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 细说因缘
(时间:2015-07-17 )
因缘法,是佛法的核心原则。“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这是最早的一个关于因缘法的偈诵,这里面就透出了缘起性空的法印内容。佛法的法印,是用来印证一种表达是否究竟的标准,符合这个法印精神的表达就是了义法,否则就是不了义。了义,就是彻底的意思,最根本的、最彻底的、最核心的意思。“缘起性空”法印,就是在突出“因缘法”和“因缘法的体性”这两方面的内容。而这两方面的内容,是两面一体,一体两面。因缘法在唯识里面,处处都在讲着,我们可以从“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的任何一个环节看到因缘法的身影。
我们所说的“每个人都在创造着自己的世界”,在创造的过程,有各种因缘参与了现象的现起。比如说,眼识的了别,就是我们看东西、能看到东西、有东西被看到,这个过程这个现象里有九种缘共同参与,九缘成眼识。这九种缘,又可以被分成四种缘。当然,这里所说的缘是因缘的意思,说缘其实包含着“因”,因为“亲因缘”也是一种缘。因缘因缘,说到底都是缘。
九缘成眼识,有九种要素参与,哪九种呢?
首先,是有一个外在(相对而说外)的物体,外在的对象,这个也叫做疏所缘缘,就是看起来似乎疏远一点的被用来缘取的缘。疏所缘缘,是看起来似乎是外在的,实际上也是不离心识了别,也是心识之内的内容。在了别的过程中,疏所缘缘转换为心识内部的相分,即亲所缘缘。
第二个,要有空间,我们眼睛看到的东西,中间要有一个空间距离。如果眼睛贴着东西,我们是看不见它的,所以要保持距离。
第三个,明,就是要有光线、明亮的光线,光明,所以要有明。
第四个,我们要注意到所缘缘,这个注意叫作意,就是要有觉察到它的这个动机。这个“作意”,有的人用现代的术语去说它,认为它是自由意志。而其实,这里面是大有文章的。我们可以将这个概念视为唯识里的一个“后门”。当然,作意,也是因为法界因缘力的合和作用而起。
第五个,是种子,是我们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就是当你看到一个东西,要产生了别,首先你八识心田里边要有相应的种子。这个种子、种子亲因缘,按照经典来说,它是指了别识的见分、相分、自证分的相应种子。我们这里选择与相分相对应的种子的内容来分析。了别识的相分种子,就是与识所要了别的对象所相应的种子。比如说听闻,我们只有听过、知道之前的某种声音是钢琴声,那么我们再听到这种声音,才会知道它是钢琴声,之前听过的那个经验就熏成了一个种子,钢琴声音的种子。又比如眼睛看到东西,如果我们以前看过佛像,看过某一种风格的佛像,那我们就会知道眼前的这就是某种风格的佛像。有相应的种子埋在八识心田里面,当在眼识生了别的时候,才能够很细腻地了别出这是某种风格的佛像。这样把更具象的东西联系到一起,是去理解“种子缘”的一个方便手法。有的唯识经典在分析数缘成识的时候,把种子局限为六根的种子,这是一种狭隘的理解。心识了别的一切内容,都源自于种子这一法界功能,心识了别的见分、相分、自证分都有其相应的种子。顺便,心识了别的第四分即“证自证分”正是法界根本的自在觉性,离生灭,所以没有种子之说。
第六种缘,就是我们八识心田,“阿赖耶识”这个缘。这个缘叫做“根本依”。根本依,就是一期生命的存在。阿赖耶识是“能藏,所藏,我爱执藏”,生命中的一切都是由它所承载。严格来说,第八识只有在修行位的第八地之前才被称为“阿赖耶识”,第八识还有阿陀那识与庵摩罗识的两种不同状态。不过,因为这里是从修行方法的角度来说唯识,所以,我们不妨暂时把第八识等同于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不仅收纳着所有的种子,还化现了根身即身体,化现了器界即各种环境内容。同时,阿赖耶识的见分被第七识执着为“人我”,它的相分被第七识执着为“法我”。因为有阿赖耶识的存在,在一期生命里面才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了别。阿赖耶识是根本识,是其它七种识存在的根本。其它识都是依靠这个第八识阿赖耶识的相分(根身与器界)而得以现起,而阿赖耶识的相分现起也离不开其它识的了别。其中,第七识是以第八识的见分与相分为自己的相分,执第八识的见分为“人我”,执第八识的相分为“法我”。而单个生命的第八识的设立正是基于第七识的存在而成立。没有第七识的在,也就没有单个生命体以及单个生命体相应的第八识。所以,应该说八种识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依相赖的关联,是相互依赖而成立的。而从唯识的表达角度看,第八识是根本依,这个缘是根本依缘。这是“九缘成眼识”中的第六个缘。
