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重品第三十七(四) 增一阿含经白话文 六重品第三十七(六)

六重品第三十七(五)

三二七

大意:本经叙述如比丘欲求佛的教示,以及四事、知足、多知识、四禅、四神足、八解脱、天耳、他心通、无量神足、宿命、天眼、漏尽的话,就皆当念戒德具足。而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之五分法身具足为世间的福田所不及的。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只树给孤独园。

那个时候,世尊,对于无央数(算不尽

之数)之众讲经说法。当时,在座上有一位比丘,便生如是之念:愿如来对我能有所论说(教诫)。那时,世尊知道这位比丘的内心所念之事,就告诉诸比丘们说: 「如有比丘生起如是之念:愿如来能亲自教训我。这样,即那位比丘就应戒行具足而清净,就应没有瑕秽,就应修行止观,乐于闲静之处。

如果又有比丘,意欲求得衣被、饮食、床敷卧具、病瘦时的医药的话,也应当要戒德成就,乐于空闲处去自己修行,也应和止观(定慧)共为相应才是。如果又有比 丘,欲求能知足的话,也应当念戒德具足,应当在闲静处去自修行,应和止观共相应。如果又有比丘,欲求使四部之众,以及国王、人民,和有形之类的众生所见, 所识知的话,他也应当念于戒德具足。如果又有比丘,意欲求得四禅,其中并不会有悔心,也不会有变易的话,就应当念戒德成就。如果又有比丘,意欲求得四神足 的话,他也应该要戒德具足。如果

又有比丘,意欲求得八解脱门,而没有罣碍的话,他就应该念于戒德具足。

如果又有比丘,意欲求得天耳,能彻听闻天人的音声的话,也应当念于戒德具足。如果又有比丘,意欲求知他人的心中之所念,诸根之有缺漏等事的话,他也应当念 念于戒德具足。如果又有比丘,意欲求知众生的心意,如有欲心、没有欲心,有瞋恚心、没有瞋恚心,有愚痴心、没有愚痴心,都欲求如实而知道。或者众生之心有 爱心、没有爱心,有受心、没有受心,都欲求如实而知道。或者众生之有乱心、没有乱心,有疾心、没有疾心,有少心、没有少心,有量心、没有量心,有痛心、没 有痛心,有三昧心、没有三昧心,有解脱心、没有解脱心,都欲求如实而知道。如欲如是的话,就应当念念戒德具足。

如果又有比丘,意欲求得无量的神足,分其一身作为无数之身,又还合无数之身为一身,踊没都能自在,能化身乃至到于

梵天的话,他就应当念念戒德具足。如果又有比丘,意欲求自能忆起宿世的无数劫之事,或者一生,或者二生,乃至千生、百千亿生、成劫、败劫(坏劫)、成败之 劫,不可称计等。在此期间,我曾死于此处,生在于彼处,名叫某某,字为某某,或者从那个地方命终之后,来生于这里,自己都欲求能忆如此无数劫当中之事的 话,就应当念念戒德具足而没有他念(唯用功于戒德之具足,别无他意。)。

如果又有比丘,欲求得天眼,能彻视观察众生之类之为善趣、恶趣,善色、恶色,或者为好,或者为丑,都欲求得如实而知道。或者又有众生之身口意,乃行恶行, 又诽谤贤圣,其身坏命终之后,生在于地狱之中;或者又有众生,其身口意都行善,并不诽谤贤圣的人,心意为正见,因此,其身坏命终之后,乃生在于善处的天 上。其意欲求得如是的话,就应当念念戒德具足。如果又有比丘,其意欲求灭尽有漏,而成就无漏心解脱、智慧解脱,所

谓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再受胎,能如实而知道的话,他就应当念念戒德具足,应该内自思惟而没有乱想,而居在于闲静之处。

诸比丘们!应当要念念戒德具足,没有其它的余意,而威仪具足。应该知道!少少的过失,都常恐惧,更何况为大的过错呢?如果有比丘,其意欲使如来和他共论 (教诫)的话,就应常念戒德具足,当念多闻具足,闻具足之后,就应当念施具足,施已具足之后,就当念智慧具足,当念解脱知见都通通具足。如果比丘,其戒 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都具足的话,便会被天、龙、鬼神所勤见供养,为可敬、可贵,为天人所奉事的!因此之故,诸比丘们!应当要念五分法身 之具足的人,乃为世间的福田,是没有人能超过的。像如是的,诸比丘们!应当要作如是而学!」

那时,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九完

上篇主页目录目录字典标记笔记清除导出保存全屏听书下篇
六重品第三十七(四) 增一阿含经白话文 六重品第三十七(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