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卷四-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卷四-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四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此篇承上章。而宣明五气五味五脏五邪。故无问答之辞。而不曰论。 五味所入。

(伯高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酸先走肝。 苦先走心。甘先走脾。辛先走肺。咸先走肾。谷气津液已行。荣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

酸入肝。

(东方生风。风 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故味之酸者。入肝以养肝气。)

辛入肺。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故味之辛者。 入肺以养肺气。)

苦入心。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故味之苦者。入心以养心气。)

咸入肾。

(北方生寒。 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故味之咸者。入肾以养肾气。)

甘入脾。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故味之甘者。 入脾以养脾气。)

是为五入。五气所病。

(五脏气逆而为病。)

心为噫。

(噫、不平之气也。本经曰。所谓上走心为噫者。 阴气而上走于阳明。阳明络属心。故上走心为噫。盖此因胃气上逆于心。故为噫。)

肺为咳。

(阴阳应象大论曰。肺在变 动为咳。)

肝为语。

(肝为将军之官。在志为怒。肝气欲达则为语。诊要经终篇曰。春刺冬分。邪气着脏。病不愈。又且 欲言语。此言春令之肝气不舒故也。)

脾为吞。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气病而不能灌溉于四脏。则津液反溢于脾窍之口。 故为吞咽之证。)

肾为欠为嚏。

(灵枢经曰。阳者主上。阴者主下。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当泻足少 阴。补足太阳。盖少阴之气在下。病则反逆于上。而欲引于下。欲引于下则欠。反逆于上则嚏。盖肾络上通于胃也。)

胃 为气逆为哕为恐。

(按口问篇曰。人之哕者。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 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盖谷入于胃。乃传之肺。而肺反还入于胃。胃受肺之寒气所逆。而欲复出于 胃。故为哕。胃之逆气。下并于肾。则为恐。盖肾于胃。戊癸相合也。哕、呃逆也。哕哕、车銮声。言呃声之有输序。 故曰哕。)

大肠小肠为泄。

(大肠小肠。受盛水谷。变化糟粕。病则不能化物而为泄矣。)

下焦溢为水。

(下焦如渎。水道 出焉。病则反溢而为水病。)

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

(灵枢经曰。三焦下俞。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 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

胆为怒。

(胆为中正之官。性秉刚决。病则气郁而为怒。)

是 为五病。

(谓病五脏五行之气。而六腑亦配合于五行。)

五精所并。

(谓五脏之精气相并。)

精气并于心则喜。

(多阳者多 喜。心为阳脏。阴精并之。故喜。本经曰。神余则笑不休。)

并于肺则悲。

(肝悲哀动中则伤魂。肺虚而肝气并于肺则悲。)

并于肝则忧。

(脾忧愁不解则伤意。肝虚而脾气并于肝则忧。)

并于脾则畏。

(恐惧不解则伤精。脾虚而肾气并于脾则畏)

并于肾则恐。

(本经曰。所谓恐如人将捕之者。阴气少。阳气入阴。阴阳相搏。故恐也。盖心肾为水火阴阳之主宰。是以 心虚而阴精并之则喜。肾虚而阳气并之则恐。此水火二气。上下交并。其余三脏。皆所胜之气相并。所谓气不及则所胜 妄行。徐公遐曰。有精相并者。有气相并者。故首提曰精气。)

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此申明并者。因虚而相并也。)

五脏所恶。

(金木水火土。五脏之本气也。风寒热燥湿。五行之所生也。五脏之气。喜于生化。故本气自胜者恶之。)

心 恶热。

(心为火脏。故恶热。)

肺恶寒。

(肺属清金。故恶寒。)

肝恶风。

(肝主风木。故恶风。)

脾恶湿。

(脾为阴土。故恶 湿。)

肾恶燥。

(肾为水脏。故恶燥。)

是谓五恶。

(三脏恶本气之胜。肺恶肾之寒。肾恶肺之燥。此亦阴阳变换之道。而 肺肾子母之气。互为本末也。)

五脏化液。

(水谷入口。其味有五。津液各走其道。五脏受水谷之津。淖注于外窍。而化 为五液。)

心为汗。

(心主血。汗乃血之液也。)

肺为涕。

(出于肺窍之鼻而为涕。)

肝为泪。

(出于肝窍之目而为泪。)

脾为 涎。

(出于脾窍之口而为涎。)

肾为唾。

(肾络上贯膈入肺。上循喉咙挟舌本。舌下廉泉玉英。上液之道也。故肾为唾。经 曰。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

是谓五液。

(又曰五液者。肾为水脏。受五脏之精而藏之。肾之液。复入心而为血。 入肝为泪。入肺为涕。入脾为涎。自入为唾。是以五液皆咸。)

五味所禁。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 味。故禁多食。)

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

(肺主气。辛入肺。故走气。气病而多食之。反辛散而伤气。)

咸走血。血病无 多食咸。

(心主血。润下作咸。咸走血者。水气上交于心也。血病而多食之。则水反胜火矣。)

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

(肾主骨。炎上作苦。苦走骨者。火气下交于肾也。骨病而多食之。则火气反胜矣。此与并于心则喜。并于肾则恐之义 相同。盖心肾水火之气。时相既济。故所走互更。其余三脏。是本脏之味。而走本脏所主之筋肉也。)

甘走肉。肉病无多 食甘。

(脾主肌肉。甘为土味。脾病而多食之。则反伤脾气。)

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

(肝合筋。酸走肝。筋病而多食之。 则反伤其肝气。)

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五味所以养五脏之气者也。病则气虚。故无令多食。盖少则补。多则反伤其气。)