第七个缘,是第七识,就是染净依。第七识是执持我法二执的力量,它在了别的过程当中,起着一种染净作用。第七识,是或者杂染或者清净的一个根本的力量。所以,修行的生死关,就在于能不能把第七识的染污的力量给突破掉,这是要通过修止修观来达到的一个效果。为了突破第七识的染污,我们需要通过第六识的力量起“止观”的修行力,所以这里面就引出了第八种缘。
第八种缘,就是第六识,也叫作意识,“分别依”。我们眼识在分别一样东西的时候,如果没有第六识的参与,它是不可能完成的。比如说我们睡着了或者昏厥了,或者是入定了,第六识的分别功能不起作用了,那么眼就不能看见东西了,这个时候就没有眼识的了别。所以,眼识的了别是有第六识在参与着。
还有第九种缘,是根,身根,我们叫做“眼、耳、鼻、舌、身”五根。根缘,是指要有一个具足的根。比如说眼识了别,那要有眼根,正常的视觉器官。
九缘成眼识,描述了眼识了别的因缘和合的图景,这就是在了别的过程当中看因缘法。如同眼识了别,耳识了别,就是听闻、听到东西,也是诸缘和合。不过,与眼识了别相比,耳识了别少掉了一个对光线,也就是对明的要求,其它的都一样,所以它是八缘成识,只要八种缘参与。像触觉、嗅觉、味觉这三种,它们不需要隔着空间,也不需要有光线,所以又少掉了两种缘,是七缘成识,就是只需要七种缘。
按照这样的方式去理解,平时的意识分别、意识了别的现象生起,是由这么多的因缘在参与、和合而共同现起。如果彻底地以这种方式去对待、去感受、去理解平时的各种了别,就会知道,我们是在因缘和合当中创造着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在动态当中去看因缘和合的角度。所说的因缘法、因缘,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看,这样就鲜活了。
我们平时在各种了别的过程当中,在了别“色、声、香、味、触、法”的过程当中,仔细地去感受因缘和合的图景,慢慢地就能够直接地体会到,万事万物都是由这么多种的缘所共同参与和合,而得以现起,得以呈现的。所有的东西都是一种呈现,都是一种因缘和合的呈现。因为是因缘和合,所以它就不是像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母亲生孩子那样“生”,或者是有一个很严格的“从无生有”的事情。它只是因缘和合,因缘和合然后显现。在哪里显现?也是在心识当中显现。心识,其实就是了别的过程,并没实体,没有实存的什么是所谓的心识。
所以,一切是“因缘所显本无生”,本来没有生起,没有生灭,只是不断地变换着组合而已。就像现代人比较好理解的“宇宙之内质量是守恒的”,不仅质量是守恒的,还可以衍化出其它的理解,宇宙之内的物质是守恒的,宇宙之内所有的内容都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没有减少什么,没有增加什么,没有突然间出现什么,只是不同的组合而已,以不同的形态,在呈现着不同的缘的组合,毕竟无生。因为是因缘和合,所以它没有生;因为是因缘和合,所以不断地变化。我们所说的“生”,其实是因缘和合而所显;我们所说的“灭”,是指因缘变化而换一种组合换一种显现。生灭,其实就是因缘所显的变换,并没有世俗上一般人所理解的“生”。而因为没有这种生,所以就没有灭。把这个“灭”换成“死”,也可以说,没有生,所以没有死。真正体证到这个,就是“了生死”。本无生死,无从说“了”,而是方便说有“了”。
真正地体证到这个内容——是体证到,不是在思维逻辑上意识到——真正地体证到这个内容,就是体会到了空性。真正体会到的时候,连体会的主体,也就是谁在体会,连这个也都消融在空性的体验当中。说是有体验,毕竟没有一个能体验的主体,只是侧面地说、事后地说,为了语言表达才这么说。在那上面,是言语道断,没有“说”这么一回事儿。这是缘起性的一种体证上的特征。
“若见缘起法,即见如来”。这个“如来”的“如”是仿佛,仿佛有来,其实根本无来无去,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如来”。因缘所生法,它超越来、去、生、灭、一、异、常、断,超越这些分别对待,这也是中观里“八不中道”的偈子所提到的内容。因缘,可以这么去体会。
