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卷七-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卷七-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七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黄帝问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未知其所。愿卒闻之。岐伯稽首再拜对曰。窘乎哉问也。其非圣帝。孰 能穷其道焉。因请溢意。尽言其处。

(穴乃气之所注。故曰气穴。而不论及于经脉也。所、谓气穴所在之处。卒、尽也。 针经曰。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广。不可量。夫人生于天地之间。六合之内。此天之高。地之广也。非人力之所能度量 而至也。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 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非圣者孰能穷其道。是以岐伯稽首再拜曰。窘乎哉问也。莫仲超曰。知血气之生始。 经脉之贯通。乃医学之根本。学人当于诸刺论中求之。)

帝捧手逡巡而却曰。夫子之开余道也。目未见其处。耳未闻其数。 而目以明。耳以聪矣。

(逡巡、退让貌。未睹未闻。而耳聪目明者。神志会通也。)

岐伯曰。此所谓圣人易语。良马易御 也。帝曰。余非圣人之易语也。世言真数开人意。今余所访问者真数。发蒙解惑。未足以论也。然余愿闻夫子溢志尽言 其处。令解其意。请藏之金匮。不敢复出。

(真数者。脉络之穴数。藏之金匮者。谓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乃金匮之 真言。上帝之所贵也。)

岐伯再拜而起曰。臣请言之。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上纪者。胃脘也。下纪 者。关元也。

(心、谓心胸也。夫背为阳。胸腹为阴。督脉循于背。总督一身之阳。任脉循于腹。统任一身之阴。控、引 也。背与心相控而痛者。阴阳相引而为痛也。此先论阴阳二气。总属任督之所主。而后论脏腑阴阳之气。各有所注之穴 焉。天突在结喉下中央。乃阴维任脉之会。十椎在大椎下第七椎。乃督脉至阳之穴。督脉阳维之会也。盖大椎上尚有三 椎。总数之为十椎也。胃脘、中脘也。中脘者。胃之募也。王冰曰。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三脉所生。脉气所发也。关元在 脐下三寸。足三阴任脉之会。此四穴者。乃阴阳气之交会也。张兆璜曰。先以胸背分阴阳。后以上下分阴阳。)

背胸邪系 阴阳左右如此。其病前后痛涩。胸胁痛而不得息。不得卧。上气短气偏痛。

(此释上文而言背胸之邪。系于阴阳。引及于 左右。偏痛亦如此。盖左为阳而右为阴也。其病前后痛涩者。背胸邪系阴阳也。胸脉痛者。其脉络胸胁。故左右如此也。 不得息。不得卧。上气短气者。督脉上贯心膈入喉。任脉入膻中上喉咙也。偏痛者。其脉斜出尻络胁。上肩而斜下也。)

脉满起斜出尻。脉络胸胁支心贯膈。上肩加天突。斜下肩交十椎下。

(此言阴阳系邪。胸背相引。由任督之 相交。任督之合。又由督之大络。而交通于任脉也。督之大络。名曰长强。挟脊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 阳。入贯膂。所谓大络者。若江河之外。别有江河。经脉满则转溢于大络。故督脉满则斜出于尻脉。盖督脉之别。斜出 于尻。络胸胁也。其络支心贯膈。上肩胛而与任脉交会于天突。复斜下肩而与督脉交合于十椎下间。故胸背相控而痛。 所治在天突与十椎间者。乃大络之通会处也。张兆璜曰。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故不曰交。而曰加者。谓阳加于阴。有 阳施阴受之义也。)

脏俞五十穴。

(脏谓五脏。俞、经俞之穴也。脏各有五。五五二十有五。左右合之。共五十穴也。 五者。井荥俞经合。所出为井。俱在手足趾上。离爪甲一韭许。所入为合。皆在手足之肘膝间。而不过肘膝。五脏六腑 皆然。肝之井曰大敦。荥曰行间。俞曰太冲。经曰中封。合曰曲泉。心之井曰少冲。荥曰少府。俞曰神门。经曰灵 道。合曰少海。脾之井曰隐白。营曰大都。俞曰太白。经曰商邱。合曰阴陵泉。肺之井曰少商。荥曰鱼际。俞曰太渊。 经曰经俞。合曰尺泽。肾之井曰涌泉。荥曰然谷。俞曰太溪。经曰复溜。合曰阴谷。此五脏之五俞。出于井木。溜于 荥火。注于俞土。行于经金。入于合水也。)

