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卷五-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卷五-腹中论篇第四十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五 -腹中论篇第四十

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

(此篇论外不涉于形身。内不关乎脏腑。在于宫城空郭之中。 或气或血。或风或热。以至于女子之妊娠。皆在于空腹之中。故篇名腹中论。帝曰。心腹满者。谓胸膈间乃心主之宫城。 腹中乃脏腑之郛郭也。)

岐伯对曰。名为鼓胀。

(鼓胀者。如鼓革之空胀也。此因脾土气虚。不能磨谷故旦食而不能暮食。 以致虚胀如鼓也。)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

(鸡矢、取鸡屎上之白色者。鸡之精也。 鸡属阳明秋金。在卦配巽风木。此乃脾土艰于运化。以致胀满不食。风木制化土气。阳明燥合太阴。醴乃熟谷之液。酿 以稻米。炊之稻薪。主补益中土。而先行于荣卫者也。故一剂则腹中温和。二剂其病则已。张兆璜曰。鸡鸣于寅酉之 时。鸣则先鼓其翼。风木之象也。盖木击金而后鸣矣。又说者曰。羽虫无肺。故无前阴。屎中之白者精也。)

帝曰。其时 有复发者何也。岐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虽然。其病且已时。故当病气聚于腹也。

(饮食不节。则复伤其脾。 故时有复发也。或虽非饮食不节。值其病且已之时。而即受其饮食。故当病气聚于腹。此深戒其慎节于饮食也。)

帝曰 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

(上节论腹中气虚。其病在脾。此论腹中血脱。所伤在肝也。夫血乃中焦水谷之汁。专精者行于经隧。为经脉之血。其 流溢于中者。注于肾脏而为精。复奉心化赤而为血。从胞中而注于冲脉。循腹上行。至胸中而散。充肤热肉。淡渗于皮 肤。而生毫毛。卧则归藏于肝。寤则随卫气而复行于皮肤之气分。男子络唇口而生髭须。女子以时下为月事。此流溢于 中。布散于外之血也。是以此血虚脱。则肝气大伤。有病胸胁支满者。肝虚而胀满也。食气入胃。散精于肝。肝气伤。 故妨于食也。肝臭臊。肺臭腥。不能淡渗皮毛则肺虚。无所归藏于肝则肝虚。肝肺两虚。是以病至则先闻腥臊臭也。肺 气虚。出清液。肝脏虚。先唾血也。不能充肤热肉则四肢冷。肝开窍于目。故目眩也。肝主疏泄。时时前后血者。肝无 所藏而虚泄矣。)

岐伯曰。病名曰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

(有 所大脱血则伤肝。肝伤。在女子则月事衰少不来矣。醉以入房。在男子则伤精。精伤则无从而化赤矣。气生于精血。精 血虚脱则气竭矣。杨元如曰。伤寒论热入血室。刺肝经之期门。本经曰肝伤。故月事衰少。是女子之月事。发原于胞中。 上行于冲任。布散于皮毛。归藏于肝脏。而后下为月事者也。)

帝曰。治之奈何。复以何术。

(问治以何药。复以何法救 之。)

岐伯曰。以四乌 骨一 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

( 贼同 茹当作茹 。乌 骨、乌贼鱼之骨也。 鱼状若胞囊。腹中有墨。脊上只生一骨。轻脆如通草。盖乌者肾之色。 骨乃肾所生。主补益肾藏之精血者也。茹 一名茜草。又名地血。汁可染绛。其色紫赤。延蔓空通。乃生血通经之草也。 夫鱼乃水中动物。属阴中之阳。血中之气。故用乌 骨四者。以布散于四肢也。血乃中焦所生。用茹 一者。主生聚于 中焦也。夫飞者主气。潜者主血。卵白主气。卵黄主血。雀乃羽虫。丸以雀卵者。因气竭肝虚。补血而补气也。豆乃肾 之谷。五者土之数。气血皆中焦所生。故宜饭后而服五豆许也。鲍鱼味咸气臭。主利下行。故饮鲍鱼汁以利肠中。而后 补及于肝之伤也。又按。甲乙经 茹作 茹。)

