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什麽是智慧之光 智慧之光 第四章:从安般念至观禅

第三章:从安般念至色、无色禅

两种入门法

在帕奥禅林的禅修者可以选择从安般念或四界分别观入门。对于后者,当透过修习四界分别观培育起定力,而且光很稳定之后,就可以转修三十二身分,进而经白骨观转白遍处直到证得第四禅,然后再进修慈心观、佛随念、不淨观及死随念这四护卫禅和观禅(vipassanā)等业处,然后他才修习安般念。在实修时,他应从白遍第四禅出定后才转修安般念。由于拥有白遍第四禅的亲依止力(upanissaya satti,近依止力),亦由于观智已令其定力更为稳定,所以他能够非常轻易地,于一或两次的坐禅时间里,即成就安般念。在《大教诫罗候罗经》(Mahārahulovāda Sutta)里可以看到类此修法的例子:佛陀先教导罗候罗尊者六界禅,之后才教安般念。因此,如果定力稳定,是可以从一种业处转换到另一种业处的。

在此要解释的是有关第一种进路,即以安般念作为入门的禅修法。佛陀于《大念处经》(Mahāsatipaṭṭhāna Sutta)中,教导如何修习安般念时说:

「诸比丘,于此,比丘往树林,往树下,往空閒处而结跏趺坐,正直其身,安住正念于业处。彼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或入息长,而知:『我入息长,』又出息长者,知:『我出息长。』又入息短,知:『我入息短,』又出息短者,知:『我出息短。』修习:『我觉知息全身而入息』,修习:『我觉知息全身而出息』。修习:『我止身行而入息』,修习:『我止身行而出息』」。

开始修禅时,先舒适地坐着,然后于鼻子的下方或鼻孔周围的某部位觉知气息进出。别跟随气息进入体内或出去体外,因为若这麽做,你将无法成就定。你应只是于气息扫过及接触嘴唇上方或鼻孔周围之处觉知气息,如此你就能够培育及成就定。

《清淨道论》(Visuddhimagga)里提到,在开始修习阶段必须遵守一项重要的原则:na lakkhaṇato paccavekkhi- tabbaṁ.──「不应观察相」。在此,「相」是指「自性相」(sabhāva lakkhaṇa,特相)与「共相」(sāmañña lakkhaṇa)。自性相是指气息中四大各自的特徵,即硬、粗、推、热等。若你注意它们,那麽你的修行就变成四界分别观,不再是安般念。共相是指气息的无常、苦、无我三相。这表示不要注意「入、出、无常」,或「入、出、苦」,或「入、出、无我」。因为在这阶段的入息与出息还是属于概念(paññatti,观念)。概念并非修习观禅之法(dhamma),只有究竟法(paramattha)才是观禅的目标(所缘)。除了结生心之外,任何依靠心所依处(hadaya vatthu)生起的心都有能力产生入息与出息。若想要转观究竟法,你就必须辨别这些心生色法(即出入息)的四界。入息与出息皆是许多非常微细的色聚(rūpa kalāpa)。在每一粒色聚里有九个色法,即: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及声音。其中的声音是不同的色聚中的地界互相撞击时产生的声音,即呼吸的声音。若你能够有系统地辨别这九种色法,你可以观它们的生灭为无常,观它们不断受到生灭压迫为苦,以及观它们没有不坏实质为无我。在还未达到这阶段时,若你观照概念为无常,那并不是修安般念的方法。因此,以安般念来培育定力时不应该注意四界的自性相及生灭的共相,而应只是专注于出入息的概念。这就是你必须专注以培育定的安般念目标。如果你在过去世曾修此禅法,累积诸波罗蜜,当以这种方式专注于气息的概念时,你能轻易地专注于入息及出息。