腑俞七十二穴。

(六腑各有六。六六三十六穴。左右合之。共七十二穴。亦 皆出于手足之指端。入于肘膝之合穴。六者。井荥俞经原合也。胆之井曰窍阴。荥曰侠溪。俞曰临泣。原曰丘墟。经 曰阳辅。合曰阳陵泉。胃之井曰厉兑。荥曰内庭。俞曰陷谷。原曰冲阳。经曰解溪。合曰三里。大肠之井曰商阳。 荥曰二间。俞曰三间。原曰合谷。经曰阳溪。合曰曲池。小肠之井曰少泽。荥曰前谷。俞曰后溪。原曰腕骨。经曰阳谷。 合曰少海。三焦之井曰关冲。荥曰液门。俞曰中渚。原曰阳池。经曰支沟。合曰天井。膀胱之井曰至阴。荥曰通谷。 俞曰束骨。原曰京骨。经曰昆仑。合曰委中。此六腑之俞。出于井金。溜于荥水。注于俞木。行于原经火。入于合土。 盖天为阳。地为阴。腑为阳。脏为阴。故脏合地之五行。腑合天之六气。六气之中有二火。是以多原穴也。原者。谓火 之原。生于阴中之少阳也。张兆璜曰。脏气出于井木。腑气出于井金。盖春夏者。天之阴阳也。秋冬者。地之阴阳 也。脏始于天之春木。而终于冬令之水。腑始于地之秋金。而复交于春夏。此皆脏腑阴阳更互之妙用。故曰。天有阴阳。 地亦有阴阳。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夫生长化收藏。在天四时之气也。 而五脏五行应之。故曰。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热俞五十九穴。

(头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大杼膺俞缺盆背俞 各二。共八穴。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各二。共八穴。云门 骨委中髓空各二。共八穴。五脏俞旁各五。计十穴。通共计 五十九穴。)

水俞五十七穴。

(尻上五行行五。五五共二十五穴。伏兔上各二行行五。五四共二十穴。踝上各一行行六。 计十二穴。通共五十七穴。以上一百十六穴。详水热穴论。)

头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

(此节热俞内穴。重言之者。 谓热俞即是气穴。可以取气。可以泻热。亦可使热邪随气而泄。故下文曰热俞在气穴。)

中KT 两旁各五。凡十穴。

(KT 膂同。在脊骨两旁。各开一寸五分。足太阳膀胱经之五脏俞也。肺俞在三椎间。心俞在五椎间。肝俞在九椎间。脾俞 在十一椎间。肾俞在十四椎间。)

大椎上两旁各一。凡二穴。

(大椎两旁。足太阳膀胱经之大杼穴也。脊骨之高起曰椎。 大椎上者。谓大椎高起间之两旁。非椎之上节也。王氏误认为椎之上节。故云。甲乙经脉流注孔穴图经并不载。未详何 俞。王芳侯曰。两旁各一凡此五字。为首节之总纲。故以后不言此五字者。以每节咸准此也。)

目瞳子浮白二穴。

(瞳子 在目锐 。浮白穴在耳后发际内一寸。左右各一。凡四穴。俱属足少阳胆经。)

两髀厌分中二穴。

(谓髀枢中环跳穴也。 属足少阳胆经。)

犊鼻二穴。

(犊鼻穴在膝髌下 骨上。侠解大筋陷中。属足阳明胃经。)

耳中多所闻二穴。

(一名听宫。 在耳中珠子。大如赤小豆。属手太阳小肠经。)

眉本二穴。

(攒竹穴在眉间陷中。属足太阳膀胱经。)

