五位上的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行位、究竟位,并不是说在加行位上就没有资粮位的那些内容,就没有做资粮位那些修行功夫,也不是说加行位上的修行就没有资粮位上的用功的功德。它只是就不同阶段中最为突出的那一面来起名称。 

“四加行”中的这四个阶段有配以四个阶段的“定”的名称。四加行是在定的基础上修观。定就是止,所以就是“止观”。这个“止”,有的保持那种梵音的音译叫奢摩他(samatha)。相应地,“观”叫做毗婆舍那(vipassanà)。在奢摩他上修毗婆舍那,止观双运,就是双方面都得到同步进行。

在修的时候,从次第上来说是先“闻”。在整个佛法里,至少在唯识里面讲,是要先去闻,听闻正法,听闻以后得到“闻所得慧”。以这个闻所得慧再起思维,就是平时坐在那里想,或者分析考虑,叫做思维。这个时候,慢慢地就会有“思所得慧”出来了。“闻、思、修”三个阶段中,闻思阶段对定的要求不是太高,因为这时主要不是做定的功夫,但是到了修阶段,就要修定。四加行其实是“修”的阶段。这个修跟见道以后的真修又是不一样,这是指前行修,就是见道之前的修。这个阶段的修会呈现出“修所得慧”和见道后的“修所得慧”是有差别的,是有分别的加行慧,还不是无分别的正智。 闻思之后就是要修定,在定的基础上再修观才会呈现出修所得慧,所以,四加行它是要修定的。

修定,就是我们说的能够制心一处的那个味道。能制心一处才可以稳稳当当地很专注地去寻思、伺察、推求, 所以,在四加行的四个阶段中都贯穿着定的力量。

第一个阶段的定,叫做“明得定”。这个明,因为定了以后它就有亮光出来,这个亮光不是形容一定就有像太阳光或灯光那样的光,而是在修定的过程当中,内心显得敞亮而洞察力敏锐,如同有亮光。这个“明”实际上跟觉、觉察、敏锐、洞察、了别等都是同一个意思,不要跟带光线的那种“明”粘连在一起。这个“明”也像我们说的“聪明”的“明”,说“这人很聪明”并不是说他像灯泡一样发出光,而是描述一种特征,或者一个特点,一个能力,这个“明”是指这个意思。它也是因缘的一种呈现。第二个阶段,是“明增定”,这个明亮的定力在增加,这种明亮、光亮、透亮的程度在增加。 明得定,明增定,进入了第三个阶段以后出现的定,名称就叫“印顺定”。印,好比印信印章一样,印证的印。在前面四寻思当中所体会到的东西,完整地、坚定不移地确立起来,这叫“印”。顺,就是随顺。印顺定是第三个阶段的定。第四个阶段“世第一法“,它是刹那就过去了,所以与它相对应的定也就叫做“无间定”,没有时间间隙的定。 

“四加行”怎么修呢?要基于唯识的道理来修。我们之所以专门拎出“四加行”来讲,实际上就是以它做为最重要的环节,来切入、来进一步地去了解整个唯识妙法的一种修行特点,就是“唯识观行”。

“四加行”这个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因为它是沟通世俗的见解、世俗的境界与证悟的境界的中间环节,是中间的桥梁,是修行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做到了,就切换过去了,切换到了见道位。见道位以后的修行,就是真正的修行。在见道位之前的修行,就像禅宗里直截了当说的——“明心见性之前都叫做盲修瞎练”。当然,即便是盲修瞎练也要去修,也要去练,只不过这个修和练要有正知见的引导,而且方法路子要走对。唯识把在见道之前的修行,表述得非常精确细腻,如果我们对它进行了解把握,那修行就不会偏差。

四加行,是要在前面资粮位所形成的、在闻思上所确立的正知见的基础上进行,在正知见的引导下去看去观。比如对名、义、自性、差别的观,就可以用我们前面所说的“三自性”去观待,也就是以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这“三自性”的框架去看待。