因缘,还可以从相对静态的角度来说,我们直接地就把因缘分成四缘,四种因缘。
第一种缘就是“因”,也叫做“亲因缘”,它专指种子。在这种“四缘”的说法里面,这个“因”是单指种子,即亲因缘。其它三种是等无间缘、所缘缘和增上缘。它们都不带“因”字,都是说“缘”。只有种子亲因缘带“因”这个字,所以,因缘里的这个因,它是特别地突出“种子”。因缘中,种子是根本的动力。在语言上的表述当中,种子是作为表述的起点,是指法界当中自在的生机。自在的生机在应用上被加以分别,也就是法界的妙用功能被加以各种分别的对待,被区分出来,就是某种某样的种子。在《成唯识论》里面用四个字来给它定义,叫“功能差别”,就是各种各样的有差别的功能,或者说功能被细分成各种各样,但归根到底,也可以说就是一种功能,是一种能发起整个“因缘所显”过程的一种力量。这是种子,亲因缘。
第二种缘是“等无间缘”,是指我们在了别的时候,每个人的意识在创造自己世界的时候,念头起来,前念(即前面的一个念头)引导着后念(即后面的一个念头),前念后念相似相续。念头的内容是相似的,前念后念连绵不断。“等无间”,等即同等,无间就是没有空间,中间没有间隙,没有间隔,紧接着关联着就出来。所以,前念引自类的后念,就是引出与自己同一个种类的后念,前念后念相似相续。为什么说相似?因为毕竟不是同一个,所以说是相似相续。如果不是相似相续而是“转念”了,就不能说是有等无间缘的力量在起作用。等无间缘,这是第二种缘。
第三种缘是“所缘缘”。所缘缘,就是有一个对境被了别,有一个被了别的对象。“所缘缘”里有两个“缘”字,第一个缘是指认识,或者缘取,是动词;后面一个缘是指对象,就是所说的因缘当中的“缘”。所缘缘又分成“亲所缘缘”和“疏所缘缘”两种。亲所缘缘是我们心识内部的相分,也就是内在的、识内的相分。疏所缘缘,是识所认知的对象,相对而言似乎是在心识之在。其实,我们所说的“外在”终究也离不开识的了别,但可以随顺一般的说法,说有外在的、客观的。而实际上所谓的客观的,也只是存在更多的人的心识了别里的一个共相,终究也是识内的东西,因为终究是在识内上认识它。共相为更多的人所共同认识共同承许,所以我们就认为是有所谓的“客观”。其实毕竟没有绝对的客观,没有一个绝对的客观。很多的主观,它们的交集部分或者说相似部份就被认定为客观。这种所谓的“客观”,归根到底是要落实到个体上的主观,也就是识内相分,只不过这些不同个体之间相似的识内相分,各自表述出来以后,显得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我们说这是“共相”。共相就被认定为“客观”。我们也可以说,这个所谓的客观对象,就是疏所缘缘所指向的内容。亲所缘缘,则是个体自己意识内相分的内容。由此可见,无论是亲所缘缘还是疏所缘缘,都是识内的内容。所见所了别的一切,都离不开心识了别,并无识以外的事物。
第四个缘是“增上缘”。增上缘,是指能够起一种协助作用的力量,对整个“我们创造自己的世界”的了别过程起到一种辅助的力量。比如,落实到刚才所说的“九缘成眼识”,其中哪些是增上缘?其实,九缘中扣除掉前面讲的两种缘,其它的都是增上缘。那两种缘是什么内容呢?亲因缘,刚才说的种子,直接地扣除掉这个亲因缘;还有所缘缘,扣掉我们刚才所说的所缘缘。刚才还提到过等无间缘,但是这个缘在“九缘成眼识”当中并没有提到。“九缘成眼识”跟这里所说的“四缘”的结构,之间有不重叠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这个“等无间缘”是在“九缘成眼识”的“九缘”范围之外。“九缘成眼识”的表述中并没有直接地把“等无间缘”给涵盖住。但是,我们必须体会到这个了别的过程是持续不断的进行着,而这个持续不断进行着的力量,就是“等无间缘”所带来的力量,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在前面所提到的“九缘成眼识”中,“九缘”中除了“亲因缘”和“所缘缘”,剩下的都属于“增上缘”。然而,也有一种说法,就是增上缘主要是指二十二根。这是换一个角度说的。这二十二根是指哪些方面呢?我们人的身上有九种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加上男根、女根、命根等三根,就是围绕着身体来说有九种根。还有“受”,受想行识的受,受里面还有五根,就是苦、乐、忧、喜、舍等五种。还有遍行和善心所里面的内容也被作为根,包括信、精进、念、定、慧等五种。还有三无漏根,就是未知当知、已知、具知等三种。一共有二十二种根。这些力量叫做“增上缘”。