完骨二穴。

(完骨穴 在耳后入发际四分。属足少阳胆经。)

项中央一穴。

(风府穴在项后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督脉阳维之会。疾言其 肉立起。言休其肉立下。)

枕骨二穴。

(枕骨穴。一名窍阴穴。在完骨上。枕骨下。动摇有空。属足少阳胆经。)

上关二穴。

(一名客主人。在耳前起骨上廉。开口有空。张口取之乃得。属足少阳胆经。)

大迎二穴。

(大迎穴在曲颔前一寸三分。 骨陷中动脉。属足阳明胃经。)

下关二穴。

(下关穴在上关下。耳前动脉下廉。合口有空。开口则闭。闭口有穴。属足阳 明胃经。)

天柱二穴。

(天柱穴在侠项后发际大筋外廉陷中。属足太阳膀胱经。)

巨虚上下廉四穴。

(巨虚上廉在三里下三 寸。举足取之。巨虚下廉在上廉下三寸。蹲地举足取之。左右共四穴。共属足阳明胃经。)

曲牙二穴。

(即颊车穴。一名 机关。在耳下曲颊端近前陷中。开口有空。属足阳明胃经。)

天突一穴。

(天突穴在结喉下四寸宛宛中。属任脉。)

天府二 穴。

(天府穴在腋下三寸。臂 内动脉陷中。属手太阴肺经。)

天牖二穴。

(天牖穴在颈筋间。缺盆上。天容后。天柱前。 完骨下。发际上。属手少阳三焦经。)

扶突二穴。

(扶突穴在颈大筋间下一寸。人迎后一寸半。仰而取之。属手阳明大肠 经。)

天窗二穴。

(一名窗笼。在颈大筋间前。曲颊下。扶突后。应手陷中。属手太阳小肠经。)

肩解二穴。

(即肩井穴。 在肩上陷中。缺盆上。大骨前一寸半。以三指按取。当中指下陷中。属足少阳胆经。)

关元一穴。

(在脐下三寸。属任脉。)

委阳二穴。

(委阳穴在承扶下一寸六分。屈身取之。属足太阳膀胱经。)

肩贞二穴。

(肩贞穴在曲胛下。两骨解间。肩 后 陷者中。属手太阳小肠经。)

喑门一穴。

(一名 门。又名舌厌。在项后风府后一寸。入发际五分。项中央宛宛中。入系 舌本。督脉阳维之会。)

齐一穴。

(脐中有神阙穴。一名气舍。当脐中央。禁刺。属任脉。)

胸俞十二穴。

(谓足少阴肾经 之俞府、 中、神藏、灵墟、神封。步廊。左右共十二穴。各开中行二寸。俞府在巨骨下。璇玑旁二寸陷中。下五穴。 递相下。同身寸一寸六分陷者中。)

背俞二穴。

(谓膈俞穴。在大椎下第七椎间。各开中行一寸五分。)

膺俞十二穴。

(胸 之两旁曰膺。膺俞者。谓手太阴之云门、中府。足太阴之周荣、胸乡、天溪、食窦。左右共十二穴。云门在巨骨下。侠 气户旁二寸陷中。去胸中任脉两旁横开各六寸。动脉应手。中府下云门一寸。余五穴递相下。同身寸之一寸六分陷者中。)

分肉二穴。

(一名阳辅穴。在足外踝上四寸。辅骨前绝骨之端。属足少阳胆经。)

踝上横二穴。

(踝叶瓦去声谓内踝上之交 信穴。去内踝上二寸。少阴前。太阴后。筋骨间。阴跷之 。属足少阴肾经。外踝上跗阳穴。去外踝上二寸。太阳前。 少阳后。筋骨间阳跷之 。属足太阳膀胱经。左右共四穴。)

阴阳跷四穴。

(阴跷穴在足内踝下。是谓照海。阴跷脉之所 生。阳跷在足外踝下五分。是谓申脉。阳跷脉之所生。愚按脉度一十六丈二尺。内兼任督跷脉。故气穴亦如之。盖穴者。 脉气之所注也。)