帝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为何病。可治不。岐伯曰。病 名曰伏梁。

(盛、满也。少腹、脐下也。上下左右皆有根。此病在血分。有脉络之联系于上下四旁也。伏梁、如梁之横伏 于内也。按上二节论气血之虚胀。此下二节论血气之实胀也。)

帝曰。伏梁因何而得之。岐伯曰。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 不可治。治之每切按致死。

(裹大。如囊之裹物而大也。居肠胃之外。在空郭之间也。不可治者。不可治以按摩也。如急 切欲其解散而按摩之。必致痛而欲死。盖有形之邪。不易散也。)

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下则因阴必下脓血。上则 迫胃脘。生膈挟胃脘内痈。

(此下、谓少腹阴前后二阴也。冲脉起于胞中。并足阳明。挟脐左右。循腹上行。此因阴中必 下脓血。循经而上。则迫及胃脘。生膈挟胃脘内痈。以致留积脓血于肠胃之外。而如囊裹之大也。张兆璜曰。胃脘正 当膈间。曰膈挟胃脘内痈者。谓痈生于膈胃之间。乃在胃外之膜原。而非胃上也。朱圣公曰。此系热中之病。故在阴 则下脓血。上则迫生胃痈。)

此久病也。难治。居齐上为逆。居齐下为从。

(齐脐同。久病者。谓痈生于膈胃之间。病者 不觉。故痈脓渐积于腹中。而成裹大也。脐上乃腹中之气分。故为逆。脐下乃胞中之血分。易于行泄。故为从。)

勿动亟 夺。论在刺法中。

(勿动者。不可按摩引动也。亟、急也。言亟当迎而夺之以泻之。其刺取之法。用圆利针。微大其末。 反小其身。令可深纳以取痈痹。此论在针经之刺法中。)

帝曰。人有身体髀股 皆肿。环脐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 病名伏梁。此风根也。

(此论邪留气分而为伏梁也。气行于肌腠之间。是以身体股 皆肿。风为阳邪。伤人阳气。此风邪 伤气。而留于脐腹之间。故曰此风根也。)

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

(肓音荒。大肠、 谓大肠之外。空郭之间。风邪之气。充溢于大肠之外。而留着于肓。肓乃膏肓。即膜原之属。肓之原。出于脖 。正在 脐下。故绕脐而痛也。)

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涩之病。

(不可动者。不可妄攻以动之也。盖风邪之根。留于脐下。动 之则风气淫佚。而鼓动其水矣。水溢于上。则小便为之不利矣。)

帝曰。夫子数言热中消中。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药。石药 发癫。芳草发狂。

(热中、谓脓血风邪留中而为热也。消中、谓气虚血脱。而为消中之虚满也。膏粱、浓味也。芳草、芳 香之草。石药、金石之药也。芳草之气。升散为阳。故令人发狂。金石之药。沉重为阴。故令人发癫也。)

夫热中消中者。 皆富贵人也。今禁膏粱。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药。是病不愈。愿闻其说。

(富贵之人。形乐而志苦。华食而纵淫。夫四 体不劳则血气留滞。心志烦苦则中气内伤。膏粱华食则脾胃有亏。放纵淫欲则精血耗竭。是以热中消中。多生于富贵之 人。如不丰美其食。是不合其心。留中之病。宜于上下分消。若禁芳草石药。故病不能愈。)

岐伯曰。夫芳草之气美。 石药之气悍二者其气急疾坚劲。故非缓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

(芳草者。其气急疾于馨散。石药者。其性坚劲于下沉。 故非中心和缓之人。服之则中气易于虚散也。)

帝曰。不可以服此二者。何以然。岐伯曰。夫热气 悍。药气亦然。二者 相遇。恐内伤脾。脾者土也。而恶木。服此药者。至甲乙日更论。

(此言腹中之气。脾所主也。和柔敦化。土之德也。热 中消中。有虚有实。皆为热气留中。若更服芳香悍热之药。二者相遇。则内伤中和之脾土矣。脾病者。加于甲乙。至甲 乙日。恐有胜克之变。故至期更当别论也。)

