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偈集 南传小部 十一偈集

十偈集

十偈集

p.56.

五二七 1“大德尊!此树真红色,光辉如火焰,舍叶求果实,大雄尊!应分法味时。

五二八 树花开可爱,香气普四方,舍叶求果实,大雄尊!由此行动时。

五二九 勿过寒亦勿过暑,大德尊!今当快乐旅季节,释迦族与拘利族,见尊向于

伦毗尼河渡。

五三○ 望田播种望田耕,赍财商主望入海,我由所存处所望,而愿所作得成就。

五三一 人们再再来播种,天王再再降甘雨,耕夫再再耕田地,谷物再再入国土。

五三二 乞士徘徊再三,施主施与再三,施主布施升天,升入天界再三。

57 五三三 雄者生于广智家,实净七代之父母,想天中天能为此,依此汝名真牟尼。

五三四 净饭即为大仙父,摩耶即为佛之母,菩萨被护母胎中,身坏升天享喜乐。

五三五 瞿昙弥(佛姨母)死时,享受天上欲,天子群围绕,五种欲喜乐。

五三六 不可堪忍我能忍,绝无伦比之此佛,鸯耆罗娑(放光者)之子,释尊!汝

为我父之父,瞿昙尊!依法汝为我祖父。”

(右)迦留陀夷长老。

五三七 “若前若后,无他人时,独住林间,有大安乐。

五三八 我佛赞森林,而独赴其处,独栖为专念,比丘安乐所。

五三九 独急行入林,狂象常出没,向道喜乐处,专心为法利。

五四○ 美花开寒林,冰冷山窟中,四肢为水溅,我独为经行。

五四一 乐住大林中,我为唯一人,并无第二者,住于漏尽事,何时将有成。

五四二 如是思欲为,我所愿成就,唯我欲成此,他非为作者。

五四三 我欲着甲胄,入于大林中,不达漏灭尽,不由此中出。

五四四 冷风吹来,微妙香气,我坐山巅,破无明闇。

五四五 林中为花掩,寒冷洞窟中,解脱得安乐,我乐居山廓。

58 五四六 我于此今日,成满我所愿,犹如满月夜,一切诸漏尽,今我不再生。”

(右)2耶迦毗诃利耶长老。

五四七 “非敌非益友,两者于心中,深观未来者,两者皆不见。

五四八 入出息念善修习,成就而次第积集如佛所说照世界,犹如光明脱云月。

五四九 我心实净,修练无限,理解抑制,四方光辉。

五五○ 人有智慧,财亡仍生,不得智慧,有财无生。

五五一 智辨别所闻,智增长善名,若人有智能,苦中得安乐。

五五二 有情生与死,非为今日有,此则有何有,奇怪惊叹事。

五五三 世有生之物,生而必有死,此生生而死,是为生命法。

五五四 他人之生为有利,此对死者为不利,死之悲泣非名誉,亦非世间赞美事,

一切沙门婆罗门,对此亦不为称叹。

五五五 悲泣害身眼,色力智衰败,四方不欢乐,亲属不安乐。

59 五五六 故愿在家者,得知多闻人,由彼智分别,力能超越业,如河涨须船渡。

(右)摩诃劫宾那长老。

五五七 3“我之进步迟,我先被轻蔑,我兄追我出:‘汝速还家去’。

五五八 如是被赶出,伽蓝房舍中,愿不失佛教,愁然独自立。

五五九 世尊现其处,亲手抚我头,并牵我之手,导入伽蓝中。

五六○ 世尊怜愍我,亲与拭足巾,世尊言:‘汝心住一境,心得入净定。’

五六一 我闻世尊语,乐住于佛教,为达最上利(涅盘),不断行三昧。

五六二 我知宿住,清净天眼,逮达三明,成就佛教。

五六三 4周那半托迦,化作一千体,乐坐庵罗林,待报供养时。

五六四 我师遣使者,报我供养时,我身现空中。

五六五 我礼师足,坐于一面,礼敬而坐,请师摄受。

五六六 世间祭坛,能受施者,人间福田,师受供养。”

(右)周那盘陀迦长老。

五六七 “杂多不净物,满溢大粪器,大疽肿疮伤,恰如泥沼满。

五六八 脓血充满,身沈粪坑,流出水液,腐水常渗。

60 五六九 身缚六十腱,涂着内硬脂,外着皮之铠,无用腐臭身。

五七○ 内系骨之锁,再结筋之经,多有互相连,堪忍诸行动。

五七一 依身起欲念,此人弃此处,神疲力不堪,必至死王侧。

五七二 身为无明障,四种结节缚,身沈入瀑流,随眠之网掩。

五七三 五种障盖系,疑惑之所有,渴爱之根追,愚痴盖所盖。

五七四 此身业车载,如是而辗转,成者终须坏,坏灭诸生有。

五七五 此身思我有,闇昧凡夫辈,扩展惧墓田,再再须受生。

五七六 舍此腐臭身,如涂粪之蛇,舍弃生有根,入无漏涅盘。”

(右)劫波长老。

五七七 “离城少杂音,猛兽出没处,比丘为静思,受用居是处。

五七八 冢间或街路,持有尘布来,以缝僧伽裟,着用粗服衣。

五七九 比丘自降心,守护诸根门,调御善自制,家户乞食行。

五八○ 粗食心满足,勿多贪美味,心着诸味者,不乐静禅思。

五八一 少欲知满足,牟尼远离他,在家出家者,不混共同住。

五八二 表示自己事,恰如钝又哑,识者于群集,非时不可言。

五八三 彼不骂何人,远避诸害事,自摄于戒律,知量于饮食。

五八四 巧执相者,知心之起,时顺观止,勤加修习。

61 五八五 精进不休息,常应自努力,不尽苦恼际,识者不信赖。

五八六 憧憬清净,得如是住,比丘漏尽,趣达涅盘。”

(右)婆檀提之子优波斯那长老。

五八七 “于此佛教处,知自己之利,入于沙门道,观察作适语。

五八八 此教有良友,于此广修学,欲闻师之教,此所适沙门。

五八九 对佛有敬意,如实尊崇法,尊敬众僧伽,此所适沙门。

五九○ 行处亲近处,生活无难所,确立清净心,此所适沙门。

五九一 勤行具自制,应具爱威仪,住止增上心,此所适沙门。

五九二 牟尼住边鄙,骚少森林中,受用为栖所,此所适沙门。

五九三 持戒与多闻,如实研究法,晓了真谛理,此所适沙门。

五九四 世间为无常,无我不净想,世间不乐想,此所适沙门。

五九五 七觉四神足,五根与五力,修习八支道,此所适沙门。

五九六 牟尼舍渴爱,诸漏根本坏,寂静住解脱,此所适沙门。”

(右)瞿昙长老。

摄颂:

迦留陀夷,耶迦毗诃利耶长老,劫宾那,周那盘陀迦,劫波,优波斯那与

瞿昙,共为七长老,于此偈集亦有七十颂。

注1 参照南传藏二八卷一八五页。五二七~五三六与佛本行集经,五二(大正藏,三、八九四)。

2 耶迦毗诃利耶(Ekavihariya)为独一住者之意,独坐独卧独行之人。

3 五五七以下与Dh.A.I.pp.239-255;J.no.4(周罗财官本生故事---南传藏二八卷二三四页以

下)同。

4 五六三与J.no.4(同上南传藏,二八卷二四三页)同。

上篇主页目录目录字典标记笔记清除导出保存全屏听书下篇
九偈集 南传小部 十一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