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阴阳别论篇第七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卷二-六节脏象论篇第九

卷二-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二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

(六脏藏神。六腑脏物。六脏六腑。皆谓之脏。故云十二脏也。相使者。 六脏六腑。相为传使也。受清者贵。受浊者贱。五脏之中。惟足太阴独受其浊。故曰脾胃者。仓廪之官。)

岐伯对曰。悉 乎哉问也。请遂言之。

(上章论手足三阴三阳之经脉。阴阳相间而传。然所本于六脏六腑。故帝复问脏腑之相使贵贱。而 伯称其详悉焉。王子方曰。血者。神气也。心藏神。心主脉。故十二脏腑经脉。皆以心为主。)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 出焉。

(位居南面。灵应万机。故为君主之官。清静虚灵而主藏神。故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位高近 君。犹之宰辅。主行荣卫阴阳。故治节由之。)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肝气急而志怒。故为将军之官。主春生之 气。潜发未萌。故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胆秉刚果之气。故为中正之官。有胆量则有果断。故决断 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膻中者。心主之宫城。心主包络。位居膻中。而代君行令。故为臣使之官。心 志喜。心主代君宣布。故喜乐出焉。)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脾胃运纳五谷。故为仓廪之官。五味入胃。脾为 转输。以养五脏气。故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大肠居小肠之下。小肠之受盛者。赖以传道。济泌 别汁。变化糟粕。从是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小肠居胃之下。胃之运化者。赖以受盛。而凡物之所化 者。从是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伎、多能也。巧、精巧也。肾藏志。志立则强于作用。能作用于内。则 伎巧施于外矣。)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决、通也。渎、水道也。三焦下俞。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 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三焦主气。气化则水行。故为决渎之官也。)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 能出矣。

(膀胱为水腑。乃水液都会之处。故为州都之官。水谷入胃。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故为津液之所藏。 气化则水液营运而下出矣。)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十二官者。经脉相通。刚柔相应。失则灾害至矣。)

故主明则 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

(五脏六腑。心为之主。君主神明。则十二官各安其职。以此养生则 寿。终身而不至危殆。盖心正则身修也。以此而及于治国平天下。未有不大昌者矣。)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 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心者。离也。离也者。明也。心为一身之主。即我 之神明。心主不明。则十二官皆不安矣。心主包络。为臣使之官。代君行令而主脉。脉者。血脉也。血者。神气也。神 明昏乱。则血脉凝泣。而使道闭塞矣。血气者。充肤热肉。渗皮肤。生毫毛。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血脉不通。而形乃大伤矣。故以此养生。则殃折不寿。在治天下则其宗大危。正心明德之道。岂不重可戒哉。此言心为一身之主。主明即 可以养生。推而大之。可以治国平天下。如心不明。即此身亦不可保矣。)

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

(承上文而 言。修身养生。以及于为天下之至道。始在于微。盖心之变化无穷。苟正其心。在养生则寿。为天下则昌。其心不正。 在此身则殃。为天下则殆。当知寿夭治乱之机。在此心一念之发萌。而人莫知其原也。)

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 闵闵之当。孰者为良。

(窘乎哉者。叹其至道之难明而窘极也。消者。消息其道之微。瞿瞿、惊顾貌。视其道之要妙。而 孰能知之也。闵、忧也。忧其理之切当。而孰者为良也。)

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 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恍惚、谓心神之萌动。生于毫厘之间。度量、长短轻重也。言毫厘之间。而有邪正明昧之 分。以至于千之万之。不可胜极也。制、正也。以毫厘之诚意。推而大之。其形乃正。言其心正而后形正也。)

黄帝曰。 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

(精、纯粹也。光、光明也。言正心明德之道 也。大圣之业者。能正心修身。以及于治国平天下也。斋戒者。诚意涤虑也。择吉者。从善避恶也。)

帝乃择吉日良兆。 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

(良善、兆吉也。灵兰之室。心之宫也。乃择其良善而藏之于心。以传保者。保于无穷。流于 无极。守而勿失也。按灵枢经曰。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大肠者。传道 之府。小肠者。受盛之府。胆者。中精之府。胃者。五谷之府。膀胱者。津液之府。三焦者。中渎之府也。吴氏曰。 灵台兰室。黄帝藏书之所。秘典。秘密典籍也。)

上篇主页目录目录字典标记笔记清除导出保存全屏听书下篇
卷二-阴阳别论篇第七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卷二-六节脏象论篇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