在一或两次的坐禅后,若你觉得还是不能好好地专注,那麽你应该採用《清淨道论》里建议的数息方法,这能协助你培育定力。你应于每一入出息之末端数,如「入、出、一;入、出、二……」。至少数至五,但不超过十。我们鼓励你数至八,以作为对你正在培育的八圣道分表示尊敬。无论如何,你可依自己的意愿在五至十之间选择一个数目,然后下定决心在这段时间内,不让心飘荡到其他地方。当如此数息时,就能够把心专注,而只是平静地觉知气息而已。如此专注至少半小时之后,应该修习下一个步骤:入息长,知:「我入息长,」;又出息长者,知:「我出息长。」入息短,知:「我入息短,」;又出息短者,知:「我出息短。」

在这阶段,你必须对入出息的长短培育觉知。这里的长短并非指尺寸上的长短,而是指时间的长度。觉知每一入出息时间的长短,你会发觉有时入出息的时间长,有时则短。在这阶段,你所应做的只是单纯地如此觉知气息而已。如果要默念,不应默念:「入、出、长;入、出、短」,只应默念:「入、出」,同时附带觉知气息是长或短。有时在一次静坐当中,气息从头到尾都是长的,有时从头到尾都是短的,但是你不应故意使它变长或变短。在此,注意气息的长短只是帮助心专注于气息而已,专注力的重点仍然是气息。所以你不应太在意它到底是多长或多短。如果你那麽做,你的择法觉支会过强,心反而不能定下来。

对于某些禅修者,在这阶段会有禅相出现。不过,如果平静地修习约一小时后,禅相仍然未生起,那你应该进行下一个步骤:修习:「我觉知息全身而入息」,修习:「我觉知息全身而出息」。

于此,佛陀指示你持续不断、从头到尾地在同一点上觉知整道气息(全息)。当你如是修习时,禅相可能生起。若是如此,不应该马上转移注意力至禅相,而应该继续觉知气息。

如果持续不断、从头到尾地专注大约一小时之后,而没有禅相出现,那你应该换到下一个步骤:修习:「我止身行而入息」,修习:「我止身行而出息」。

若要做到这一点,应决定使息平静下来,并持续不断、从头到尾地专注于息。不必刻意使用任何方法使息变得更为平静,因为这样会使定力退失。在《清淨道论》里提到四种能够让息平静下来的因素,即:思惟、念虑、作意和观察。因此,在这阶段所需要做的是下定决心使息平静下来,然后继续地专注于息。以此方法修习,息就会更平静,禅相也可能会出现。

在禅相即将生起之前,许多禅修者会面对一些困难,尤其是气息会变得非常微细,甚至觉察不到它。如果这现象发生,应该在之前能觉知气息的那一点等息重现。

只有七种「人」不呼吸,即:死人、胎儿、溺水者、失去知觉者、入第四禅定者、入灭尽定者、梵天神。你应省思自己并非其中任何一者,只是正念不够强,不足以觉知呼吸的气息而已。

别刻意去改变呼吸以使它明显,如果这麽做就无法培育定力。只要如实觉知气息。如果气息不明显,则只需要于之前能觉知它的地方等待它。当你如是运用「念」和「慧」,息就会重现。若心能够很稳固地专注于微细的气息,禅相就会出现。当禅相首次出现时,不要把注意力从气息转移至禅相,如果这麽做,它就会消失。

禅相从「想」而生,而在禅相出现之前,由于不同禅修者有不同的想,即产生不同的禅相。虽然所修的业处都是安般念,但却因人而异地产生不同的禅相。对于有些人,禅相柔和得有如:棉花、气流、似晨星的亮光、明亮的红宝石或宝玉或珍珠。对于有些人,它粗糙得有如棉花树干或尖木。对于有些人,它则呈现得有如:长绳或细绳、花环、烟团、张开的蜘蛛网、薄雾、莲花、月亮、太阳、灯光或日光灯。像棉花一样纯白色的禅相大多数是「取相」(uggaha nimitta),因为取相通常是不透明、不光亮的。当禅相像晨星一般明亮、光耀和透明时,那就是「似相」(paṭibhāga nimitta)。当禅相像红宝石或宝玉而不明亮时,那是取相;当它明亮和发光时,那就是似相。其他形状与颜色的禅相可以运用同样的方法去了解。