“三自性”,好比是横向来说缘起,横着来说整个法界缘起性空的面目,还有表达这个名、义、自性、差别是怎么出来的,是怎么回事。另外,从种子开始表述因缘,种子亲因缘、等无间缘、增上缘、所缘缘,九缘成眼识、八缘成闻识,等等,来表述法界名、义、自性、差别是怎么回事,像这种表述是一种对因缘的纵向的表述。所以,横着是“三自性”,纵着是从种子开始往下说的。从种子开始的表述实际上就是传说中的“赖耶缘起”,这是唯识里面的缘起论。“三自性”和“赖耶缘起”,从横、纵两个维度就解释了法相的形成过程和它的本质内涵,这就是唯识里面的法相的道理。我们对这个道理深入体会以后,去闻思,去思维,熟练以后再修定,在定当中再起观,用这一套方法去对待名、义、自性、差别,就进入了“四加行”的阶段。这就是依圣者所教导进行如理作意、如理观修的内涵。四寻思四如实智,还有各种修行过程当中的景象,在时节因缘成熟时,它们本身就会自在地呈现出来。这种呈现,不是由于哪一个人的意志,这是一种因缘法尔如是的作用。一切的东西都是因缘所显,时节因缘成熟了它就会呈现出来。

除了三自性、赖耶缘起以外,还有更细腻的内容。比如所说的“识”,把外境消解掉,把外在的境界看空了,就知道其实“识”是缘于我们识内的相分。我们所缘的、所了别的各种各样的东西,实际上缘的是我们自己识内的相分。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里面的相分。这个相分是识内的事,意识之内的事,不是外在的事。没有一个外在意识的东西。沿着识的内部的作用机理再起观修,就是见分和相分相对而起、相依而起而进行量度,然后自证分去考察见分量度相分的结果,证自证分再去考察自证分的量度结果,以确认这个结果无误。同时,反过来,证自证分量度的结果又被自证分回过头去判断,也就是说,自证分的结果被“证自证分”所判断的同时,自证分又返过去判断“证自证分”判断的结果。(自证分与证自证分)它们二者之间是相互判断。这样就形成了最终量度结果的印证。这个是很妙的,一个意识里面分成四个成份。

在这个阶段,我们知道唯识有横着的“三性”,有纵着的“赖耶缘起”,还有很细腻的内观时可体证到的“识内四分”,有这么三块内容作为引导,对于名、义、自性、差别的观修就容易找到入口。再加上一个更简洁的“能观和所观”模式,就是“能所”主体和客体的对立(或者说“相依”)出现,从这个维度再去看,又可看到另外角度的内涵。

名、义、自性、差别,实际上不是存在于外部,而是存在于识内,说到底就是识内的“相分”。看起来是外在的,实际上这个“外在”也是你意识里面的范围,因为你意识不到的话就没有这个“外在”。就像心学鼻祖王阳明说到山谷里的花的时候认为,你没见着的花,那么你的心和这个花是在归寂,也就是说在寂静当中,是无的,但这个空无并不是说它没有一个可能性;当你见到这个花的时候,你的心和这个花一时鲜亮,一时鲜活了。这里借助这个例子来表明,其实没有什么东西在你的意识之外。只要你知道有那么一个东西,它就已经在你的意识之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你所知道的任何东西,其实都是你识内的相分。

相分是做为“所取”,也就是被取来的、被抓取的东西。“能取”就是能够有能力去取,能取主体是什么呢?是“见分”,见分就是了别的能力。见分跟相分相对而出现。在四加行过程当中,首先去看“相分”,也就是“所取”,它是空的,其自性是空的。四寻思的阶段就是去观待这个“所取”是空的。就像我们看到那个图表里面所显示的,在四寻思里面有下品,有上品,下品是去“观”那个“所取”是空,上品是“悟”那个“所取”是空,是领悟,去观去感受,但是还没有形成确定的见解。确定的见解是在四如实智阶段里面出现。进入了四如实智以后,下品的四如实智是印可“所取”空,同时悟到“能取”也是空的。见分也是空的,主体也是空的。这就是在观修过程当中体会到的内容。

在下品四如实智中,里面又被分成三个阶段:下、中、上,三“忍”。三个不同的“忍”,它是完成不同的体认。下忍是印“所取”空,也是印证,确定无疑这个“所取”是空的。悟到“能取”也是空的,这个就是中忍。上忍,就是一下子印证到这个“能取”确实是空的。这是在“忍”的阶段所完成的。

