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对禅修的常见误解 智慧之光 第三章:从安般念至色、无色禅

第二章:什麽是智慧之光

关于智慧有光明,佛陀在《增支部.三集.掬盐品.相经》(Aṅguttara Nikāya, Tika Nipāta Loṇakapallavagga, Nimitta Sutta)里说:Yato ca kho bhikkhave adhicitta- manuyutto bhikkhu kālena kālaṁ samādhinimittaṁ manasikaroti, kālena kālaṁ paggāhanimittaṁ manasikaroti, kālena kālaṁ upekkhānimittaṁ manasikaroti, taṁ hoti cittaṁ muduñca kammaniyañca pabhassarañca, na ca pabhangu, sammā samādhiyati āsavānaṁ khayāya.──「诸比丘,勤修增上心之比丘,有时作意定相,有时作意精勤相,有时作意捨相,因此其心变得柔软、适合作业、极光淨、及不易坏。他的心安稳地住立,直到漏尽。」

什麽是增上心?止禅心(奢摩他修习心)和观禅心(毗婆舍那修习心)两者都是增上心。正当培育止禅心及观禅心的比丘,有时需要专注在能引发定的相,以培育定力;有时专注在能引发精进的相,以培育精进;有时专注在能引发捨的相,以培育捨。这表示他必须平等地作意定、精进及捨三法以平衡它们,而不应仅只专注其中之一。若精进过强,心将变得掉举、散乱;若过度在定,心将陷于懈怠、厌烦;若过度在捨,心将陷于愚痴。因此,平衡定和精进是必要的。精进有两种:身精进和心精进。这两种都必须够坚强。即使禅修者的身体是坐着,但若他不精进地防止心散乱在外面的种种目标上,他能够成功吗?不,他不能。即使他一直想打坐,但若身体不能持续坐着,缺乏身精进,他能够成功吗?不,他不能。所以这两种精进都是必要的。同时,定也是必要的。若有了精进和定,他必须保持心平衡地专注在禅修目标,不要过度热忱,也不要感到厌闷。假如不感兴趣,心就会变得微弱;过度的狂热,心则陷于扰动、散乱。因此,他必须保持心平衡地专注于禅修目标,这就是「中捨性」,而在这里则称为「捨相」。

如果他这样修习,会有什麽发生呢?Taṁ hoti cittaṁ muduñca kammaniyañca pabhassarañca.──「其心变得柔软、适合作业又极光淨。」当有了柔软和适业的心之后,如果想要拥有定,他能够获得定;如果想要转修观禅,他能够转修观禅;如果想要辨识名色法,他能够辨识名色法;如果想要知见因果,他能够知见因果。无论想要修习什麽业处,他的心都能专注于该业处。不止如此,同时他的心将变得明亮,且极光淨(pabhassara);na ca pabhaṅgu:他的心不会被敌对的烦恼(kilesa),即盖(nīvaraṇa)所破坏;sammā samādhiyati āsavānaṁ khayāya:他的心安稳地住立,直到漏(āsava)尽,证得阿罗汉果。

止禅心有极光淨的光吗?是的,没错。观禅心有极光淨的光吗?是的,没错。但大多数人只晓得生灭智阶段的观禅心有光,而不知道止禅心也有光。

《增支部》的《睡意经》(Pacalāyamāna Sutta)叙述大目犍连尊者证得阿罗汉果的经过。在此经中,佛陀教导大目犍连尊者日以继夜地增强光明(āloka),以克服昏沉和睡眠。在《增支部》的《光明经》(Āloka Sutta)和《放光经》(Ābhā Sutta)里,佛陀提到四种光明:一、日光;二、月光(包括星光);三、火光;四、智慧之光。对于智慧之光,《睡意经》的疏钞提到四种:一、天眼通有很强的光;二、一切遍处都有光;三、从接近近行定的预作定(遍作定)起始,一直到最高的止禅心都有光;四、观禅的光明随烦恼(染),这是观智的光明。

若是如此,有人将会问:止禅心及观禅心两者都有光,为什麽还特别强调观禅随烦恼的光为光明呢?这是因为在初修阶段所出现的光,在程度与力量上并不像这种光明那麽强。《清淨道论》第20章.节107中叙述:‘Na vata me ito pubbe evarūpo obhāso uppannapubbo, addhā maggappattosmi phalapattosmī’ti. Amaggameva ’maggo’ti, Aphalameva ca ’phala’nti gaṇhatto.──「『我现在生起这种以前未曾生起的光明,我实在得圣道、圣果了。』如是执非道为道,执非果为果。」

他误以为:「从前未曾生起这种光明,一定是我证得道和果了。」他误执非道为道,非果为果,因此乖离了正道。由于这光明会令人乖离正道,所以将它列为随烦恼之一。在这阶段出现这种光明是很自然的事。

但对于智慧之光,人们就有许多疑问:智慧有光吗?名法有光吗?对于这些,《大疏钞》解释:Vipassanobhāso ti vipassanā cittasamuṭṭhitaṁ, sasantatipatitaṁ utusamuṭṭha- nañca bhāsuraṁ rūpaṁ.──「观禅的光明,是由观禅心引生,以及由自身相续中的时节所引生的极光明色。」

什麽是观禅的光明呢?上文提到两种起因:一、观禅心,二、禅修者本身色相续流里称为时节的火界。当禅修者在修习色业处的阶段,就会很容易瞭解以下两项解说:

一、在一切由名色所组成的有情,除了结生心之外,每一个依于心所依处生起的心都有能力製造心生色。这些心生色生起为心生色聚。分析这些色聚时,你就会看到它的八种色法:地、水、火、风、颜色、香、味及食素。对于观禅心製造的心生色,它的颜色界(颜色色法)或色所缘是「很明亮的色」(bhāsuraṁ rūpaṁ)。

二、心生色聚中名为时节的火界能製造新的色聚。依于止禅心及观禅心的威力,由火界所製造的新色聚能够由内向外扩散出去。如果再分析,你会看到每一个由火界所製造的色聚中的八种色法:地、水、火、风、颜色、香、味及食素。其中的颜色界是「很明亮的色」。

这些解释显示「观智之光」是:一、由观禅心製造的心生色聚的颜色界的光明;二、由心生色聚的火界所製造的时节生色聚的颜色界的光明。止禅心所引生的光明与上面的解释相同。因此,这真的是观智的光明吗?不,这不是。这在经典上仅仅是用以隐喻而已。不说由「因」(智,ñāṇa)引生的「果」(色rūpa)有光,而隐喻地说为「因」本身有光。事实上,它是心生色及时节生色的颜色界。譬如:我们说床很吵地叫喊(这是缅甸人形容某人粗鲁地坐下,而令床发出噪音的隐喻。)。床真的能够叫喊吗?不。事实上是坐在床上的人使它发出噪音。在文献上,有些字作隐喻用,以使事实更加容易瞭解。那为什麽在这个部分用了隐喻呢?这是因为止禅心及观禅心愈强,光就愈亮;即为了显示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另外一点:例如这座讲堂被灯泡所照亮。当这些灯泡亮着时,其光被讲堂内的其他东西所反射。同样的道理,当心生和时节生色聚里的颜色界发亮时,业生和食生色聚里的颜色界也就会反射,而一起发光。所以疏钞说,这光明在自身色相续流里产生(sasantati patitaṁ)。

接着,疏钞再比较心生色和时节生色两者光明的强度:Tattha vipassanācittasamuṭṭhitaṁ yogīno sarīratthameva pabhassaraṁ hutvā tiṭṭhati, itaraṁ sarīraṁ muñcitvā ñāṇanubhāvānūrūpam samantato pattharati.──「在这两者当中,观禅心引生的光明,仅存于禅修者的自身之中。另一者(指时节生之光)则依『智之威力』,而向(身)外扩散。」因此,这些向外扩散四射的光明,是时节生色聚的颜色界。这光明依于智的威力而生起,强弱依照智慧的深浅而定,慧力愈强,光就愈明亮。

Taṁ tasseva paññāyati:「仅有行者之慧(能得见)彼(光明)」。这种光明仅能由行者之智慧看到,其他人则不能看到。例如:我们可以用肉眼看到X光吗?不可以。我们是否可以因为肉眼看不到X光,而说X光不存在?不,我们不可以这麽说,因为我们的确是能够拍到X光片的。Tena phuṭṭhokāse rūpagatampi passati.(Saraṭṭhadīpanī-ṭīka,2,p.236, Mahāṭīka,2,p.429):「这色(光)所到而接触的空间,他都能看见。」当光向外扩散时,在其所到之处,人们都可以看到种种目标。他用什麽去看这些目标呢?Passanto ca cakkhuviññāṇena passati, udāhu manoviññāṇenāti vīmaṁsitabbaṅti vadanti:「他们说,当(行者)在看的时候,他应观察自己到底是用眼识看,还是用意识看。」由观智而生的光,能够用来看或分析外在的诸目标。而止禅心的光明也可以用来辨识外在的目标,但是它并不像天眼通那样准确。所以,在看的时候,到底是由眼识还是意识看见外在的目标呢?

《大疏钞》在解释这点时所给的结论是:Dibba cakkhulābhino viya taṁ manoviññāṇa, viññeyyamevāti vuttam viya dissatīti.──「就像得天眼者,彼以意识得见种种(外在)目标。」他是以依靠心所依处(hadaya vatthu)生起的意门速行心(manodvārika javana citta)得见,而不是以依靠眼淨色生起的眼识得见。

当禅修者培育止禅心与观禅心时,如果他去辨识,就可以看见许多外在的目标。特别是修习慈心观的禅修者,在以「愿一切天神得以脱离危难」的方式散播慈爱时,由于其光向外扩散,他可以看见许多天神。同样地,在以「愿一切堕恶趣者」的方式散播慈爱时,他会看见许多苦界的有情。这是因为止禅心所产生的光明之威力所致。他是以意识看见,而不是以眼识。对于修习观禅的禅修者,如果没有这种光明,他就不能观照外在三十一界的名色法。

是否无论在什麽时候,只要光明出现,即可说已经达到生灭智的阶段?不能这麽说,仅只在生灭智时有光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其他的观禅心及止禅心也都有光明。但比较起来,在生灭智阶段生起的光明和在它之前生起的光明是不同的。若是不同,它们到底那里不同呢?对于这点,禅修者亲自修习的时候就会瞭解。

 

上篇主页目录目录字典标记笔记清除导出保存全屏听书下篇
第一章:对禅修的常见误解 智慧之光 第三章:从安般念至色、无色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