如果禅相出现在你面前远处,就不要注意它,因为它可能会消失,而且如此修行是不会达到安止定(appanā samādhi)的。为什麽呢?因为这是(修习)安般念业处的一个重要规则。注释里提到:只有当修习念(bhāvanā sati)能够专注于接触点的息时,安般念的定力才能圆满成就。若专注该处之外的息,那是不能证得安般禅那的。所以,当禅相远离于息时,你不应该注意它,而应继续只专注于鼻孔周围一处清楚的息,随后禅相就会自动移近及停留在该处、与息结合成为一体。

如果禅相于气息的接触点出现,且保持稳定,该禅相似乎是气息,气息似乎便是禅相,而且心很自然地紧繫于它,其时便可忘记气息而只专注禅相。如此从气息转移注意力至禅相,你将会进步。

达到这阶段时,切记别玩弄禅相或故意改变它的形状,也别让它消失。除此之外,你也不应注意禅相的颜色,因为《清淨道论》里提到修习安般念的一项重要原则:neva vaṇṇato manasikātabbaṁ──「也不应注意(禅相的)颜色」。如果你注意它的颜色,则成了修习色遍禅,而不再是安般念了。而且你的定力将停滞、无法提昇,禅相也可能会因此而消失。因此,就好像把一粒珍珠投进一个装满水的杯子,你应只是让心投进禅相里,令心平静地专注它为禅相。

如此用功,它就会变得越来越白,当它白得像棉花时,这便是「取相」。你应该下定决心,保持平静地专注于那白色的「取相」一小时、二小时、三小时或更久。若能办到这一点,你会发现它变得清淨、光明且极明亮,此时可称之为「似相」。到了这阶段,应该下决心及练习保持心专注于「似相」一小时、二小时或三小时,直到成功。

在这阶段,将达到「近行定」或「安止定」。近行定是接近证入禅那之前的定;安止定则是禅那之定。这两种定都以「似相」为目标,所差别的是近行定的诸禅支未开展至足够强而有力。由于这缘故,「有分」(bhavaṅga)在近行定时还会生起,而禅修者也可能堕入「有分」。经验这现象的禅修者会说一切都停止了,甚至会以为这就是涅槃。事实上,那时候「有分」依然存在,心未停止,只是禅修者无足够的能力省察它,因为「有分」很微细。

为了避免堕入「有分」,及能够继续提昇定力,你必须藉助信、精进、念、定、慧五根的力量,以促使心专注于似相。需要精进根使心一次又一次地觉知似相,念根不忘失似相,慧根觉知似相。

平衡五根

五根就是五种调伏心的力量,使心不乖离正道,而趣向定、慧及涅槃。五根中,信是正信有三宝,有业有报,最重要的是相信佛陀确实已证悟。其原因是,若人缺乏正信的话,他将会放弃修禅。他应相信佛陀的教法是由十个部分组成,即:四道、四果、涅槃及教理。佛法指示我们禅修的次第,所以在此阶段最关键的是对法深信。

譬如有人这麽想:「只是观气息就能证得禅那吗?」或

「上述所说的禅相有如棉花状是取相,如透明的冰块和玻璃就是似相,确实是如此的吗?」如果这类念头愈来愈强,他就会怀疑在这时代是不能证得禅定的,而对佛法退失信心,因此导致放弃修习禅定。

若人以安般念业处修习禅定,必须要有坚强的信心。他应毫无怀疑、无妄想地修习安般念。若有系统地依照佛陀的教法修习,一定会证得禅那。

反之,若对当信之事(如:安般念)有过强的信心,那麽,由于信根的胜解作用太强,慧根就不明显,而精进、念及定根的力量也将会削弱。其时:精进根不能实行其策励诸根于似相的作用;念根不能实行其建立知见于似相的作用;定根不能实行使心不散乱于似相的作用;而慧根也不能实行知见似相的作用,这将反过来减弱信根之力。

