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品第二十一(二)
大意:本经叙述布施、平等、思惟的三福业。所谓布施应有欢喜心(开心),量自己的能力,并不爱惜的施献。平等乃由不杀、不盗,乃至以慈悲喜舍普覆于一切。思惟就是修习念觉意等七觉支。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只树给孤独园。
那个时候,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有这三种的福德之业。那三种呢?第一:布施为福业,第二:平等为福业,第三思惟为福业。
为甚么布施名叫福业呢?如有一个人,很开心(欢喜心)的布施沙门、婆罗门,和那些极为贫穷的人、孤独的人、无所趣向的人,而以食物给与须要食物的人,以浆 给与须要浆的人,乃至布施衣被、饭食、床卧之具、病瘦时的医药,以及香花、宿止(住处),都随身所便(量力所及),并没有爱惜的话,这就名叫布施为福德之 业。
甚么叫做平等为福业呢?如有一人,不杀生、不偷盗,都恒知惭愧,而不兴起恶想,也不盗窃,而爱好惠施于人,并没有
贪悋之心,其语言都和雅,不伤人心。也不他淫(不淫),而自修梵行,己色而自足(自己的一切都自我满足)。也不发妄语,都恒念至诚,也不生欺诳他人之言, 为世人所尊敬,而没有增损。也不饮酒,都恒知避免乱性。又以慈心遍满于一方,至于二方、三方、四方,也同样的以慈遍满,八方、上下,都一样的以慈遍满其 中,为无量而无限,为不可限际,不可称计。用此慈心普覆于一切众生,使他们都得安隐。又以悲心、喜心、护心(舍心),普满于一方、二方、三方、四方也同样 的以悲喜护等心,普覆一切,至于八方、上下,都一样的悉满悲喜护等心在于其中,为无量无限,不可以称计。以此悲心、喜心、护心悉满在于其中,就名叫做平等 为福之业。
彼法为甚么叫做思惟为福业呢?于是(是这样的):比丘们!修行念觉意(觉就是觉了,觉了所修之法,是真是假,有七觉分。念就是思念。修法时,善能觉
了,常使定慧都平等。如果其心昏沈之时,就应念择法、精进、喜之三觉分,去观察诸法,使其不昏沈。假如其心浮动的话,就应念除觉分,去除身口的过非,用舍 觉分去舍于觉智,用定觉分去入于正定,去摄其散心,为之念觉意,是七觉分的第七),依于无欲,依于无观,依于灭尽,依于出要之法(如上之注)。为修行择法 觉意(七觉分之第一。择为拣择。用智慧观察诸法之时,善能简别真或伪,就不会谬取虚伪之法),修习喜觉意(喜为欢喜,所谓心契悟于真法,而得欢喜时,善能 觉了。此喜不从颠倒而生,乃住于真法喜),修学猗觉意(轻安觉分、除觉分。断除身心的粗重,使身心轻利安适),修学定觉分(使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修学 护觉意(舍觉分。舍诸妄谬,舍一切法,平心坦怀,更不追忆)。乃依于无欲,依于无观(无寻伺),依于灭尽,依于出要之道。这名叫思惟为福业。像如是的,比 丘们!有此三种福德之
业。」
那时,世尊便说此偈而说:
布施及平等 慈心护思惟 有此三处所 智者所亲近
此间受其报 天上亦复然 缘有此三处 生天必不疑
(1.布施,以及2.平等,及以慈心而护3.思惟,有这三处所〔三种趣向之法〕,乃为智者所亲近的。在此人间能受其福报,往生于天上界也是同样的。缘于此三处〔三种福业〕,会往生于天上,必定为不会有疑惑的事)。
因此之故,诸比丘们!应当要求方便,要索此三处(行此三种福业)。像如是的,诸比丘们!应当要作如是而学!」
那时,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