水俞在诸分。热俞在气穴。寒热俞在两骸厌中二穴。

(此言寒热之邪。皆从气分而出。夫百病之始生也。 皆生于风雨寒暑。风暑、天之阳热。雨水、地之阴寒。感天地之寒热。病吾身之阴阳。是气分之邪。当从气分而出。故 名之曰气穴论。谓以上三百六十五穴。以应周天之气数。所以取气。所以泻邪者也。诸分者。大小分肉之间。皮肤肌腠 之气分也。气穴者。荣卫血气之所注也。膝解为骸。两骸厌中二穴。谓足少阳之阳陵泉也。夫十一脏腑之气。皆取决于 胆。谓少阳主初生之气也。故寒热独取于两骸厌中者。谓在脏在腑。其寒其热之邪。皆从少阳之气以升散。故邪气脏腑 病形篇曰。其寒热者。取阳陵泉。)

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

(此言有大禁之穴。在天府下五寸。乃手阳明大肠经之 五里穴也。灵枢本输篇曰。尺动脉在五里。五 之禁也。玉版论曰。迎之五里。中道而止。五至而已。五往而脏之气尽 矣。故五五二十五而竭其输矣。五往、五刺也。谓五脏各有五俞。五俞五刺。五五二十五刺。则五脏之气尽矣。故曰大 禁二十五。谓禁二十五刺也。此言三百六十五穴之血气。由五脏大络之所注也。)

凡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

(自 天突、十椎、上纪、关元至厌中二穴。共计三百六十四穴。然内多重复。想有简脱。故不全耳。)

帝曰。余已知气穴之处。 游针之居。愿闻孙络溪谷。亦有所应乎。

(居、止也。谓针所止之处也。游针者。谓得针之道。而以神遇之。若游刃然。 恢恢乎有余地矣。脉度篇曰。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格。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盛者泻之。)

岐伯曰。孙 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以溢奇邪。以通荣卫。

(孙络亦有三百六十五穴。以应一岁之气。孙络满则流溢于大络。 而生奇病。盖大络之血气。外出于皮肤。而与孙络相遇。是以脉外之卫。脉内之荣。相交通于孙络皮肤之间。)

荣卫稽留。 卫散荣溢。气竭血着。外为发热。内为少气。疾泻无怠。以通荣卫。见而泻之。无问所会。

(孙络外通于皮肤。内连于经 脉。以通荣卫者也。故邪客之。则荣卫稽留。荣卫不能相将而行。则气竭而血着矣。邪气在外。则为发热。正气稽留。 内为少气。当疾泻无怠。以通荣卫。见其血留色变之处。即刺泄之。无问其穴会之所在也。王芳侯曰。按脉度篇云。盛 而血者。疾诛之。盛者泻之。虚者引药以补之。是病在络脉者。止用针泻而不补。故不必论其穴会也。)

帝曰。善。愿 闻溪谷之会也。岐伯曰。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

(此言肌腠之间。 亦所以行荣卫者也。夫肉有大分小分。大分者。如股肱之肉。各有界畔。小分者。肌肉之内。皆有纹理。然理路虽分。 而交相会合。是大分处即是大会处。小分处即是小会处也。分会之间。以行荣卫之气。故名之曰溪谷。易曰山泽通气。 如山泽之气。从溪谷以相通。大气。宗气也。愚按荣气生于中焦水谷之精。流溢于脉中。布散于脉外。专精者。行于经 隧。经隧者。胃之大络。与五脏六腑之大络也。是荣气之有行于脉中。有行于脉外。有同宗气出于胃之经隧。注于脏腑 之大络。而出于肌腠之间。三者之气。交相会合。故曰以行荣卫。以会大气。是以上节论脉中之荣气。与卫气交通于孙 络之间。此论布散之荣气。与卫气宗气。大会于分肉之外。是卫气之通于脉中。而荣气之行于脉外者也。王芳侯曰。皮 肤有血。当知脉外有荣。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是脉中之有卫。故曰。脉荣荣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