若精进根过强,信、念、定、慧诸根就不能实行胜解、建立、不散乱和知见的作用。这过强的精进使心不能安静地专注于似相,及导致七觉支的轻安、定和捨觉支无法生起。当其他诸根过于强烈时,也会有不利的后果。

信与慧,定与精进的平衡是诸圣者所讚歎的。假使信强慧弱,则为迷信,迷信于不当的信仰及无意义之事。举例而言,他们信仰、尊敬佛教以外的外道,例如信仰护法鬼神。然而,慧强信弱将会使人向于奸邪,例如自己缺乏真修实证却随意判断或评价,他们犹如吃药过多而引生的疾病般难于治疗。

信慧均等才能信于当信之事,他们相信三宝、业报,确信如果根据佛陀的教法修习,将会获得似相及证得禅定。如果以此信心修习及运用智慧觉察似相,这时信根与慧根就能均等。

对于欲修习止禅者,坚强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若有人想:「如果以似相修习定,我一定能获得安止定。」然后,由于信根之力,以及通过专注于似相,他必定能获得禅定,因为禅那的主要基础即在于专注。

对于修习观禅者,慧力强是非常适合的,因为当慧力强时,他能知见无常、苦、无我三相。

再者,假如定强而精进弱,则由于定有产生怠惰的倾向,而使怠惰心增长。若精进强而定弱,则由于精进有产生掉举的倾向,而令掉举之心增长。只有在定根与精进根均等时,才不会堕入怠惰或掉举,及能证得安止定。

当定慧平衡时,世间禅(lokiya-jhāna)才能生起。佛陀教导定慧两者必须并修,因为出世间禅(lokuttara-jhāna)也唯有在定慧平衡时才会生起。

无论是平衡信与慧、定与精进、定与慧,都是需要念根的。念根适用于任何状况,因为念可以保护心不会由于信、精进、慧过强而陷于掉举,及不会由于定过强而陷于怠惰。所以念适合于一切状况,就像作为调味料的盐适合一切的调味汁,也像宰相适合处理国王的一切政务。因此,疏钞解释:「世尊说:『念在任何业处都是需要的。』」何以故?因为念可以守护心,能策励心趣向未曾到过之境。没有正念是不可能证得任何特别的境界。正念可以守护心及保持心不离开目标(所缘)。这就是为什麽当禅修者以观智辨识念时,他会见到念呈现为:它能保护修行时所专注的目标,以及保护禅修者的心。缺少了正念,他就不能策励及抑制心。这是为何佛陀说念能应用于一切处。(参考《清淨道论》第4章.节48)

平衡七觉支

为了修止禅至获得禅那,平衡七觉支是非常重要的。

一、念觉支:是正念及持续不断地觉照似相。

二、择法觉支:是知见似相。

三、精进觉支:是策励及平衡诸禅支于似相,尤其是精进于培育择法觉支,及再度增强精进觉支本身。

四、喜觉支:是受用似相的欢喜心。

五、轻安觉支:是身心轻安于似相。

六、定觉支:是一心专注于似相。

七、捨觉支:是心平等,不兴奋,也不退出似相。

如果精进退减,你的心将会远离禅修目标(似相)。其时,你不应修习轻安、定和捨这三觉支,应该改换修习择法、精进和喜觉支,这样心才能再度振作起来。

当过于精进而心生掉举和散乱时,就不适合修习择法、精进和喜觉支,应该改换修习轻安、定和捨觉支。这样才能抑制和平静掉举及散乱的心。

这就是如何平衡五根及七觉支。

当信、精进、念、定、慧五根得到充分开展,定力就会超越近行定而达到安止定。此时,心将持续地、不间断地觉知似相数小时,甚至整夜或一整天。

当心持续专注在似相一小时,或两小时,而不受干扰,你应该觉察在心脏里,以心所依处为依靠的有分心。为什麽呢?因为疏钞解释明亮的有分心就是意门。持续观察至觉照到有分心(意门),及呈现在有分心的似相。此时,你应该开始逐一地省察五禅支(jhānaṅga):

