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唯识观的确立 唯识妙法 第7讲 居士修行三保障及十重唯识

第6讲 观修“依他起”

(时间:2015-05-29 作者: 苏军敬)

同样都在说话,有的话只是在大脑的思维层面上进行的,而有些话,却很能够让人感受到,是直接地从心里的念头、从胸襟流淌而出的,每句话都跟念头紧密关联,几乎没有大脑思维这个环节加工作用的痕迹,以至于听到的人能够感受出这不是从思维逻辑上整理而出的。对于只用大脑思维而出来的话,我们把它称为嘴皮子的话,叫“嘴皮子”;对于从念头胸襟直接流淌而出的话,有时方便地把它称为“体证语”,就是有身心上的体证和验证的语言。要区分“嘴皮子”和“体证语“这两种不同的方式,首先是要听的人自身能够体会到什么叫“体证”。

佛教的经论,绝大部分内容是体证语,是胸襟流淌、奔涌而出的,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法界等流”在文字中的呈现。佛教论典中,也有一部分表述,是随顺世俗间的逻辑思维而展开的。但也有一些流传的论典的内容,是一些本身没有体证过的人,完全按照世俗的思维去解释、甚至去构建佛教义理里面的内容,这些就属于“嘴皮子”的话。

生命很宝贵,“无常迅速,生死事大”,所以我们尽可能去说一些体证语。体证的话语是真诚的,不加以过分的修饰,如果有修饰,也是自然而然地带出来的。除了自己“说”体证语,少说嘴皮子,在“听”时,也要选择多听一些体证语,少听嘴皮子。体证语和嘴皮子的区分,对于想要开启自己内在智慧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大秘密、大关键。

要明白它的关键所在,我们首先需要先明白一个事情(在没明白之前可以先相信有这么一回事):语言可以牵动心念,语言是与心念相通着的。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音,每一个音调,包括语言里面的节奏,都跟心念是紧密关联的。言为心声,言与心的这个关联纽带越纯粹、越简洁、越真诚、越有力量,通过外在言语的熏习而开启内在智慧的效率就会越高。

要弄明白这一点,第一步就要先“相信”。相信确实是这么回事,相信有这么一个观点。第二步,要不断的去“尝试”。就像我们读唐诗宋词时,随文入观就可以体味感受到语言所要表达的意境。我们看佛教经论时更要随文入观,尝试随着经文里的每一个字词,去转化自己的心念。随着经论当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述,去拨动、净化、规整、梳理自己的念头。这就是”尝试“。所以,我们在看经论的时候,如果能够确立起从语言到念头的关联,你会发现:在看的时候就像在观呼吸一样,会有它自在地力量在发挥作用。只要去尝试,你是可以很直观地体会到这一点的。

我们的“如是禅”微信订阅号里发布过一篇小短文《听话,不容易》,那篇文章里主要写的是在听话时自己内在心念上的准备。在听外部的话、接触外部信息之前,要能够把自己内在清空。不仅仅是“空杯”,还要“无杯”,就是要没有杯子,因为有杯子就有容量的局限,那个杯子的杯壁就是我们说的“我执”,“二我执”的边界。听话,要先有“清空”这个基础动作。而现在我们说的是,还要再建立一个关联,就是可以让它直接地起作用,如果说准备动作是修止定的“止”,止观止观,那么建立关联就是为“观”做准备的,在建立关联的基础上去听、去看。在听和看的时候,这个关联、纽带会发挥作用。这就是观的力量。所以这里面是有奥妙的。

在我们听别人说话,看外面的文字、看东西的过程当中,“止”和“观”都是可以开展的,所以,并不一定是要打坐,要把双腿盘在那个地方才可以叫做“修止观”。我们时时刻刻都可以“修止”,时时刻刻都可以“修观”。

前面我们讲过“四加行”的“四寻思”,就是观“名、义、自性、差别”。名只有名,义只有义,不增多不减少,自性是假立,差别是假立,是假安立,并不是真实的存在。名是一种约定,相是因为名而做了区分(相和义是互用),也就是,义是由于名而得到区分,名是为了区分义而得以假安立。四寻思,就是观察寻思“名、义、自性、差别”这四样,这个观察寻思要在止定的基础上展开,要有止定的功夫。

