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卷四-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卷四-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四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言经脉病脉之各有分别。 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

(按三部九候论。至血气形志篇。与灵枢之九针论。前后相符。只此 篇与脏气发时论。少有异别。然此篇章旨。乃九候论之所谓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脏气法时论章旨。乃九候论之所 谓察其腑脏。以知死生之期。盖九针九篇。九九八十一篇。论在灵枢经内。此复论三部九候之法。故必先知经脉生始之 原。而后知九候之病脉。知五脏生克之理。而后知死生之期。故设此二问。)

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

(言人之居处安静。其气和平。自有经常之脉。如动作过用。则变而为病脉矣。)

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

(肾 属亥子。而气主闭藏。夜行则肾气外泄。故喘出于肾。肾为本。肺为末。肾气上逆。故淫伤于肺也。夫喘属肺证。又曰。 阳明厥则喘。汗出于肺主之皮毛。而生于胃腑之津液。此章首论喘。次论汗者。言经脉荣卫。生于胃腑水谷之津。而通 会于肺气。是有经常之理。如劳动过伤。则五脏气逆。而脉亦为之变。故先论其变。而后论其常焉。)

有所堕恐。喘出于 肝。淫气害脾。

(堕则伤筋。筋即为肝。故喘出于肝。木胜土。故淫气害脾。)

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

(惊则气 乱。故喘出于肺。肺者心之盖。故淫气伤心。)

度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

(跌则伤骨。骨即为肾。故喘出焉。徐公遐曰。 肾生骨髓。髓生肝。骨者肾之精气所注。末言骨者。则五脏之生气。可类推之。)

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 为病也。

(言此数者。皆伤五脏之气。勇者逆气已过。正气复顺。怯者则留着为病。而见病脉矣。)

故曰。诊病之道。观 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

(夫气有勇怯。理有疏密。皮肤有浓薄。骨肉有坚脆。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之 要。)

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

(汗者水谷之津液。饱甚则胃满。故汗出焉。)

惊而夺精。汗出于心。

(血乃心之精。汗乃血 之液。惊伤心气。汗出于心。故曰夺精。经云。夺汗者无血。)

持重远行。汗出于肾。

(持重远行则伤骨。故汗出于肾。)

疾走恐惧。汗出于肝。

(疲罢伤筋。故汗出于肝。)

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劳伤四体。故汗出于脾。)

故春秋冬夏四时阴 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

(四时阴阳。自有经常。血气循行。各有调理。如动作过伤。则血气妄逆而生病。此自然 之理也。口问篇曰。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散。经络 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脉空虚。血气不次。乃失其常。是以惊恐恚劳。动作饮食。以致喘汗出者。 皆使气血不次。脉道失常。故欲知经度之循行。先识变常之逆气。徐公遐曰。喘汗之证。乃经气逆行。故首提曰脉亦为 之变。又曰。能知其情。以为诊法。)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肝者土之胜。制则生化。故散精于肝。肝者 筋其应。故淫气于筋。经曰。谷入于胃。脉道乃通。血气乃行。是荣卫气血。皆水谷之所资生。而水谷入胃。各有淫散 输转之道。故又必先知经脉生始之原。而后知病脉也。)

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经曰。受谷者浊。胃之食气。 故曰浊气。胃络上通于心。故入胃之食。气归于心。子令母实也。心气通于脉。故淫精于脉。伯高曰。谷始入于胃。其 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而行荣卫之道。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 咙而司呼吸。又曰。谷入于胃。乃传之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所谓先出于胃之两焦者。入胃之谷气。先下淫于腑。 上归于心肺。以养五脏气。此章论经脉之道。由水谷之精。以养腑脏。腑脏之精。淫于经脉。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所 谓五脏皆禀气于胃。而至于手太阴也。其别出两行之荣卫与宗气。又当别论。同志者。当细玩诸经。体认明白。)

脉气流 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脉气者。水谷之精气。而行于经脉中也。经、大经也。言入胃之谷气。先淫 气于脉。百脉之经气。总归于大经。经气归于肺。是以百脉之气。皆朝会于肺也。肺会皮毛。故复输精于皮毛。)

毛脉合 精。行气于腑。

(经云。血独盛。则淡渗皮肤。生毫毛。夫皮肤主气。经脉主血。毛脉合精者。血气相合也。六腑为阳。 故先受气。张兆璜曰。淡渗皮毛之血。与经脉之血相合。故曰毛脉合精。)