一、寻(vitakka):将心投入于似相;

二、伺(vicāra):保持心持续地投注于似相;

三、喜(pīti):喜欢似相;

四、乐(sukha):体验似相时的乐受或快乐;

五、一境性(ekaggatā):对似相的一心专注。

当刚开始修习禅那时,你应该练习长时间安住于禅那之中,而不可花费太多时间省察禅支。熟练时你就能同时省察五禅支。

然而,有些禅修者以猜测的方法来省察禅支。但是正确的方法是根据佛陀在《阿毗达摩论》里的教导。禅心是依靠在心脏中的「心所依处」而生起的心路过程心。当「心路过程心」(vīthi citta)没有生起时,生起的是有分心(bhavaṅga citta);一旦心路过程心生起,有分心就即刻停止。有一些哲学家把有分心译作潜意识或无意识。《阿毗达摩论》的解释则不同,因为它说:catubhūmaka cittañhi no vijānanalakkhaṇaṁ nāma natthi──凡在(欲界、色界、无色界及出世间界)这四界中出现的心里,没有任何一个是没有识知目标的。然而,有分心又是怎麽一回事?它不取任何今生的目标,而只取前一生的临死速行心(maraṇasanna javana)缘取的目标,即业(kamma)、业相(kamma nimitta)、趣相(gati nimitta)三者之一。我们不能因为它不知今生的目标就称它为无意识。且不管人们怎麽称呼它,若你能够令心平静专注于安般似相一两小时或更久,那麽此时禅相的光就会很明亮。由于禅修之心,那光就会发亮照向身体四週。若以这光的助力去辨明在心脏中的心所依处──pabhassaramidaṁ bhikkhave cittaṁ:诸比丘,此心非常明亮(《增支部.一集》)──就可以看到明亮的有分心。这只是指它清晰的本质,它看起来就好像一面镜子。若你拥有明亮的安般似相,在辨识有分心时,安般似相就会出现在像一面镜子的有分心里。其时,你就能够清楚地辨明五禅支。

之后,你应该练习初禅的五自在,即:

  • 转向自在(āvajjana vasī):能够在出定之后观察诸禅支。
  • 入定自在(samāpajjana vasī):能够于任何的时刻随心所欲入定。
  • 住定自在(adhiṭṭhāna vasī,决意自在):能够随自己意愿住定多久。
  • 出定自在(vutthana vasī):能够如所预定的时间出定。
  • 省察自在(paccavekkhaṇa vasī):能够观察诸禅支(同第一项)。

转向与省察二者出现在相同的「意门心路过程」(manodvāravīthi)里。转向是由「意门转向心」(manodvārāvajjana)运作,以寻等五禅支其中之一为目标;省察则是由意门转向心之后马上生起的四至七个速行心来运作,也取同样的目标。

在《增支部‧母山牛经》(Aṅguttara Nikāya, Pabba- teyyagāvī Sutta)里,佛陀提醒诸比丘,在尚未熟练初禅的五自在之前,不应进修第二禅,否则他将失去初禅,而且无法达到第二禅,两者皆失。

熟练初禅的五自在之后,你可以进而修习第二禅。为此,首先你应进入初禅。从初禅出来之后,思惟初禅的缺点及第二禅的优点:初禅接近五盖;初禅中的寻、伺禅支是粗劣的,它们使初禅不如无寻、伺的第二禅寂静。存着想去除此二禅支,而只留下喜、乐、一境性的意愿,再次将心专注于似相。如此你将能达到具有喜、乐及一境性的第二禅。接着应修习第二禅的五自在。

