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〇] 第六 内住
四 诸比丘!住于有内住、有师范 之比丘,是苦而不安稳,住于无内住、无师范
之比丘,是安稳于安乐。
五 诸比丘!住于有内住、有师范之比丘,如何为苦而不安稳耶?
六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以眼见色、有忆念、有志望,为结缚之缘,于彼起诸恶
不善法,此等住彼之内心:‘于彼之内心,住于诸恶不善之法,’因此称为内住。
此等亦轨示于彼:‘诸恶不善之法、轨示于彼,’因此称为有师范。
七~一一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触
触……以意识法而有忆念、有志望,为结缚之缘,彼起诸恶不善法,此等住彼之内
心:‘彼之内心、住诸恶不善法,’因此称为内住。此等亦轨示于彼;‘诸恶不善
法、轨示于彼,’因此称为有师范。
一二 诸比丘!如是,住于有内住、有师范之比丘,是苦不安稳。
一三 诸比丘!如何是住于无内住、无师范之比丘,是安稳于安乐耶?
一四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以眼见色,有忆念、有志望,结缚为缘之诸恶不善法,
于彼不起,此等不住于彼之内心:‘彼之内心,不住诸恶不善法,’因此彼称为无
内住。此等亦不轨示于彼:‘诸恶不善之法,不轨示于彼,’因此彼称为无师范。
一五~一九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
触触……以意识法,有忆念、有希望,结缚为缘之诸恶不善法于彼不起,此等不住
于彼之内心:‘彼之内心,不住诸恶不善之法,’因此称为无内住。此等亦不轨示
于彼:‘诸恶不善之法,不轨示于彼,’因此称为无师范。
二〇 诸比丘!如是,住于无内住、无师范之比丘,安稳于安乐。诸比丘!修 此
无内住、无师范之梵行。
二一 诸比丘!住于有内住、有师范之比丘,是苦而不安稳者。住于无内住、无师
范之比丘,安稳于安乐。’