“止”,是在加行位之前的资粮位上就要逐步开展的实践、实修的努力。止,简单地说是四个字:心一境性。心念为一的对境的属性,心与境一如,心一境性。在看文字、听说话、在动作的过程当中,让念头轻轻的安住在“听”上,安住在“看”上,这也是“心一境性”的一种努力。在止的基础上,可以开展“观”。

基于言语助缘而开展的“观”,就是让文字到念头这个关联纽带的力量发挥作用,让语言文字的内容自在地发挥作用。让这些作用自在地发挥,让它去调整甚至改变念头的去向。这就是观的力量。在当下、当时、当处就让一切去发挥它的作用。不要去想着将来,这是关键。

只有确立起前面所说的这些信念,并以这种状态去进行,那么,在日常生活当中,包括此时此刻我们正在微信群中正谈着的“观修”“依他起”的这些内容,它的力量才有可能得到最大程度地释放,才可以让这一段时间生命最高效率地舒展。所以,这是很重要的。

之所以花了前面这么多时间去说这些内容,是因为,这是我自己的体会、以及向很多大善知识请教后得到的一个相当于心法的内容,供养给诸位。

依他起,无论是“依他起性”,还是“依他起相”,核心都是“依他起”。性相二字,在这个阶段可以通用,我们也可以选择暂时不具体去分析它。这里先说这个“依他起”。对于“依他起”的“他”,有不同层次的看法,有不同层次的表述就有不同层次的内容。有一种说法是这个“他”是种子,是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还有一种说法,“他”是指各种各样的“因缘”,而不仅仅是指种子。我们知道种子是亲因缘,除了种子以外还有其他的缘,共四种缘。所以“依他起”的这个“他”的内容是有多个层次的,有从不同层次、从多个层次来讲述的。“依他起”,是唯识里对“缘起观”的一种横向表达。

对于“依他起”,我们还是直接地就站在四种缘的这个层面上来说吧。四种缘是亲因缘、所缘缘、增上缘、等无间缘,依他起就是依四种缘而起。任何现象、任何事物都是这样,就是缘起,当然也是性空。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去“观修”呢?首先我们要确立起这样的观点:“一切的东西,都是由于我们心意识的分别,它才得以呈现的,本来并没有一个自体性。”也就是,任何东西都没有自体。没有自己的体,都是因缘和合而呈现出来,终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自体。所有的东西都是因缘的和合,都是相对的存在,没有绝对的存在,这个特点就叫“缘起”。因为没有一个绝对自体的存在,所以叫做属性上是空的,是“空性”。连起来,称作“缘起性空”。在唯识里,这个叫做“依他起”“依他起性”。这个“依他起”,要把它落实到我们所有的方方面面事物中去,包括我们眼睛看到的东西,耳朵听到的声音,任何的一个环节,包括我们念头本身,就是极其彻底地、没有一样在这个范围之外。所有的都是依他起,都是缘起性空,没有哪一样不是。

比如,当我们看到手机,不只是看到的这个手机是缘起性空的,不仅仅是这样,包括眼睛能看到手机的这个动作,也是缘起性空,包括看手机的眼睛、眼球、视觉神经,包括我们的心念,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包括第八识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等等所有的一切,任何的一个点,任何的一样东西,彻底地、彻头彻尾地全部包括在内,都是依他起,都是缘起性空。这一点很重要。

我们眼睛看到东西,它是因缘和合,是“九缘和合”;耳朵听到东西是“八缘和合”。这是把种子亲因缘、所缘缘、增上缘、等无间缘等四缘,展开成九缘或八缘。我们一说到“眼睛看到东西,耳朵听到东西,这都是因缘和合”,往往自然地想到的是眼睛对面的、被看的那个对象,比如,此时眼睛看到的手机,耳朵能听到的对象,又比如我现在说话的声音,我们会想到那个“对象”是依他起,是缘起而性空,而忽略掉了我们这个“看的能力”也是这样,能够看的这个主体,包括自我,自我的存在感,也都是缘起而性空,也都是依他而起。“讲的能力”也是一样。终究是没有绝对的存在,没有绝对的主体存在。一般情况下很难做到全部涵盖进去。如果能够做到全部涵盖进去,那么就踏上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台阶。