成功后想进而修行第三禅时,你应思惟第二禅的缺点及第三禅的优点:第二禅靠近初禅,且其喜禅支是粗劣的,使它不如无喜的第三禅寂静。从第二禅出定并如此思惟之后,你应培育想要证得第三禅之心,再次专注于似相。如此即能达到具有乐及一境性的第三禅。然后应修习第三禅的五自在。

成功后想进而修行第四禅时,你应思惟第三禅的缺点及第四禅的优点:第三禅的乐禅支是粗劣的,它使第三禅不如无乐的第四禅寂静。从第三禅出定并如此思惟之后,你应培育想要证得第四禅之心,再次专注于似相。如此即能达到具有捨(受)及一境性的第四禅。接着,你应修习第四禅的五自在。

进入第四禅时,呼吸完全停止。这就完成《大念处经》中所教的:修习:『我止身行而入息』,修习:『我止身行而出息』。

这「止身行」的步骤始于禅相生起之前,进而定力随着修习四禅增长,而使到呼吸愈来愈寂静,乃至停止。

身至念

在《增支部‧三集‧10-5掬盐品.11-相经》(Aṅguttara Nikāya, Tika Nipāta, 10-5 Loṇakapallavagga, 11-Nimitta Sutta)里,佛陀谈到止禅心与观禅心两者皆有明亮的光。当第四禅的光极明亮时,你应该做什麽呢?那就是转修其他止禅业处的好机会。首先,你应该把光修得更强、更稳,然后以此光照见自身的头髮、体毛、指甲、牙齿、皮肤等三十二身分。你应把它们分为六组,首四组每组有五个身分,最后两组每组有六个身分。然后再逐组一一观察。若已成功逐组照见身体的三十二身分,那麽应更进一步修行至能同时遍观所有三十二身分,即从头髮至尿,再从尿至头髮,然后又再重覆。当你能够如此持续不断、正逆反覆地观察时,那就像从屋子里向外看篱笆的三十二根柱子,若逐根柱子一一地去数,那将会很花费时间,所以不必去数,只要从左至右,及从右至左来回地看,就可以看到所有三十二根柱子。迅速地观察三十二身分,你将会观得很熟练。

接着转观(在禅堂里)坐在你前面的禅修者的三十二身分,迅速地从头髮至尿地照见。若能够如此外观,应再内观自身的三十二身分,然后再外观该人的三十二身分,如此不断地交替照见。若成功的话,应逐一去照见在禅堂里其他禅修者的三十二身分。然而不可凭藉想像,必须以光真实地去照见,就好像用手电筒去照东西一样。若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应逐一地内观及外观。过后,把光照向禅堂外的人及动物的三十二身分。如此外观,能把光照得越远越好。假如成功的话,你可以转修遍禅。根据对众禅修者体验的研究,从三十二身分转去修遍禅比较容易。

十遍处

一、白遍

在诸遍之中,佛陀最为注重白遍,因此鼓励你从白遍开始学习十遍处。你应该照见一个在你前面的禅修者的全身白骨或只是头盖骨,取它的白色作为目标,然后在心中默念「白、白」。如此,它就会变得非常明亮,而且,渐渐地白骨或头盖骨的形状就会消失,圆形的白相也就自然呈现。若继续照见圆形的白相,它就会变成非常明亮,然后继续专注于它一或两小时。

对于有深厚波罗蜜的人,那白色圆形会自动扩大;不过对于那些波罗蜜(离今生)太远或较弱的人,那白色的圆形则不变。若是如此,在专注于它一或两小时之后,决意让它扩大三吋。扩大之后,如果那白色圆形摇动,那麽就在心中默念「白、白」,使它稳定下来。当它稳定后,再渐次地把它向十方扩大一尺、两尺、两码、四码等。若在扩大之后,你见到十方及自己都是一片白色,你应该选择那白色遍相的某一处作为心的专注点,就好像把帽子挂在白色牆壁的某一处。若那白色变得更为明亮,而你又能专注于它一或两小时,五禅支就会现起。先修初禅的五自在,然后以欲除掉寻、伺之心去专注白色遍相,如此,寻、伺两个禅支即会被捨弃,而证得只有喜、乐及一境性三个禅支的第二禅,然后再修习第二禅的五自在。接下来除掉喜,你就会证得只有乐与一境性两个禅支的第三禅,然后再修习第三禅的五自在。再除掉乐,你就会证得拥有捨与一境性两个禅支的第四禅,接着再修习第四禅的五自在。然后你就可以转修其馀的遍禅。