邪溢气壅。 脉热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内销骨髓。外破大 。留于节凑。必将为败。

(此邪客于溪谷之间而为热也。夫气为阳 邪。留于肌腠之气分。邪正相搏。则为病热。故有壅脓消破之败证矣。邪气淫溢。则正气自壅。溪谷之气。与脉相通。 是以脉热于内。而肉败于外也。荣卫不行。则血气留滞。而为壅脓。 、足之股肉也。节凑、筋骨相连之处。邪留其间。 则筋骨必将为败矣。此论邪因气以化热。故上言热证而不曰热邪。下节论寒邪所客。故曰积寒。莫仲超曰。经云。溪 谷属骨。盖骨生筋而筋生肉。故溪谷之邪。留而不去。必致节凑败而骨髓销。)

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内缩筋。肋肘不 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流于溪谷也。

(此寒邪留于溪谷之间。而不为病热者也。积寒留舍。致荣卫 不能居其间。寒邪凝滞。又不得正气以和之。以致肉卷而筋缩也。肋肘乃筋骨之机关。故不得伸舒。邪闭于外。故内为 骨痹。荣卫内逆。故外为不仁。命曰不足。盖热邪淫溢。是属有余。寒性凝涩。故为不足。此大寒之邪。流于溪谷之间。 以致筋骨皆为病也。张兆璜曰。皮肤为之不仁。缘荣卫不居于外。不居于外者。逆于脉内也。故此节无脉病。莫仲 超曰。居、止也。热邪流行。则荣卫不行。寒邪留舍。则荣卫不居。邪正之不相合也。)

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亦应一岁。 其小痹淫溢。循脉往来。微针所及。与法相同。

(溪谷之间。亦有三百六十五穴会。以应一岁。与孙络之相同。可以微针 刺取。以泻其邪。小痹者。谓邪始入于皮肤。未伤筋骨。脉、谓孙络脉也。邪在皮肤。循脉往来。见而泻之。与治孙络 之法相同。而亦不必问其穴会之所在也。此言邪之客于人也。必先始于皮肤。次于孙络。入于肌内。以及于筋骨。在浅 之时。微针所及。易于散解。无使其入深而为大痹也。)

帝乃辟左右而起。再拜曰。今日发蒙解惑。藏之金匮。不敢复出。 乃藏之金兰之室。署曰气穴所在。

(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故藏之金匮。贮之金兰之室焉。张兆璜曰。金兰之室。藏之 于心也。)

岐伯曰。孙络之脉别经者。其血盛而当泻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络。传注十二脉络。非独十四脉络也。

(此复申明孙络之与大络相通也。夫经脉之支别曰络脉。络脉之支别曰孙络。而孙络之脉。又有与经脉相别而与大络相 通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大络。复传注于十二脉络。非独十四脉络也。盖言十四脉络之外而又有十二脉络。十四 脉络者。十二脏腑与任督之别。共十四大络也。十二脉络者。十二脏腑之经正也。是十二经正与十四大络相通。十四大 络复与三百六十五络相通。是以邪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故曰以溢奇邪。 以通荣卫。)

内解泻于中者十脉。

(十脉者。谓五脏之脉也。此言孙络三百六十五脉。与十二脉络。十四大络。设有邪客 于其间者。当从五脏之经脉以泻解之。盖诸络之原。本于五脏也。故缪刺篇曰。凡刺之数。先治其经脉。切而从之。审 其虚实而调之。不调者经刺之。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因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张兆璜曰。上节云。以痹淫溢。 循脉往来。微针所及。末结曰内解于中者十脉。是从外而循于内也。缪刺篇曰。先治其经脉。因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 取之。是从内而循于外也。盖邪之中人。始于皮肤孙络。入于筋骨经脉。有留舍于外者。有流溢于内者。有从浅而入深 者。有从里而复出之表者。邪气浮溢。无有恒常。是以经旨错综。学人皆当体会。)

上篇主页目录目录字典标记笔记清除导出保存全屏听书下篇
卷七-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卷七-气府论篇第五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