第四个阶段就进入了“世第一法”,在这个阶段里面,是印证“能取”“所取”两个方面都同时是空,这个空的见地是同时确立起来。

这是四寻思、四如实智观修的内容。但在这个阶段,还没进入见道位,也就是这个阶段还没见道。为什么还没有见道呢?因为还有个“空”在,有个“空相”在,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是“虚空”出现了,但“虚空”还没有粉碎掉。“万念归一,一归何处?”这个“一”归何处?就在这上面,那个还没有得到归,就是最后那个还没有解决。最后的解决,还要经过“无间定“。到目前为止(进入“无间定”)还没有证入空性,但是已经是“无间”了。“无间”就是没有间隔,就是他必然确定无疑下一刻就会证入空性。在证入空性之前,因为还有个“空相”守着,这个阶段其实就是“无始无明”呈现出来。“百尺竿头”,已经在百尺竿头上了。“悬崖撒手”,他已经悬在悬崖边上了。所以说,要“虚空粉碎”,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如果你连杆子都还没找到,更不用说已经上到杆头,你怎么能更进一步呢?所以很多时候,如果没有修定,没有体会到,在实修上没有下功夫,再怎么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那都是空话。在历史上,有些禅宗修行者曾被教家说是“暗证”,也就是说次第上不明,没有出现不同阶段的相应的情况,所以,禅宗可能出现的一些弊病就是这样被教家给拎出来批评。在这个阶段,很容易出现“未证言证”的偏差现象,因为进入黑漆漆的、或者一片光明、或者是怎么样的境界,就以为自己已经证悟了。他不知道,其实还有个幽微内容(无始无明)在执持着,在唯识里面说是还有一个唯识心,“现前立少物”,就是还有一个小小的东西,很少,虽然很微细,但是在,好像还隔着那么一层特别薄薄的纸。这是“四加行”里的一个境界。过了四加行的“无间定”,即进入见道位,才真正证入空性。

所以,唯识里面的修行,对于绝大部分修行的人来讲,最重要的其实是“四加行”里面的内容。为了能够去践行,实践履行里面的内容,我们需要前面资粮位的那些功课。如果这些内容得到有效的践行,由“无间定”进入见道,见道以后悟后起修,道眼开了以后,再悟后起修就是另外一番天地了。那种天地,就是见道以后刹那进入“欢喜地”,欢喜自在,然后依着十波罗蜜一步一步往前走。这是全然不同的天地。在那个天地下,因为眼睛开了,证入了唯识真性,得到了空性见,证得了圆成实性,那么回过头来就可以知道清净依他起性。因为证入了空性以后,根本无分别智就起来了;根本无分别智起来以后,自然而然地应缘就会去开发、去舒展后得无分别智,也就是说,空中妙有那个“妙有”的智慧就逐步地应缘呈现出来。所以禅宗里有:“只贵子眼正,不贵子行履”,就是你的知见要正,知见正就是见道了;只要知见正了,行履方面你自己就会解决,就会懂得安排。

在唯识妙法的整个修行体系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加行位里“四加行”的内容。所说的“唯识观行”实际上就是指这部分内容。从历史上来看,玄奘法师和窥基法师师父弟子两代确立了法相宗以后,其实在唯识修行、唯识观法这个方法上面,根据记载来看没有得到实现。但是在后期,唯识的思想通过《大乘起信论》,变化渗透在中国佛教的各宗派当中去。藏传佛教的一些观行,其实里面很多的内容就是唯识观行的道理。南传佛教里面的“三贤位”(实际是在大乘系统里才被设定为三贤位)中有“五停心观”“四念处”“别相总缘”,还有“总相总缘”等等,把各家各派的这些修行方法,把这些修法贯穿在一块,放在一起对照比照,其实我们就可以看到:唯识观行的“四加行”内涵非常的饱满,而且很全面,很细致,很精准。所以,在这个方面,有兴趣的同修可以多下些功夫,会让我们自己就走正道,不会出现“狂禅”,不会出现“未证言证”,也不会走偏,也不容易走向各种各样的邪道(因为现在各种各样的灵修、附佛外道很多),以唯识的内容来作为引导,基本就不会有太大可能性出现根本性的偏差。

上篇主页目录目录字典标记笔记清除导出保存全屏听书下篇
第2讲 唯识内容骨架 唯识妙法 第4讲 赖耶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