二、褐遍

转修褐遍时,可以照见坐在你前方的禅修者之头髮,取它的颜色作为禅修的目标。当头髮的形状消失,且圆形的褐色遍相出现之后,你就可以把它向十方扩大。然后继续专注于它,以次第地证入禅那,直到第四禅。

三、黄遍

至于黄遍,你可以观取坐在你前方的禅修者的尿或脂肪,取它的黄色作为禅修目标。当尿或脂肪的形状消失,只剩下圆形的黄色遍相时,你就可以把它向十方扩大。然后继续专注于它,以次第地证入禅那,直到第四禅。

四、赤遍

至于赤遍,你可以观取坐在你前方的禅修者身体任何一个红色的部位,例如血液。若是观取血液,你应观看在心脏四週或里面的血,取血的红色作为禅修的目标,在心中默念「红、红」。血的形状将会消失,而只剩下圆形的红色遍相。把它向十方扩大,及专注于它直到证得第四禅。

五、地遍

在成功修完色遍之后,可以转修地遍。首先选择土的颜色不黑、也不太红、没有石头或杂草的一块地,抚平泥土,划一个圆圈,然后站着取那圆形的泥土作为禅修目标,在心中默念「地、地」。不要注意地「硬」的自性相,若这麽做,你可能就会变得全身僵硬。先张开眼睛凝视那圆形,然后闭眼观想它,遍相就会很快地浮现。若闭上眼时,遍相仍未出现,那就复修曾修成的其中一个色遍,出定后再张开眼睛凝视地上的圆形,过后闭上眼睛观想它。这时候,你就可能会在闭着眼睛时看到遍相,接下来可以找个地方坐下修禅。取地遍相作为禅修目标,在心中默念「地、地」。若禅相消失了,再复习已修过的色遍之一。当定力之光变得强而有力时,把光照向上述划有圆形之地,地遍相即因此生起。当地遍相变得清晰、洁淨及明亮时,再把它向十方扩大,然后专注于一处,直到证得第四禅。

六、水遍

你可以到萨尔文河(缅甸南部毛澹棉的一条河)河边观看河水,以获取水遍之相,但不要注意水「冷」的自性相,否则你会感到全身发冷。如果你只是专注于水的概念,那就会很容易。若有困难的话,你可以去看井里或壶里的水。观想水相,若它变成水遍相,就把它向十方扩大,再继续专注于其中一处,直到证得第四禅。

七、火遍

转修火遍时,可以观取以往看过的火作为禅修目标,例如:森林大火、火灾之火或任何火。如何修习呢?首先复修已修成的遍禅之一,而在光变得强而有力时,把它照向心中所映现以往见过的大火。若这麽做并未成功的话,你可以去看厨房里的炉火。只需观取中间火红的部分,不要看火上端的烟及下面黑色的火柴。也不要注意火「热」的自性相,若这麽做你就可能会感到全身热得难以忍受。你应只是观火的概念,默念「火、火」。当火遍相出现时,把它向十方扩大,再继续专注于它,直到证得第四禅。

八、风遍

转修风遍时,可以取吹在脸上或身上的风作为禅修目标。若有困难的话,先复修已修成功的遍禅之一。出定之后,再注意吹动树叶的风。当风遍相出现时,把它向十方扩大,再继续专注于它,直到证得第四禅。

九、光明遍

至今已解说了八种遍禅,剩下的「光明遍」和「限定虚空遍」两项遍禅对修习某些神通是不必要的。然而,注释则劝修它们。你可以取日光,或月光,或日光灯之光作为修习光遍的目标。只观想那光,当光明遍相出现时,把它向十方扩大,再继续专注于它,直到证得第四禅。

