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 法住品
一九 法住品
二五六 急燥处事故,非为法住者,智者应辨别,正邪之两者。 二五七 导他不燥急,如法而平等,智者护正法,若有贤虑人,是为法住者。 二五八 不以多言故,彼即是贤者;平静无怨怖,则称为智者。 二五九 不以多言故,彼即持法者;彼虽闻少分,但以身见法,于法不放逸,实为持法者。 二六○ 不因头发白,即称是长老;彼年之〔虚〕熟,空为长老名。 二六一 于彼具真实,具法不杀生,制伏与调御,彼具清净慧,弃心之垢秽,被称为长老。 二六二 嫉妒悭怪伪者,虽以辩舌才,或以容色美,非是端正人。 二六三 若断此〔恶德〕,除根以绝灭,弃过彼智者,是名端正人。 二六四 破戒妄语者,剃发非沙门;欲贪具充满,云何为沙门? 二六五 彼镇1灭诸恶,不分大与小,镇1灭诸恶故,是名为沙门。 二六六 唯向他行乞2,非即是比丘2,奉行诸法仪,亦非为比丘。 二六七 以弃善与恶,勤修梵行者,慎重行此世,彼实为比丘。 二六八 愚昧无知者,不以寂默3故,而名为牟尼3,贤者知权衡。 二六九 舍恶取其善,彼得为牟尼3;彼知于善恶,故称为牟尼。 二七○ 以害生类4故,彼非为圣者;不害4诸生类,是名为圣者。 二七一 不依戒律行,或由于多闻,或由于禅定,或由于独居。 二七二 谓:“非凡夫得,享受出家乐”,汝比丘!汝烦恼未尽,勿生安意想5。 注 1 “沙门”samana-=skt,s’,ramana-(√sram)恰为√sam=skt,√sam 如由镇静所造,Samiti “使镇静”由samitatt-“镇静”说明。 2 “比丘”bhikkhu “行乞”bhikkate。 3 “牟尼”muni本质非为寂默而有muuati,“知”之意在语源的假面之下说明者。 4 “圣者”ariya-非为由以杀生(himasati.himsa)为事之敌(ari)而来,a-rya=ahinsa 可解为“不杀生”之说明云。在此场合恐将成为如rissati=skt,risyati(Dhatup IV.120: risa himsayan 参照)置动词于念头。 5 vissasam apadi(ed.PTS) 应正为 vissasa mapadi(=vissasam ma afa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