我们在这个阶段可以这么简单地理解并记忆,就能够比较快的找到方法入心的感觉,就是“九缘成眼识”当中刨去了亲因缘和所缘缘,其它的内容都是增上缘。这三种缘构成了眼识的当下了别现行,而眼识了别在时间维度上的相似相续,则仰仗于等无间缘的力量。这么去理解,这个因缘的图景就很容易建立起来,就很容易体会到四种缘共同产生作用的那种模式。
因缘,唯识里还有不少进一步展开的表述。比如,“因”又有另外一个角度,把因展开来说,归类为十种因。这十种因,实际上是对因缘加以不同的归类分析。不同的表达,就是换一个角度地去展开。在佛教义理里面经常说“开合不同”,就是同一个内容,有的说是有四个,有的说有十个,有的说是六个。“开合不同”,就是指就同一个内容有着不同的分类,分类的数目不同,分类的角度不同。这个“十因”是指哪些因呢?分别为:随说、观待、牵引、生起、摄受、引发、定异、同事、相违、不相违。这十种因,从逻辑上的角度来说,各个分类并不是说在同一个层次上或同一个方向上进行的区分,而是为了针对显示不同的内涵,而随宜安立的一些名称。因此,这十个名称,其指向的内容,彼此之间并不讲究逻辑上的一种完美或顺当,而是只是为了有针对性地表述。比如,“随说因”,就是基于约定的名言而有所取相,因而能够在见闻觉知之际进行语言表达,从而推动了别的呈现,也就是说,能所之语所产生的推动了别的力量;“牵引因”,能够牵引遥远的未来果报的力量,专门指种子在遇到其它配合的缘而尚未生起现行的状态;“观待因”,需求、功能或受用等所产生的相对应的条件,比如口渴是喝水的观待因,因为口渴,所以有喝水的需求和受用;“摄受因”,就是能够把所有的内容、所有的力量会归于一处的力量,比如正见摄受法界万法。这十因分类中,第八种因“同事因”是对前面除了“随说因”之外的其它六种因的汇总与概括,这种分类法迥异于常见的逻辑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方法,提醒我们佛法的表达是修行方法的表达,并不是为了讲究表述逻辑上的工整与完美。这十种因,把每一项深入地了解以后,你会发现,因缘是这样起作用的,或者说,因缘有这样的特点。所以,十因的安立,是为了从不同的角度,变换着角度,去呈现因缘的特点,去表达“因缘和合”的根本大义。
顺便提一下,因缘关系中还有一个“果”,“因果”的”果”。在唯识里面,《成唯识论》把“果”分成五种,分别叫做异熟果,离系果,士用果,增上果,等流果等一共五种果。这五种果,也是跟“十因”的安立是同样的味道,就是不讲究并列的子项目当中,逻辑上是否平等,或是层次上的平等,或是否属于在同一个方向的区分。总之,它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表述果的特点。
对于我们日常中经常听到的因果、因缘、因缘果,这些内容在唯识里被区分的非常细,包含着非常丰富非常细腻的内涵。有些人平时很喜欢说“随缘”,“这个事情随缘啦”,而我们要知道,里面的“缘”是什么?“缘”在哪里?要能够有所了解,我们才有可能随得了啊。所以,“随缘“这句话也都不容易说的。要逐步地去洞悉因缘的奥妙,才有办法做到”随缘“,才能够真正的趣向自在。
此前我们说过唯识三性当中的“依他起性“,可以作为很方便的一种切入点,也就是透过对“依他起性”的不断地涵咏,不断地回味,就可以很好的体会到因缘法则的很微细的内容。“依他起性”的内容,我们在前面有提到几次,建议大家好好地去体认。
因缘法,里面有无穷无尽的天地。如果想直截了当地切入佛法的核心,直截了当地将佛法落实到当下现行中,可以好好地去深入因缘法,好好地深入了解唯识是如何表述因缘法。在了解的过程当中,同时要“随文入观”。也就是说,不要仅仅是用脖子以上的大脑去了解,或者说不仅仅是语言逻辑思维层次的功能在运行,而是要让自己的念头随着文字去起伏,去变化,直接地感受到语言跟念头的那个“一”,那个“关联”。我们的心念是会随着语言而变化,因为语言是心念的往外的呈现,言为心声。这个内涵,当能够真正体会到的时候,也就会明白此前所说的“嘴皮子”和“体证语”之间的差别。当体会到言为心声、体会到念头跟语言的关系的时候,就能够知道,什么叫做“体证语“。在这样的理解基础上去随文入观,去看去听去思考,那么这个过程,就是实修的过程,就是正在实际修行的过程。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缘起而性空,性空而缘起。守着这样的因缘法,就是守着佛法的正知正见。在念头起处,在念念相续之处,去觉照因缘,就是正道直行,就是正修行。
暂时说到这里,六时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