这个涵盖,跟我们世俗中一般所见的常理不太相同,所以很难做到,所以我们说“菜刀砍不了它自己、刀子割不了它自己、手电筒照不了它自己、我们照镜子的时候镜子反观不了它自己”。但是在这里,我们却要说“都要”涵盖进去,就要努力去尝试把“自身”涵盖在这个对象里,要把它当成一个对境,要含在里面。那么,这里就会碰上一个矛盾,就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矛盾。而实际上,这个“主体”和“客体”的区分,本身就是我们的妄念分别,我们被这种主体和客体区分的思维模式给框住了,而我们要放下的,恰恰就是这种把任何东西都“一分为二”的“二元”思维模式。在止观中,当在“观”的层面上到了相当的程度后,你能够直接体会到主体和客体的区分消融了。主体和客体毕竟是不一不异,也就是能体会到它是“一”的。不是“合”,不是本来分开的然后“合”到“一”,而是本来就是一,这是可以直接地体会到的。如果现在还没有体会到,那也不要去怀疑它,就相信。

因为只有相信了,你自己的念头才不会形成一个障碍。形成什么障碍呢?你“不相信”,这个“不相信”的念头,就会障碍住你去往那个应该相信、本然存在的那个境界的努力。这个“不相信”的念头,就是我们所说的“贪嗔痴慢疑”中的“疑”。“疑”“不相信”,实际上就是烦恼。其中,疑是六根本烦恼心所之一,是五毒之一,而“不信”是大随烦恼心所之一。“相信”,就是要这样去突破,不管相信不相信,都要努力去相信!

其实,直接放下就是了,也无所谓相信不相信,直接去感受就是了。我们在前面一开始所说的这种“随文入观“的联接,如果将经论的语言文字跟自己的念头联接确立起来以后,就不会存在相信或不相信的这种判断。因为这种判断,实际上是多余的。真正的相信,是无所谓相信与不相信,因为不会出现“判断是否相信”的这种多余的干扰,就像人如果睡着了,他不会去判断自己睡着还是没睡着。如果还在判断,那就还没睡着。同样的道理,你真相信了,就没有那个多余的判断:“有没有相信?”。如果正在判断,那其实是不相信,没有在相信的状态中。

所以,“主体客体的区分能够消融”这一点,因为跟一般生活中的常识不太相同,所以很难去相信或体会到。但这是很重要的一道关,这道关如果能够突破,那么,在观修中,观就是修,修就在观中,这个观修的力量就能很快的体会到。这里说的观修,不仅仅是对“依他起”,也包括其他方方面面的内容。当然,“依他起”的观修,也就是“缘起法”的观修,是各种“缘起法”观修方法中最为直接了当也是最核心的方法。如果能够把它弄熟了,以后其它的观修都比较容易,其它的都是自然而然地触类旁通,甚至不用有触,自然地就消融了。太阳出来,地上的积雪是不用一处一处地去打扫的,时节因缘到了,各处的积雪都会自然地消融。

在日常中,去观待“依他起”时,我们比较容易感受到的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前五识和第六识这六个方面,但我们要想到的是“所有的心意识的了别”。正是我们心意识的“了别”在呈现着世界,在创造着世界,而任何一个了别都是因缘和合。这个了别当中,包含着所涉及的各个方面。

现在,我们回过来再过一遍。例如当眼睛看到东西,我们能看的这个主体、被看到的那个对象、以及在看的这个动作,这三个环节,都是依他起的,都是因缘和合的,要仔细地去感受。我们眼睛能够看到东西,是眼识的“了别”,这里是九种缘和合;耳朵听到东西,这个正在听的“了别”是八缘和合;鼻子闻到东西,这个了别也是七缘和合。眼、耳、鼻、舌、身、意,每个方面所参与的缘的数量不一样,但都是多种因缘和合,而使这个了别得以完成。