腑精神明。留于四脏。

(腑精神明者。六腑之 津液相成。而神乃自生也。谷气入胃。淫精于脉。乃传之肺。肺气散精。行气于腑。腑精留于四脏。以养五脏之气。故 曰。谷入于胃。乃传之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

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权衡、平也。言脉 之浮沉出入。阴阳和平。故曰权衡以平。气口、手太阴之两脉口。成寸者。分尺为寸也。言五脏六腑。受气于谷。浮精 于脉。变见于气口。以决其死生。)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 四布。五经并行。

(入胃之饮。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盖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肺应天而主气。故能通 调水道。而下输膀胱。所谓地气升而为云。天气降而为雨也。水精四布者。气化则水行。故四布于皮毛。五经并行者。 通灌于五脏之经脉也。平脉篇曰。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故先论食而后论其饮焉。)

合于四时五脏。 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五脏、五行之气也。揆度、度数也。总结上文。而言经脉之道。合于四时五行之次序。阴阳出入 之度数。以为经脉之经常。)

太阳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表里当俱泻。取之下俞。

(此言脏腑 经脉。有阴阳相合之常度。如偏阴偏阳之独至。则为厥喘诸病。所谓先知经脉。今识病脉也。太阳脏独至者。太阳之经 气独至。而无阴气之和也。阳气惟上。故下厥上喘。而虚气上逆也。是阴不足而阳有余。表里俱当泻。盖太阳经气。发 原于下。而上出于肤表。故当表里俱泻。而取之下俞。)

阳明脏独至。是阳气重并也。当泻阳补阴。取之下俞。

(阴阳系 日月篇曰。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 足之太阳。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阳明之独至。是太少重并 于阳明。阳盛故阴虚矣。此言阴阳并合。乃经脉之常。如阳并于阳。阴并于阴。则为病脉矣。故曰。持雌守雄。弃阴附 阳。不知并合。诊故不明。)

少阳脏独至。是厥气也。跷前卒大。取之下俞。

(少阳主初生之气。生气厥逆于下。以致脏 脉之独大于跷前也。跷者。奇经之跷脉。足少阳经脉。在阳跷之前。故跷前卒大。朱卫公曰。言跷前卒大者。释明三阳 之脉。候足之三阳也。盖生阳之气。皆从下而上。由阴而阳。故俱取之下俞。又申明三阴三阳之候。候十二经之本脉也。 如跷前少阳之脉卒大。而厥阴之动脉微小者。是为少阳独至也。所谓太阳少阳太阴少阴者。论阴阳之经脉也。经脉连于 脏腑。故曰脏。所谓一阳二阳一阴二阴者。论三阴三阳之气也。此节论有病经而及于无病之气者。有病气而及于有形之 经者。盖病在经者由脏而经。由经而气。病在气者由气而经。由经而脏也。)

少阳独至者。一阳之过也。

(此申明经气之 各有别也。夫一阴一阳。分而为三阴三阳。三阴三阳。合于手足十二经脉。十二经脉。合于十二脏。腑所以藏物。故亦 名脏也。所谓太阳阳明少阳脏独至者。言三阳经脉之独盛也。三阳经脉之独盛者。是三阳气之太过也。)

太阴脏搏者。用 心省真。五脉气少。胃气不平。三阴也。宜治其下俞。补阳泻阴。

(此言三阴三阳之经气。皆有手有足也。夫手之太阴。 足之太阴。是为三阴。是以太阴之脏脉相搏者。须用心省察。其为手之太阴。足之太阴乎。如五脉气少者。手太阴之过 也。盖肺朝百脉。而输精于脏腑。肺气搏而不行。则五脉之气皆少。是以五脉气少者。知在手之太阴也。脾主为胃行其 津液。脾气搏而不行。是以胃气不平。胃气不平者。知在足之太阴也。手之太阴。足之太阴。而后谓之三阴也。足之三 阴。从足走腹。手之三阴。从腹走手。手足经气。交相贯通。故独取之下俞。徐公遐曰。此复申明所谓三阴三阳者。概 手足而言也。盖阴阳之气。皆从下而上。故独取之下俞。)