十、虚空遍

你可以把用来放钵的圆形底座(钵脚)吊起来,圆座的一端开口朝向无树叶、树枝或云的天空,然后只是注视那圆形的洞口,取那空间为修习限定虚空遍的目标。过后选个地方坐下来专注。当虚空遍相出现时,把它向十方扩大,再继续专注于它,直到证得第四禅。

无色禅

接着你可以转修四无色禅。首先你应对色(rūpa)感到厌离。如何对色感到厌离呢?你可以思惟有九十六种疾病在身体生起,如眼疾、耳疾等,而且身体也会遭受到不幸、刑罚等等。为什麽人们会遭受到这些痛苦呢?那是因为有色(物质)的缘故。为什麽人类会互相争吵与怨恨,各国之间会互相交战呢?那是因为有色的缘故。反之,当无色时,人们就可免除遭受这一切痛苦。瞭解这点的人就会厌离充满过失之色,而想要证得无色禅。

如何修习无色禅呢?先从地遍开始,首先扩大遍相,再作意于地遍相中央的空间,如此空间就会出现,然后再专注与扩大它。当它渐渐扩大时,地遍相就会渐渐消失;当它向无边的十方虚空扩大后,整个地遍相都消失了,只剩下无边空间而已。持续专注于那空间一或两小时,在心中默念「空、空」或「空无边、空无边」,如此你就会证得拥有捨与一境性两个禅支的空无边处禅(ākāsānañcāyatana jhāna)。然后你应修习此禅的五自在。

修识无边处禅(viññāṇañcāyatana jhāna)时,你必须取空无边处禅心为目标,在心中默念「识、识」或「识无边、识无边」。如此,专注于空无边处禅心的心识即会生起,此心识名为识无边处禅心,因为它以空无边处禅心作为依据。随后,你应修习识无边处禅的五自在。

修无所有处禅(ākiñcaññāyatana jhāna)时应专注于空无边处禅心的不存在。在同一个心识刹那里是不可能有两个心识存在的。空无边处禅心缘取无边虚空为目标,而识无边处禅心则缘取空无边处禅心为目标。当空无边处禅心存在时,识无边处禅心是不可能存在的;当识无边处禅心不断生起时,空无边处禅心则不可能生起。取于识无边处禅时空无边处禅心的不存在为目标,在心中默念「无所有、无所有」。如此,专注于空无边处禅心不存在的心识就会生起,此识名为无所有处禅心。随后,你应修习无所有处禅的五自在。

修非想非非想处禅(nevasaññānāsaññāyatana jhāna)时,你必须取无所有处禅心作为禅修目标。心的本质是只有在识知一个目标时才能平静,而无所有处禅心则在识知无所有(空无边处禅心的不存在)时才会平静。取此心识作为目标来专注,在心中默念「此心平静,此心至上」。如此,专注于无所有处禅心的心识即会生起。此心识名为非想非非想处禅心,这是一个非常微细的心境。随后,你应修习非想非非想处禅的五自在。

最后的劝修

至今已解说了所有的八定。以上所举的四无色禅是以地遍入门,随后,除了限定虚空遍之外,你应以其馀八遍入门证得八定。

成功修完十遍八定之后,若欲修习神通(abhiññā)的话,你应该从地遍至白遍修习十四种御心法,比如以顺禅、以跳禅等等。根据《护象本生经》的记载,护象能够只是看着恆河即证得禅那。为什麽他能办到这一点呢?那是因为他过去世波罗蜜的支持。

如今,你也应该不断地修禅来培育波罗蜜,它能够支持你在今生证得殊胜的道果智,断除烦恼,解脱生死轮迴。

 

上篇主页目录目录字典标记笔记清除导出保存全屏听书下篇
第二章:什麽是智慧之光 智慧之光 第四章:从安般念至观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