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 第二品 南传小部 二集 第一品

一集 第三品

一集 第三品

二一 1 (一、三、一)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于世我以〔自己〕心〔差别智〕分析知净

14 心一类人之心,此人死时,如舍重担〔生〕天界。所以者何?诸比丘!彼心之清净。

诸比丘!则因于世一类有情心净,身坏死后生往善趣、天界。”世尊说此义,此处如

是说:

“知世一类人净心 佛宣此义比丘前

彼心净者应死时 将生善趣往天界

如彼放置所拾物 实因有情心清净”

我闻世尊说此义。

二二 2 (一、三、二)

15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勿畏于福,诸比丘!此为乐、希、欲、爱、

悦之同义语,此即是福。诸比丘!则我长时行作福时,能知长时之希、欲、爱、悦

果报之经验。七年间修习慈心,七坏成劫间不再来此世。诸比丘!于退转劫间,正

入光音天,于进转劫间,生于空梵天宫3。诸比丘!于此处我正见梵天、大梵天、

征服者、不被征服者,见一切之权威者。诸比丘!我已三十六次为诸天主帝释,更

为法法王,战克四方,使住民得安全,成就七宝转轮王已几百次。然对地方王国4

教说为何?诸比丘!于彼我如是思惟:‘今我已为如斯大神力5者、如斯大威力者

6,此于我为如何业果耶?为如何业之果报耶?’于彼我已如是思惟:‘今我已为

如斯大神力者、如斯大威力者,此于我为三业之果,为三业之果报,为布施、调御、

节制之〔果报〕7。’”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16 “彼学未来乐根福 又修施静与慈心

三之乐因修此法 无瞠乐界智者生”

我闻世尊说此义。

二三 8 (一、三、三)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有一法,若修习多作为者,摄持安住于现

法之利与未来〔之利〕。何之一法?为向善法不放逸。诸比丘!若修习此一法多作为

者,摄持安住于现法之利与未来〔之利〕。”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智者作福不放逸 智者摄持二之利

17 现法之利未来利 持现观利智者言”

我闻世尊说此义。

二四 9 (一、三、四)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一人于〔一〕劫驰骋流转者之骸骨、骨之

堆积、骨之积聚,如彼毗补罗山之大。若善集彼者,且不被坏者[可知此]。”世尊

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一人一劫所积骨 如山之量大仙宣

摩揭陀耆梨跋提 灵鹫山毗补罗山

比前者高后者大 如山之量大仙宣

圣谛苦与苦之集 苦灭之道超苦事

18 由观圣八支之道 最高七度驰骋后10

其人已无一切结 为灭苦者大仙宣”

我闻世尊说此义。

二五11 (一、三、五)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彼丘!有一法,我说犯此之人,无不为恶业。何

为一法?诸比丘!彼故为妄语。”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犯一法者为妄语 无不犯恶遮他世”

我闻世尊说此义。

二六12 (一、三、六)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如我所知,若众生知布施、均分之果报,

19 则不与而食将不存,不住怀悭吝之污心。即令彼最后一搏,虽有最后一口食,或有

可爱之物,将无不均分。何以故?诸比丘!如我所知,众生不知如此布施、均分之

果,故不与而食,住于怀悭吝之污心。”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均分果报有大果 如大仙宣众生知

以清心拂吝啬污 适时善施与圣者

与多人饭施应施 施主逝世到天界

行天上者满欲13喜 均分果报无吝啬”

我闻世尊说此义。

二七 14 (一、三、七)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一切之有依15福业,不彼慈心解脱16十六

20 分之一值,惟彼慈心解脱光17辉18卓绝,且为照渡19。诸比丘!譬如一切星光不彼

月光十六分之一值,惟月光卓绝且为照渡。如是,诸比丘!一切之有依福业,不彼

慈心解脱十六分之一值。惟彼慈心解脱光辉卓绝,且为照渡。诸比丘!譬如秋季雨

期最后一月,清朗无云,太阳升空中,善灭空中一切暗,而光辉照渡。诸比丘!如

是,一切之有依福业,不彼慈心解脱十六分之一值,惟彼慈心解脱光辉卓绝,且为

照渡。诸比丘!譬如夜至晨时东方之明星,照渡光辉。诸比丘!如是一切之有依福

21 业,不彼慈心解脱十六分之一值,彼慈心解脱光辉卓绝,且为照渡。”世尊说此义,

此处如是说:

“若人无限修慈念 见生依灭有结少

人若有慈无邪心 由彼而得为善人

向一切人有愍情 圣者施行无限福

法治众生于满地 王施如仙20续游行

〔21马之供牺人供牺 钉座强饮坐闩房〕

此与善修慈者比 不值十六分之一

22 不为杀业不使杀 不为征伐不使征

一切众生使为慈 对于何人亦无怨”

我闻世尊说此义。

摄颂曰:

定心(二一)、福(二二)、二利(二三),毗补罗山(二四),知而故妄语(二

五),知布施(二六)、修习慈(二七)此七经等,与前二十,此对一法说,集

经二十七。

一集终了,有关二法于下叙之。

注 1 本事经五(大正藏、一七卷六六三页),增一阿含经卷第四、一子品六(大正藏、二卷五

六三页)参照。

2 本事经无。中阿含卷第三四、第二二福经(大正藏、一卷六四五页),增一阿含卷第四、

护心品七(大正藏、二卷五六五页)参照。

3 在其处为任何众生不生之空之初禅地之梵天宫(注释九九页)。

4 “地方王国”为小王国 (khuddakarajja) (注释一○一页)。

5 以摩尼宝、象宝为始之宝之所有者及使住民之得安全者,如是为“大神力”(同上)。

6 以轮宝等为所有更亦不作如何之苦痛者受一切王之尊敬行于虚空等,如是为大威力(注释

一○一~二页)。

7 “布施”喜舍饭等之施物。“调御”眼根等之调御,而依取如此事调御贪等之烦恼。“节制”身

语之节制,在此处亦依调御有烦恼之调御,依彼之修习成为福(注释一○二页)在中阿含

有布施、调御、守护。

8 本事经一二(大正藏、一七卷六六四页),增一阿含卷第四护心品一(大正藏、二卷五六

三页)参照。

9 本事经一二(同六六二页),杂阿含卷第三四、九四七(大正藏、二卷二四二页),S.N.XV,

10(vol.II,p.185)参照。

10 指极七有或极七返。

11 本事经五四(同六七一页),中阿含卷第三、度经(大正藏、一卷四三五页),偈在法句经

世俗品(同四卷五六六页),Dhammapada.v.176(本卷四四页)参照。

12 本事经五一 (同上)参照。

13 “满欲”可求天之享乐等实现满足一切之欲自为浸于欢喜事(注释一一七页)。

14 本事经四八(同六七○页)参照。

15 “有依”,依(upadhi)即意味有蕴之事。

16 “慈心解脱”依慈之修习得第三第四之禅定。所以慈亦能言为近行(禅)upucara 或为得

安(定)appana事。“心解脱”只能言得安定事,所以由有关障碍等法依修习良解脱心能

言心解脱(注释一一八页)。就近行禅与安定详于清净道论。

17 “光”谓烦恼之清净。

18 “辉”于残余之一切法为等辉事。

19 “照渡”远离慈心解脱之烦恼譬如能言为在月世界。

20 原语 rajisi 为如仙之法王(注释一二三页)。

21 S.N.vol.P.76(汉译南传藏、一三卷一三九页)有同文。在英译之脚注参照佛音之注之

说明。

上篇主页目录目录字典标记笔记清除导出保存全屏听书下篇
一集 第二品 南传小部 二集 第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