一阳独啸。少阳厥也。

(此言经厥而及于气也。夫气激于喉中 而浊。谓之言。气激于舌端而清。为之啸。盖气郁而欲伸出之。一阳之气独啸者。盖因少阳之经气厥逆也。所谓少阳独 至。一阳之过者。言气盛而及于经也。一阳独啸。少阳厥者。言经逆而及于气也。分而论之。有气有经。合而论之。经 气之相关也。朱卫公曰。以太阴开于其间者。当知三阴三阳之经气。皆若是也。张兆璜曰。少阳厥者。木火之气郁 也。木郁之发。松吟高山。虎啸岩岫。古之善啸者。听溪中虎声而泻之。一阳独啸之义。盖取诸此与。)

阳并于上。四 脉争张。气归于肾。宜治其经络。泻阳补阴。

(阳并者。太阳阳明之气相并也。四脉者。太阳之小肠膀胱。阳明之胃与大 肠。即四形藏之脉也。四脉争张。以致阳并于上。亦经厥而及于气也。肾为生气之原。此三阳之气。虚陷于肾。不能与 阳相接。故宜泻其阳之络。补其阴之经。阴阳平而经气和矣。四脉争张。四形藏之气盛也。气归真虚。五神藏之气虚也。)

一阴至。厥阴之治也。真虚 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调食和药。治在下俞。

( 音狷。此言经气逆。而病及于脏也。 一阴者。厥阴也。是以一阴气至。当厥阴主治。而反见脏真之虚。心为 痛。盖厥阴之气。发于命门。为心主之包络。 厥阴气逆。以至真虚而心痛也。厥逆之气。留薄于心下。则上迫于肺。故发为白汗。夫真虚痛心。病在内也。经气厥逆。 病在外也。病在内者。治以药食。病在外者。治以针砭。故宜调食和药。治其下俞。夫所谓一阳二阳三阳。一阴二阴三 阴者。阴阳之二气也。所谓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者。概脏腑经气而言也。人禀天地阴阳之气。而成此形。是有 有形之脏腑经脉。有无形之阴阳六气也。虽然。脏不离乎经。经不离乎气。气不离乎脏。经气贯通。脏气并合。阴阳出 入。上下循环。是以有论三阳之独至者。有论在手经足经者。有论经病而及于气。气病而及于经者。有论阴阳之不相合 者。有论经气逆而病及于脏者。此皆阴阳之道。可合可分。书不尽言。举一以 十。学人当知一经之气若是。则十二经 可知。能引而伸之。进乎技矣。厥阴之治。谓当足厥阴之经脉主治也。此言三阴三阳之气。可合于六经。可通于脏腑。 当与末节合论三阴之气而各有分别焉。)

帝曰。太阳脏何象。

(太阳脏者。谓小肠膀胱之经脉也。象者。效象形容。此 复论经气之见于脉者。各有别也。此言三阴三阳之气合于十二经而应于脉。非气之行于脉中也。故太阳之脉象上三阳之 气盛而浮。少阳之脉象上一阳气之初生也。若一阳之气行于脉中。则滑而不实矣。此申明阳脏独至阴脏相搏者。乃因气 而见于脉。故曰少阳独至者。一阳之过也。)

岐伯曰。象三阳而浮也。

(象者。像也。三阳。阳盛之气也。言太阳之脏脉。 象阳盛之气而浮也。)

帝曰。少阳脏何象。岐伯曰。象一阳也。

(少阳脏者。三焦甲胆之经气。故象一阳初动之生阳。)

一 阳脏者。滑而不实也。

(所谓一阳二阳者。乃三阳之气也。气应脉外。故以脉之浮沉。以效象阴阳之气。如在一阳之脏脉。 则见脉体之滑象矣。盖阳气搏于脉中。其脉则滑。阳欲外浮。故不实也。此反结上文。而言一阳之脏脉。与一阳之气见 于脉者之不同也。)

帝曰。阳明脏何象。岐伯曰。象大浮也。

(阳明脏者。胃与大肠之经脉也。阳明者。两阳合明。阳气 合并。则阳热盛。故其象大浮。象大浮者。二阳之气也。)

太阴脏搏。言伏鼓也。二阴搏至肾。沉不浮也。

(此复结阴脏 之经脉。与阴气之见于脉者之不同也。太阴脏搏者。乃太阴之经脉相搏。故见脉象之伏鼓。如二阴之气相搏。以至于少 阴之肾。只见乎沉而不浮。盖以脉象之浮沉。以别阴阳之气。以脉体之滑动不实。鼓动而伏。以别阴阳之脉也。此篇论 欲识病脉。先知经脉。然欲知经脉。又当体析其经与气焉。)

上篇主页目录目录字典标记笔记清除导出保存全屏听书下篇
卷四-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卷四-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