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法品第三十九(二) 增一阿含经白话文 等法品第三十九(四)

等法品第三十九(三)

三四七

大意:本经叙述佛陀以七种事于水的人作为譬喻,而简别七种不同层次的人。(一)不善之法遍满其身的人,就如同沉没在于水底的人。(二)退失善法,而且造恶 的人,就如出水面,而又沉没水内那样。(三)有信的善根,而不更进的人,有如出水而观看那样。(四)证须陀洹的人,如出水而住那样。(五)证斯陀含的人, 如欲渡水的人。(六)证阿那含的人,如欲至于彼岸的人。(七)证阿罗汉的人,有如到彼岸的人。当在于闲居静处、树下去坐禅,不可以生起懈怠之心。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只树给孤独园。

那个时候,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我现在将说七种事水之喻,学佛的人,也是如是。你们要注意的听!要专心一意的听!听后要善思念其义。」诸比丘们回答说:「如是!世尊!」

世尊告诉他们说:「甚么叫做七种事水之喻,而类似于人呢?犹如有人,(一)沉没在于水底,(二)如又有人,暂出于水,而还沉没,(三)如又有人,出水观 看,(四)如又有人,出头而住,(五)如又有人,于水中行,(六)如又有人,出水而欲到彼岸,(七)如又有人,已到达于彼岸。这就是所谓,比丘!所谓七种 事水之喻,出现于世间之义。

(一)到底是那一种人沉没在于水底,而不得浮出呢?于是(是这样的:)或者有一人,被不善之法,遍满于其体(全身的恶业贯盈),当应经历劫数之久(一劫以上),不可能疗治,这就是所谓此人沉没在水底之义。(二)那一种人浮出于水面,而又沉没于水底呢?或者有一种人,其信

根渐渐的微薄,虽然有了善法,但是并不牢固。如最初,其身、口、意虽然行善,但是后来,其身、口、意又行不善之法,在其身坏命终之后,转生于地狱之中,这就是所谓此人乃浮出水面后,又再沉没之义。

(三)那一种人出水面,而观看呢?于是(是这样的),或者有一种人,有了深信的善根,其身、口、意虽然行善,但是却不更增益其法,而自守而住,其身坏命终 之后,转生于阿须伦(阿修罗)之中,这就是所谓此人虽出水面,但只知观望而已。(四)那一种人出水面而住呢?于是,或者有人有深信而精进,而断除三结使, 更不再退转(证须陀洹,入流,初果),必定会至于究竟,而成就无上之道,这就是所谓此人乃出于水面而住之义。

(五)那一种人为之欲渡水呢?于是,或者有人有了信根而精进,都恒怀惭愧,而断除三结使,其淫、怒、痴也已微薄,而来至于此世间断灭苦际(证斯陀含,一

来,二果),这就是所谓此人乃欲渡水的人。(六)那一种人欲至于彼岸呢?或者有一种人,有信根,而精进,而断下五结(五下分结)成就阿那含(不还,三果),就会在于那个地方(色界天)般涅盘(寂灭),更不来此世间,这就是所谓此人乃欲至于彼岸的人。

(七)那一种人已至于彼岸的呢?于是,或者有一种人,有信根,都精进而怀惭愧,已尽诸有漏而成就无漏,在于现法当中,而自娱乐,所谓生死已尽,梵行已立, 所作已办,更不再受胎,如实而能知道。在于此无余的涅盘界,而般涅盘(证阿罗汉果),这就是所谓此人已渡水,而至于彼岸的人。

这就是所谓,比丘!所谓有此七种人之水喻,已向你们说过。诸佛世尊之所应该修行,而接渡人民的,现在都已施行过了。你们应当常在于闲居的静处,或者在于树下,当念坐禅,不可以起懈怠之心,这就是我的教诲!」

那时,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上篇主页目录目录字典标记笔记清除导出保存全屏听书下篇
等法品第三十九(二) 增一阿含经白话文 等法品第三十九(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