以看为例。被看的对象,它是因缘和合,这个对于大家来讲都不是什么难事,很好理解。我们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到,我们所看到的任何物体是由各种各样要素共同攒起来构成的,毕竟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凳子、椅子,没有一棵永恒不变的树、永恒不变的一栋楼,没有,都是各种要素构成的。被看的“对象”是因缘和合,它属性上是空性的,这很好理解了。

不太容易理解的是:你看的动作也是空性的;会看的主体——你这个人,这个活生生的生命体,这个身体,这个“我”,也是因缘和合,是空性的。用五蕴来说,是色、受、想、行、识、这五种要素和合而成这个身体。毕竟,我们自己这个生命体也是在无常当中“相对地”存在。什么是“我”?参禅的人都知道要不断地去参“我”,去找父母未生之前自己的本来面目,在这个参的过程中,就可以看到,其实自我也只是一种因缘和合,毕竟没有自体性,而是一种法界自在力量的流淌,一种相对的呈现,是心和境相依而起的,没有一个绝对不变的主体。

主体、动作、对象,三个环节都是空性的,“三轮体空”。刚开始的时候,不容易直接地体会到“三轮体空”的感受,那就必须用大脑的思维引领着自己去走。这是一种类似于临摹、模仿的动作,这是必须的。专心致志地去临摹、去模仿,一有时间就尝试着去临摹、模仿,把这个感受让它呈现出来,去不断的尝试。如果哪一天忽然间在某个环节上有所突破,你就发现其他的方面也会跟着突破。所以,就从临摹开始。

这个临摹的过程,需要有止定的功夫,就是“心一境性”的功夫,也就是要有定力。这个定力怎么来呢?可以通过打坐、拜忏、持咒、诵经这些方面去加强。而这些方面的行动,也是给自己消除业障积累福报的过程。经过这些功夫的准备,自己的心念就越来越沉静,沉静下来,沉静了以后,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们的念头就很清净,很定,不会散乱。不散乱就像太阳光聚焦在一点,它的能量就很高,就能穿透东西,心念清静以后,它就有能量可以穿越无明的那层遮障。

以上这些内容是环环相扣的。既然环环相扣,那我们要从哪里入手?应该是先抓住其中的一环入手。我们现在讲的这一环,是直接从“观”上去统摄一切,就是观“一切都是依他起的”。

比如我们在开车的时候,人坐在车里,身体臀部坐在车椅上,坐在车椅上的这个感觉,是身体的“触”,就是眼、耳、鼻、舌、身前五识中的身识上的触觉了别。人的臀部坐在车椅子上,不仅这个椅子是因缘和合的,你这个身体也是因缘和合的,身体血肉之躯是因缘和合的,自我的心念是因缘和合的,这个身触的了别功能的呈现也是因缘和合的。耳朵听着车里面的音响,或者听到的马路上的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些声音是因缘和合,我们对这个声音的了别,也是因缘和合。我们眼睛看着前方马路,同样的,能看、所看,以及看,三方面都是空性的。我们鼻子闻到车里面的气味,比如车里放的香水或者是车里的其他的味道,也是因缘和合。还有“心念”,也就是我们的念头意识里面正在想什么?这个“想”,这个“意识”的本身也是因缘和合。我们第六识“意识”是对应法尘,也就是色声香味触法,法尘是我们意识的对境,是我们意识的了别攀缘。这里面也有三个环节,能想、所想,以及想,这三个环节也都是因缘和合,都是依他起。

这些全部的环节,三个环节全部都是空性,三轮体空。所以我们时时处处都是依他起,时时处处都可以观修依他起,时时处处都有可能直接地体会到依他起。以上就是观修“依他起”的核心内容的一种表述。

至于与此相关的一些概念,比如“依他起”是什么?以及九缘成识、八缘成识这些内容,在我们之前的几个话题里都有涉及到,大家可以在这些内容上相互地多进行一些交流。

六时吉祥!

 

上篇主页目录目录字典标记笔记清除导出保存全屏听书下篇
第5讲 唯识观的确立 唯识妙法 第7讲 居士修行三保障及十重唯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