五病所发。

(承上文而言。五脏之病。各有所发。)

阴病发于骨。

(肾为阴脏。在体为骨。故肾阴之病。而发于骨。)

阳病 发于血。

(心为阳中之太阳。在体为脉。故心阳之病。而发于血。朱永年曰。上节言咸走血。苦走骨。此节曰阴病发于 骨。阳病发于血。正见其阴阳体用之妙。)

阴病发于肉。

(脾为阴中之至阴。在体为肉。是以太阴之病。而发于所主之肌 肉。)

阳病发于冬。

(肝为阴中之少阳。逆冬气则奉生者少。春为痿厥。故肝藏之阳病发于冬。)

阴病发于夏。

(肺为牝脏。 逆夏气则奉收者少。秋为 疟。故肺藏之阴病而发于夏也。夫所谓阳病发于骨。阴病发于血者。即调神论之所谓逆夏气 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之义。此因本气自伤而为病也。曰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者。 因所生之母气。逆而为病也。阴阳之道。推变无穷。若胶执于心肾发于骨血。肝肺发于冬夏。又不可与论阴阳矣。)

是为 五发。

(谓五脏皆有所发之处。各有所发之因。)

五邪所乱。

(言正气为邪气所乱。)

邪入于阳则狂。

(邪入于阳。则阳盛。 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又四肢为诸阳之本。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也。热盛于身。则弃衣欲走也。阳 盛则使人骂詈不避亲疏也。)

邪入于阴则痹。

(痹者闭也。痛也。邪入于阴。闭而不行。则留着而为痹痛之证。故曰。病 在阳者名曰风。病在阴者名曰痹。)

搏阳则为巅疾。

(方盛衰论曰。气上不下。头痛巅疾。盖邪气与阳气搏击于上。则为 头痛巅顶之疾。)

搏阴则为喑。

(足之少阴。上系于舌。络于横骨。终于会厌。邪搏于阴。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 开合不利。故为喑。)

阳入之阴则静。

(阳分之邪。而入之阴。则病者静。盖阴盛则静也。)

阴出之阳则怒。

(阴分之邪。 而出之阳。则病者多怒。盖阳盛则怒也。)

是为五乱。

(谓邪气乱于五脏之阴阳。)

五邪所见。

(夫五邪之乱于阴阳者。 乱五脏阴阳之气也。正气为贼邪所伤。则五邪之胜气。外见于脉矣。)

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 得长夏脉。

(春弦夏钩秋毛冬石。五脏阴阳之正气也。反得所胜之脉者。邪贼盛而见于脉也。)

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 不治。

(夫内为阴。外为阳。在内五脏为阴。在外皮肉络脉为阳。在内所伤之脏气。而外见于脉。故名曰阴出之阳。邪出 于脉。则血有余。经曰。血有余则怒。此正气为邪气所胜。故为不治。)

是为五邪皆同。命死不治。

(此言上文之所谓不 治者。谓五脉皆为邪胜也。如五脏之气。为邪所胜。见四时相克之脉。皆为死不治矣。)

五脏所藏。

(脏者藏也。主藏而 不泻也。)

心藏神。

(经曰。两精相搏谓之神。是神乃阴精所生。而藏于心脏。朱永年曰。所生之来谓之精。又曰。神者。 水谷之精气也。是先天所生之精。与后天水谷之精。而生此神。故曰两精相搏。)

肺藏魄。

(并精而出谓之魄。魄乃阴精 所生。肺为阴脏。故主藏魄。)

肝藏魂。

(随神往来谓之魂。肝为阳脏。故主藏魂。)

脾藏意。

(所以任物谓之心。心之所 忆谓之意。心生血脉。血生脾。故心所之之意而藏于脾也。)

肾藏志。

(心之所之谓之志。神生于精。志生于心。亦心肾 交济之义。)

是为五脏所藏。

(为五脏所藏之神。)

五脏所主。

(五脏在内。而各有所主之外合。)

心主脉。

(所主血。故 所主在脉。)

肺主皮。

(肺主气。气主皮毛。故肺合皮。)

肝主筋。

(肝生于肾。筋生于骨。故在脏为肝。在体为筋。)

脾主 肉。

(五脏元真之气。通会于肌肉腠理。脾气通于五脏。故所主在肉。)

肾主骨。

(肾藏精髓而注于骨。故所主在骨。)

是 为五主。

(谓人身之皮腠形层。各属五脏之所主。)

五劳所伤。

(劳、谓太过也。上古之民。形劳而不倦。)

久视伤血。

(久视损神。故伤血。)

久卧伤气。

(久卧则气不行。故伤气。)

久坐伤肉。

(脾喜运动。故久坐伤肉。)

久立伤骨。

(久立 则伤腰肾膝胫。故伤骨。)

久行伤筋。

(行走罢极则伤筋。)

是为五劳所伤。

(是五劳而伤五脏所主之血气筋骨也。)

五脉应 象。

(五脏之脉。以应四时五行之象。)

肝脉弦。

(象本证之条达也。)

心脉钩。

(象火炎盛。而秒则环转如钩。)

脾脉代。

(象四时之更代也。)

肺脉毛。

(秋令清肃。故象羽毛之清虚。)

肾脉石。

(象石之沉水也。)

是为五脏之脉。

(夫九候之道。 必先定五脏五脉。审辨其五实五虚。而后立五法。调五味以治之。故此篇宣明五脏之气焉。)

上篇主页目录目录字典标记笔记清除导出保存全屏听书下篇
卷四-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卷四-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