帝曰。善。有病膺肿颈痛。胸满腹胀。此为何病。何以得之。岐伯曰。名 厥逆。

(以下三节。复申明腹中之气与血焉。腹气者。脾气也。内主于腹。外主于肌。与手足三阴三阳之气不同也。腹中 之血者。起于胞中。散于脉外。与十二经脉之血不同也。是以腹中之气血虚脱。则为消中之虚胀。腹中之血 裹气伤。皆为有余之伏梁。今复论腹中之气。反厥逆于上。则为膺颈胸腹之肿痛满胀。下节论腹中之血气和平。则 为怀子之且生。末节论三阳之气。反下入于阴。则为腹中之 胀。当知血气流行。而又各有 所主之部署也。倪冲之曰。胸腹胀满者。因中气厥逆于上而虚胀也。)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灸之则喑。石之则狂。 须其气并。乃可治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阳气重上。有余于上。灸之则阳气入阴。入则喑。石之。则阳气虚。虚 则狂。须其气并而治之。可使全也。

(夫诸阳之气上升。而腹气又厥逆于上。是阳气重上。而有余于上矣。夫阳气陷下则 灸之。今阳盛于上。而反灸之。则阳热之气。反入于经脉之阴则为喑。若以石砭之。则阳气外泄而虚。虚则狂矣。气并 者。血气合并也。须其厥逆之气。与血相并。而后治之。可使全也。张兆璜曰。脾气主于腹中。行于肌肉。乃五脏元 真之气也。冲脉之血。亦从胸中而散于肌腠皮肤之间。故与脾气并合。须其气并者。使气归于肌腠。而与血交并。如石 之则泄于皮肤之外。灸之则逆于经脉之中。)

帝曰。善。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岐伯曰。身有病而无邪脉也。

(此论腹中 之血气和平。而有生成之造化也。夫气主生物。血主成物。怀子者。血气之相和也。且生者。谓血气之所以成胎者。虚 系于腹中。而无经脉之牵带。故至十月之期。可虚脱而出。当知月事怀妊之血。在气分而不在经脉也。身有病者。月事 不来也。无邪脉者。血气和平也。杨元如曰。至哉坤元。资生万物。腹中之气。坤土之气也。是以白术补脾。为养胎 之圣药。冲任之血。原于肾藏之精。阳主施化。阴主成形。是以归芎熟地。乃胎产之神方。)

帝曰。病热而有所痛者何也。 岐伯曰。病热者。阳脉也。以三阳之动也。人迎一盛少阳。二盛太阳。三盛阳明。入阴也。夫阳入于阴。故病在头与腹。 乃胀而头痛也。帝曰。善。

(此言三阳之气。主于形身之表。如下入于阴中。则为腹胀矣。夫病热者。阳脉盛也。阳脉 盛者。三阳之气动之也。是以人迎之脉。一盛盛在少阳之气。二盛盛在太阳之气。三盛盛在阳明之气。三阳俱盛。当主 病热头疼。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如阳入于阴。又当病在头与腹。乃 胀而头痛也。盖言表里阴阳之气。各有所 主之部署。如阴气厥逆于上。则为膺颈肿痛。阳气下入于阴中。则为腹中 胀也。莫仲超曰。伯言病热者。阳脉也。 以三阳之动也。谓阳脉之盛。乃三阳之气动之。兼申明阳入于阴。乃是三阳之气。而非三阳之经脉也。伤寒论曰。脏腑 相连。邪高痛下。此言经病于表阳之上。而下连于里阴。经脉上下相连。故病在上而痛在下也。当知病在经脉。而随经 下入于里阴者。则痛而不胀。此病在气分。而阳气下入于腹中。故胀而不痛也。)

上篇主页目录目录字典标记笔记清除导出保存全屏听书下篇
卷五-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卷五-刺腰痛篇第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